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建立一個好的腸道微生態與動態平衡的腸道運行,保持心臟健康


故事:建立一個好的腸道微生態與動態平衡的腸道運行,保持心臟健康

我是潘老師,

醫學知識告訴我們人體有三大防禦屏障系統:一個就是腸道的屏障系統,一個是皮膚的屏障系統,還有一個是呼吸的屏障系統。

如果這三大防禦屏障系統不出問題,那麼外界任何的毒素都不會輕易進入到血液。

但是,我們現在的腸道90%的人甚至可以說95%的人,腸道或多或少都有問題。

哪怕他大便很正常,也是有一定的問題,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那麼這個腸道問題究竟是哪方面出的問題,而導致成了我們健康的真正隱患。

我想從我的這個故事講起,我曾經跟大家說過,我大概40歲的時候開始發心髒病。

然後這個心臟病越發越厲害。開始的時候,心電圖僅僅是心動過速,還沒有T波改變。後來T波改變厲害了。V3V4V5一直在改變,最後打上那個冠心病的帽子。

而且我也覺得這1年中我沒法來預防它,比如說黃梅天來了,氣壓低了,我要發了。

然後這個高溫天來了,這個心臟啊,夏天跟心臟有關,我又要發了。

然後秋天來了,好像覺得跟心臟沒關係吧,他說你夏天沒有保養好,秋後算賬,又發了。

然後冬天嘛,那更不要說了,冬天人的血管收縮,心臟又要發了。

所以我覺得我1年中發心髒病,總有理由。

那個時候我還沒得癌症,之前我就是一發就掛急診,一發就掛急診。

後來得了癌症以後呢,我好像覺得我不怕死了,所以有時候發,我也不去掛急診了。

有一次哦,我告訴大家,晚上大概十一二點鐘還沒睡著,心臟不舒服。

突然,心臟的所有症狀全部來了。然後我就拿出我的三道手段,

第一道先用倍他樂克,看看行不行,一般一個小時能夠起效的話,但那天根本沒用。

那麼就用第二道手段,丹參滴丸含在舌下,又沒用。再用麝香保心丸,三把利器都沒用。

那個時候,已經半夜12點了,我想去不去掛急診?不掛。那怎麼辦?我想算了,我突然想到,如果是今天就這麼走了,也蠻好,一點痛苦也沒有。我就讓它去,然後,我很好玩的,想想也不能這樣吧。於是,我把衣服穿上好,萬一明天人家來看我了,我穿睡衣不行,我就把衣服穿好,然後我就躺在那個被子外面,就這樣,寫個大字。很放鬆的,手腳都放鬆,然後我腦子裡也不想什麼,居然睡著了。後來到了天亮,一看,我發現自己穿了這身衣服,想想蠻好笑的。覺得沒死嘛。我還蠻開心的,

這樣以後我就覺得,發心髒病,不要怕,放鬆放鬆也能緩解的。但畢竟毛病沒有好,等吃完早飯又不行了,心臟狀況又來了。

我給我的一位中醫醫生髮了個短信。就告訴他,我的心臟病又發了,在整個這個康復過程跟自己學中醫的過程裡面,我有兩位中醫醫生是我的老師,一位是袁醫生是我的忘年交是跟我父親差不多年齡的。

袁醫生,他是中醫,但是又在三甲醫院的西醫醫院裡也幹過。後來退休了,又幹中醫。

所以是他教會了我怎麼看心電圖,心臟有多少疾病,應該怎麼處理。

所以我非常感謝這位忘年之交,我們從醫患關係成為了一個很好的朋友。可惜他現在已經不在了。

還有一位是唐醫生,唐醫生也是我學習中醫的老師。從醫患關係轉化為一個師生關係,在中醫上一直在幫助我成長。讓我知道中醫的心臟病的一個療法。唐醫生看完門診就過來了,然後我問他,為什麼我這心臟病要老發,到底什麼原因啊?

他跟我說你的問題出在小腸,小腸是分清濁的,你的小腸清和濁的分辨功能差,導致這個結果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你的肝膽,一個是你的心臟。


故事:建立一個好的腸道微生態與動態平衡的腸道運行,保持心臟健康

所以從他說了以後,我就開始知道什麼叫小腸,小腸功能是什麼,為什麼我的小腸功能會下降功能會下降?

