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死后,嘉庆皇帝是如何对待乾隆的50多个妃子的?

文史邹邹


人们经常用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后宫佳丽三千来形容古代皇帝的艳福,的确,在男尊女卑、皇权至上的古代,女人不过是男人的附属品,身为九五之尊的皇帝更是有着让后世男人眼红不已的艳福,有事没事的就大兴选秀,为自己物色佳人。

在历史上,不同朝代会有着不一样的选妃制度,但总结起来都是大同小异,选妃之频繁是古代选妃制度的共同特点。比如说:汉代的选妃制度是选民间之“良家女“,其中《汉仪注》记载”八月初为笄赋,故曰笄人。“意味着:每年的八月初,朝廷征收赋税,赋税的种类有很多,其中就包括笄人,也就是民间的妙龄女子。

而到了清朝,选秀制度规定三年一选秀,凡是满族八旗中的适龄女子都必须参加选秀,供皇帝,皇太后挑选,落选的才能另行婚嫁。

总之,皇帝身边年轻貌美的妃子不断,妃子的数量如此之多也找到了原因。然而,在每朝皇帝的有生之年,选秀制度就会一直存在并执行,就算皇帝到了晚年,后宫也会有年轻的女子成为娘娘,一宫之主。因此妃子与皇帝之间也有年龄差,那么到了皇帝驾崩以后,这些妃子们的去处难免会引起我们的好奇。

在古代宫中,往往是母凭子贵,如果哪个妃子的儿子当了皇帝,她自然是升迁为皇太后,其他有儿子的妃子,在改朝换代后,儿子被封王,自己将跟随儿子前往封地,安度余生。

而那些没有子嗣的妃子们,根据情况的不同有着不同的去处,年轻且没有被老皇帝临幸过的可以留级,进入新皇帝的后宫,成为新皇帝的妃子。

其次是被遣散的妃子,当然这些妃子被遣散是经过老皇帝生前特别嘱咐过的,才会被这样对待。除此之外,心向佛门的妃子可以出家为尼,远离红尘。最后一种妃子的去向是最惨的了,那就是殉葬,为皇帝陪葬。

说到乾隆,他可以说是清朝历史上出色的皇帝,他的后宫也是妃子云集,有位分的妃子总数接近半百。乾隆退位时还健在,做了三年的太上皇。

乾隆皇帝去世后,留下的妃子仅有九人,其中比较为人熟知的有颖贵妃,惇妃汪氏。其中惇妃汪氏的女儿和孝公主嫁给了和珅的儿子,和珅是乾隆时期朝中重臣,和孝公主又深得乾隆皇帝喜爱,惇妃在后宫的地位也就可想而知了。

颖贵妃与惇妃两位妃子在乾隆皇帝退位后被安置在寿康宫,并寿终于此,死后葬入妃陵。还有婉贵妃陈氏,在乾隆时期虽说算不上很受宠,但嘉庆皇帝对这位庶母也是敬爱有加,被嘉庆皇帝封为贵太妃,将其安置在寿康宫与其他太妃一起生活,去世时也是九十岁高龄。

乾隆皇帝在整个皇帝圈都排得上号的长寿,他身边大部分妃子被他‘熬死了’,和他一样高寿的大多寿终正寝。乾隆皇帝去世后,身份贵重的妃子就在寿康宫里颐养天年,直至去世;而那些没有子嗣、没有位分的低级侍妾,在古代宫廷里也算不上主子了,说不定打发到哪个冷宫里,自生自灭了。


史论纵横


老皇帝死后,新皇帝如何处理他留下来的妃嫔,这确实是一个问题。而且历朝历代的皇帝,他们都面临着这个问题。

当然了大部分朝代的皇帝,是这样处理先帝的妃子的。

1、有儿女的妃嫔,他们就会跟着自己的儿女去过日子了。比如,刘邦的妃子薄姬,在刘邦去世之后,他就去跟了自己的儿子代王刘恒。这也是最为普遍的一种。

2、没有为先帝生儿育女的人,他们大部分都被送到了庙里当尼姑。武则天在李世民去世之后,就被送到了感业寺。只不过后来李治又把她给接到了宫里,才有了她日后呼风唤雨的事情。

