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為什麼會在龍場悟道?

蘇沛鋒


大明正德三年的一個春夜,偏僻的貴州龍場驛傳來了一陣大笑。這笑聲出自一個三十六歲的中年大叔之口,它如同一聲驚雷劃破夜空,又如同一個嬰兒的第一聲啼哭,震撼了世人的心靈。伴隨這陣大笑,在中國思想史上佔有極其重要地位和意義的一個儒家思想學派——心學就此誕生。

“心學”是什麼?為什麼是王陽明這個中年大叔最先領悟出來的?他是怎樣領悟出來的?我們下面一一來探討。

一、悟道前的王陽明


王陽明,原名王守仁,字伯安,明朝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人,出身於一個書香世家。他的父親王華是明朝的狀元,但王陽明卻對科舉不感興趣,認為“科舉並非第一等要緊事”,讀書的目的不是做官,而是做一個聖賢。


在他生活的年代,朱熹的理學思想已主導了中國三百多年,程朱理學認為“萬物皆有天理”,所謂“物有表裡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這時的王陽明對此也是非常相信的,並且親身做了嘗試。十五歲時,他和朋友一起坐對竹林,苦苦思索竹子的來龍去脈、生長機理,試圖探尋竹子所隱含的“道”。可是他的朋友不到三天就病到了,他自己堅持了七天,不但沒有找到“天理”,反而差點格出了神經病。

(守仁格竹)

王陽明並未放棄,他在二十歲和二十六歲時,又分別進行過兩次“格物”的努力,但是結果都是一樣的,什麼也格不出來。從此王守仁對“格物”學說產生了極大的懷疑,他的格物實踐就是中國哲學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


弘治十二年,二十八歲的王守仁會試中第,中二甲第七名進士,授兵部主事。幾年後,明孝宗駕崩,繼位的正德皇帝寵信以劉瑾為首的宦官集團,實行特務統治。劉瑾權勢熏天,一手操控了內閣,首輔焦芳奏事的奏摺都要準備兩份,一份給皇帝,一份給劉瑾。這個太監頭子因此獲得了“立皇帝”的外號,形成了一手包天的政治局面。

(劉謹)

面對劉瑾的胡作非為,御史戴銑、薄彥徽等人上疏武宗,要求嚴懲劉瑾,但是被劉瑾矯詔抓入大牢。


正直的王守仁不顧自己的安危,上疏力辯,但是他的奏章根本起不到什麼作用。劉瑾將與自己作對的王守仁打了四十廷杖,發配到邊遠的貴州龍場驛,並且在路上還幾次派人想暗殺王守仁。幸虧王守仁機智,做出了投江自殺的偽現場,才得以擺脫刺客,來到貴州。


二、龍場驛是個什麼地方


龍場驛位於今天的貴州省修文縣境內,在當時是一個鳥不拉屎的偏遠之地。這裡“天無三日晴,地無三里平,人無三分銀”,是一個沒有開墾過的原始之地,遍地毒蟲猛獸,癉癧橫行,又兼之周邊都是少數民族同胞,語言不通,缺衣少食,條件極其艱苦。


王守仁曾在自己的《何陋軒記》中描述過這個地方:“始予至,無室以止,居於叢棘之間在。遷於東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陰以溼”,連住的地方都沒有。


在這裡,王守仁根本不是什麼朝廷官員了,而是過著和野人一樣的生活。他親自耕田,有時採野菜度日,有病也沒有藥,只能靠當地的巫師跳大神治療。

在這個遠離故鄉,遠離熟悉的城市生活的地方,王守仁對家人,對朋友的思念與日俱增。但是他最掀心的是國事,是朝政的糜爛,可是他又無能為力。這種痛苦使得他“溪水清見底,照我白髮生”,他憂慮韶華易逝,憂慮“悠悠百年內,吾道終何成?”


