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不是远交近攻?为什么不执行齐秦分赵,反而搞五国伐齐?

光辉十万


秦国与齐国的交战,是代表道家贵族与儒家平民当时的世纪之战,取得胜利后,灭除了儒教存在的社会基础,使社会由道家道派的“王道”彻底进入了道家法派的“霸道”,由温和道家道派主义变为了暴力道家法派主义。

道(家)法(家)自然(是一家)。

道家道派的齐国,以道家贵族当家为主导,以儒家平民行政为辅佐,其特性是“王道”,管理模式是“母神信仰”,行的是“妈妈道”。

道家法派的秦国,则纯粹以道家国人贵族彻底当家为显著特点,其特性是“霸道”,管理模式是“父神信仰”,行的是“爸爸道”。

如果跟当今世界类比,道家道派有点像欧洲大陆法系,他们坚持的是当时的贵族(原来的蛮族)为主导,欧洲大陆的原住民为辅助的统治体系,实行“贵主民本主义”。

道家法派的秦国,则与英国🇬🇧管理体系有类似之处,纯粹彻底以当时的贵族(原来的蛮族)为领导核心,实行“极端贵族主义”。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秦国打齐国,有点类似于英国🇬🇧打法国🇫🇷,有点“英法战争”的味道,只不过两场战争的结果迥异,东方是道派输给了法派,西方则是法派输给了道派。


河东来


远交近攻的策略,是到了范雎入秦才形成成熟的理论。而五国伐齐时,秦昭襄王才即位不久,范雎还没有入秦。此时齐、秦是东西方两大强国,秦国有联合齐国瓜分其他国家的想法。

其他诸侯国自然不会坐视不管,尤其是赵国的赵武灵王,积极布局,主动出击,最终瓦解了齐秦联盟,并最终使得强齐犯了众怒,引起了五国伐齐的故事。

合纵连横的由来

到了战国中后期以后,战国七雄各自经过封建改革后,都逐步强大起来,原先的中原霸主魏国衰落。齐国经过和魏国的桂陵之战、马陵之战,成为东方强国。秦国经过和魏国的雕阴之战,成为西方强国。

这就由原来的魏国独强,变为秦、齐东西两强的格局。而秦国和齐国为了继续取得兼并战争的胜利,自然十分活跃。他们试图拉拢较强大的国家,去兼并较弱小的国家。最理想的结局,便是秦、齐联合,共同瓜分其他国家。

但是其他国家并不会坐以待毙,他们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也频繁地进行各种结盟活动。在这种背景下,“合纵连横”便应运而生。

所谓合纵,便是南北相连,以相对弱小的赵、韩、魏为中心,北连燕国,南连楚国。这条合纵线,向东可以攻击齐国,向西可以攻击秦国。而所谓连横,便是东西联合,“事一强以攻众弱”。由齐国或秦国拉拢一些国家,打击其他弱小的国家。或者干脆齐、秦联合,共同瓜分天下。

而对其他诸侯国最危险的一种情况,便是齐秦联手,自然受到各国同心协力的破坏。后来,经过各国努力,齐、秦联合被破坏,甚至最终五国伐齐。经此一役,齐国差点亡国,元气大伤。从此以后,齐、秦双强变为秦国独强。原先的合纵,便也变成众诸侯国共同联合起来对付秦国了。

而在破坏齐、秦联盟的过程中,赵武灵王是主力,燕昭王是幕后推手。但对于秦国来说,只要能削弱关东六国,和哪一国联盟都是无所谓的事,只要避免众诸侯国联合起来攻击秦国便可。

赵武灵王的主动布局

赵武灵王对此时的天下大势有着清醒的认识,他看到了齐秦两国并强的局面。而此时的赵国,却并不强大。夹在两强中间,赵国如果不能奋发图强,难免会成为齐、秦两国嘴中肉。对此,赵武灵王采取了两方面的措施。

第一,在国内大力改革。赵武灵王即位后,不满赵军同齐、秦两国的接连败北,生存受到严重严重威胁,因此痛下决心,进行“胡服骑射”的改革。经此改革,赵国实力大涨,先后东吞中山、西略胡地,广地千里,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这个过程中,赵武灵王展现了一个优秀政治家的独到眼光。他并没有随意选择战队,而是一直保持中立,为赵国的改革赢得了时间和空间。此外,赵武灵王还派出使臣,争取各国对自己吞并中山的谅解与支持。尤其是秦国,更是赵武灵王重点关注的对象。

第二,在国外积极布局,破坏敌国的联盟。秦武王举鼎而死后,因为没有儿子,所以新任国君便会在秦武王兄弟当中产生。赵武灵王瞅准这个机会,鼎立支持远在燕国作人质的赢稷为新君,是为秦昭襄王。这样一来,秦昭襄自然对赵武灵王非常感激,后续也给出了丰厚的回报。