小腸是幫助吸收營養的。清的,就是營養,就吸收,並輸送到各個身體的各個部位。濁的,就是糟粕,就下去到大腸,到直腸,從肛門排出。

那如果說你小腸功能不好,你的清濁就不分了。清濁不分的話,你腸道整個功能就混亂啊。

然後也會影響胃,經常有一點胃脹。

前兩天好像群裡有個朋友也在問,胃一直脹,但是查過胃鏡,沒有問題。

那這位朋友,你如果在聽課的時候,我就告訴你,很有可能你的問題就在小腸。

這個小腸的問題,從西醫角度來看看。消化道的長度的分配是這樣的:胃的長度很短,小腸有5到6米啊,大腸包括直場只有1到1.5米,小腸就是盤旋在我們腹中的,這些都是小腸,那麼好了,腸道這麼大一個面積,整個拉開的話,大概有300平方米。不得了,300平方米的“豪宅”啊!說到平面。腸粘膜上有重量,腸粘膜上的微生物,它的重量要達到3斤左右。而我們想想,我們的心臟只有0.25斤。甚至有的專家還說,腸道的微生物的數量與人體擁有的細胞數量是1比1。

那麼換句話說,就這麼大一個微生物群,中間一定有個生態平衡問題。

目前,我的腸道生態還沒有平衡,還沒有解決便秘。因為我也不會去吃便秘的藥,中藥嘛,就是大黃,我也不會吃。我一直在吃一些功能性食品,能夠讓我通便的。

現在知道了,要真正改善,一定要把腸道的微生態建立好。這點讓我豁然開朗。我知道,我有救了,建立一個腸道微生態。今天我跟大家分享一些學習體會,

把這個微生態建立好,那是一個動態平衡。一個正常的健康的腸道運行過程。

我覺得不管怎麼樣,在還沒有找到很好的方法的時候,那麼你要想盡一切辦法先把它通。

一位專門研究腸道微生態的醫生,跟我說,有一些食物坊間都說可以通便。其實我們從醫學角度,臨床效果都是不好的。

他說,第一是蜂蜜茶。對蜂蜜有的人有效,但有的人就是無效。為什麼有的人好,有的人不好呢?

他說,因為有的人是果糖不耐受,他就有效了。有的人果糖耐受,吃了就沒用。所以這個不是一個解決辦法。

還有,他說香蕉,我也覺得對香蕉對我一點用處也沒有。蜂蜜也沒用的,

但香蕉膳食纖維很低,糖分很高。


故事:建立一個好的腸道微生態與動態平衡的腸道運行,保持心臟健康

北方香蕉和南方香蕉還不一樣,北方的香蕉都是你們南方在摘香蕉的時候是生的,摘下來以後捂熟了,運到我們這裡的。所以這種香蕉就更沒有用了。

還有酸奶,酸奶問題在哪裡?酸奶的問題,第一,裡面益生菌是不是還活著?這個運輸過程中溫度的把控,都會讓這個菌死掉的。如果我們假設這個菌還活著,那麼我們就說這個菌還能不能到達目的地?有的時候在胃裡面,胃酸一集合,沒了。所以,根本到不了你的腸道。

這是第二個問題。

還有第三個問題,也就是它能不能在你的腸道里面住下來,醫學叫著床,它能不能住下來,能不能繁衍更多好的菌。

所以這第三個問題是要害問題,我以前根本沒有考慮過,裡面還要讓它有一個著床問題。

期間,一定要有一個益生元。這是我學到新的一個概念。也就是我們便秘問題一直解決不了,或者大便一直不成形的關鍵點。所以,我們要把腸道微生態建好。

第一,是要補充益生菌。這個益生菌一定是能夠保證的。

第二,要能夠讓這個益生菌在到目的地以後,還能繁殖更好的益生菌,能夠建立一個生態平衡。關鍵要有這個益生元。

第三,光是益生菌加上益生元還不夠,還要加上一個修復腸粘膜的營養劑。這個我非常認可,你不修復這個被你破壞了的腸粘膜的這種細胞,你就沒有自愈力,還會復發的。

所以我們很清楚,這個腸道微生態的建立,需要益生菌,益生元和修復腸粘膜的營養劑來激發整個腸道自愈力。

所以我現在,跟大家交流這堂課的底氣足了,因為我搞清楚,搞清楚以後接下去就是要瞄準這三個目標。

那麼,我有好的干預手段嗎?現在還在篩選過程中。

我請大家記住的,要讓自己腸道健康,那就應該每天二次。

我剛才說的食物在我們消化道里面,12小時以後要排出去的。

那麼24小時不是兩次嗎?

有的醫學專家跟我說,他說潘老師,一次大便,輕度便秘,真正的要健康應該兩次。

早上一次,晚上一次。

我週週有這樣的人吶,幾十年堅持就是早上一次,晚上一次,而且是成形的軟便黃顏色的香蕉狀的。而這種大便就是我們講的“道在屎尿中”啊。

今天我花了那麼多的時間,跟大家交流腸道微生態的問題。我覺得這是我們以脾胃為中心,

以口腔和腸道為基本點的生命第一根。好啦,這堂課我基本上就講這些內容。

那麼下堂課呢,我跟大家分享的是生命的第二根就是提升我們的腎氣。

今天我就講到這兒。

故事:建立一個好的腸道微生態與動態平衡的腸道運行,保持心臟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