3、为先帝殉葬,这也是最为残忍的一种。当然了这种方式普遍发生在先秦,中间也有一些暴君这样干过,明朝朱元璋时期也是这样操作的。

大致就是以上这些情况吧,当然也有一些特殊的,我们就不过多的介绍了。

那么,清朝的乾隆皇帝,他去世之后,他的儿子嘉庆是处理自己的额娘,也就是乾隆留下来的这些女人的呢。

我们都知道乾隆是一个风流的皇帝,他的一生当中娶回来的妃嫔有五十多个。可是,这些妃子比较命苦,因为大部分他们都没有活过乾隆的岁数。

要知道乾隆当皇帝就有六十年的时间,他活到了八十多岁。

也就是说乾隆把大部分的妃嫔都给熬死了。不过根据史料的记载,他去世的时候,还留有八个妃子。

当然了这八个妃子,也都是没有任何作为的,更没有给乾隆皇帝生儿育女。他们应该是乾隆晚年娶的,所以,他们的相关情况,史料上也没有详细介绍。

不过,嘉庆是如何对待他们的还是有说明的。

嘉庆对待这些人,还是不错的。

可以说只要他们不触碰权利,无论他们是想要钱财,还是金银,又或者是其它的,嘉庆都会满足他们的。

当然了那时候他们也就很知趣的搬出了宫里,到了一些比较清冷的地方去生活了。不过这样的生活,对于他们来说已经足够好了。毕竟相对于其它朝代的妃嫔的命运,他们的命运还算属于是好的。

再说了清朝的家教本来就比以往的朝代要严格的多,嘉庆也没有必要为难这些后妈们。毕竟为难他们对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处。


不才讲史


清朝的乾隆皇帝全名爱新觉罗·弘历,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活了88岁,嘉庆皇帝是乾隆的第十五个儿子。

公元1795年,乾隆禅位给嘉庆,自己当上了太上皇,当然,实权还是牢牢掌控在乾隆手里的,也就是说嘉庆这个时候只有名分,没有权利。

公元1799年,乾隆驾崩,嘉庆终于等到了这一天,此后嘉庆开始独掌大权,做起了真正的皇帝。

在乾隆的皇帝生涯中,美女如云,还多次下江南寻花问柳,乾隆光有名有姓的后妃有43个!

根据记载,乾隆这43个后妃中, 具体是:皇后3位,皇贵妃5位,贵妃5位,妃6位,嫔6位,贵人12位,常在4位,答应2位。

在乾隆死亡的时候,皇后已经全部死亡,皇贵妃已经全部死亡,其中嘉庆的母亲令贵妃魏璎珞据说是被乾隆毒死的。


嘉庆皇帝对于礼法还是比较遵守的,不像曹操死了,曹丕把几十个庶母全部霸占;杨坚死了,杨广把庶母宣华夫人与容华夫人都霸占了,李世民死了,李治把庶母武则天封为嫔妃,后来又封为皇后。

乾隆死的时候,嫔妃只剩下十个,大多都过了青春的时候(只有晋贵人与寿贵人比较年轻),大多没有了美艳动人的身体,基本上都人老珠黄。

乾隆死时嘉庆39岁。这正是男人年富力强的年龄,在这个年龄,有无数的年轻美女可供挑选,小妈们自然进入不了嘉庆的法眼。 所以,乾隆的遗留妃子,对嘉庆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但嘉庆对这些小妈们基本上不错。