正是這種苦難磨練了王守仁的意志,讓他看透了“富貴如塵沙,浮名亦飛絮”,他在這種逆境之中,仍然堅持自己的求道之路,探索天理之路。


三、王陽明如何悟出的“道”


王陽明悟道的過程,極具傳奇性。


據《王陽明年譜》記載,他在龍場驛中“日夜端居澄默,以求靜一,久之,胸中灑灑。始之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乃以默記《五經》之言而證之,莫不吻合”。正是這日積月累的探索求知,終於完成了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悟道的關鍵,就是想通了其中的奧妙。這種悟可以伴隨人的一生,也可以在某一個瞬間。而王守仁的頓悟,就發生在那一剎那。

關於他的悟道,《王陽明年譜》是這樣記載的:“忽中夜大悟恪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語人之者,不覺呼躍,從者皆驚。始知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


他如同一隻蟲子,終於衝破了那一些纏繞他的繭,化蝶而出。自此,“默記五經之言證之,莫不吻合”。這就是思想史上著名的“龍場悟道”。


四、王陽明悟出的道是什麼


陽明心學的理論核心,也就是龍場悟出的道的內容說起來很簡單,就四句話:“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陽明悟道處)

王守仁認為,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風雨露雷、日月星辰、禽獸草木、山川土石,與人原只一體。故五穀禽獸之類皆可以養人;藥石之類皆可以療疾:只為同此一氣,故能相通。良知、天理、心之本體本來就是如如不動、無善無惡、非善非惡的。但是人在不同的情景下卻有善意善行、惡意惡行。好人也可能在某個特定的情景下做出惡事,壞人也許也做過好事。


一個人如果不能正確地分辨善和惡,把惡當作善,把善當作惡,那麼他的良知也會出現錯誤,此時的心已經被私心和物慾遮蔽了。所以人要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無善無惡的狀態,才能有正確的良知,才能正確的格物。

陽明心學可以勝“致良知”三個字概括,也就是現在說的“知行合一”。致良知就是“去惡為善”,就是“存天理、滅人慾”。所以王陽明自己總結道:“致良知是學問大頭腦,是聖人教人第一義。致良知三字,真聖門正法眼藏。吾平生講學,只是致良知三字。”


五、為什麼只有王陽明能悟出“道”


一種思想流派,不可能是憑空產生的,就算是王陽明這樣的大賢,也不可能憑空想出“知行合一”。他的思想基礎是什麼?


現在一般認為,王陽明的成就,是他儒釋道三家兼修的結果,他的心學,也是建立在儒家、釋家和道家三家思想基礎上的哲學。

(朱熹)

王陽明的心學是在陸九淵宋明理學基礎上產生的,陸象山先生主"心即理"說,主張"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對王陽明的影響很大。


朱熹主張格物致知,強調學習知識的重要性,認為人的道德水平是會隨著知識的增長而增長的。(這種說法小編本人不贊同,歷史上有才無德的人太多了)。而陸九淵強調"明心",學習的目的並不僅僅在於學到知識,而是為了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在人的心理和行為之間聯繫上,朱熹認為心有"人心"與"道心"之分,道心是人心的主宰;人心必須接受道心的統領,也就是"心統性情"。陸九淵認為心是人的本質所在,心就是理,理就是心。而王守仁的心學強調"心即是理",明顯受了陸九淵的影響,所以後世也把他們合稱為“陸王”。

(陸九淵)

我不記得在哪裡看到過一個故事,王陽明青年時有一個和尚朋友,喜歡與王陽明說禪論道。某日這位和尚口占一偈:“杯子撲落地,響聲明瀝瀝;虛空粉碎也,狂心當下息!”

王陽明思索良久,回贈的偈語是“春到花香處處秀,山河大地是如來。”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青年時期的王陽明就在思考心與道的聯繫,而且他後來的心學明顯受到了佛家這種智慧的影響。


六、笑語的一點感想


本文作者是一位心學的信奉者,也讀過陽明先生的大作。在本文作者看來,身陷逆境的人,如果能排除一切困難,放棄世俗的煩惱,一心探索,是可以做到“頓悟”,達到一個更高一級的思想境界的。

(心學三聖雕像)

從歷史上看,這種現象的例子舉不勝舉。從周文王被拘禁創作《周易》、司馬遷牢中著《史記》、孫臏受刑寫兵法,韓非子獄中寫《說難》,他們都是在逆境中完成了思想的昇華。


陽明先生是古代公認的聖賢,在龍場驛這個艱苦的環境中,他沒有被擊倒,反而在些悟道,創立了自己的思想體系。直到今天,他的“心學”形成了各個流派,甚至傳播到了世界,但“知行合一”仍然是他的精髓。


正如有人說過,"心學"是現代成功學最佳指導思想,21世紀將會是王陽明的世紀。


笑語千年


正德二年(1507),三十六歲的王陽明被貶謫到偏遠之地貴州龍場擔任驛丞。在龍場,王陽明結合自己的遭遇,日夜反省。一天半夜裡,他忽然頓悟到“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龍場悟道”。龍場悟道是王陽明構建其心學體系的標誌性事件,在中國歷史上成為一段佳話。那麼,王陽明為什麼會在龍場而不是其他地方發生思想上的鉅變呢?

