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脫貧旗縣的“私人定製”:小中心架起貧困戶就業“大橋樑”

內蒙古脫貧旗縣的“私人定製”:小中心架起貧困戶就業“大橋樑”

圖為科左中旗的“返崗專列”。 唐麗雅 攝

中新網通遼3月16日電 題:內蒙古脫貧旗縣的“私人定製”:小中心架起貧困戶就業“大橋樑”

中新網記者 張林虎

“今年是我去北京打工的第3年,之前因為疫情一直呆在家裡,不知道怎麼回公司,聽說有了返崗專列來接我們,把我高興壞了,這服務都到家了。”說到返崗專列,來自內蒙古通遼市科左中旗的貧困戶孟香寶樂得合不攏嘴。

3月5日,內蒙古政府發佈公告,包括科左中旗在內的20個國家級貧困旗縣正式退出貧困旗縣序列,連同此前“摘帽”的11個國貧旗縣,內蒙古31個國貧旗縣全部“摘帽”。

據瞭解,科左中旗與北京市順義區建立京蒙扶貧協作工作關係以來,在產業扶貧、勞務協作、攜手奔小康等方面做足文章。2019年,北京市和順義區累計投入到科左中旗各級各類京蒙扶貧協作資金4665.49萬元,實施了產業扶貧等24個項目,惠及2893名貧困人口,938名貧困人口實現穩定脫貧。

為了將富餘勞動力轉移,2019年8月,京蒙勞務協作科左中旗駐京服務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正式掛牌成立,科左中旗選派專人專班入駐中心,專職負責為進京務工人員提供崗位介紹、技能培訓、就業援助、勞務關係協調等工作。中心成立至今,已幫助700餘名閒置勞動力實現穩定就業。

内蒙古脱贫旗县的“私人定制”:小中心架起贫困户就业“大桥梁”

資料圖。圖為順義區相關領導到科左中旗慰問貧困戶。 韓瑞 攝

中心負責人梁學武告訴記者,疫情期間,很多急需返京的務工一族都在為“路不通,找不到車”而發愁。為解決這一問題,中心與北京多家企業聯絡,為“憋在家”的務工人員申請了返崗專列,實現了“出門就上車,下車就進廠”。

藉助著這一“返崗專列”,孟香寶回到了工作崗位。在他看來,這樣的返崗方式不僅快捷,返崗過程也安全高效。

有工作的人返崗了,沒工作的人怎麼辦?梁學武說,為了幫助更多富餘勞動力實現轉移就業,中心與順義區30餘家重點企業對接,向求職者提供“菜單式”崗位信息,實現“零距離”崗位對接。

孟都來瑪是內蒙古財經大學畢業的貧困大學生,自小患有先天性疾病,行動不便。“畢業後,我一直想去北京工作,但由於自己情況特殊,應聘了很多次都沒有成功。”孟都來瑪說。

梁學武瞭解到這一情況後,與順義區人社局進行了對接,雙方向北京一家正在招聘財會人才的公司進行了推薦。最終,經過層層面試,孟都來瑪應聘成功。現在的孟都來瑪每個月有5000元的收入,圓了自己的“北上夢”。

與此同時,為了讓“宅在家”的貧困戶能在疫情結束後即刻上崗,中心結合北京重點企業崗位需要,根據當地貧困戶差異化的就業需求,開展了網絡培訓技能提升行動,採取校企聯合辦學、雙師聯合培訓的方式進行網絡直播授課,幫助貧困戶在家中掌握工作技能、安全生產知識等內容。

記者從內蒙古扶貧辦瞭解到,在所有貧困旗縣“摘帽”後,內蒙古將繼續完成剩餘貧困人口的脫貧問題,做到“摘帽”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管,保持脫貧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