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慶的格局修煉:如何應對骨幹員工的離職?

正所謂“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職場也是一樣的,尤其是企業中的一些骨幹員工的離職,更是讓企業中的領導們苦不堪言。更有甚者,為此,還有人跟自己的啟蒙導師或老東家鬧起了不愉快。

一、員工提離職

我曾在網上看到一個求助者說,“自己帶了三年的下屬要離職,自己不知道該怎麼辦?”自己也曾多次溝通,均無效。看到這條消息後,我都想說,既然都已經是“去意已決”了那就互道珍重吧,說不定,哪天江湖上還能再見。所以,面對下屬的離職,首先要分析的是:

1. 他為什麼要離職:當然 ,有些員工離職的時候,並不會告訴你真實的原因,基本上都是一些冠冕堂皇的一些“套話”。但仍要與員工真誠的做一次深入溝通,瞭解員工離職的真實原因。

2. 是不是不可逆轉:其實,當員工已經開口提離職的時候,相信已經是做過深思熟慮的,可逆轉的可能性基本上不大。但現實中也有因是薪資太低,向公司提的辭職,後經公司研究,調整薪資而留下來的。

所以,面對員工的離職,首先應該做的是理性的分析,如果實在挽留不住,那就應該建立自己的品牌僱主形象,而非是暴跳如雷,一味指責員工不“忠”。


王永慶的格局修煉:如何應對骨幹員工的離職?


二、王永慶的格局修煉

王永慶 臺塑集團創辦人 被譽為臺灣的“經營之神”

30多年前,臺塑集團還沒有今天的地位。有一次,王永慶的一個重要下屬為了更高的收入,答應了另外一個企業的邀請去做老大。他向王永慶兩次提出了辭職,王永慶都表示不同意。第三次,他再次向王永慶當面請辭。中國人講“再一再二不再三”,再三請辭,那就是去意已定。於是王永慶和他進行了很長時間的面談,然後追問了詳細原因。這個人說:“那邊的收入讓我無法拒絕。”而且他還怕自己猶豫走不掉,已經簽了工作合同,拿了人家的錢,用一句話說那就是覆水難收。所以,如果他現在反悔,將在業界身敗名裂。

王永慶沒有說同意還是不同意。他很平靜地和這位辭職者坐下來,就他要去的那家新企業的情況進行了詳細分析,歷數這家企業經營上的利弊和解決之道,幫助這位下屬出了很多主意,幾乎是傾囊相授。在分析了兩個小時之後,王永慶對那位辭職者說:“你如果這樣做,應該可以把那家企業搞好,你是臺塑的人,不要給臺塑丟臉。”王永慶又說,“兩年的合同期過了,你如果願意,就回來”。談話結束以後,中午飯時間已經過了,離晚飯的時間又還早。王永慶怕他餓肚子,特意讓人給他準備了吃的,吃完了才送他離開。

按照一般的邏輯來說,一個你一門心思想重用的愛將,跑過來提出辭職,你心裡是什麼滋味?難道王永慶就不生氣嗎?就不憤怒嗎?但我後來懂了,沒有人遇到這種事會不生氣,但是,王永慶用他的理性硬“忍”了下來。如果對方是經過深思熟慮作出決策的人,你的憤怒不僅於事無補,反而壞了關係,傷了和氣。


王永慶的格局修煉:如何應對骨幹員工的離職?


三、對於員工離職,要有大格局

管理學中有一份研究報告,這個報告說:對於職場的新生代,他們一生中所從事的工作將會越來越多,轉換工作的頻率也會越來越頻繁。大概一生可能要換16份工作左右,當然,我們不用過於糾結這些數字是否精準,但是它反映了年輕人更換工作更加頻繁的趨勢,這個趨勢是沒有人可以否認的事實。所以,做為企業的管理者們,就有必要提前掌握一些應對這種情況的管理能力。只有格局夠大,才能真正駕馭員工不斷更換,離職情況頻繁發生的局面。


王永慶的格局修煉:如何應對骨幹員工的離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