龍場是貴陽西北的一個小村寨,那裡條件惡劣,道路艱險,而且王陽明和當地居民語言不通。《陽明先生年譜》中真實記錄了當時的情形:“龍場在貴州西北萬山叢棘中,蛇虺魍魎,蠱毒瘴癘,與居夷人舌難語,可通語者,皆中土亡命。”

王陽明的初期龍場生活是極為艱辛的。王陽明雖然是龍場驛的驛丞,但因為是謫官,所以不能居住在驛站。

沒辦法,王陽明到了龍場之後,便披荊斬棘,搭建了一間茅草房。茅草房非常小,只有齊肩高,而且到處都是縫隙,冷風會呼呼地吹進來。屋頂鋪著茅草,漏雨是在所難免的。

不久,王陽明發現了一處鐘乳洞,洞大約能夠容納百人,初名“東洞”,後來王陽明效仿家鄉的陽明洞,把它更名為“陽明小洞天”。

鐘乳洞所處的位置較偏僻,四周很荒涼,不過王陽明樂其幽靜,悠然自得。他將洞內平整之地打掃乾淨,安放好床具,修好灶臺,堵上老鼠洞,便和僕人一起搬進去住。

但“陽明小洞天”只是洞而已,當冬天來到時,洞就變成了寒窯。王陽明的健康進一步被摧殘,日後他東征西討常常抱著病體勉強進行,是因為此時埋下了病根。

龍場生活的最大困難在於糧食不足,經常會出現下頓不接上頓的情況。王陽明於是重頭學起,向當地人學習起種植糧食的方法。他焚燒草木,開墾土地,這樣一來,就有了糧食吃。

住處和食物問題解決之後,王陽明的精神需求問題便凸顯出來了。

在龍場,他是孤獨的。他非常希望找到一位能夠了解自己內心的好友,但很顯然在龍場這是不現實的。

來到蠻荒之地的外地人大多數是亡命之徒,偶爾有同僚來放,語言又粗鄙不堪,使陽明覺得他們還不如時來造訪的豬、鹿親切。

所以,他想起了曾經和自己一起在京城倡導聖學的湛甘泉。他寫了一首題為《南溟》的詩,表達對湛甘泉的思念。在詩中,王陽明把自己比作一隻“哀哀求侶”的鳴鳥,期待“何時共棲息,永託雲泉深”,非常期待能再次和好友一起復興聖學。

而光陰似箭,容顏漸老,自己卻一事無成的惆悵感折磨著王陽明。當他在澄清的溪水中看到自己的白髮時愕然不已,感嘆:“年華若流水,一去無回停。悠悠百年內,吾道終何成!”

不過即使處境再艱難,王陽明也能夠超然面對。有意思的是,體弱多病的王陽明頑強地在瘴癘之地活著,身強體壯的家僕居然病倒了。本來是家僕來服侍他,現在顛倒過來。

王陽明親自給家僕生火煮粥。為驅散他們的抑鬱之情,王陽明還為他們誦唱詩歌或者講笑話。

王陽明雖然能夠超然面對榮辱得失和艱難困苦,但他對生死之道還沒有看得那麼開。他始終擔心劉瑾會再次把魔爪伸到自己眼前。

為了超越生死念頭,他在屋後建了一個石槨,日夜端坐其中,參悟死之要義,尋求心之靜一。

一天夜裡,王陽明恍然頓悟到一直未參透的“格物致知”的真意,隨即發狂般地歡呼雀躍起來,感覺就像雲開霧散,豁然見到陽光一樣。

王陽明覺悟到“聖人之道,吾性自足”,聖人之道蘊藏在每一個人的心中,也就是“心即理”。他頓悟到“格物致知”的方向,不是去格物,而是來格心,向自己的心內求理。他認為人們一直以來沿用朱熹的向心外求理的方法是錯誤的。

龍場悟道宣告了陽明心學的誕生,解決了人生意義如何生成的問題。王陽明用禪宗的思維藝術建立儒學的價值立場,把意義的基地建築在“心”之上,如此便結束了人類整天追逐外物、心隨物轉的歷史。

