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讀科普雜誌」土撥鼠:草原上的“建築大師”

旱獺:眼小也能看四方

旱獺是北半球草原齧齒目松鼠科中體型最大的穴居動物。其中,喜馬拉雅旱獺主要分佈於中國的青藏高原及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草原,被當地居民稱為“哈拉”(藏語為“曲娃”)、“雪豬”“雪裡貓”或“土狗”。

草原犬鼠屬動物多棲息於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邊境之間海拔1600~2200米的乾旱草原山谷和山間盆地,體型較喜馬拉雅旱獺小得多,因尖銳的叫聲似犬吠而得名。小耳短腿的草原犬鼠成群結隊地直立於大草原上觀望警戒的可愛身影成為北美大草原的一張名片。

「一起讀科普雜誌」土撥鼠:草原上的“建築大師”

瞧這一家子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隆起最晚的高原,很多地區人跡罕至,卻是野生動物的天堂。體型粗大肥壯、耳小眼細、四肢粗短、松尾短扁的喜馬拉雅旱獺就是這裡的住客。喜馬拉雅旱獺和生活在北美洲草原上的草原犬鼠有一個共同的常用俗名——土撥鼠。可實際上,齧齒目(Rodentia)松鼠科(Sciuridae)的旱獺屬(Marmota)和草原犬鼠屬(土撥鼠屬)(Cynomys)的其他十幾個種,都可稱為土撥鼠。

動物界的“建築大師”

在自然進化過程中,動物逐漸形成了獨居或群居的習性。食草動物群居的最大優點是能共同抵禦天敵。喜馬拉雅旱獺和草原犬鼠都是家族式群居動物。

3~5只,最多十餘隻喜馬拉雅旱獺組成的家族會構築複雜的洞群,家族間的洞群距離在36.4~75.6米之間。按照洞系的複雜程度,喜馬拉雅旱獺的洞分為冬居洞、夏居洞和臨時洞。冬居新洞結構簡單,老洞結構複雜,多建於向陽處,以主居巢為中心,呈放射狀與洞口、倉庫及廁巢連通。主居巢一般位於地下2~3 米處,用於居住及冬眠,其容積與冬眠個體的數量有關。冬居洞的洞口可達15個,洞口橢圓形,洞口旁常伴有挖洞倒土堆積成的土丘。

喜馬拉雅旱獺從10月中旬開始陸續冬眠,10月底基本進入冬眠狀態,次年3月底或4月初“復活”。冬眠前,它們會清理掉1日巢中的雜物,用乾草重築新巢,封堵洞口;次年出蟄後,大多會重開“新門”,但春季“新門”門口一般無土丘。喜馬拉雅旱獺夏居洞構造較冬居洞簡單,洞口整齊,多向北方;洞旁土丘比冬居洞的小。臨時洞位於巢域外圍,結構簡單,洞道較淺,洞口多達4個,少數有廁巢,主要用於緊急情況下躲避天敵。

草原犬鼠是由大小不同的家族組成且集群分佈的高度社會化動物。不同集群生活的區域往往被河流或山丘隔開,一個集群最多可連綿4平方千米。在集群區域內,每個家族修建的“地下城”比旱獺的複雜得多,這些洞群除主居巢、廁巢外,還有儲藏食物的儲藏室。其主居巢一般位於最深處的洞道盡頭,最深可達5米,內有柔軟的草墊。主洞群的周邊也分佈一些臨時洞,用於緊急避難。洞群外的洞口間,由於家族成員長期奔跑踩踏,會形成一條條洞道。草原犬鼠建築洞群時運出的泥土常環繞在洞口外,形成土堆,這些土堆經過家族成員的不停踩踏,逐漸形成環繞洞口的土臺。

「一起讀科普雜誌」土撥鼠:草原上的“建築大師”

聰明的“警報員”

根據鼠一天中不同時間段活動頻率的差異,可以將其分為夜行性、晝行性及晝夜活動三種活動類型。不管是哪種活動類型的鼠,一般都有比較固定的活動範圍。喜馬拉雅旱獺一般白天活動,在天氣晴好的晨昏,它們會十分謹慎地先從洞中探頭張望,然後出洞,站在土丘上觀察,當感知沒有危險時才在周圍活動,併發出鳴叫,臨近的同類會立即交流響應,隨後越來越多的“夥伴”逐漸出洞覓食或玩耍。

喜馬拉雅旱獺視覺和聽覺發達,由於草原上天敵很多,且天敵的視界開闊,為了生存,它們進化得極為機警。在洞外期間,它們經常抬頭觀察周邊環境,受到驚擾時會發出警報聲,其他成員聽到警報聲後立即警戒,或迅速進入臨近的洞穴,或立於洞口觀望警戒,當“嫌疑人”逐漸靠近時迅速進入洞內,如此受驚後,它們可能兩三天都不會出洞。

草原犬鼠也是晝行性動物,其出洞活動的規律和喜馬拉雅旱獺相似。天氣晴朗的無風早晨和黃昏,它們從不同的洞口探出腦袋,警覺地觀察周圍,當確定沒有危險時,其中一些會發出鳴叫,鄰近的“夥伴”響應後,會爭先恐後地結伴出洞,或採食、或玩耍、或交配。當在洞外感知到危險時,它們也會鳴叫報警,外出活動的“夥伴”會迅速躲到最近的洞中。草原犬鼠報警和交流時鳴叫聲的頻率差異顯著,預示著不同的鳴叫聲可能包含不同的信息。據稱,草原犬鼠可以用一些“鼠語”來區分不同的外來威脅者和交流彼此的感受。

文章摘選自《知識就是力量》2020年01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