清朝对后宫嫔妃的管理比较人性化与制度化。

对于先皇的后妃,通常有两种处理方式。

一是集中起来放在专门的宫殿奉养,称号前均加“太”字。

二是有皇子嫔妃可出宫到儿子府邸养老。

康熙之后,嫔妃为死去的皇帝活人殉葬的制度被废除,所以不存在后妃为先皇殉葬的现象。

清朝规定,先皇后妃全部在东西六宫居住。 这些宫殿主要以慈宁宫、寿康宫、宁寿宫和寿安宫为主,此处就是她们养老直至死亡的地方。生活都是非常的枯燥乏味,对年轻的嫔妃来说确实很惨。

乾隆留下的这十位嫔妃,全部居吃住东西六宫,嘉庆都给她们升了名份,每月领着嘉庆给发的俸禄,安享往年。下面介绍一些这十位嫔妃的结局。

1.颖贵妃。她是镶红旗人,当了39年的颖妃,乾隆退位后将她恩封为贵妃,嘉庆年间升为颖贵太妃,与婉贵妃同居寿康宫。乾隆驾崩一年后去世,享年70岁。

2.婉贵妃。她在乾隆还是皇子时就已嫁给他,乾隆登基后,将她封为贵人,后又升为婉妃。嘉庆即位后,将其封为婉贵太妃,嘉庆十二年去世,享年92岁,她是乾隆后妃中最为长寿的一位。

3.惇妃汪氏,她因为打死宫女而被乾隆从妃降到嫔,后又复升。其女固伦和孝公主是乾隆最小的女儿,嫁给和珅之子丰绅殷德。汪妃在嘉庆十一年去世,享年61岁,葬在裕陵妃园寝。

4.芳妃陈氏,她当了九年常在,又当了十九年贵人,嘉庆即位后将芳嫔尊为芳妃,称芳太妃。嘉庆六年,芳太妃去世,葬入东陵裕陵妃园寝。

5.晋妃富察氏,嘉庆三年被嘉庆选入宫中成为乾隆的贵人,她一生经历乾嘉道三朝。道光帝将其尊封为晋妃,道光二年去世,她是最晚去世的乾隆嫔妃。

6.恭嫔林氏,她当了43年贵人,在乾隆五十九年被封为恭嫔,嘉庆十年去世。

7.鄂贵人西林觉罗氏,乾隆五十九年被封为鄂贵人。嘉庆时尊为鄂太贵人,嘉庆十三年去世。

8.白贵人柏氏,当了46年常在,乾隆五十九年被封为白贵人。嘉庆时尊为白太贵人,在嘉庆八年去世。

9.寿贵人。她也是嘉庆为太上皇乾隆新选的嫔妃,仅与乾隆相处了一年。嘉庆将其尊为寿太贵人,嘉庆十四年去世,年仅20多岁。

10. 那答应,嘉庆十四年去世。

乾隆的留下的这十位嫔妃,基本上都是在乾隆驾崩十年左右先后去世。最为悲催的是晋妃和寿贵人,她们刚刚入宫一年,乾隆便驾崩了。晋妃虽然活到了道光年间,但她的去世的年龄并不大,也就四十岁左右。


厚德载物49847


乾隆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寿命长达88岁,儿子也生了15个,在他的一生中,后宫美女如云,虽没有三千佳丽,但也有50多个,同时还六次下江南,搜罗的美女不计其数。

而等到乾隆死时,嘉庆上位,乾隆的大部分女人都已经死在他前面了,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十来个,那么嘉庆是如何对待他的这些"小妈"的?

