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關注丨“黃梅勝哥”的朋友圈

媒體關注丨“黃梅勝哥”的朋友圈

△《檢察日報》2020年03月16日 第02版 法治新聞


“不好意思,我們在值勤時不能看手機,沒能及時回覆您。”2月26日,當湖北省黃梅縣檢察院第一檢察部檢察官王全勝通過記者的微信好友驗證時,已是晚上10點38分。這天是他每兩天一次在卡口值勤的日子。從凌晨5點30分起床,到晚上9點30分值勤結束,再到晚上10點10分步行回到家,王全勝一整天像陀螺一樣忙個不停。


王全勝的微信名叫“黃梅勝哥”,瀏覽他的朋友圈就會發現,雖然發佈的內容常常只有寥寥數語,卻能清晰地探尋到他參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每一個腳步、每一段思緒。


媒體關注丨“黃梅勝哥”的朋友圈

圖為在卡口值勤的王全勝認真地對過往車輛進行查驗。

疫情在哪裡,黨員幹部就要戰鬥在哪裡


“為了百姓的平安,堅守不一樣的平安夜。”“累癱了,庭審艱難。”“太多感悟,只是沒有力氣說。”2019年最後一月的朋友圈裡,王全勝字裡行間透著疲憊。


2019年12月25日,王全勝出庭對舒振東、呂維勝等20人涉嫌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案支持公訴。該案是黃梅縣第一起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案件,由於涉案人數眾多、案情較為複雜,庭審整整持續了三天。


掃黑除惡事關社會安寧,為了更好地完成,連續加班是王全勝的工作常態。也正因如此,家裡的大事小情王全勝基本顧不上,心裡一直覺得虧欠家人。


一年的辛苦終於告一段落,王全勝打算利用春節休假時間帶著家人出去散心,行程都已提前安排妥當。但臨近啟程,感覺新冠肺炎疫情有加重趨勢,王全勝果斷取消原定行程,並提前把7歲的兒子託付給岳父岳母照料,進入備戰狀態。“根據2003年的‘非典’疫情防控經驗,一旦疫情爆發,政法機關肯定要衝到防控一線去輪值。”面對疫情,王全勝有著理性的判斷。


2020年1月20日,他發佈了第一條與疫情相關的朋友圈——“抗擊肺炎,嚴陣以待。”


“為什麼放棄休假選擇留守?因為我是黨員。疫情在哪裡,黨員幹部就要戰鬥在哪裡。這個時候我們不挺上去,誰挺上去?”王全勝回答時語氣堅定,沒有猶豫。


忍受病痛堅守值勤到最後一刻


“從源頭預防,從嚴管控,自覺配合,切實防止疫情傳播,利國利民利己。”1月21日,王全勝在朋友圈裡這樣寫道。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根據黃岡市疫情防控指揮部要求,自1月31日0時起,黃梅縣實行交通管制措施。黃梅縣檢察院應對疫情領導小組辦公室立即落實相關要求,部署重要卡口的交通管控值勤工作。王全勝作為其中一員,被安排在單位附近的卡口值勤,“值勤點離單位近,辦案、值勤都能兼顧上。”


“您好,請出示一下通行證……”在卡口值勤的王全勝仔細地對過往車輛通行證一一查驗。卡口值勤是團隊協作,指揮車輛停車接受檢查、勘驗通行證件、測量體溫、登記臺賬等,整個流程環環相扣,不能出現絲毫紕漏。


由於常年堅守在辦案一線,53歲的王全勝腰椎、頸椎突出嚴重。在卡口值勤過程中,長時間站立令他頸椎壓迫嚴重,腦部供血不足引起的頭痛一次次襲來。即便是這樣,他從沒叫過苦,每次輪值都會堅守到最後一刻。截至3月1日,王全勝已經在卡口值勤了17次。


“2月23日至3月1日,黃梅縣已經連續8天無新增病例,勝利在望。”王全勝欣慰地告訴記者。


依法防控,最大限度保護兒童權益


作為一名檢察官,王全勝謹記習近平總書記“依法防控”的要求,將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與值勤工作有機結合,努力推動自己所在卡口的疫情防控工作在法治軌道上開展。


