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被忽視的“古都”,不是咸陽西安,兩個縣建都史超過700年

這裡是行者老張的旅行和歷史研究所。

陝西被忽視的“古都”,不是咸陽西安,兩個縣建都史超過700年

說到陝西省的古都,大部分朋友都知道西安和咸陽,其實,陝西另一座城市寶雞也是古都,只是因為建都的時間太早了沒有留下來多少遺蹟,所以被人們遺忘了。歷史上寶雞建都還要早於咸陽和西安,而且建都時間很長,僅西周兩個朝代就在寶雞建都超過700年,很多朋友想不到吧?

陝西被忽視的“古都”,不是咸陽西安,兩個縣建都史超過700年

具體地說,作為周、秦都城的是寶雞的兩個縣,岐山縣和鳳翔縣,古代分別稱為“西岐”和“”。《封神榜》大家都看過,裡面出現最多的地名就是“西岐”,也就是西周早期的都城,是周王朝的發祥地,從周太王定都西岐到周武王遷都鎬京,歷時400多年。

陝西被忽視的“古都”,不是咸陽西安,兩個縣建都史超過700年

我們陝西人說岐山經常會說“鳳鳴岐山”,這是周文王時期的一個歷史典故,當時西岐境內有很多類似於鳳凰的鳥在都城的山上棲息、鳴叫,那座山就得名鳳凰山,山下的鎮就叫鳳鳴鎮,這個名字一直沿用至今,現在岐山縣城就在鳳鳴鎮。《詩經·大雅·卷阿》中有記載曰:“鳳凰于飛,亦傅於天……鳳凰鳴矣,於彼高崗”。

陝西被忽視的“古都”,不是咸陽西安,兩個縣建都史超過700年

鳳凰鳥從那時起就被人們視為吉祥鳥,寶雞的“周原遺址”就是西周都城所在地,遺址內出土的西周青銅器上面大多都能見到鳳鳥紋,寶雞“青銅器之鄉”的美譽就是源於西周留下的數量龐大的青銅器。在周文王得到姜子牙的輔佐使周朝強大後,他和繼任者周武王攻進朝歌城,滅了商朝,朝歌是今天河南省鶴壁市的淇縣

陝西被忽視的“古都”,不是咸陽西安,兩個縣建都史超過700年

為了把疆域向東擴大,周文王把都城東遷,從西岐遷到豐京,豐京的位置在今天西安南郊長安區,因為是在灃水西岸建城,所以叫豐京,那條灃水還在,現在叫灃河。後來周武王又在灃水東岸建鎬京,兩座城合稱豐鎬,一座專門用於居住生活,另一座辦公理政。西周的豐鎬就是西安這座古都的開始。

陝西被忽視的“古都”,不是咸陽西安,兩個縣建都史超過700年

說完了周,再來看,春秋早期的先秦是從甘肅境內發展起來的,一路向東遷移,公元前677年,秦國的一位國君秦德公定都雍城,當時的雍城是以河為城的“城塹河瀕”,為“水上秦都”,河道就是都城的保護屏障。200年後才第一次築造城牆,那個時候的城牆以土為主,所以現在發掘的雍城遺址只是深埋地下的一些土質牆基,不過也是當年的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陝西被忽視的“古都”,不是咸陽西安,兩個縣建都史超過700年

雍城是秦國曆史上建都時間最久,執政國君最多的都城,歷經十九位,直到公元前383年,秦獻公遷都“櫟陽”,雍城才結束了294年的歷史使命。因此,雍城對秦國的發展史具有里程碑意義。一直到西漢之後,雍城開始衰落,唐代,雍城改名為鳳翔縣,直到今天。

陝西被忽視的“古都”,不是咸陽西安,兩個縣建都史超過700年

秦國從鳳翔縣遷去的櫟陽又在哪裡呢?

櫟陽的位置在今天西安北部閻良區武屯鎮境內,唐代時劃入了臨潼縣。櫟陽作為秦國都城只有34年,時間雖然短,但是意義非常重大。為什麼這樣說?因為這三十四年執政的兩位國君在秦國曆史上很有作為,秦獻公一生都在打仗,為秦國攻城略地,他的繼承人秦孝公就更厲害了,可以說是“雄才大略”,著名的“商鞅變法”就是秦孝公嬴渠梁主持施行的。

陝西被忽視的“古都”,不是咸陽西安,兩個縣建都史超過700年

秦孝公之前的秦國在眾多諸侯國中是比較弱的,常年打仗,國庫空虛,田地荒涼,人口急劇下降。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改革,經過十餘年勵精圖治,使秦國一躍成為諸侯中的強國。為了繼續東擴,商鞅主持營建了咸陽城,秦國遷都咸陽。此後,在秦惠文王、秦宣太后羋月、秦昭襄王等幾位明主的領導下,秦國的實力更加強大,到秦始皇時期可以傲視群雄,最終實現了華夏一統。

陝西被忽視的“古都”,不是咸陽西安,兩個縣建都史超過700年

縱觀周秦兩朝的遷都史,都是由西向東,先佔領關中,再逐鹿中原,強大的周王朝在從豐鎬遷到洛陽,改為東周後逐漸失去了對諸侯國的統治力,最後被秦昭襄王嬴稷所滅。而“古陳倉”寶雞,此後在歷史上的“角色”就變成了“周秦發祥地”,鎮守著關中的西大門,又迎來了一代又一代想要問鼎中原的英雄豪傑。

【作者簡介】:行者老張,旅遊愛好者,非常時期,響應號召不出門,宅在家裡看世界。歡迎關注、點贊、評論,不吝賜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