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是因為地殼運動,那為什麼地殼會運動呢?

我們常常說地震是由地殼運動引起的,也知道位於板塊交界地帶容易發生地震,但是我們不知道地殼究竟是怎麼運動的?也不知道地殼為什麼要運動。關於這點,我們要知其然還要知所以然,今天就好好了解一下,地殼究竟是怎麼運動的。

地殼是怎麼運動的?

地殼之所以會運動,和地球的構造有關。地球從地表到地心分別是:地殼層、岩石層、軟流層、地幔層、地核。

地震是因為地殼運動,那為什麼地殼會運動呢?

我們知道,地球的內核溫度很高,達到了5000攝氏度左右,按理說如此高溫,物質應該是液體,但不要忘了,地球內部壓力非常大,導致地球內核呈現出高溫的固體,也就是鐵核。

地震是因為地殼運動,那為什麼地殼會運動呢?

由於地球內部溫度非常高,導致鐵核把地幔層給烤融化了,而地幔層的壓力沒有地核那麼高,因此沒有形成固體,而是呈熔融狀的流體,也就是火山剛噴發時的物體狀態。

由於地核溫度非常高,所以熱量會帶動地幔的物質上升到岩石圈,而岩石圈比較冰冷,所以冷卻後的物質會在重力的作用下向地幔層下降,從而形成熱對流。

地震是因為地殼運動,那為什麼地殼會運動呢?

由於地幔是熔融狀的流體,所以地幔可以流動,當地幔在熱對流的作用下流動時,也將會帶動地球上方的地殼移動,於是就形成了板塊運動。

地震是因為地殼運動,那為什麼地殼會運動呢?

板塊運動和地震

其實,地球內部的物質分佈並不均勻,岩石的性質也不相同,導致有些地方溫度較高,而有些地方溫度較低。

地震是因為地殼運動,那為什麼地殼會運動呢?

地幔層在形成熱對流的過程中,當下部的高溫物質上升到岩石圈時,由於熱對流的作用會導致高溫物質發生水平移動,連帶著會帶動上方的岩石層以及地殼也發生水平位移。

由於岩石層比較冰冷,因此地幔層的物質到達這裡時會冷卻後下沉,此時又會帶動上方的地殼也隨之下降,而下降部位會受到來自兩側的壓力,會使得地殼內部產生擠壓變形,形成褶皺以及破壞,從而引起地震。

地震是因為地殼運動,那為什麼地殼會運動呢?

由於地震的發生需要積累相當多的熱能,當地球內部的熱能釋放一次之後,會間隔一段時間再次積累,因此地震的發生並不是連續的,而是有寧靜期和活躍期之分。

板塊運動和地球地勢

由於板塊的運動,導致地球上的形成了山脈、平原、丘陵以及海洋,地球上許多著名的地形都是由於板塊運動。比如:喜馬拉雅山脈。

  • 山脈

我們根據板塊的不同,將地球劃分為6個板塊: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亞歐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

地震是因為地殼運動,那為什麼地殼會運動呢?

喜馬拉雅山脈剛好位於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由於板塊運動,導致這兩個板塊相互擠壓,導致地勢不斷抬高,最終形成了地球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

地震是因為地殼運動,那為什麼地殼會運動呢?

除了喜馬拉雅山脈以外,地球上大多數山脈都是這麼形成的。

  • 海溝

海溝的形成和山脈一樣,也是兩個板塊相互擠壓,但不同的是海溝的形成是大洋板塊和大陸板塊的擠壓。

我們知道,大洋板塊較薄但密度大,而大陸板塊較厚但密度小,當這兩種密度不同的板塊相互擠壓時,密度更大的大洋板塊會俯衝到大陸板塊之下,形成一條海溝。日本附近的馬里亞納大海溝就是這樣形成的。

地震是因為地殼運動,那為什麼地殼會運動呢?

  • 裂谷、海洋

東非大裂谷的形成剛好和山脈的形成相反,它是由兩個板塊不斷分離造成的。原本這兩個板塊是連在一起的,但由於板塊運動造成該板塊一分為二相互分類,在這兩個板塊分離的地方,就會形成一條大裂谷。

如果這兩個板塊分離的時間足夠遠,還可能會形成海洋,比如:裡海。

導致該板塊相互分離的原因,是這兩個板塊剛好位於地幔熱對流的上升處,地幔層的熱量會推動者這兩個板塊向地球兩邊移動。

地震是因為地殼運動,那為什麼地殼會運動呢?

由於板塊之間相互擴張,導致很容易發生火山噴發,而火山噴發時又容易帶動地震,因此有火山的地方經常也有地震,但有地震的地方不一定有火山。

地震是因為地殼運動,那為什麼地殼會運動呢?

總結

地質災害和地球的板塊運動有關,而板塊運動又和地球的內部構造相關,雖然我們沒有鑿穿地球,但我們已經通過科學的方法知道了地球的內部構成,甚至還知道了地球是怎麼發生地質運動,以及地震是怎麼形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