王陽明為什麼會在龍場,而不是在別的地方完成他思想上的巨大飛躍?這是因為一場牢獄之災把他拋到了完全陌生的地方,他平時所依賴的各種關係和力量都沒有了,他變得一無所有、一無所依,只有他的心連接著天下與古代聖賢。在極度的困頓之中,他深深地感受到了“內心”的力量。

是這種力量,支撐著他,滋養著他,讓他沒有倒下,讓他沒有自暴自棄。


華章同人


王陽明的貴州龍場悟道,是王陽明心學形成的標誌。對於心即理的王陽明心學來說,貴州龍場是促進心學形成的地方。我認為,王陽明心學的形成,與他被貶貴州有直接的聯繫。

在王陽明被貶貴州之前,他一直在儒家、道家和佛家的思想中徘徊,不知道選擇哪一種。他特別是接受了朱熹的理學的格物致知的理論之後,格竹子格出了一場大病,而毫無頭緒,這時,他所有的思想就像是一團亂麻,需要一個解開亂麻的剪刀,就像是一團烈火,找不到出口,就像是一根小草在等待一場春雨的滋潤破芽而出的那一刻。

一個人的思想,總會轉變,而轉變是需要機會的。就像是一個絕世高手練功突然領悟,練到至高層次一樣,總需要一個引子一樣。王陽明在被貶到貴州龍場時,他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是他人生最大的一場劫難。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這場劫難可能就是他生命的終結,但是對於王陽明來說,這無異於一場天降良機。因為孟子說,故天降大任於斯人者,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從王陽明三十年的生活經歷來看,他絕對屬於蓋世豪傑的那種人。因此,劫難對他來說,只會是推進劑、催化器,是禪宗頓悟的棒,而不是套在脖子上的繩索。所以,王陽明應該感謝這次劫難,沒有這次劫難,王陽明心學不知道何時才能形成。

讓我們來看看,王陽明在貴州龍場都經歷了哪些煉獄般的生活。

1.西南地區是自然環境最為艱險的地方。外人去了不和水土,基本上是有去無回的狀態。陽明年譜中說:處於萬山叢棘之中,蛇虺魍魎,蠱毒瘴癘,與居夷人鴃舌難語,可通語者,皆中土亡命”。這對於三十多歲但身體一直不好的王陽明來說,絕對是個生死考驗。

2.王陽明根本沒有地方住,今天住在這個山洞,明天住另外一個山洞,過著衣不蔽體居無定所的生活。

3.王陽明過著有上頓無下頓的生活,所有的生活來源都要自己親自勞動養活自己,原來是一介書生的王陽明,在那個環境中艱難地養活了自己。

4.朝廷和地方官吏的追殺。

但恰恰是在這個艱險的環境中,王陽明能夠有時間沉思靜心,他把自己融合於天地之間,思考人生的終極價值。那麼人生的終極價值是什麼?是心!王陽明設想要是聖人也處在這個環境,應該怎麼去做,後經思索再三,認識到“精粗一,內外翕,視險若夷,而不知其夷之為厄”的道理,終於悟出“心即理”之道,“格物致知”之旨,這就是名震中外的“龍場悟道”。龍場悟道後,王陽明已經完全超脫得失榮辱、生死之念。之後便提出了他的“知行合一”之說,並奠定了“致良知”的理論基礎,後來進而形成完整而系統的心學理論體系。

我們可以說,王陽明此前對成聖的探索是一個量變的逐漸積累的過程,而在被貶貴州龍場的時刻,促進了他的思想由量變到質變的飛躍的過程。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苦難對於意志薄弱的人來說,就是難以忍受的苦難,而對於心存高遠的人來說,困難是最好的大學!


展翅東南亞


這問題有點沒水平😄

悟道這個事,就跟生孩子一樣,趕上哪算哪,

生孩子不也有的是生在路上的!

那個時間段王陽明在貴州龍場驛做站長呢,空閒時間比較多,沒事了就去鑽研學問唄!

當時王陽明為自己做了一口石棺,白天在棺材邊思考人生,晚上睡在棺材裡,終於頓悟了生死之謎,史稱龍場悟道!

按題主所問,為什麼要在龍場悟道,是因為趕上了,這個地名還挺有文藝範,幸虧不是在別的地方,要是來個駐馬店悟道,石家莊悟道,合肥悟道……可就尷尬了!