在最初幾次值勤工作中,王全勝敏銳地發現,黃梅縣婦幼醫院對疑似新冠肺炎的患兒並未執行單獨隔離治療,患兒家屬也沒有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人員流動性較大,有病毒傳播的隱患。對此,王全勝向院領導彙報了情況。該院及時向黃梅縣衛生健康局制發了檢察建議,建議儘快建立縣鄉衛生醫療機構分級排查制度,對普通患兒和新冠肺炎患兒嚴格分區治療,對確診、疑似病患兒及隨診家屬、密切接觸者嚴格分區隔離,合理安排好特殊時期未成年人傳染病防治工作。這份檢察建議得到黃梅縣衛生健康局高度重視,很快得到了落實整改。


當過教師的王全勝,對學生有著特殊的情感,這也是他承擔大要案的同時,扛起該院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工作擔子的重要原因之一。疫情發生後,王全勝常常思考自己能為隔離在家的孩子們做點什麼。


“孩子們的防護意識較低,是需要我們特殊保護的人群,有必要對孩子們進行科學的防控知識宣傳普及。”王全勝聯繫到教育局有關負責人,建議將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刊發的《孩子都能看得懂!帶花冠的病毒,你為什麼那麼壞?》《爸爸說》等權威並具有可讀性的文章轉發至全縣中小學、幼兒園的微信群,通知學生和家長認真學習,提高孩子自我防護意識。


教育局對王全勝的建議表示贊同並立即著手落實。很快,王全勝收到對方微信反饋:“全縣300餘所中小學、幼兒園近14.3萬名師生和家長通過不同的方式觀看了防控宣傳。”


勝哥與家人有個“春天的約定”


“因家屬在醫院一線工作,春節期間,謝絕所有聚會及親朋走訪活動。”“向英雄致敬!願一切平安!”近一段時間,王全勝朋友圈轉發了多篇對醫護人員表達崇敬之情的文章。


“我和我的愛人都堅守在抗疫一線,戰場不同,卻都是在守護兒童。”王全勝告訴記者,他的妻子錢慧是黃梅縣人民醫院的一名兒科醫生。在防控初期,他就和妻子“分居”了,“複式的住房,我倆各住一層,防止交叉感染,保持好的狀態去投入各自的工作。”


“病人可以畏懼,但醫生不能,如果你畏懼了,這種情緒會傳導給病人,他們會喪失戰勝病毒的勇氣。入職前你可是宣誓過的,獻身人類的健康事業……”王全勝給他眼中的這位“小女人”加油鼓勁。


嘴上雖然說著鼓勵的話,但得知妻子要進入隔離區救治感染患兒時,王全勝心都是提在嗓子眼的,但他不敢流露出來。每天出發前,王全勝都會為妻子熬上一碗營養品,叮囑她,“必須照顧好身體,增強免疫力,才能有效抵禦病毒。”


這次也是王全勝與兒子分別時間最長的一次。“往年春節期間,我們一家三口會一起觀看《詩詞大會》,比賽答題。這是我兒子最喜歡的電視節目,但今年卻失約了。”王全勝說。


王全勝的兒子很懂事,在視頻裡鼓勵爸爸媽媽安心工作,並提出一個小小的願望——疫情過後,和爸爸媽媽一起看《詩詞大會》的視頻,較量幾個回合。


“經歷過疫情,作為一名檢察官,我認為我們應該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敬畏職責;經歷過疫情,作為一名公民,會讓我更加愛黨,更加愛國,更加愛家;經歷過疫情,作為一名黨員,我將更加不忘初心,更加不辱使命,更加不負人民。”王全勝給記者微信留言寫道。


面對疫情,王全勝保持著必勝心態,正如《爸爸說》文章裡最後一句所寫:“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這就是希望。”


媒體關注丨“黃梅勝哥”的朋友圈

來源丨《檢察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