历史上霸占小妈的皇帝也有很多,比如曹操死后,曹丕把曹操的几十个老婆都给霸占了,隋文帝杨坚死后,杨广把杨坚的妃子宣华夫人和容华夫人霸占了,李世民死后,李治把武才人武媚娘娶了。

而乾隆死后,乾隆的大部分妃子均早已死了,留下的也大都年纪较大了,此时嘉庆皇帝才三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后宫佳丽无数,况且是个比较守礼法的皇帝,尊孝道的皇帝,所以对乾隆的其他嫔妃还是很不错的。

嘉庆是这样对待他的这些小妈们的

清朝后宫对嫔妃的还是比较人性化的,对待先皇留下的一些嫔妃,一是专门集中起来供养,名字后加"太"字,一般在东西二宫的慈宁宫、寿康宫、宁寿宫和寿安宫居住,不用再为死去的先皇殉葬,而且有儿子的可以去儿子的府邸养老。

嘉庆对乾隆留下来的十位嫔妃,都给他们升了名分,并每月给他们发俸禄,让他们拥有衣食无忧的生活,但是前提是任何一个嫔妃都不得参与政事,不得对嘉庆的执政产生影响。

因为嘉庆当皇帝的头三年,上面有乾隆在遥控,他过够了这种被指挥的生活,他想的是大权在握,所以对待乾隆的妃子,也算是自己的长辈该孝敬孝敬,但是必须远离政权。


绝尘的时光


嘉庆四年1799正月初三,乾隆帝驾崩,终年89岁,已经继位三年零三天的嘉庆帝终于亲政了。这个时候,风流老乾隆的那些后妃们还活着的也并不多了,毕竟谁都不是和乾隆一样能活。

乾隆下江南,一路撩妹把妹的故事是野史传说,但他的风流倜傥、好色如命却是事实,在外面乱采的野花不说了,光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就让他享尽齐人福了。

嘉庆帝是在他36岁才终于登上了皇位,可是还没等长吁一口气,乾隆稳坐大后方依旧把朝政大事抓在自己手中,嘉庆又如何敢不对乾隆恭敬以待?对于乾隆生前留下来的嫔妃自然是恭敬有加,全部安置在太妃专住地,一应设施分配的妥妥当当。

一般嫔妃,如果给皇帝生了儿子,她的儿子会有爵位(王、贝勒等),一般是出宫到儿子家,由儿子奉养送终;没有儿子的,一般会回到自己娘家,或另行安排住处;也有一些嫔妃会选择出家为尼,青灯黄卷,了此余生。

乾隆一生的风流韵事数都数不清,君不见他私个访都能与大明湖畔的某个女子结情了!50多位都说少了,谁知道会不会有第二个夏雨荷呢?所以也真难为嘉庆帝这个儿子被压制了半辈子还得帮他处理那些佳丽!


清风一缕阳光1


清仁宗爱新觉罗.顒琰,清朝第七位皇帝。乾隆帝的十五子,年号嘉庆,在位二十五年。

乾隆当了六十年的皇帝,在这六十年间大约有50多位妃子。乾隆退位后,实际的军政大权依然掌握在自己手中,嘉庆只是个名头上的皇帝。乾隆在退位的时候都已经85岁了,之后又做了三年零四个月的太上皇。在古代已经算是长寿的了。有的妃子早乾隆一步死去,乾隆死后,那些没死的都被嘉庆帝册封为太贵妃了。其实嘉庆帝的处置方法还是蛮孝顺的。




我是亮哥


虽然乾隆皇帝一生都在效仿自己的祖父康熙皇帝,但是在后妃数量方面,乾隆皇帝却着实没有自己的祖父康熙帝那样数的巨大后宫。乾隆皇帝在位的六十年间,先后拥有过3位皇后、5位皇贵妃、5位贵妃、6位妃、6位嫔、12位贵人、4位常在、2位答应,共计43位后妃。虽然有着43位后妃,但是这43位后妃只是乾隆皇帝一生后妃的共计数量,而并非始终同时存在,到了嘉庆四年89岁的太上皇乾隆驾崩时,他的这43位后妃已经有一大半先于其去世了。

乾隆皇帝驾崩时仍存世的嫔妃:

