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历史上有过所谓“群体性免疫”的成功案例吗?1920年的“西班牙流感”可以算是吗?

过大年拿红包


在历史上真的成功了,如果没成功,人类早就灭绝了。不过付出的代价太惨烈了,历史上每次瘟疫都会把产生地一半的人杀死。

所以不希望历史上的悲剧重演!


天龙确认


我是水煮汗青,我来回答。

“西班牙流感”爆发于1918年至1919年期间,到了1920年春天的时候就开始神秘消失,这场持续了18个月的全球性疫情就这样结束了。

当时医学并没有现在发达,那个时候的医学界还没有发现病毒,因此他们认为那场流感是由细菌引起的。既然当时没有进行深层研究,最终病毒是消失了,还是变异了,或者是人类身上产生了抗体,这些都是有可能的。

西班牙流感在当时造成了几千万人死亡,这个数字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的人数还要多。当时流感发生的症状是高烧、头痛,同时还伴有脸色发青,咳血等症状,从这些症状也可以推测出,这种流感病毒也是对肺部造成了严重伤害。

据历史资料记载,西班牙流感发病速度非常快,很多人在早上的时候还很正常,一点症状都没有,到中午就开始出现发烧头痛的症状,到了晚上人就死了。如此快速的发病过程让当时的医生也是促手不及!

西班牙流感在全球肆虐了18个月后完全消失,但我认为还不能认定就是“群体性免疫”在起作用,因为这个病毒是消失还是变异还未知。

流感病毒在历史上一直都没有消失,而且种类还很多,从病毒的核蛋白抗原性可以分为三类:甲型、乙型和丙型。有些流感病毒在现在还是可以致人死亡,在这些流感病毒中,是否有存在当年西班牙流感的变种呢?这些都还是未知的。

“群体性免疫”这个词听起来是人体对病毒产生了抗体,但在这个过程中,病毒也在发生变异,这一过程需要多长时间谁也不知道。现在的新冠病毒同样是如此,因为这是一种新型病毒,在人类医学史上并没有这种病毒的记载,所以这种病毒是否会随着季节变化而消失,或者经过一段时间后像西班牙流感一样消失,谁也不敢下决论。

从目前来看,新冠病毒和西班牙流感还是有区别的,比如西班牙流感爆发时,20-35岁的青壮年死亡率特别高;新冠病毒对老年人的伤害更大。两者之间既然有区别,就不能相提并论了。

结束语

疫情爆发后,每一分每一秒都有人可能被感染,这时候时间就是生命,只有尽快对疫情进行防控才能避免更大范围的感染。“群体性免疫”存在大量不确定因素,就算历史重现,新冠病毒像西班牙流感那样自己消失,但因为疫情导致超高的死亡率,这也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水煮汗青


“群体免疫”这种看似雷人荒诞的理论,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毕竟在几百年前,咱们人类还真这么干过!

事实上,所谓的“群体免疫”,在人类历史上还真的有成功案例,只不过这个案例并非题主所说的“西班牙流感”,而应该是天花!

天花这种病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作为一种古老而且死亡率很高的传染病,天花曾在全球范围内广为传播。据说,我国清朝的顺治和同治两位皇帝,都是死于天花这种病。试想想,就连皇帝都回天乏术,那广大老百姓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

天花病毒其实是痘病毒的一种,人感染后并没有特效药,基本上只能自身的免疫力与病毒作斗争。不过,被感染者一旦能够能够靠自己痊愈。那么,他便获得了对天花病毒的终身免疫力。因此,人类在与天花病毒的漫长抗争中,逐渐总结和摸索出了预防方法和经验。而在与天花病毒抗争过程中,最原始的有效防治方法,就是中国发明的人痘接种法。

人痘原理是把取自轻症感染者身上的天花脓包中的病毒,注入接种者身上,用人为的方式引发感染。然后,让接种者通过自身战胜天花,从而获得终身免疫力,这样就不会再感染天花了。但问题是,人痘接种法自身也是存在着很大风险的。因为,即便是轻症天花的病死率也能达到1%。也就是说,人痘是有一定的几率会“翻车”的。如果接种者自身免疫力不强,那么很可能本来还健健康康,结果接种后就挂掉了。

