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一些人做錯事往往是惱羞成怒而沒有慚愧的心理和大環境有何關係?

觀經濟


人貴有自知之明,謙虛謹慎、戒驕戒躁是一個人的美德!一些人做錯事惱羞成怒而沒有慚愧的心理根本原因是個人的品質修養和素質問題!自己做錯事要從自己的能力和努力方向找原因而不是遷怒於他人!一味的粗暴行事只能是事與願違、身邊的朋友也會越來越少!最終身敗名裂!做人要厚道,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被他人尊重!善待他人、厚德載物!



泰安方圓


不是現在,古往今來這種人很多,做錯了永遠也不承認錯誤,說白了就是有些人給慣出來的,他們的勢力範圍也只能在家人和親戚之間排懷,只有這些人能讓他,在外人之間他不敢,沒人慣著他,這種人說話作事總以試探你的底線,一旦碰到對手,比孫子還孫子,親眼目睹過這種人,我家就有,深有感觸,一個六十多歲的公公,張手打兒媳婦,頭一個媳婦忍了,小兒媳婦立刻就翻臉了,跑回孃家去叫人,嚇得這傢伙調頭就跑,幾年不敢回家,這就應了那句話,惡人自有惡人磨,只一次管終身,講話作事總是我行我素,錯也是對,根本不懂羞恥感


盧教練6


“做錯事情惱羞成怒,沒有慚愧心裡”的人,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現。

做錯事情為什麼“惱羞成怒”?是因為他認為“是別人害了我”!

這種狀態的形成原因,和家長在孩子小時候養育時,沒有讓孩子擔當自己的責任有關係。

舉個例子就會更清晰。

一個小孩在家快跑,不小心撞在桌子角上,小孩大哭,大人的做法常常是怎樣?

大人常常用手拍打桌子:“你這個破桌子,怎麼撞我寶貝頭了,等一會兒我打它,寶貝你別哭了。”

想想這和桌子沒有一點關係,但是我們從小要讓小孩對桌子“惱羞成怒”。

想想這樣教育長大的孩子,做事出錯以後,會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嗎?會自己感到羞愧嗎?

再有就是社會上確實有很多人,本來是自己應該擔當的責任,確不去擔當,通過狡辯、推卸、逃避等手段,讓自己從中“獲利”。

而那些踏踏實實擔下責任的人,最後“吃虧”的現象。

比如老人摔倒,為什麼很多人不敢上前去扶?大部分人內心都看不得老人倒在地上沒人管的現狀,但為什麼不敢主動去扶?

就是怕遇到“沒有擔當”受害者心態的“老小孩”。

因為老人知道摔倒要去就醫,就醫就要花錢,如果兒女來了埋怨老人,不成熟的老人就想找個“救命稻草(是你害了我)”。

這種不成熟的“受害者心態”的人,在社會上太多了,所以形成了人性最基本的本能,還要拿來大討論的話題:“老人摔倒該不該扶”。

一個人不管年齡多大,心智的成熟成長需要學習。

祝你身心和諧,幸福快樂。

我是覺心悅境,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相關問題關注我一起深聊。



覺心悅境



易友20


一些人做錯了沒有慚愧心,不認為自己有錯,缺乏廉恥不迴光返照,向外追求找藉口,希望把錯推給別人,沒有擔當和負重勇氣!敷衍了事做事自私自利,從不考慮別人的感受!將人推之險地而後快,心胸狹隘容量極小,有錯不改得理不饒人,所有這些來源跟家庭有直接關係,常言道:有其父必有其子,孩子從小都是讓他滿足佔盡便宜,沒有謙讓概念,長大就是這樣的人,大環境是有點關係,但完全不是這樣的同一班級、小區、自然村完全不同,晏子使楚“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都是說後天家裡搞壞的,和大環境沒關係,人無自察,天地日月同輝!


船伕2474


因人而異,這就和喝酒一樣,酒量是練出來的。一個常年在社會上摸爬滾打的人,你說什麼他也不惱(臉皮厚),反而是一些平時老實巴交的人做了錯事會急赤白咧的解釋一番,個人之見


1353835950



津城酒


這種人其實是在掩飾自己的內心的害怕,不願意正視自己的錯誤,想用這種惱羞成怒來轉移別人對他錯誤的發現,實則是很狹隘的心裡的表現。人的一生都會犯很多錯,連正視的勇氣都沒有的人永遠無法面對真實的自己。


成都默默


現代人生活節奏太快,往往靜不下心來想想古人對待做錯的事情時候的見解:“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人生不如意之事常十之八九!”“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紀曉嵐14


社會各階層不斷分化,導致逆反心理加重。一旦形成群體,在群體意識的擾動下容易形成社會不安定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