公元1799年,已经退位并做了四年太上皇帝的乾隆最终凭借89岁高龄辞世,这位中国历史上实际掌权最久的老皇帝撒手人寰时,他的三位皇后:孝贤纯皇后富察氏、继后辉发那拉氏、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早已经先他而去,乾隆皇帝的三位皇后的过早离世,也就意味着嘉庆王朝将不会出现皇太后,不仅三位皇后早逝,实际上乾隆皇帝的五位皇贵妃(慧贤皇贵妃高佳氏、哲悯皇贵妃富察氏、淑嘉皇贵妃金佳氏、纯惠皇贵妃苏氏、庆恭皇贵妃陆氏)也已经先于他离世,再往下数就是乾隆皇帝的五位贵妃,五位贵妃中存世的仅有颖贵妃巴林氏和婉贵妃陈氏;妃位中的6人只有惇妃汪氏、芳妃陈氏、晋妃富察氏健在,嫔位中的6人只有恭嫔一人在世;加上健在的贵人、常在和答应,此时乾隆皇帝存世的嫔妃仅有十多位而已,不得不说,超长待机的乾隆皇帝不仅熬死了众多的儿子,也熬死了自己的大半数量的嫔妃。

嘉庆朝位份最尊的两位贵太妃:

嘉庆四年,已经39岁的嘉庆皇帝终于亲政,由于其嫡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继后辉发那拉氏以及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的过早离世,所以嘉庆嘉庆亲政后,后宫之中并没有皇太后,加之乾隆皇帝的5位皇贵妃均已离世,所以嘉庆皇帝只能将贵妃之中健在的颖贵妃巴林氏和婉贵妃陈氏加以尊封,这两位老太妃被嘉庆皇帝双双尊为贵太妃,称颖贵太妃和婉贵太妃,并居住在了只有皇太后能居住的寿康宫中宫,两位贵太妃中,婉贵太妃早在乾隆皇帝登基之前的潜邸时期便已侍奉在宝亲王的王府之中,无论资历还是年龄,婉贵太妃都高于颖贵太妃,因此当时的后宫之中,两位贵太妃之中是以婉贵太妃陈氏为尊的,尤其是颖贵太妃在获封贵太妃之位后的第二年病逝之后,婉贵太妃陈氏便成为了乾隆皇帝健在的资历位份最高的嫔妃了。嘉庆十二年二月初二,一生无儿无女不受宠的婉贵太妃病逝,享年92岁,这位一生与与乾隆皇帝相伴近七十年的嫔妃是乾隆皇帝最长寿的妃子,也是清朝历史上第三长寿的嫔妃,仅次于康熙皇帝的定妃瓦琉哈氏和雍正皇帝的纯悫皇贵妃耿氏。

道光年间最后去世的乾隆妃子:

嘉庆三年,为了表示对父皇的孝心,已经继位三年但却仍未掌握实权的嘉庆皇帝替自己88岁的父亲太上皇乾隆操办了其人生之中最后一次选秀活动,这次选秀中,一位叫做富察氏的八旗之女入选,这位富察氏是乾隆皇帝的结发妻子孝贤纯皇后富察氏的远亲,其父亲为孝贤纯皇后的堂兄弟,虽然出身高贵,但是实际上富察氏确是乾隆皇帝的晚辈,这也是富察氏虽然出身高贵,但入宫时仅获封贵人之位的原因。虽然进入皇宫,成为了太上皇的嫔妃,但是这种身份仅持续了不到一年,乾隆皇帝便驾崩了,十几岁的富察氏不得不从此成为节妇,搬到太妃们养老的寿康宫中,过起了漫长而又无聊的寡居生活。

富察氏就这样默默地熬过了嘉庆一朝的二十多年,其身份也只是皇考晋贵人。嘉庆二十五年,道光皇帝继位,此时乾隆皇帝健在的嫔妃仅剩晋贵人富察氏一人,道光皇帝非常同情这位与自己年纪相仿的庶祖母,因此将其连升两级,封为“皇祖晋妃”,随着地位的变化,富察氏的生活条件也得以改变,但是这种刚刚好转的状况并没有持续太久,道光二年,晋妃富察氏病逝,道光皇帝将其葬入乾隆皇帝裕陵的妃园寝之中,晋妃也成为了最后一位入葬裕陵妃园寝的乾隆后妃。