正是因为赵武灵王这些积极的外交活动,使得他在吞并中山国的过程中,并没有受到多大阻力。尤其是秦国,更是对此保持了默认的状态。然而此时,齐秦却有联合更加亲密的趋势。秦昭襄王听说孟尝君非常贤明,想让他西入秦国。在孟尝君进入秦国后,被秦昭襄王任命为相国。而秦昭襄王的弟弟泾阳君,也到齐国为质。

齐、魏虽劲,无秦不能伤赵。秦、魏虽劲,无齐不能得赵。

齐、秦的越走越近,引起了赵武灵王的警觉。于是赵武灵王利用拥立秦昭襄王的特殊关系,派人离间“孟尝君是齐国的宗室,肯定不会给秦国尽心尽力谋划。”于是,孟尝君被罢免。赵国还派遣大臣楼缓到秦国为相,派仇郝到宋国为相。

赵武灵王这一手,直接离间了齐秦关系。感到受到侮辱的孟尝君,率领齐、魏、韩三国联军攻打秦国,甚至一度攻破函谷关。而赵国、宋国坐山观虎斗,坐看两家成败。通过高超的外交手段,赵武灵王不仅保全了赵国,还乘机削弱了齐国和秦国。

孟尝君大败秦国后,因为燕国和齐国之间的恩怨,又带领韩、魏军队北上攻燕,想要彻底解除燕国的威胁。因为此时的燕国国君燕昭王,一直在谋划削弱强齐。

燕昭王谋划强齐

燕王哙当年搞出一幕“禅让”的闹剧,最终使得齐国有借口得以进攻燕国。燕王哙被杀,燕国被齐军占领。这件往事,对于即位的燕昭王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所以燕昭王在赵国帮助下回国登基后,便一直奋发图强,积极谋划削弱齐国。

苏秦、邹衍、乐毅等人才,都被招贤纳士的燕昭王收入囊中。秦、燕两国有姻亲关系,且秦昭襄王曾经在燕国当人质,回秦国登基的过程中,得到赵、燕两国的大力帮助。因此,面对燕国被齐国联军攻击,秦国自然不会坐视。

只是秦、燕之间隔着赵国,且秦国新败,只得求助赵国发兵救援燕国。但赵武灵王依旧想要坐收渔利,保持中立。燕国虽然比原来强大,可仍旧不是齐国联军的对手,被打得节节败退。

眼见赵国不发兵,燕昭王采纳了郭任的计策,声称要投降齐国。从上面我们知道,削弱秦、齐、魏对赵国才有好处。如果燕国投降齐国,自然会壮大齐国力量,因此赵国发兵救燕。后来,赵、楚两国都救援燕国,齐国不得不暂时罢兵。

但没有报仇的燕昭王自然不甘心,派出苏秦到齐国卧底,重金贿赂齐王身边之人,且鼓动齐王吞并宋国。这是历代齐王想要实现的目标,但周边强国都对宋国虎视眈眈,齐国吃独食自然会触犯众怒,引起其他各国的讨伐。

燕昭王的这个计策,很快便奏效。齐暋王很快信任了苏秦,开始为吞并宋国积极做准备。而秦国对此是乐意的,尤其是掌控了秦国国政的丞相魏冉,他一直想把宋国富庶的陶邑作为自己的封地,自然不会坐视其被齐国吞并。

秦国亦有自己的考量

秦国不想齐国吞并宋国,于是鼓动赵国攻齐,甚至许诺暗中派兵帮助赵国。然而赵国对此不能形成共识,迟迟不见行动。秦国一见如此,又立马改变了主意,想要联齐攻赵。只要齐、赵打起来,齐国自然没有能力去吞并宋国。

于是,秦昭襄王自称西帝,派魏冉到齐国尊齐王为东帝,并趁机提议齐秦联合攻取赵地。齐暋王对此大为心动,接受了秦国的建议。于是,齐秦联军裹挟了其他诸侯国,开始进攻赵地。

这种情况引起了其他弱小诸侯国的担忧,他们千方百计阻止齐秦联合。此时,已经回到燕国的苏秦,又被燕昭王派到齐国,离间齐秦关系。苏秦巧舌如簧,劝说齐暋王去帝号,专心征服宋国。因为征服宋国可以扩张土地,发展齐国实力,然后称帝才是名副其实。

