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知音要少,圈子要小,信念要牢,明白要趁早

《道德经》中说: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道德经》:知音要少,圈子要小,信念要牢,明白要趁早

后其身而身先

后其身什么意思呢?

它包含两个方面:

一、在无论做任何事情之前都必须要搞明白,弄清楚。一定不要盲目冲动,更不能见利忘义,如果这样就会出现问题,所以在做事情之前,要对自己有个正确的评价。

老子告诫我们,不能盲目冲动,不能看到别人得到了好处,自己也不顾一切的冲上去,如果盲目前行很可能会给自己带来大祸,个人如此,国家也是这样。

《道德经》:知音要少,圈子要小,信念要牢,明白要趁早

所以,一定要沉的住心低得住诱惑,一旦看准了方向,下定了决心,不管有什么样的困难都要坚持住,往往会让你有意外的收获。

第二,在利益面前,我们要懂得退让。不要一看到好处,就想要上,看到坏处,就会往后退。

有时候,看起来吃了一点亏,但是,从长远来看,可能受益会更多。人不管在什么时候,目光要放的长远一些,不要计较眼前的一点得失。

《道德经》:知音要少,圈子要小,信念要牢,明白要趁早

外其身而身存

外其身强调的就是要不要过多的纠结是非。有的圈子不进就不要进,有些利益不争就不要挣,少一些是非,就会少一些风险,少一些纷争,就会多一些安全,少进入一些圈子,就会少一些麻烦。

所以,在人的一生中,要时刻注意自己和什么样的人交往,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做事行为,要保持这这样的原则:知音要少,圈子要小,信念要牢,明白要趁早。

《道德经》:知音要少,圈子要小,信念要牢,明白要趁早

外其身而身存,后其身而身先,有人在读《道德经》的时候,往往把这两大原则当作老子狡猾的证据,认为老子既想领先,又不想冒头,既想得到好处,又想保全自己,这就是道的阴谋之处。

其实,对老子的这种思想有些片面了,老子其实讲的就是要告诫人们不要有太多的私心有了私心就会让你失去理智,内心就会被迷惑。

这样一来,你的风险就会增加,后其身也好,外其身也罢,都是告诫世人驱除私欲,摆脱利益纠葛。

《道德经》:知音要少,圈子要小,信念要牢,明白要趁早

现在,老子的后其身而身先和外其身而身存这两大法则,已经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了中国民本精神的重要思想支撑。

老子的《道德经》不仅蕴含了人生哲理,还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及社会观等等,甚至可以用“博大精深”来形容它。

《道德经》作为道学的本源,其涵盖万物之源、自然之律、为人之术、修身之道,可称中华文化宝典,是“千经之王”,是伟大的哲学名著,也是我们人生的道路上所需要学习的一生智慧。

《道德经》:知音要少,圈子要小,信念要牢,明白要趁早

鲁迅先生赞叹说:“不读《老子》一书,就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由此可见,无论是在封建统治的以前,还是社会制度和文化不断完善的当下,《道德经》都称得上是一部值得深刻专研的著作。

当你人生不顺心的时候,当你不知所措的时候,读一读老子的《道德经》,合上书籍,豁然开朗,对于这世界上的一切也就都释然了!

《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道德经》:知音要少,圈子要小,信念要牢,明白要趁早

《道德经》在外国企业家那里也获得了重视。正当中国的企业界加快学习西方先进的管理技术时,西方的企业家也加速了吸纳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步子。

《道德经》的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和有无相生、虚实相资、祸福相倚的辩证思想被许多企业家灵活应用于领导艺术和经营之道中。

《道德经》:知音要少,圈子要小,信念要牢,明白要趁早

不过想要读的朋友们是不是有个担心,那就是害怕晦涩难懂的文言文,在这里,特意给大家找到了一本白话文《道德经》。

这套书籍组织了全国百名大学教授进行了重新的整理,所有的内容都保持着足本的原貌,从内容、版本上做到精准、科学。

《道德经》:知音要少,圈子要小,信念要牢,明白要趁早

这套《道德经》装帧形式采取四卷豪华精装,纸张采用进口加厚、高白、便于阅读的纸张,版式设计相对宽松,是国学藏书的上乘之选。

《道德经》:知音要少,圈子要小,信念要牢,明白要趁早

满满4本的智慧,仅需要99元,每本下来

只要20几元,几包烟钱,一盒面膜钱,就可以让你学会其中的大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