激发内生动力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激发内生动力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秀山街道农民在种植芹菜(3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渝西锋光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作出的庄严承诺。如今,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关键阶段,进一步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进一步焕发“我要脱贫”激昂斗志,将自我加快发展内因扶强扶壮,确保脱真贫、真脱贫、不返贫。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是决定脱贫攻坚成效、体现小康社会成色的重要因素。现在距离打赢脱贫攻坚战已不足10个月,要有更加扎实有效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持续激发贫困群众脱贫斗志,首先就要从思想上拔掉穷根。越是到了攻城拔寨的决胜时候,越不能有“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消极观望心态,越需要咬紧牙关秉持“与其苦熬、不如苦干”的拼搏奋斗定力。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胜利曙光就在前面,持续增强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弱鸟先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美好幸福生活。

如今面对着剩下的难啃“硬骨头”,需要将不断扶强扶壮的内生动力,通过精细措施转化为功效显著的脱贫动能。精准施策增强脱贫攻坚内生动力,就要进一步立足当地资源、具体到贫困群众每家每户的实际情况,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商则商,帮扶措施只能做“细流滴灌”,而不能“大水漫灌”。对于文化水平偏低、现代市场意识较弱、缺乏资金技术的农村贫困人口,更需采取“一对一”或“多对一”式帮扶措施。不仅是“扶上马”解决眼前的温饱,更要“送一程”确保扶贫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有科学的方法;扶强扶壮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同样需要采用科学方法。一方面,对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帮扶,改变给钱、给物的简单方式,而以生产奖励、劳务补助等形式,鼓励贫困群众动手干起来,提升他们对脱贫攻坚战的在场感和参与感。另一方面,瞄准农村交通出行、水利设施、卫生医疗等方面的薄弱环节,加快补足补齐公共服务短板,不断提升贫困群众的自豪感和获得感。同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激活贫困地区的“沉睡资源”,通过“外部帮扶+内部自强”,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实惠,以不断提升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加深贫困群众对脱贫攻坚战的认同感。

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用活用好党和国家政策,多方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我要脱贫”的强大内生动力,就能更加有效带领群众用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

激发内生动力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