齐暋王接受了苏秦的游说,取消帝号,且暗中让苏秦联络其他诸侯国,共同讨伐秦国。这一号召,自然受到其他诸侯国的拥护。五国攻秦的局面形成,苏秦达到了个人事业的顶峰。

于是六国从合而并力焉。苏秦为从约长,并相六国。

攻秦联盟形成,齐暋王便迫不及待地开始攻占宋国。燕昭王为了“鼓励”齐王,还派出大军协助齐军战斗。由此可见,齐国合纵攻秦,其实是为了自己吞并宋国的私欲。迫于联军的压力,秦昭襄王也取消帝号,归还一部分原来侵占的土地。

在此期间,齐国又与秦国勾搭上。秦国以不干涉齐国吞并宋国为条件,以此换取齐国不攻秦。等到其他诸侯国知道这个内幕后,六国合纵的局面便打破了。但齐国攻打宋国的战事一直不顺利,为了避免夜长梦多,齐暋王把在齐赵、齐燕边境的军队也投入到战斗,想以最快的速度拿下宋国。

最终,齐国吞并了宋国,获得了大量的土地和城市,但也对周边的赵、魏、楚形成了巨大威胁,秦国对此也深感不安。在这种形势下,各个诸侯国反齐的情绪高涨。而齐暋王因为忌惮孟尝君的声望,把他逼出了齐国,出任了魏国的相国。

孟尝君为了报复齐王,便积极联络各国伐齐。一直渴望东进的秦国看到了机会,主动出头联络此事。秦、楚、赵、魏、韩约定五国伐齐,而一直隐藏在幕后的燕国,也逐渐走到前台。

燕将乐毅统一指挥五国联军(此时楚国未参战,燕国取代楚国位置),燕国削弱齐国的目的彻底暴露。而原本防御赵国、燕国的军队,却被调离了边境,因此齐国难以形成有效抵抗。最终,乐毅率领联军,攻破齐都临淄,齐暋王逃跑,但最终也被杀掉。而南方的楚国此时也趁火打劫,夺取了部分齐地。

综上所述,齐秦两国确实有瓜分赵国的打算。但此时的赵武灵王雄才大略,在大力发展自己的同时,也展开了积极有效的外交,使得斗争的矛头最终没有落到自己身上。而燕昭王也是一代贤主,且把斗争的主要矛头对准了齐国。无形之中,赵、燕两国便有了共同利益,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共同进退。

秦国的利益是想关东诸侯自相残斗,并无固定的合作对象,只会水水推舟,因势利导。而齐国一直以来,想要吞并宋国的战略指导思想,使得齐国最终独吞宋国。

(齐国)举五千乘之劲宋,而包十二诸侯。

齐国这种打破均衡的态势,想要并吞天下的野心过早暴露,引起了其他诸侯的恐惧,自然遭到不遗余力的打击。

无论是赵武灵王还是燕昭王,他们斗争的方式都比较高明,使得自己的野心被掩盖起来。而且此时,他们都和秦国保持了相对良好的关系,也一定程度上保全了自己。

赵国没有被吞并,齐国却被五国讨伐,甚至差点灭亡,是各国斗争策略的比拼,是“合纵连横”后的产物。齐国计弱一筹,自然结局比较悲惨。自此之后,秦国独强,等到范雎再晋献“远交近攻”的策略,秦国“合纵连横”和“远交近攻”联合运用,关东六国被灭的结局也就注定了。


飞熊说历史


大家都知道,在战国时代秦国的一大外交策略就是远交近攻,赵国与秦国的近邻,为什么秦国不攻打赵国,反而与赵国一同参加五国伐齐呢?

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在五国伐齐之前,齐国是唯一能与秦国匹敌的超级强国

在马陵之战后,齐国一战击败霸主魏国,跃居第一强国。后来,秦国在商鞅变法后后来居上,与齐国并列为战国时代的超级强国。齐国在齐威王、齐宣王时代异常强大,西破魏国,北灭燕国(后来燕国复国)、南破楚国。更令秦国感到害怕的,是齐国孟尝君曾合纵魏、韩两国,两度进攻秦国,迫使秦国割地求和。这是秦国在成为超级强国后,蒙受的最大耻辱。后来,秦昭王企图称帝,考虑到齐国的强大,还派魏冉出使齐国,提出秦为西帝、齐为东帝的主张。可见在秦人眼中,齐国之威胁,要远远超过其他诸侯。

第二,秦国为什么不与齐国瓜分赵国呢?

如题主所言,既然秦、齐均为超强级国,而赵国横亘在齐、秦之间,那么秦国为什么联合齐国瓜分赵国呢?