不过,后来人痘传入欧洲,1721年前后又被引入英国。次年,英国皇室儿童接受天花接种手术并取得了成功。再往后,随着医学的发展,在十八世纪末,英国医生爱德华·琴纳偶然发现,奶牛身上的牛痘病毒与引起人类天花病的天花病毒,具有相同的抗原性质。而人接种牛痘后,只会产生轻微不良反应,然后就能获得对天花病毒的免疫力。换句话说,与过去的人痘接种方法相比,牛痘接种法几乎是不存在风险的,安全系数极大提高了。

此后,随着接种方法的不断普及而发展,天花这种传播了数千年之久的古老病毒最终被人类彻底战胜,如今只存在于少数实验室之中。而这位英国医生也因为他的这一项伟大发现,被后世誉为“免疫学之父”。

所以,从理论上来讲,种痘这种方法,其实和现在英国首席科学顾问瓦兰斯提出的“群体免疫”是很相似的。实际上就是一种主动防疫方法,让人们主动去接受轻微的病毒感染,以此来让自愈者产生对对病毒的终身免疫力。而随着这种免疫力在群体中越来越多,那就自然而然的实现对病毒的防治了。



这些历史要读


号称人类历史上最可怕的传染病,造成全世界10亿人感染,最少5000万人死亡,最高或1亿人死亡,在全世界人口只有17亿左右的那时,堪称真正的“无敌杀手”!不少人认为,这西班牙流感才是真正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说说名称来源。西班牙:虽然这场瘟疫的名字叫做西班牙大流感,可是来源并非我们西班牙,我们可不背这锅哦。之所以叫这个名字,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西班牙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与损失,西班牙当时竟然有多达800万人感染,国王也不幸中招了;二是当时西班牙对于一战并未参与,它是中立国,别的国家忙着打仗,并没有大肆报道在国内爆发的流感,二是有意掩盖,只有西班牙人是老实人,很坦诚地报道了国内的感染情况。因此,这次瘟疫被成为西班牙大流感。

说说其特点。西班牙大流感有一个和其他大多数流感不一样的特征,那就是它比较针对年轻人,对于老年人则显得没有那么无情,这就造成了一个现象。那就是感染的年轻人,死亡率是比较高的,而老年人的死亡率则比较低。这就显得比较特别了。一般而言,年轻人的抵抗力与免疫系统是要强国老年人,在对抗外来病毒的时候,其可能会比较强势,但是这个流感则不是这样。不少的科学家猜测,可能正是因为年轻人的免疫系统好,对于病毒的斗争可能会更加激烈,不仅没有将病毒给杀死,反而给自己造成了很大的伤害,而老年人或因免疫系统比较温和而受益。

说说其威力。有着人类史上最可怕的瘟疫之称,那威力必然是无与伦比的啊。话说最初发现流感症状的,是在美国的一所军营里面。当时的几个军人出现了头疼,发烧等现象。话说限于当时的医学技术等情况,对于此病毒的源头是什么,根本搞不清楚,当时也没引起多大的重视,没想到后来,这种流感便迅速席卷了全球,给全世界的人民带来了噩梦。美国的军营里面不断的有人感染,不到2个二月的时间,美国的几十个军事基地,以及基地附近的城市的人几乎都感染了。后来,疫情从美国传到了法国,从法国传到了意大利,然后是英国,西班牙,希腊,中国等地。犹如一股飓风,迅速地席卷全球。话说这流感还分三波袭来,第一波并非那么严重,第二波则是最猛烈的一波,发生在1918年的秋天,这一波造成了大量的人员死亡,第三波则在1919年的冬季卷土重来。总的来说,时间约有18个月,这瘟疫便彻底消失了。所谓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但是西班牙流感的病株是什么,仍然无法知晓。

