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药物会引起骨质疏松,你注意过吗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矿物质含量低下、骨结构 破坏、骨强度降低、易发生骨折为主要特征的全身骨 代谢障碍性疾病。


这些药物会引起骨质疏松,你注意过吗


引起骨质疏松的原因很多,除了固有因素人种(白种人和黄种人患病的危险高于黑 人)、高龄、女性绝经、母系家族史等,非固有因素主要包括低体重、性腺功能低下、吸烟、过度饮酒及咖啡、缺乏活动、营养失衡、高钠饮食、钙和(或)维生素D摄入不足、患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和应用影响骨代谢药物等[1]。

有些药物治疗疾病时,特别是长期、大剂量使用会影响骨代谢,而引发的骨质疏松称为药源性骨质疏松。药源性骨质疏松可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用药依从性,进而影响原发疾病的治疗效果。

药源性骨质疏松的致病机制可分为:(1)促进骨吸收,如口服抗凝药、钙 调磷酸酶抑制剂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药物; (2)抑制骨矿化,如强效利尿药和质子泵抑制剂; (3)促进骨吸收并抑制骨形成,如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肝素、甲状腺激素、甲氨蝶呤、芳香酶抑制剂和 蛋白酶抑制剂;(4)促进骨吸收、抑制骨形成的同时 抑制骨矿化,如糖皮质激素和抗癫痫药[2]。

1.抗凝药

华法林等口服抗凝药主要用于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由其引起的骨质疏松常发生在桡骨远端、脊柱和髋骨,也见于肋骨,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降钙素沉积、促进骨吸收有关。长期服用华法林的患者应注意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以预防骨质 疏松。对已出现骨质疏松症的患者, 应根据具体病情选择用双膦酸盐、 降钙素、雌激素和甲状旁腺类似物治疗。

普通肝素能对某种酶反应具有较强的抑制,会降低维生素 D的活性,促进骨胶原溶解,使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增多,最终可致甲状腺功能亢进而引发骨质疏松。低分子肝素引 起骨质疏松的风险低于普通肝素,因此对于有骨质疏松危险的患者,可以考虑低分子肝素[3]。


这些药物会引起骨质疏松,你注意过吗


2. 抗骨质疏松药 一些抗骨质疏松的药物也可以引起骨质疏松。双膦酸盐类药物是用于绝经期妇女防止或减慢骨质流失、减少骨质疏松引起骨折风险的药物,如唑来膦酸钠、帕米磷酸二钠、利塞膦酸钠、依班膦酸钠、阿仑膦酸钠等。但若用药要注意, 也可能引起骨质疏松和骨折;地诺单抗是一种骨吸收抑制剂,可抑制破骨细胞活化并增加脊柱、髋骨、桡 骨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但也可增 加少数患者的股骨骨折风险。

3.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强的松、倍氯米松等,会促进蛋白质的分解,导致肠钙吸收降低,血清甲状腺激素升高,抑制成骨细胞活性,引起骨质疏松。一般情况下出现出现骨量流失是在使用激素数星期后,连续使用一年后流失率可达5%一15%,骨质疏松的发生率高达30%~50%。8%~18%的患者容易引起自发性骨折。所以应避免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确实需长期应用时,应同时适当补充钙剂、维 生素D等药物进行预防。另外应注 意观察是否有逐渐加重的腰背痛、 关节痛或活动受限等情况,一旦发现这些情况,及时与医生联系,调整激素的用量。

4. 质子泵抑制剂 这类药物如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等,具有较强的抑酸作用,可以有 效抑制小肠对钙的吸收,导致代偿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结果会导致骨质疏松症,造成髋骨、腕骨及脊柱骨折的几率。特别是那些5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和儿童,若服用剂量较高或用药史超过1年,就会造成肠道钙离子吸收障碍。对于质子泵抑制剂应用,不应长期或 大剂量使用,以免造成骨质疏松。

5. 抗癫痫药 是常见的肝药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等,作用机制通过诱导肝P450氧化酶加速甲状腺激素代谢,同时可以对抗甲状旁腺素引起的骨和 肠道对钙的重吸收,造成骨代谢改变,后果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此外,抗癫痫药还可能加速维生素D的降解,减少钙离子的吸收,降低机体对甲状旁腺素的反应,引起维生素K与 降钙素减少,出现骨质疏松症,加大自发性骨折的概率。预防措施就是如果长期服用,或者 需要终生服用这类药物的人群,从开始服药3个月后,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维生素’D或钙剂进行防治。


这些药物会引起骨质疏松,你注意过吗


6.降糖药 一些胰岛素增敏剂,如罗 格列酮、吡格列酮等噻唑烷二 酮类等降糖药,在治疗胰岛素抵抗时,也能增加骨丢失,降低骨密度和骨质量。引起的骨质疏松多表现为全身骨骼受累,常见于上肢,累及肱骨和手部。

7. 促进骨形成的药物 最具代表性的两种药物是甲状旁腺素与氟化物。甲状旁腺素长期大量服用,则会抑制成骨细 胞活性,促进破骨细胞的形成,影响 钙磷代谢,导致骨丢失。

氟化物使用剂量过大,高密度的氟对成骨细胞具有毒性作用,会导致骨质疏松及骨折的 风险增加,不应长期大量使用。

另外,还有一些药物如抗结核药、强效利尿剂、环孢素A、锂制剂、芳香 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含铝抗酸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 素类药物等,也可能引起骨质疏 松,增加骨折风险。使用时一定要注意遵守医嘱,不加大剂量和疗程。

服用以上药物,一定注意监测尿钙、血l,25一 (OH)2D3,、矿物质水平、骨密度等指标。也可在医生、药师指导下服用钙剂、维生素D、降钙素、雌激素等药物,防止骨质疏松。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原发性骨质 疏松症诊治指南(2011年)[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 盐疾病杂志,2011,4(1):2.17.

[2] 刘琛. 药源性骨质疏松的发病原因、致病药物及防治.2011,13(6):367-372.

[3] 陈芳.甲状腺激素与骨质疏松[J].国外医学内分泌 学分册,2000,20(6):297-29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