这是与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分不开的。秦国在商鞅变法后走向强盛,积极向外扩张。与秦国相邻的诸侯有赵、韩、魏、楚四国,秦国要与四国为敌是很吃力的。起初赵国的国力是比较弱小的,在与秦的战争中屡屡受挫。到了赵武灵王时代,赵国开始“胡服骑射”变革,为了赢得相对安定的外部环境,赵武灵王果断与魏、韩等国脱离合纵联盟,转而奉行“结秦连宋”的策略,也就是与秦国、宋国结盟。与此同时,秦国为了集中力量打击韩、魏、楚三国,也乐得与赵国和解。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秦、赵两国是保持和平,对两国都有切实的战略利益。

第三,秦国通过五国伐齐,整垮最强大的一个对手

战国是一个纵横捭阖的大外交时代,各国在盟友与敌人之间不停地变幻角色,唯一不变的只是自己的利益。在战国史上,既有过合纵伐秦,也有过合纵伐齐。由于地缘上的优势,秦国拥有黄河之险、崤函之固,故而凭借险要地形五次阻挡了东方诸侯合纵攻秦。但是齐国却因为一马平川的地形,在一次“五国伐齐”中就被群殴打垮了。

为什么韩、魏等深受秦国之害的诸侯,会联合秦国伐齐呢?因为在他们眼里,齐国与秦国是同样可怕的敌人。在齐湣王灭了宋国后,又连续占领楚国北部之地,同时占据淮夷七百里之地,领土几乎扩张了一倍。更要命的是,齐湣王还打算灭掉周室,成为天子。齐湣王野心如此之大,令东方诸侯无不惶恐,这才有五国伐齐的故事。秦国抓住这次机会,参加合纵攻齐,最终齐国从一流强国沦为二流国家。

我个人认为,“五国伐齐”对战国历史的影响,要超过长平之战。因为齐国是唯一能和秦国平起平坐的对手,而后来的赵国尽管军事力量也很强大,但还秦国还是存在不小的差距。


君山话史


公元前284年,燕、秦、韩、赵、魏吴国合纵攻打齐国,战事打响之后,南边的楚国也出兵进攻楚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五国伐齐”或者“乐毅伐齐”。

楼主提出的这个问题,九州认为其实是读史不细,忽略了几个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和时间问题。

关键:“五国伐齐”发生时间是早于“远交近攻”策略的提出的,不可混淆起来。

“五国伐齐”这一事件,其发生时间是公元前284年,而我们都知道,“远交近攻”是范雎向秦昭王进谏时提出的策略。

“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战国策·秦策三》

战国时期,范雎觐见秦昭襄王阐述其秦一统天下的战略。范睢认为,只有做到"得寸即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才能真正消化所取得的领地,主张“远交近攻”策略。这一策略得到秦昭王的积极推行,并任范睢为相。“远交近攻”策略先把斗争重点放在离秦国较近的韩赵魏三家,而暂时对较远的齐楚置之不顾。“远交近攻”不仅巩固了秦国所攻取的土地,还破坏了东方诸侯国的“合纵联盟”,加快了秦国统一的步伐。

但是,楼主可能忽略了范雎入秦的时间了,据史料记载,范雎是秦昭王派往魏国的使臣王稽于公元前271年悄悄带回秦国的,也就是说,他进谏秦昭王提出“远交近攻”之策的时间比“五国伐齐”的时间晚了至少13年,并不存在与“五国伐齐”的策略矛盾。

实际上,也正是因为秦国参与了“五国伐齐”,才会有范雎的“远交近攻”策略的提出。


即便不考虑这一点,九州认为也可以从以下四点进行解读:

首先,“五国伐齐”是燕国所主导,并非秦国。

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燕昭王在百废待兴之际登上了燕国王位,之后通过几年的艰苦奋斗,奄奄一息的燕国缓过气来,此后他高筑“黄金台”,广纳英才,一时间天下贤士纷纷来投,其中就包括魏国名将乐羊的后代子孙乐毅、赵国的名士剧辛,齐国的稷下学宫令邹衍。其中最为重要的人物当属乐毅,燕昭王对其信任有加,军国大事皆委其身。乐毅也不负众望,在燕昭王的支持下力行变法图强,短短几年时间将燕国恢复了元气,不仅拥有了一只训练有素的精锐新军,更是让燕国百业俱兴,国力渐盛。

公元前284年,为报当年差点亡国之辱,燕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联合秦、韩、赵、魏四国近四十万兵力共同伐齐(战争开始后楚国也加入联军),激战于济西,大败齐军。之后联军一路势如劈竹,如入无人之境,齐国军民溃散,乘胜攻克齐七十二城,直入都城临淄。并烧齐都宫庙宗室,掠珍宝巨财一空,尽归燕国。燕国至此达到鼎盛时期。当时齐国仅剩莒、即墨仍在坚守,几近灭国。

之前不可一世的齐国兵败如山倒,差点亡国灭祖,即使后来复国,也早已今非昔比。其国力一落千丈,与秦国相比更是天壤之差了。因此说,“乐毅伐齐”对于齐国而言堪称毁灭性的打击,此战后,秦国所剩强敌只剩下赵国了,这对于战国历史的进程的缩短有着显著影响。