西班牙大流感是群体性免疫的成功案例吗,当然不是,因为这场瘟疫造成了5000万以上人的死亡,这要都算的话,那也实在是太不合情理了。

最近英国面对新冠肺炎,似乎采取了放弃治疗,希望能获取群体性免疫,还有瑞典。


徐聊


英国就有啊!英国鼠疫爆发的时代,就是死了三分之一的英国人!人家就把鼠疫疫情抗过去了!人家英国已经有了这么成功的经验!当然不会在乎区区一个新冠肺炎啦!大不了就是在死三分之一的英国人而已![抠鼻][抠鼻][抠鼻]英国加油!你们一定会自主产生免疫抗体的!一定要抗住啊!


裳儿76542722


到底啥是“群体性免疫”?

最近几天“群体性免疫”这个梗有点被玩坏的趋势,英国佬面对冠状病毒的佛系态度确实也让吐槽机三观尽碎,但回顾历史来说的话,“群体性免疫”确实有成功案例,可他们真不是像英国人这么玩儿的。


首先咱们得明确“群体性免疫”的基本概念,它的准确定义并不是放着不管,等待病毒弱化或着人体自动形成免疫力,而是当某病毒的免疫人群基数变大后,非免疫人群被感染的概率就会急速下降。通常人类获得免疫力的手段有两种,第一是疫苗,第二是感染后康复。

英国佬的逗逼在于目前冠状病毒并没有疫苗,想形成“群体性免疫”唯一的手段是起码一半以上人口感染病毒,根据这玩意的致死率和人体免疫完全形成时间,他们得花半个世纪,付出上百万的人命才能彻底免疫冠状病毒。这个模型还是建立在冠状病毒不会二次感染的基础上,然而事实证明它会的......

“群体性免疫”的成功案例

目前搞“群体性免疫”最成功的案例是美国对付儿童麻疹,麻疹看起来比较像皮肤病导致发烧,但其实也是病毒引起的。即使在20世纪也算比较让人头痛的疾病,因为它的目标人群大多是15岁以下儿童。

1963年的时候美国开始接种麻疹疫苗,当然以那时的条件,不可能所有孩子都能接种,所以儿童麻疹的感染率依然很高。可是随着时间推移到1965年,儿童麻疹的患病率突然急剧下降,根据统计那时15岁以下儿童的疫苗接种率应该刚刚超过一半而已。

到了80年代,美国儿童麻疹数量一直很低,算是完成对麻疹的消灭。根据统计他们接种疫苗的最高比例也没超过85%,也就是说剩下15%的人搭着“群体性免疫”的顺风车降低了患病风险。

通过这个案例咱们可以清楚的发现,所谓的“群体性免疫”本质上还是切断传染链接。其中疫苗起了关键作用,如果等人体自动形成免疫力,估计现在美国骨头渣子都凉了。而且目前已知可应用“群体性免疫”的病毒都是有门槛的,最低也得到75%人群完全免疫才能实现。

西班牙流感段子多

这回可以好好扯淡一下1918年-1920年的西班牙流感了,吐槽机说这个流感段子多还是因为某些国家的花式甩锅。这次流感其实并不起源于西班牙,倒霉的西班牙没参加一战,所以没实行战时新闻管制,他们的报纸率先报道了这次流行病,然后整个欧洲就把黑锅扣到他们身上。

这次流感共分三波爆发,几乎席卷了全世界,造成5000万以上的人口死亡(2005年估算)。一战恶劣的战壕环境可能是爆发主要原因,战争结束后士兵大量回乡把疾病弄得不可收拾,更邪恶的是西班牙流感对年轻人杀伤力更大。

然而莫名其妙的是在1918年秋季的第二波爆发后,这种病毒的致死率突然大幅度减弱,到1920年平息后再没翻出什么波澜。一些现代学者在仔细对比资料后开始第二轮甩锅,他们认为这个流感起源于中国,理由是爆发时间段内中国死亡人数极低,可能先期流行获得免疫力。大哥们!以当时中国的医疗条件,病死了都不晓得是流感吧?

