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鲁智深倒拔杨柳可信吗,古代武功真如此厉害吗?

黑白文章泽渊诗


首先作为小说,肯定有夸张和艺术成分。倒拔垂杨柳,你可以指出并没有说树有多粗。

小说有描写树上面有个大鸟窝,鸟窝离地一般是5到10米之间,按此高度推算树的直径大致在15CM左右。

成年男子力气一般在100KG左右,鲁大哥铁塔一般的巨汗我们姑且认为他力气有200KG。

200KG可以拔起3-4CM直径的树来,倘若15CM粗的柳树,按照科学计算,至少需要5000-10000KG的力气。

这大概是可以举起半辆公交车所需的力气,显然在现实生活中不太可能。

施公如此描写,更主要是为了突出鲁智深鲁莽坚毅,嫉恶如仇的性格。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正是这一幕给我们带来了非常深刻的艺术形象。



80有趣汪


从人的发展和现实能力相结合来考虑这倒拔杨柳这事,的确是不真实也不可信,除非鲁智深拔的是根也没有完全长在土壤里小小杨柳树。那么为啥会有鲁智深倒拔杨柳这一说了,这还需要从我们的文化历史和文人创作的经历来说明。

《水浒传》的写作时期是我国的元末明初时期,社会动荡,名不聊生,各种势力为了争夺权力和领地相互进行斗争,其中历史上最著名的红巾起义就是这个时期爆发的,此时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开始了自己成为王者的开始。在广大的劳苦大众为了生活能够过的更好,为了逃避战乱带来的苦难生活,人们在想象的空间里形成了对英雄人物的塑造,成为力大无穷,侠义与肝胆并存的人物出现。也正是这样一种想象的人物塑造,才形成了这个时期成为我国历史上最为出名的小说创作时期。

《水浒传》的创作背景是以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条好汉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作者施耐庵通过对当时民间茶馆评书为写作题材收集,在原来民间说书人的基础上,在根据当时人民生活的理想需要进行了改加,对一些人物进行了重新的塑造,才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伟大著作《水浒传》,小说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流传极广,脍炙人口。

由此看来,像《水浒传》中鲁智深倒拔杨柳及古代武功是否如此厉害是不存在的,这只是反映了当时人民为了生活的向往,通过想象的思维空间,对以前的人物进行重新的塑造,来代表当时的社会中的正义存在。以上只是我的个人观点,如有不同意见,请留言指正,我们之间进行细致的交流。


西域成


鲁智深倒拔杨柳是否可信,这个倒是值得探究一番。

这种力大无比的好汉,无论是小说还是传说都比比皆是,民间都有很多流传。是不是真的有这样的人,没有亲眼所见倒也很难令人信服,我们也只能探究探究!


《水浒传》里面的鲁智深,绰号花和尚,原名鲁达,担任渭州经略府提辖一职。喜欢打抱不平,曾因赤拳打死镇关西,而躲进了寺庙做了和尚,法名智深,所以后来才叫鲁智深。后来又因为搭救正在逃难的林冲,流浪于江湖。再后来与杨志、武松一同上了二龙山。

鲁智深性格可谓:侠肝义胆、脾气火爆,嫉恶如仇、偶尔粗中有细。“鲁智深倒拔杨柳”出自《水浒传》第七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当时鲁智深帮忙看菜园子,常有人偷菜,为了震慑不让人再偷菜而做的一个举动,只见鲁智深用左手向下搂住树干,右手把住树的上半截,腰往上一挺,竟将杨柳树连根拔起,众泼皮见状吓得连忙下跪要拜鲁智深为师。想想要直接拔一个树那得多大的力气啊!

说到大力士,其实里面还是有的比如:

晁盖 :徒手从西溪村把青石宝塔搬到东溪村,青石宝塔就算1000斤,至少也有四五百斤吧,从此就传开了称呼他晁盖“托塔天王”。

陶宗旺:还记得征讨方腊时,为了让梁山好汉顺利过关,陶宗旺独自一人扛起千斤的大铁闸。

武松:在孟州牢房的时候,玩三五百斤的石头跟我们玩石子一样轻松,全程毫无压力,可见力大无比啊!