可见,当时策划“五国伐齐”的主导者是燕国的燕昭王和乐毅,并非秦国。

其次,秦国即便不参与合纵,也阻拦不了此事的发生,还不如参加以分一杯羹。

如前所述,“五国伐齐”在性质上其实是燕国的复仇之战,燕国不论是参战的兵力,还是决战意志都是五国之中最强的。其他四国连同后来参战的楚国之所以参与合纵,主要的目的并非复仇,而是源于两点:

其一,对齐闵王此前的嚣张气焰极度不顺眼。齐闵王在位期间,穷兵黩武、好大喜功,不仅四处耀武扬威教训别人,甚至把谁都不敢兼并的宋国个灭了,让列国立即危机感大增。

其二,都想借势趁机削弱齐国并分得一杯羹。大家心里应该清楚,这么多国部队联合打击齐国,齐国又无天险可据,胜算其实是比较大的,如果不参与进来,届时岂不是干瞪眼。

因此,秦国虽然和齐国相距较远,也定然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而且,即便秦国不参与合纵,以燕国当时的国力、兵力以及复仇决心,伐齐之战在所难免。

再次,“远交近攻”和连横是主体策略,并不代表就不能用合纵,一切的决策标准是因时因势而变的,但唯一不变的就是国家利益。

即便说,“五国伐齐”之时,秦国已经实施“远交近攻”的策略,那也不能说秦国就非得不参与伐齐之战了。毕竟所谓策略都是为国家利益所服务的,在形势有利的情况下,趁机到中原区搅局,促成山东六国内部混战和相互削弱,即便不能消灭齐国,但至少可以扼制一下齐国这一超级强国,这是秦国乐见其成的,是符合秦国国家利益的。实际上,五国破齐后,赵国和燕国联军仍继续攻齐,而秦国却早将大军调回去攻伐临近的三晋,其中赵国的蔺(今山西离石西)、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两城就是在那时被秦将白起所攻取的。可见,秦国虽然参与伐齐,并没有忘记趁机去蚕食周边的邻国土地。

因此说“远交近攻”和连横是秦国的对外的主体军事外交策略,并不代表它就不能用合纵,一切的决策标准是因时因势而变的,但唯一不变的就是国家利益。

第四,“五国伐齐”之时,赵国正是国力鼎盛之际,不是秦国想分就能分的。

前文说了,“五国伐齐”爆发的时间是公元前284年,彼时的赵国正是在雄武的赵武灵王对赵国“胡服骑射”改革之后国力最为强大的时候,时任国君是赵惠文王,当时有蔺相如、廉颇、平原君、赵奢等文武大臣,政治清明,武力强大,长期成为东方六国阻挡秦国东进的重要屏障。

这样强大的赵国,并不是秦国想分就能分的。实际上,历史上著名的“完璧归赵”“将相和”的典故都是发生在此时的赵国,而之所以会有“完璧归赵”其实是秦国对于赵国的一种外交试探,说明秦国当时还不敢冒然挑起与赵国的全面战争。这样的状态一直延续到了赵惠文王、蔺相如和赵奢死后、廉颇也老矣之时,才发动了著名的“长平之战”。

总结

综上所述,秦国参与“五国伐齐”与其“远交近攻”的策略,不仅在时间先后顺序上不存在矛盾,而且在国家利益和战国格局层面来看也并无冲突之处。


九州历史杂谈


“远交近攻”并非伟大战略而仅仅是政治语言

打近的比打远的更容易控制新占领的领土,应该是一个小学生都明白的道理。或者说你问一个小学生,你打游戏是“远交近攻”好还是“远攻近交”,我想信绝大多数小学生就会选择前者。说这是一个伟大战略实在是有些勉强。

再者 回看过往。晋扶吴以攻楚,楚助越以灭吴,秦楚联姻以抗晋,秦孝公时期联合齐赵围攻魏,都是远交近攻的实践,该战略也绝非范雎的创举。

这时,我们就揣摩一下范雎所提出的方案:先拉拢韩魏,如果韩魏不服就打,这时建立起秦韩魏联盟,威慑楚齐联盟使其加盟,这时燕赵赵国也必然不敢和五国联盟作对。这时由于剩下的国家都是秦国的盟国,秦国突然和韩魏解盟开战即可。

列位,闻到些许天真的味道了吗?许秦国解盟,不许齐楚燕赵此时解盟以助韩魏?似乎傻傻地认为战国时期的同盟关系如哥们儿般牢不可破。

但是范雎 和听信的秦王都不是傻瓜,那么范雎提出这么一个完全不可行的方案,且秦王没像看傻子一样看范雎,原因在哪儿?