光明仙君


這個問題要分為兩個部分來回答:

1、王陽明為什麼會出現在貴州龍場?

2、王陽明為什麼會悟道?

一、王陽明為什麼會出現在貴州龍場?

答案是,必然和偶然一起作用的結果。

必然在於,當時劉瑾把持朝政,陷害忠良,戴銑、薄彥徽二人上書彈劾劉瑾,被打入大牢。激憤的王陽明上書,試圖救出二人,結果自己也被劉瑾假傳聖旨打入大牢。

偶然在於,王陽明在牢裡度過了新年,第二年春天被貶謫到貴州龍場。

二、王陽明為什麼會悟道?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跟王陽明自己的追求關係非常大。

陽明先生從12立志做聖賢,然後經過了十幾年的探索,一直圍著這個目標在努力。

最後通過龍場惡劣的環境的促發和磨練,終於悟出了最後的答案。


作者陳橋


世事深如海,要得習思量。——格言

王陽明很不容易,尤其工作生活在大明朝廷那種工作環境中,非常魔幻現實主義。

正官威隆隆呢,大人先生的,說一聲打屁股,一腳踹倒就打屁股。

來龍場之前,王陽明剛被死太監劉瑾打了四十下屁股。一個堂堂的大進士被一個太監這樣糟踐,羞憤難當呀!

然後,還被一腳踢到了龍場。

龍場是個什麼所在?

不要看他有“龍”這個字,好像高大上的樣子,其實龍場一點也不高大上。

龍場是萬山叢中的一處小驛站,周圍偶爾有幾處苗寨,他在龍場驛站做驛丞。

如果在現代社會找類比的話,王陽明是西藏邊遠地區的哨所小班長。

在大明朝的官制裡面,驛丞只比牐官高一級,牐官是管理水渠水閘的閘長。

昨兒還是京城兵部的主事呢,被一腳踹倒打了四十大板,就成了邊遠地區的小班長。肯定要問“為什麼”呀!?

一個大明文魁,一個狀元郎,學了一二十年的“聖人之道”了,咋就和劉瑾講不清道理呢?是聖人之道錯了嗎?

他日夜地坐在那裡,想呀想,有一天就想明白了,劉瑾和皇上是缺乏“良知”呀,缺乏做人“良知”的傢伙和他講不起聖人之道的。

良知人人都有,判斷事情對錯是非,標準是良知,而不是外在的一切事物。

這是很“石破驚天”的異端,因為之前分對錯是非的標準是“三綱五常”。

按朱熹的理論,做君主的做什麼都是對的,既不管這個君主的出發心,也不管君主的企圖心,更不用管這個君主是否有良心;做臣子的不聽君主的話就是錯的。

做父親的做什麼也是對的,既不管這個父親如何的連良心也沒有,也不管這個父親是否盡過做父親的責任,做兒子不服從就是錯的。

屁股上的棒瘡還沒有好,隱隱作疼呢!

要求做君主的,做父親的講講“良知”沒有毛病。

如果皇上和劉瑾有起碼的“良知”,我們的王陽明大人是不用捱打四十大板的。

當然了,這樣解釋“王陽明龍場悟道”太簡單化了。

然而,事情的本質就是如此。

世界很簡單,複雜的是人心。

把簡單搞複雜是為了顯得高大上,以便於傳道惑人,可以唬人嘛!

“心學”其實很簡單,就是要求人人講講良心好伐,不要動不動就打人。


葭明通半瓶歷史


貴州龍場悟道,是王陽明的人生轉折點,這地方很神奇,毛主席也是在貴州遵義轉折,開啟偉大的征程。為什麼會在龍場?一則與王陽明思想發展有關,他少年成名,遊歷天下,思想起風氣之先,又出入佛老,再信奉儒學,思想周折反覆,開始昇華;二是突然罹遭橫禍,為奸人迫害追殺,流離顛沛,最後流放貴州龍場驛站,他看到一赴任官員病死並埋葬開啟人性化思考,他教育土人文化傳播思想,心和靈魂開始安靜下來。如此重大時刻,天時地利人和,思想沉澱與昇華並存,過往與未來同在,學習與自悟齊飛,靈感與月圓之夜棺材之中迸發激發,原來聖人之道在我心中,不須外求!於是乎,一代楷模、思想巨人誕生,開啟人性和心靈主體性解放的路程,影響深遠,遠澤日本及東南亞,目前更有復興之勢。


仁義


不一定啊!但是經歷了生死後,很多都放開了,有利於悟道!