自从康熙皇帝废除了嫔妃殉葬制度之后,清朝的后妃们再不必为皇帝死后殉葬而担惊受怕,通常而言,新皇帝登基之后,都会善待这些作为先皇嫔妃的女人们,除去少量政敌之母被打压外,大多数太妃们都能够在寿康宫中颐养天年,雍正即位后还曾一度允许年老太妃出宫与儿子共同生活,乾隆皇帝驾崩后,他的众多遗孀们也都受到了嘉庆皇帝的礼遇,在被称为“寡妇院”的寿康宫中百无聊赖的打发着余下的人生。


歷史微書


嘉庆也很为难,乾隆不仅给自己留下了一堆烂摊子,还给自己留下了那么多“后娘”,嘉庆该怎么对待这些“后娘”呢?

题主所谓的乾隆50多个妃子,可能是乾隆一辈子所有后宫妃子的总数,再加上他6次下江南的外遇吧!乾隆在位期间可查的妃嫔数其实只有43人,其中还包括他的3任皇后!


乾隆是封建社会历代帝王中最长寿的皇帝,他在位60年,之后又做了3年太上皇,共掌权63年,活了89岁,这在古代无疑是个长寿老人,而乾隆也自诩为“十全老人”,当然乾隆长寿他的妃嫔们不一定长寿啊!所以在乾隆驾崩后,他的后宫妃嫔只剩下了十位!

公元1799年乾隆驾崩,此时嘉庆才真正的掌握了大清政权,而他要所面对的是被乾隆挥霍一空的国库,和安置乾隆留下的十位后宫妃嫔。国库空虚好办,杀个和珅就够他15年的开支,而这十位妃嫔论起来都是自己的“后娘”,该怎么对待呢?


首先嘉庆对她们进行了尊封,以前她们是妃,嫔,贵人,此时她们成为了太妃,太嫔,太贵人。当然尊封过了这此太字辈的妃,嫔,贵人就要为嘉庆的妃,嫔,贵人腾地方了,她们有儿子会去跟儿子一起过,没有儿子的嘉庆为她们从找地方居住,她们的生活费自然是由嘉庆来出!

总的来说,嘉庆对这些“后娘”还是不错的,当她们死后,嘉庆也都把她们葬到了乾隆的裕陵里面!


唐古看今


嘉庆皇帝爱新觉罗永琰出生于乾隆二十五年(即公历1760年),他是乾隆皇帝的孝仪纯皇后所诞(即历史上有名的令妃),他在乾隆诸子中排行老十五,比乾隆帝这位老爹整整小了五十多岁,所以到他执掌大清政权的时候也才三十余岁,可以说正值壮年。

名义上自从公元1796年乾隆退位开始至公元1820年这二十五年间他就是大清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实际上在乾隆太上皇咽气之前的那三年多,他还并不能做到真正的君临天下大权独揽,也只能忍气吞声慢慢熬)。



一直到嘉庆四年(即公历1799年),乾隆太上皇以89岁高龄寿终正寝,这也意味着嘉庆帝这个“儿皇帝”这才熬出了头,等到了这真正只属于他的时光。那么有人不禁就要问了:嘉庆皇帝对他父亲乾隆留下来的这些“貌美如花”的嫔妃是怎么处理的呢?有没有尽到为人子女之孝?