“王上,画张新的大饼才能拉拢属于您的势力啊”

其目的,正是为了扳倒掌控秦廷近三十年的楚党,故而以“远交近攻”作为政治语言攻击秦廷内楚党多年来的复杂纵横布局。

如果认为该观点有阴谋论嫌疑,那我们就要了解到,

其后该战略(包括另一个战略“毋攻其地而攻其人”)根本没有实施!!秦廷确实有“近攻”,发动灭韩战争,随后韩廷壁虎甩尾把上党甩到赵国。

长平之战期间,齐燕明确宣布站在赵国一方,“远交”根本不存在。只是魏楚不表态,齐燕不敢有明确救赵行动,并非其为秦国盟国所以不救赵。

秦国唯一的盟国是相爱相杀多年的魏国,但从事后看,也只是名义盟国,实际上与楚国有隐形联盟

长平之战六国不救赵的原因不是蠢,是魏楚要渔翁得利。赵国敢接收上党也是对赵魏楚联盟的力量有信心(邯郸-虞城-汾城系列战役也的确证明了)但没想到魏楚的真正目的,是想同时坑了秦赵


魔鬼中的憨憨


首先在齐国没有吞并宋国之前,秦王有拉拢过齐王,他打造了两个皇冠,送给齐王一个,自己一个。称自己西帝,齐王东帝。秦王是想通过强强联合,瓜分其他国家的,但是齐王受到燕国间谍挑拨离间,拒绝了秦王。所以我觉得秦王只能选择找机会干掉齐王了。

而齐国灭了宋国就给了灭掉齐国的机会。至于为什么招来联军的讨伐,我觉得有3个原因。

⑴宋国的土地肥沃,经济发达。齐国吞并宋国以后,国力会迅速发展,成为一家独大的局面,平衡就会打破,这是其他国家不愿意看到的。

⑵燕国的精心谋划。燕国和齐国有不可化解的矛盾,两国必有一战,燕国为了自身的安危,就积极谋划联络各国,共同对付齐国。

⑶秦国的推波助澜。齐国是秦国争霸天下的最强对手,自然不会放过打击对手的机会。于是暂时搁浅了远交近功的策略,加入了联军。为了达到灭齐的目的,更是声明灭齐以后不占齐国一寸土地,这样就等于告诉各国,你们放心进攻,我不会像齐国一样扩大地盘,增强国力。


独孤飞壶


五国伐齐这件事,咱们不妨先从两个王说起,这三位便是秦惠文王和齐宣王。

秦惠文王,便是杀死商鞅之人,但另一面,他确实也是一个北扫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於的中兴之主,可以这么讲,日后秦能一统天下,他打基础的功劳是不可磨灭的。

但在秦惠文王那个时代,西毒虽毒,却还不是唯一的霸主。东邪齐国,也颇有实力。尤其是同一时期的齐宣王,招揽了大量人才,稷下学宫进入鼎盛,如荀子、孟子都在齐国讲学。

只不过,大家其实都懂的,一个中等强国要想发展为超级大国,那他首先对付的,不是与他实力相近的中等强国,而是一些弱国。只有吃饱了小鱼虾米,才有实力去搞定那些大鱼。

秦国的小鱼虾米,就是巴蜀义渠。那么齐国呢?

其实齐国的周遭,也有小鱼虾米,譬如鲁国、卫国,但问题在于鲁卫两国虽小,却是老牌子的姬姓诸侯,也就是周天子的亲家,要知道秦国对周天子彻底翻脸,也是在中后期。齐国如果在这个时候就对姬姓诸侯翻脸,当然不是说完全不可以,但风险很大。

那么燕国呢?燕国也是姬姓诸侯,齐国为什么就能说上就上呢?

因为燕国自己出了问题,燕王哙学古人要搞什么让贤,结果国内一片混乱,齐宣王便趁这个机会,花50天便搞定了燕国。

但问题就在于,秦国吞并了巴蜀义渠,中原国家没有任何反应,齐国吞并了燕国,赵国、楚国他们便急了,为什么?因为燕国比巴或者蜀都要大,而且赵国和燕国就是邻国,一旦齐吞燕成功,赵国便在齐国和秦国两大强敌的夹攻之下。