可见三位的力气比之鲁智深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民间也经常有传闻谁谁力气多大什么的,小时候村子里以前就流传这样的小故事,说是有位祖先力气很大,有次被山贼打劫,他直接把山贼的一匹马举了起来,后来山贼吓跑了。虽然只是听说但后人还不是津津乐道。

由此可见力气大,天生神力者肯定有,但你说要拔起一颗成年的柳树,那就见仁见智了!


莫莫看点


鲁智深原名鲁达,本是东京城内的一个底层提辖,此人好行侠仗义,打抱不平,因为看不惯恶霸屠夫镇关西欺压金翠莲父女,便三拳将镇关西打死,从此扬名江湖,不得不远走他乡出去闯荡了。

通常情况下,树根和树冠的体量大小就相等或者相近的。也就是说,树冠多大面积,树根就有多大面积;树冠多高,树根就有多深。就算不看课本,相必听过一句老话:树有多高,根有多深。就是这个道理了。那么问题问题来了,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时候,他是环抱着树干,人就站在树根上面。这个,怎么可能连根拔起!

小说而已,认真你就输了




木子精品


拔葱拔蒜尚且不易,拔树当然不可能。但这是创作艺术,我们大可不必去较真。

在很多的艺术创作中,从来就不乏虚构和夸张的表现手法,那不是作者凭空捏造,而是为了创造出更加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艺术形象,使人物更理想,更典型而已。

在《水浒传》中,鲁智深就是作者着墨较多,性格特点非常鲜明、鲜活的人物形象之一。从“三拳打死镇关西”到“大闹五台山”、再到“倒拔垂杨柳”和“野猪救林冲”等一系列事件中,都说明鲁智深不但性情刚烈充满侠肝义胆,而且扶危济困、疾恶如仇,作为成功的艺术形象,流传千古,深得人心。




三木C先生


金庸小说里的飞来飞去你信吗?孙猴子72变你信吗?


好云遮楼


你的话能信吗?


你有我有大家能不能多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只不过是小说杜撰出来的,不过并没有像描述的那么邪乎,树上有个老鸦窝其实那并非柳树,严格意义上讲应该是杨树,因为柳树上面是不会有老鸦窝的。



再说了就算是杨树鲁智深也不一定拔得出来,因为树根交错扎在地下牢固的很,除非是刚下完大雨,土壤被泡透了,然后又是胳膊粗的小树,如果力气大的人也许能拔出来。平白无故就把一棵大树倒拔出来,怎么可能呢?就算鲁智深力大无比也做不到啊!


古人通常习惯的把柳树和杨树统称为“垂杨柳”,所以《水浒传》中才惯用这样的说词。书中描述这棵垂杨柳上面筑有一个老鸦窝,很明显这就是一棵杨树。而杨树根系分布是比较浅的,就算是碗口粗的杨树,如果地面被大雨淋透,凭鲁智深的蛮力还是有可能“倒拔垂杨柳”的。而影视剧中演绎的齐腰粗的大树,鲁智深根本不可能拔出来,除非他是神仙下凡。

而细心的朋友也会发现,在《水浒传》书中,描写鲁智深的片段中,一个泼皮也说道:“墙角边,绿杨树上新添了一个老鸦巢,每日只聒到晚。”因此,可以确信这个垂杨柳就是一棵杨树。


任驰赢天下


应该没有,水浒传整个故事都是虚构的,除了李师师和皇帝以及那几大奸臣。 如果你了解树木的结构就会知道,数的根部其实比它在地上的部分还要巨大,一颗小树如果它还存活,那一般情况下人是很难把它拔起来的,更不用说是枝繁叶茂的大树,鲁智深就算力大如牛,也不可能做到。《水浒传》中的故事大都是以北宋末年,农民起义为原型,加以小说式的手法,其中很多故事都是有很强的象征意义,不能从表面的故事上去了解。这里鲁智深的拔树也不过是象征江湖豪侠们对权威的蔑视和无畏。


不会做菜的小猪


鲁智深在水浒传中为人豁达,可圈可点!论其武艺在梁山一百零八条好汉里绝对前十,要论综合能力绝对前五。但,书中说了,他倒拔垂杨柳,以他的武力应该可以有,但是,即便有这神力,他的双脚站在何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