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本次长征七号甲发射失利?

孙孝南


我只能说挺好挺好。这么多次发射,终于出来一个新闻。发射成功觉得就那样太平常不过,只有发射失败才能引起我们的注意。既然出了事故就好好的研究一下原因。愿中国航天事业再上征程。


燕赵儿女情人


3月16日21时34分,长征七号改中型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执行首飞任务,从目击者拍摄的视频画面来看,火箭发射升空3分钟后一二级成功分离,但在分离十几秒后飞行出现异常,长征七号在空中解体爆炸,天空迅速恢复黑暗,目前技术专家正在积极组织进行发射任务失利原因分析。


运载火箭是一个国家在航天探测领域最不可缺少的利器,没有运载火箭就谈不上进入太空。像上个世纪美国和前苏联在太空领域展开了竞赛,两个国家都在尽全力的载人登月,最终结果大家都清楚,美国实现了载人登月,在1969-1972这三年间共成功了6次把12名宇航员送上月球表面。

而前苏联自始至终都没有完成载人登月,但却也实现了无人探测器登陆月球,并且携带月球岩石样本返回地球的,这整个过程实际上跟载人登月是一致的,唯一的差别就是载人登月需要大推力运载火箭。美国有土星五号,前苏联没有。二战结束后美国从战败德国那里接收了很多的科学家、技术型人才,其中就包括曾经研制V2火箭的冯·布劳恩团队,也正是他们研制出土星五号运载火箭,也是人类历史上运载能力最大的。


而我国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也是从东风弹道导弹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是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主要承担的任务是未来载人航空发射货运飞船,长征五号系列火箭是用来执行火星探测任务、我国空间站发射任务以及嫦娥五号的发射,而长征七号的运载能力就要小于长征五号,用来给空间站送人送货。


长征七号是在长征二号F成熟的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唯一的区别是换用了环保型的液氧煤油发动机。近地轨道(LEO)运载能力不低于14吨,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5.5吨。长征七号首发的时间是在2016年6月25日,发射成功。而在3月16日晚发射失利的运载火箭算是改造过后的,在长征七号火箭上加了液氧液氢三级(这也是长征三号甲的关键技术),新火箭的动力包括一二级液氧煤油、助推器液氧煤油和三级液氧液氢,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运载能力达到7吨,算是填补了一块空白。


但是最终的结果并不是我们想要的,长征七号改中型运载火箭发射失利,在升空3分钟后就爆炸解体了,目前技术人员正在紧锣密鼓地分析失败的原因。失败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不敢承认和知错不改,但是我国做的非常好失利就是失利,找到原因后彻底解决,这会让我国在航天领域走的越来越远,不害怕失败才能期待更多的成功。


至于长七的失利原因目前没有明确结论,如果想当然的猜测可能跟动力系统有关,在一二级分离,二级火箭点火后不久,就出现了异常爆炸解体,可能是分离的时候产生了共振,影响了控制动力系统。还可能是整体结构上影响的,因为长征七号已经成功发射,但是在加上液氢液氧第三级之后出现了异常。那么问题应该还应该在这第三级找找。


太空探索之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记住我们是要飞出地球翱翔太空的。



科学黑洞


这个问题的原因尚未有消息,只有耐心等待后续官方结果。

新华社的报道没有提及长征七号改的相关载荷信息,火箭虽然也是长征七号,却是一款改进型的火箭,属于新型火箭首次发射,本身就具有较高的风险。

任何高科技的产品,同时都伴随着高风险,这应该成了民众的共识,任何航天发射,哪怕是一型成功的产品,由于种种原因,都可能面临失败,因此,世界上百分之百发射成功的火箭,事实上是不存在的。

远的不说,仅2019年航天发射,就存有数次失败的案例,以色列公司 SpaceIL 的着陆器 Beresheet 在月球坠毁、 美国SpaceX 公司的载人龙飞船在发射台爆炸、伊朗的太空计划在1月、2月和8月连续三次火箭发射失败、印度发射的“维克拉姆”着陆器在月球坠毁等。

对于“长征七号”改中型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的发射失利,正如新华社所报道的内容中所说,后续将组织专家对故障原因进行调查分析。

叶剑英元帅生前留有一首名为《攀登科学高峰贵在有心》的诗,“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对年轻人考上大学,可谓起到了极大的鼓励作用。

本文作者以为仍然适合当下的航天科技工作者,航天科技本身和军工分不开的,叶帅生前对航天军工非常重视和关注,关心我军的现代化和正规划建设,我航天科技工作者,会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长征七号”火箭加以进一步改进,以此提高发射成功率。

编号为CZ-7的运载火箭,据百度百科记载,采用“两级半”构型,箭体总长53.1米,芯级直径3.35米,捆绑4个直径2.25米的助推器,起飞重量约597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不低于14吨,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达5.5吨;当然,发射失利的CZ-7改型火箭,具体数据搜索不到的,只能留待以后公开了。

此次发射据称是一枚“技术验证卫星-6”卫星,是一颗对国家安全具有战略意义的卫星,因此没有太多的内容介绍,主要用于同步轨道的对地观测试验,有分析认为很可能是一枚同步轨道预警卫星,据北京晚报报道称,“长征七号甲发射失利,期间海南文昌曾实施交通管制”。

由于国际上发射到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卫星都是比较重要的重型卫星,包括气象卫星、导航卫星、通讯卫星和预警卫星;因此,是一颗中国历史从来没有过的卫星,据此判断只能是预警卫星了。

尽管长征七号改火箭发射失利,但却挡不住我国航天科技的发展,我国所有重点型号的卫星,都会同步备份一颗卫星存在;因此,正如媒体报道“后续将组织专家对故障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找出火箭发射失利原因以后,新卫星将继续发射到太空。


纵横交错兮天下之局


任何新的科技发展成果,都不会是一躇而就都要经过一个复杂的研究和改进过程。失败是成功之母,废墟上盖起的大楼才更加牢固。向广大科技人员致敬,并道一声辛苦。努力吧,奋斗吧,全国人民永远是你们的坚强后盾。


平淡平安平和平心


失败一次也挺好,这样可以让大家产生警惕性,要不一味的顺利必然会让人麻痹


六中队的一粒子


再接再厉,一次失败不能说明什么,这就好比组装电脑,第一次开机还不一定点亮,何况火箭这种复杂度集成度这么高的东西。


老刀鱼


中国骄傲了 中华儿女骄傲了 中国人本性


五千年后


失败是成功之母,继续加油中国

从中吸取教训,下一次成功发射


小刘jiushui


在家看电视做这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