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才能有大格局!!

如果你是公司領導,一定會面臨一個問題——

下屬辭職。

特別是如果這個下屬是你的得力干將,這不光是一個難題,還是一個令你憤怒的事情。

我們就來說一說臺塑集團王永慶是怎麼處理的。

下屬跳槽,往往都是因為其他公司開出了更高的條件,而在30多年前,臺塑集團還不是現在的大企業。

所以有一次,王永慶手下的一個得力干將,收到了另一個企業的邀請,讓他去當老大。

於是,他向王永慶提出辭職。

他向王永慶提出三次辭職,前兩次王永慶都沒答應,但第三次他的態度堅決,去意已定,這個時候,王永慶選擇跟他進行一次面對面的長談。

讓我們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王永慶,你會怎麼辦?

王永慶很平淡的問他:“你為什麼必須要走?”

他回答:“那邊企業給我開的條件太高了,我實在無法拒絕。而且工作合同已經簽了,錢也拿了,如果我走不了,我就會身敗名裂。”

王永慶點了點頭,並花了兩個小時,將那個企業的利弊和經營之道詳細的講給他聽,毫無存私。

講完之後,王永慶拍了拍他的手,跟他說:“按我說的這麼去做,你可以把那個企業做得很好,加油,好好做,別給臺塑丟臉。”

“如果你覺得那邊好,就好好做,如果你覺得想回來,兩年合同期到了,就回來吧,臺塑的大門永遠向你敞開。”

談話結束的時候已經快要到晚上,王永慶怕他餓,還給他安排了晚餐,才讓他離去。

什麼是大格局?這就是大格局!

這個時候你一定會恍然大悟:“哦!大格局就是寬容啊!”

其實並不是的。

讓我們好好拆解一下格局這個詞。

“格”在漢語中,有探究的意思,所以有“格物致知”之說,意思也就是探究萬事萬物的道理,達到認知的極致。

而“局”在說文解字中,有這麼一種解釋:局是棋盤,棋盤是有規定的一片區域的,所以局就是在有限的空間內輾轉騰挪的意思。

讓我們合併起來,格局的意思就是:探究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內輾轉騰挪。

但這個概念依舊不夠清晰,讓我們再進一步。

凡是優秀的棋手,必定深諳棋子的佈局,因此,他們對這個有限的空間有著極深的瞭解,才可以隨意輾轉騰挪。

而我們人生中,處處是棋盤,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棋盤,事與事之間的聯繫是棋盤,我們永遠都身處在一個又一個局當中。

所以,想要破局,就得對“局”有深刻的探究和了解,這就是格局。

用大白話來說:你要對你身邊所有的人事物都瞭解通透,就是有了格局。

好了,我們推到了這一步,依舊不夠,因為他還不能夠讓我們具體執行。

讓我們想一個問題:“在這個定義之上,為什麼我們身邊的人有的格局大,有的格局小呢?”

因為有的人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看清楚,自然就豁達了。而有的人看得清楚一部分事情,但也看不清楚一部分事情,自然無法豁達,格局也就被限制住。

所以,想要做到大格局,就要看到看不見的事情。

現在,我們終於得出了何為格局——看到看不到的事情。

我們回到王永慶身上,面對這種事情,不論是誰都會憤怒,可他為什麼能如此寬容豁達?

是因為他看到了看不到的東西。

我們常人能看到的事情是什麼?就是必須把他留下來!如果留不下來,也不能讓他好過,要讓他嚐嚐背叛我的滋味。

但王永慶看到了這個事情的另外一面——既然挽留不住,就要爭取最大利益。

用傾囊相授和善待打動他,用大度的放他走感動他,用永遠等著他這句話讓這位離去的下屬心中永遠銘記臺塑。

將來在商業戰場上,少了一個敵人,多了一個朋友,這或許會讓臺塑多賺錢,也或許會讓臺塑避過一次災難、獲得一次機會。

這都是常人看不到的事情。

因為王永慶看到了,所以想開了,自然不用壓抑自己,而是豁然的去做。

把看不到的事情都看到,就有了大器量,大格局。

所以,寬容,豁達,不拘小節,這都不是隱忍得來的。

而是看透得來的。

再換句話說,只不過是換一個方式佈局而已。

現在,我們再去看一些之前不明覺厲的事情,就會發現通透了許多。

韓信胯下之辱的故事,不需要再去多講。

曾經我們僅僅只是覺得韓信真能忍,但是現在我們卻明白了,他只不過看到了我們沒看到的事情而已。

這個事情利益更大,所以為何不做?

我們看到的是丟失了面子,而他看到的是未來進階的收益。

兩者相較,未來的收益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他可以從容的選擇穿越別人的胯下。

這就是大格局!

好了,我們現在已經把格局這個事搞清楚了,下面,我們要談一談怎麼去培養。

方法論很簡單:先忍、後想、再做。

往往大道就是這麼樸素簡單,但是,當你實踐之後就會發現是那麼的真實而正確!

遇到事情,先把情緒按捺下來,才能理性的分析其中“看不到的”那一面。

想清楚了,就可以去做了。

就是這麼簡單,卻就是這麼有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