更有甚者他会不会和唐高宗李治一样把父皇遗留下来的遗孀“霸占为己有”呢?大家知道,乾隆帝不仅长寿而且四处留情,是个有名的风流皇帝,在位这么60年,记录在册的嫔妃就有多达四十余人(其中皇后三人、皇贵妃5位,贵妃5位,妃6位,嫔6位,贵人12位,常在4位,答应2位),后宫人数之多在有清一代三百年间恐怕也只有他爷爷圣祖皇帝康熙可与之相较了。

可是即便乾隆妃嫔的数量再多,到他去世的嘉庆四年,尚在人世的也不过颖贵妃巴林氏、婉贵妃陈氏、惇妃汪氏、芳妃陈氏、晋妃富察氏、恭嫔林氏、鄂贵人西林觉罗氏、白贵人柏氏、白贵人柏氏、那答应这十个人了。



究其原因还是乾隆实在太能活了,要知道中国古代皇帝虽然生活优渥,但寿命平均起来也不过四十岁,而乾隆一个人就把这个记录翻了一倍还不止,所以这也导致了他在选择皇位继承人的时候后嗣凋零,不得不束手束脚,下面我们就具体来看一下这些遗孀究竟“下场”如何(一方面由于文章篇幅有限,二来有些文献记载过于简略,也不好详述,以下就选择几位史书记载比较详细的乾隆妃嫔来讲述)。

一、颖贵妃巴林氏:

其实真正意义上来说颖贵妃在乾隆在位期间还只是个“颖妃”,她是在嘉庆三年才被太上皇乾隆特封为贵妃的:颖妃在位年久,且年屈七旬,著加恩封为贵妃。



乾隆离世后,她被嘉庆尊为“颖贵太妃”,从此便一直居住在寿康宫,直到嘉庆五年(即公元1800年)才逝世,享年七十。

二、婉贵妃陈氏:

说来这位婉贵妃也是个“苦命人”,自从乾隆十四年年,她被册封为婉嫔以来,在嫔位上就待了长达四十六年,一直到乾隆五十九年之前,年近八十的婉嫔依然还是婉嫔。

而且根据各种资料,她还一直被乾隆“另眼相待”,乾隆不知是因为婉嫔一直没有生育还是其他的什么原因一直看不上这个小老婆,不断给她“穿小鞋”,致使她虽然身在嫔位,却一直享有的是“贵人”的供奉,有时还甚至只有“常在”的待遇。



也许是心存内疚吧,在乾隆退位的前夕,乾隆终于给她晋了一次位份,封她做了“婉妃”。而相比于乾隆,嘉庆对这位“小妈”可是要厚道的多,不仅及时地在嘉庆六年尊封她为“婉贵太妃”。

嘉庆帝谕旨曰:婉太妃母妃,从前皇考在藩邸时,蒙皇祖所赐,侍奉皇考多年,嗣经晋封为妃。现在寿康宫位次居首,年跻八十有六,康健颐和,宜崇位号,以申敬礼,应尊封为婉贵太妃。

让她在地位上能与乾隆生前的贵妃不落下风,而且处罚了没有严格按照“抬头制度”将婉贵太妃抬写两格的工部司员,足见嘉庆对这位母妃的重视了。嘉庆十二年(即公历1807年),婉贵太妃这位乾隆帝最长寿的妃嫔以九十二岁的高龄去世了。

三、惇妃汪氏:

乾隆的这个妃子可以说是相当传奇的一个人物了,她出生于乾隆十一年,比乾隆皇帝小了接近40岁,入宫后她的命运也是多舛,先封常在,再升至贵人,复降为常在,之后就逐渐从常在这个位份爬到了妃位,不久还生下来乾隆钟爱的掌上明珠十公主,可是却因脾气暴躁将宫女殴打致死在乾隆四十三年而被再度降为了嫔:

尝笞宫婢死,上命降为嫔。未几,复封。——《清史稿·后妃传》



一年后又回到了妃位。在《清史稿》中对这位妃子的记载极为简略,不过廖廖二十余字,所记载的也就两件事:一则杀戮婢女被贬,二则生皇十女下嫁丰绅殷德,此外再无其它,因此自然也就没有找到乾隆去世后嘉庆对她如何的描述。嘉庆十一年(即公历1806年),年过六十的惇太妃撒手人寰,结束了她作为后妃的传奇一生。

四、芳妃陈氏:

芳妃也是个苦命的人,乾隆三十一年被封为“明常在”,一直这样过了十年,直到乾隆四十年(即公历1775年)才被封为“明贵人”,一年后又被打回原形,降为常在,没成想两三个月后又升了回来,又成了贵人。

这还不算完,三年后也就是乾隆四十四年她不知如何又开罪了乾隆老爷子,再度被贬成了常在。一年多后,可能乾隆觉得一个妃子进宫十多年后还是个常在实在有点说不过去,就下旨又把她提升到了贵人的位份。乾隆五十九年,她再度被乾隆提拔,当上了“芳嫔”。



嘉庆三年,太上皇乾隆去世的前一年,乾隆又一纸诏书封她做了“芳妃”:

咨尔芳嫔陈氏、秉质柔嘉。持躬温淑。早传婉娩。椒庭之礼教维娴。计厥岁年。兰殿之职司无斁。兹晋封尔为芳妃。

嘉庆六年(即公历1801年),嘉庆帝当权还没没两年,芳太妃就走了(因其出生年份不详,所以去世时多大岁数也是个未知数)。

五、晋妃富察氏:

晋妃的身世说来了不得,论起来她还是乾隆结发妻子孝贤纯皇后祖父米思翰的玄孙女,但是她的命运却不像她的身世那么令人向往。

嘉庆三年,富察氏被嘉庆帝看中封为贵人,选来专门服侍乾隆太上皇的生活起居,结果没到一年,乾隆就驾崩了,留下了这么个花季少女给她守活寡。

她就这么一直熬啊熬,知道嘉庆也走了她还活在人世,道光登基后考虑到她毕竟算起来还是爷爷的妃子,还是自己的奶奶辈的人(尽管他们年龄相仿),考虑到自己的名声,晋贵人也不能老是这么个位份,不然难免天下人会责骂他不孝,于是在道光上台之初,就尊封她为“皇祖晋妃”:

皇祖晋贵人富察氏。淑慎内修。徽柔外著。含章有耀。赞元吉于黄裳。奉职惟虔。播芳型于彤管。既协长年之祝。益彰厚载之宏。爰率典常。特崇懿号。谨以册宝尊为皇祖晋妃。



两年后晋妃就薨逝了(去世时年纪多大因其出生年月不知故而也是个未知数,不过想来也不过四十左右)。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从以上乾隆妃嫔的结局来看,大多都还差强人意。嘉庆大体上还是做的比较好的,他无愧于“仁宗”这个庙号,果然是个仁义之君。至于文中说她们命运多坎也和嘉庆帝是没有关系的,只能都说是时也命也了。(文/历史漫谈君·晓史事)


历史漫谈君


乾隆死的时候都已经89岁了,哪儿还能留下什么漂亮嫔妃啊,都是一群70、80岁的老太太了。

对于这些母妃辈分的长辈,嘉庆还能怎么办,无非是尊养供奉呗。

乾隆实在是太能活了,等到去世的时候,身边的女人其实已经不多了,大部分都是好几十岁的老太太。


例如,活得最久的妃嫔:婉妃。

这位老太妃是潜邸时期就成为乾隆侍妾的,乾隆十四年(1749年)才正式册封为婉嫔。此后约过了快50年,直到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才升为婉妃。

  • 婉妃在嘉庆时期,封为婉贵太妃,在嘉庆十二年(1807年)二月逝世,享寿92岁。

所以在乾隆死后,婉妃其实是个84岁的老太太。

另外还有颖妃,在嘉庆三年(1798)升到了颖贵妃,当时乾隆还活着。

乾隆死后,颖贵妃时年68岁,也是快入土为安的人了。


年轻一点的如惇妃,这是和孝固伦公主的生母,但在乾隆死的时候也都有53岁了。

此外还有芳妃,于嘉庆六年(1801),乾隆死的时候也有40-50岁了。

总而言之,乾隆留下的都是一群老太太,算哪门子漂亮妃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