同样的处境,也出现在楚国这一边。所以楚国和赵国,便对齐国强硬表态,如果不撤兵,别怪我们二打一。

老实说二打一齐国并不怕,可是秦国在这时候便加入进来,变成西毒北丐南帝三大高手打东邪一个,那齐国就没折了。

于是齐国便只能撤兵了。

当然,齐国并没有就此放弃,到了齐闵王时期,齐国便和韩魏结盟,在公元前296年联合进攻秦国,一举攻破函谷关,以至于秦国被迫割河东讲和。

随后,齐国又与赵国联手,对付燕国和中山这两个敌人。最终是赵国灭了中山,而齐国则再次出兵,大败燕国。

这个时候,齐国便达到了巅峰状态,关东五国除了楚国,其实都把齐国奉为武林盟主。稍后便有所谓的五国伐秦。

但这一次,成绩便远不如上一次三国伐秦,因为盟友不齐心,尤其是被齐国欺负过的燕国,简直就是怀恨在心。到了前284年,燕国终于与赵、韩、魏、秦组成五国联盟,将齐国一举打败,这一次齐闵王被杀,齐国几乎就此灭亡。

而这个时候,秦王是最开心的,因为最大的对手被搞定了,东邪被打残了,西毒自然心情愉悦,从此他便可以很笃定地慢慢折磨韩、赵、魏这三个傻小子,而齐国也绝对不会伸手再帮三晋抵御秦国。三晋尚且如此,对齐国下死手的燕国,更是不可能援助了。

所以此后,秦灭韩、灭魏、灭赵、灭燕,齐国都无动于衷——当然,这里也有别的原因,但当年这四个国家联合秦国暴打齐国的场面,确实也很难让齐国人忘怀。

最后便是,六国俱为秦所灭。


司马路的历史会客厅


朋友们别抢,这个问题我来答:

俗话讲“没有永远的朋友,亦没永远的敌人只有利益是才永恒”,在乱世大争的战国时代,更好的诠释了这一定律。

秦昭襄王与齐湣王时段,战国间争斗,其实就是秦齐之争。其它各国在其中,只是扮演着一个配角角色。

各种的纵横合纵都是为本国争取到更大的主动权,互相的合作抵制,各种的牵制交错,各方好不闹热。

而秦齐之争,最后又以齐国失败而告终,从此,由一个大国沦为小国,也只能偏隅在海滨之土,再也没有逐鹿中原的能力。

齐湣王时的政治格局更利于称霸群雄:

三晋与秦历来有世仇,秦国为了实现东西愿望,魏,韩,赵三国与之抵御反击!大小阵战不计其数,只为把秦扼制在函谷关内。而齐国在经历了大变革之后,慢慢成为了诸候大国。

楚国在与齐国垂沙一战,大败后,元气也大伤,只能依附齐国,与其结盟。燕国身处苦寒之地,也翻不起太大的风浪。三晋大地在面对虎视耽耽的秦国,更愿与齐国合作结盟。

如此形势下,齐国是一片大好局面,赢得各国信任,进退自如,纵横捭阖随心所欲。可好景不长,齐湣王一步步断送大好前程。

齐湣王一步步给自己挖坑,盟友变敌人:

曾经,齐韩赵三国合纵伐秦,逼的秦国割地求和,同时作为北方的燕国为从中渔利,进攻齐国,惹得齐大怒,出兵大败弱燕,烧杀抢掠,恶迹累累。燕只能忍气吞气,伺机复仇。这是把燕彻底得罪。后来燕用苏秦为间谍,行使在各国之间,只为到处挑拨离间齐与众国的关系,瓦解盟友,孤立齐国。

为扩大齐版图,齐王攻打土地肥沃的宋国,相邀赵,韩辅助。齐王贪心不足,竟想独自吞并宋,为齐所有。这一举动,直接引来了赵韩的不满,又算是得罪了。在列国的干预下停止了对宋的攻击。但没过多久,倾一国兵力独自灭了宋国。这引来列国的忿慨恼怒。作为三晋各国,眼看着宋国领邦这片肥肉,落入齐一国之手,是恨的咬牙切齿。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都为苏秦,原因很简单,只为报燕国对他的知遇之恩。想当年苏秦穷困潦倒,游说名国博功名,只有弱燕收留了他,他要报恩,要凭自己的能力让北燕强大起来。

不光这样,还撺掇齐王攻打列国。而这一切的一切,齐王还被蒙在鼓里。等到发现他为间谍时,己悔之晚矣。六国合纵,共同讨伐齐国。

秦国率先发兵,紧接着合纵大军出兵,一路势如破竹,浩浩荡荡。而在面对气势如虹的联军,本应固守应变的齐,确选择正面对决,接二连三的败下阵来。土地,珍宝就在短短的时间被灭。真是可惜了大好局面,仓惶而逃的齐王,这时还想着卷土重来,真是可笑愚蠢!