无论如何吧,这次流感平息的确实莫名其妙,难怪题主会联想到“群体性免疫”。只是吐槽机不得不遗憾的告诉题主,我确定那不是“群体性免疫”,证据是1919年到1920年还有第三波爆发,这波才是患病人数最多的,只是死亡率没有第二波高。

从科学点的角度看,流感平息应该归功于当时医疗的进步,它的致死并发症肺炎得到有效治疗。另外病毒的进化也是主因,病毒传播的目的本就不是杀死宿主,最好的结果是跟宿主共生,继续生存下去,大量宿主死亡后,它们可能减少了危险菌株数量。

总结起来吧,西班牙流感平息不是“群体性免疫”的功劳,而且西班牙也不是它起源的地方,就如同冠状病毒不一定起源于武汉一样。扯淡完毕。


历史吐槽机


从结果来看,全是吧,代价4000万人死亡,这个代价有点惨痛哦[捂脸]顺带提一下,西班牙大流感死亡率也是3%左右,新冠……2.3%。R0(评估传染力)西班牙大流感2-3,新冠3.7!就问你怕不怕[打脸]





民科猪小弟


群体性免疫”就是指通过部分人群产生病毒抗体,来切断传播链,从而间接地保护那些没有免疫力的人群,但是这样的防控措施,必然使人类付出惨痛的代价。

1918年到1920年的西班牙大流感,从爆发到最后自然消失,很大程度上就是群体性免疫起了作用。

在人类历史上,天花病毒总是一波接一波。在天花疫苗还没有研究生产出来之前,天花病毒的消失几乎只能靠群体性免疫。而天花病毒属于DNA病毒,感染天花病毒后痊愈的人,能够终身对天花病毒产生免疫。

然而,这种群体性免疫所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功能不会产生遗传,过了几十年或者上百年后,人群中的免疫占比就会降低到一定程度,天花病毒便又会卷土重来。这就是古代天花病毒无法彻底消灭的原因。后来人类发现感染牛痘的人不会感染天花,于是采用接种牛痘来预防天花,这才彻底消灭了天花病毒。

从1918年到1920年,西班牙爆发大流感,总共经历了三波大爆发。当时全球感染人数大约是十亿,占全球17亿人口总数的59%。最终死亡人数至少有5000多万,感染死亡率约为3~5%。

但是,西班牙大流感病毒不同于天花病毒,它属于RNA病毒,这种病毒的变异速度是DNA病毒的数百万倍,因此很少有针对RNA病毒的疫苗。西班牙大流感从爆发到消失经历了两年多,由于当时没有疫苗,也没有特效药,只是后来慢慢消失了。所以说西班牙大流感很大程度上是被群体性免疫消灭的。

所以,历史上,人类是有群体性免疫成功案例的。

喜欢作者的朋友,可以点个关注呦!


不喜欢吃白菜


事实上,群体免疫理论是可行的,逻辑也没有问题。但某些国家在没有疫苗的情况下会想到这种方法,这对病毒感染死亡的那一部分人公平吗?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什么是群体免疫。