古來那麼多人悟道,比如黃帝、老子、孟子、安期生,張良,李靖,孫思邈、張果、邵雍等等……他們悟道的地方,又不是同一個地方!


水墨書城


首先,龍場驛在明代貴州布政使司西北,由貴陽通往水西土司的道路上,遠離中原,當地居民多是少數民族,能說漢語的多是“中土亡命”即逃到貴州來躲避官府的人,幾乎沒有什麼士人可與王陽明交流。這對王陽明悟道其實有好處。因為陽明本身是一個興趣廣泛的人。陽明的朋友湛若水說陽明早年有“五溺”:任俠、騎射、辭章、神仙、佛氏。此前陽明在這些事情上都花費過精神。


陽明曾經和文壇“前七子”中的李夢陽、何景明等人交往,和他們一起創作仿古詩文。但陽明終覺無用,嘆道:“吾焉能以有限精神,為無用之虛文?”從此不以辭章之學為首務。


弘治十五年,王陽明告病還鄉,在紹興有名的道家勝景“陽明洞天”建屋居住,因此自號陽明,學者稱為陽明先生。陽明修煉道家調整身體與呼吸的導引之術,久而久之,據說獲得了“先知”的能力,能預知友人來訪的情況,友人驚呼他已經得道了。但陽明又發現這種“神通”只是“簸弄精神”,不是該追求的正道。陽明又想離世隱居,但因思念祖母與父親,覺悟出思親念頭是基本人性的一部分,不可割捨。從此放棄了佛道二教的修行方式。


回到龍場,此地偏遠,沒有文人往來聚會之事,可以讓陽明專心於理學工夫。陽明擔任的龍場驛丞工作也不繁忙,反而適合他靜心修養。因此陽明最初可以“日夜端居澄默,以求靜一”。而當地條件艱苦,陽明的隨從因此病倒,陽明親自照顧他們,令他體驗到聖人濟世的心境,終於悟出“吾性自足”之理,成為其一生理學事業的大轉折。


溫長卿


王陽明為什麼會在龍場悟道?這個問題並不難解釋。就我們普通人來說,一個人到了最艱難的時候,也都會去多問自己,為自已多想幾個為什麼?更何況王陽明是一個讀聖賢書的人,又有著聖人之智,可想而知吧!

王陽明作為一個聖人,自然很精通四書五經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並又是進士及第後,做了朝庭官員。就這樣的一個聖人,他的思想並不是去想怎樣來升官發財或司機報復,而是在思悟人的思想變化在於“心”。

再說,從王陽明的成長經歷來說,他有著一個不斷進取之志,並有著超常的智力。在任觀政工部其間,提出了一整套切中時機的軍事策略,並被朝庭採納。就在養病期間也授徒講學,慨然有倡明儒學之志。

由於當時朝庭奸宦劉瑾專權,王陽明等人上疏切諫。請皇帝“宥言官,去權奸”,結果被廷杖四十,逮繫詔獄。被貶值到貴洲龍場驛任驛丞,實則是改造。這是王陽明政治生涯遭受最沉重的一次打擊,赴任期間還遭到奸宦的追殺並差的丟了性命。

龍場位於今貴陽西北修文縣境內,在當時龍場居民,多為苗民,荒蠻落後。生存環境惡劣,謫居生活異常的艱辛,同時還有奸宦走卒迫害欺凌。正是這樣的逆境中,王陽明更加發揮聖人之精神,日夜澄默靜思,內外合一,胸中灑脫,終於大悟了格物致知之旨......,“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悟道出來的意思就是“聖人是有良知的人,應該問自身良心何在,什麼事都可以得到解決,向外界求助解決是完全錯誤的!”

這就是歷史上所記載王陽明的“龍場頓悟”,從這一龍場悟道更使得王陽明全心研究心學之旨,併發明瞭自己的《大學》宗旨,“大學之要,誠意而已矣,誠意之功,格物而已矣。”“去其心不正已全其本體之正!”

為此,聖人之智,在最艱難困境中,更能發揮主體意識思維。王陽明能有龍場悟道也在情理之中,也完全合符王陽明自已的“心學”邏輯思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