齐的灭亡,对秦的意义:

齐国在,对秦的牵制最大。曾经各国以齐马首是瞻。如今齐退出大国的行列,少了一个最大的敌人。列国都要看秦的眼色行事。

而秦在经过多年的休养发展,厉兵秣马,早以是蠢蠢欲动,试图东出。纵横合纵是游刃有余,起码不用担心强齐的作梗。

强齐的衰退,其实是帮了秦国的大忙。秦可以早一步实现东出计划,谋划全局;强齐的衰败,也使秦一跃成为第一大国。虽然后面又有冉冉新兴的赵国起来了,但与强大的秦国也是不能抗衡。加剧了秦统一的步伐。

本篇结束!


铭豪谈史


战国七雄时代是一个跨度很长的时代,要不要也不会有始皇帝奋六世之余烈这么一说了


五国伐齐,是当时齐国势大已经威胁到周边国家的安全,秦国虽然离得远,但并不介意落井下石踹齐国一脚


就跟后来春申君合纵围了函谷关一样,齐国本来也是答应出兵攻打秦国,秦国的说客蔡泽以一己之力斡旋于齐国政坛,让秦国避免面对六个国家的围攻,秦齐两位国主并称东西二帝,可以理解为已经达成了同盟


至于为什么齐国不与秦国瓜分赵国,一是因为齐国被搞了一次以后只剩半条命,差点被灭国。二是周边燕国是不会轻易让齐国动用这么大的兵力去瓜分赵国。三是谁都不能保证两国合力能灭了赵国,嬴政走上政治舞台之前,战国七雄里边最势大的仍然是赵国,凭借着北方游民的战斗力,让赵国一直保持在第一梯队,虽然巅峰的齐国秦国确实比赵国兵力强大,但赵国从来没掉下二流国家。


当然,后来有了白起,有了王翦,赵国就没了


远交近攻是策略,而不是主要目的,嬴政时期,秦国的主要目的就是灭六国,统一华夏。我能打你们六个的时候,也就不存在交近还是交远了,你们都是我的菜


晨影漫客


在战国历史上,齐国和魏国一样,都有属于自己的辉煌时期。不过,众所周知,笑到最后的是秦国。其中,就秦国和齐国来说,二者都曾到了五国的讨伐。一方面,齐国在五国讨伐,尤其是乐毅的燕军连续攻占七十多座城池后,自此之后都没有恢复元气。另一方面,秦国在历史上遭受了不止一次的五国联合讨伐,最惨的一次匡章率齐、魏、韩三国联军 (后加入赵、宋两国)攻破秦国函谷关,但对于秦国的国力并没有造成致命打击。那么,秦国被多次五国讨伐都没有大碍,齐国怎么一次就差点灭国呢?

首先,一个直接的原因就是秦国和齐国的地理不一样。就秦国来说,函谷关易守难攻,而齐国则是平原地区为主,一马平川,几乎无险可守。并且,相对于秦国的战略纵深,齐国背靠大海,缺乏战略纵深。进一步来说,五国乃至六国攻打秦国,一是获得的土地以山地居多,且齐国和燕国很难直接获得接壤的土地。而五国攻打齐国,获得的土地较为肥沃,而且不仅秦国获得了一块飞地,其他几个国家都能获得直接接壤的土地。由此,因为攻打难度和动机上的区别,直接影响到秦国和齐国的结局。

其次,就军事传统上来说,秦国自开国以来,长期和西戎等少数民族搏斗,民风彪悍。特别是在商鞅变法之后,全民皆兵,军事动员和战斗力极强。而齐国呢,虽然说国家自齐桓公和管仲之后变得特别富有,但是在民风上显然没有秦国强悍,其军事动员和战斗力更没有秦国强大。此外,就齐国来说,齐闵王穷兵黩武,吞并宋国等战争造成国内百姓民不聊生,怨声载道,也是齐国没有抵挡住五国进攻的重要原因。

再者,就政治外交上,秦国明显超出齐国一头。面对五国乃至六国的多次围攻,秦国除了依赖地理和军事上的防守,政治外交上的分化瓦解和长期奉行的远交近攻策略,也是其数次化险为夷的关键。即便函谷关被攻破了一次,但秦国立即割地求和,让韩国和魏国得了一点小便宜。不过,与之相对应的秦国,不仅在内部不稳定前提下盲目扩张,而且面对宋国这块肥肉,没有考虑到周边赵国、魏国虎视眈眈的态度。当然,齐国遭此大难,跟苏秦这位纵横家也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

最后,总的来说,除了晏婴外,齐国缺乏一流的外交乃至政治人才。虽然战国中期的齐国击败了霸主魏国,但是以一国之力敌五大强国,不败都难。至于秦国,不仅在商鞅变法后逐渐走向强盛,而且拥有张仪等优秀的外交人才,从而对五国以各种方法分化瓦解。由此,在战国中后期,秦国从齐国手中接过了霸主地位,而彼时的赵国和楚国虽然也很强大,但霸主和统一天下的,最终只能是连续数代没有昏君的大秦帝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