“群体免疫”的经典定义:指足够多的人通过接种疫苗或通过接触感染对某种疾病产生免疫力,从而使该疾病不再能在其他人群中显著传播。

这种说法起源于澳大利亚历史上的野兔危机,当局为了控制野兔数量,引进了兔黏液瘤病毒,效果极佳,野兔数量锐减99%。

三四十年之后,澳大利亚野兔数量又开始恢复,原因便是剩余野兔对兔黏液瘤病毒产生了群体免疫。

而所谓的群体免疫,就是当人类感染数量达到一定比例后,幸存者对病毒产生免疫力,从而阻断病毒传播。

拿群体免疫这种生物入侵的例子应对到人类社会,本质上就是某个所谓充满自由气息国家的不作为。

事实上,群体免疫是可行的,现代社会就有很多依靠群体免疫而遏制病毒传播的例子。

如现在销声匿迹得到控制的的天花、白喉但这种能依靠群体免疫遏制的病毒,都是已经研制出了疫苗的。

除去少部分免疫力过强易过敏体质的人无法接种,大部分人依靠接种疫苗,对某个病毒产生抗体,这个群体达到一定比例之后,从而达到群体免疫的目的。

而我想要强调的是,现代社会运用群体免疫成功的例子基本上是已经研究出疫苗的,而古代医疗水平低下的情况下,才会发生最原始的,依靠幸存者而产生的“群体免疫”

举个例子,当年十字军东征之后将鼠疫带回了欧洲,在1347至1353年见,死亡人数达到2500万,欧洲人口锐减1/3,而活下来的人,基本上都是对黑死病免疫力较强的人,这就是无疫苗群体免疫的立足,而我想表达的是,如果仅靠所谓的群体免疫,对人类社会的打击是极为可怕的。

而一战时期的西班牙大流感是由于感染人数过多而产生了群体免疫,这种说法是尚未得到确切肯定的,只是假说之一。

西班牙大流感据记载最早出现于1918年3月4日,地点为美国堪萨斯洲某军营。

随后这个军营开始大面积的传染,二十多天后,这次流感波及全美,随后因战争原因传入欧洲,再之后传遍各个殖民地,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造成5亿人感染,2500万人到1亿人死亡。

而西班牙大流感在来势汹汹的感染之后,却突然消失了,而消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猜测

  • 季节变化,夏季气温升高,不利于病毒传播。
  • 大规模的人为隔离,如美国禁止集体活动、关闭所以的餐厅影院等娱乐场所。
  • 幸存者产生的群体免疫。

群体免疫的逻辑是可行的,但我知道见死不救是肮脏的。

某些国家甚至堂而皇之的说出“请每个家庭都做好失去至亲的准备”这样的话。

让我感觉到可悲。

这是一个坏消息,因为会死很多人;当然,也有一个好消息,因为海德公园墓地有的是。


蝉鸣八月


目前中国的新冠疫情得到了显著的控制,但世界上其他地区却沦为病毒的高爆发地。而面对新冠病毒的蔓延,每个国家的做法都不相同。比如意大利的全面封锁,瑞典的放弃抵抗,以及英国的群体免疫等等。瑞典的投降我们暂且不说,关于英国提出的群体免疫,是否真的科学和靠谱呢?

什么是“群体免疫”?

关于“群体免疫”的定义,网络上其实已经有了非常详实的解读。在这里笔者不做具体的描述,简单的来说就是:让大部分人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然后通过挺过来的人形成群体性“免疫屏障”,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大量的人因为感染病毒而被淘汰。归纳起来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

目前想要实现群体免疫只有两个办法。

第一是让所有未感染病毒的人,通过接种疫苗的方式,来获得对新冠病毒的群体免疫。说来很轻松,但并不容易实现。要知道新冠病毒是最新爆发出来的传染性疾病,目前并没有疫苗被研制出来,更不要说给人们接种。疫苗的研制和生产是极为漫长的,我们等不起。

第二是让人类主动或被动地去感染新冠病毒,然后通过人类自身对病毒的抵抗,从而获得对新冠病毒的免疫,这个也是目前英国正在实施的方法。利用病毒来选择性的淘汰,也就是说免疫力强的人能够战胜病毒活下来,而年老体弱、免疫力低的人就只有面对死亡。

“群体免疫”的对错笔者没有资格下结论,但笔者知道这是一种极为消极的做法和态度。而英国作为一个发达国家,一个把民主、自由和人权挂在嘴边的发达国家,在面对疫情的时候采取了这样一种毫无人道的做法,这是很可悲的。要知道人类发展至今,已经不再是面对自然就毫无抵抗之力的原始人,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去战胜病毒。中国取得的成绩就是很好的例子,而瑞典的放弃和英国的“群体免疫”说白了,就是无能的表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