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網上上課,這事你咋看

因為疫情的原因,現在學校都不能正常開學,但是學業還得繼續,所以現在流行的是網上授課,釘釘微信成了學校講課的必要工具。

故事:網上上課,這事你咋看

也正是因為這次的網上授課,在網上看到的段子可真是不少,各種把家長逼瘋的段子,從而也確實暴露出不少家長的辛酸和無奈。

畢竟輔導學習這事,更多的家長都缺乏相關經驗,平日裡更多依賴的是學校老師的輔導和監督,一下子讓家長做這事確實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教育還是需要有專業的人來做這個更為靠譜。

今天看了一眼侄子學習的課本,不僅感嘆現在小孩子學習的課程確實難度較大,語數外講的內容跟之前自己上學的時候學的完全是兩碼事,要說看不懂吧這個還不太現實,但是確實理解起來有點難度是真的。

對於這樣的課程讓十來歲的小孩子學習,最重要的應該是引導,用一種更形象的方式去闡述課本里的知識點,如果採用強制輸入模式的話,肯定不行,知識的掌握還需要在理解透徹的基礎上才好。

故事:網上上課,這事你咋看

但是能遇到一個善於引導學生的老師確實還是蠻不容易的,大部分老師可能上課只是為了有份不錯的工作和收入而已,真正能對教育理解深入的人畢竟是少數。

記得之前上學的時候,我自身的歷史成績就一直很差,甚至可以說是慘不忍睹。一百分的試卷我能考出八分的優異成績,說來這真的一段光輝的歷程啊,汗顏的很。

但是現在想來那個時候學習成績差可能就跟當時的老師有關,上課的古板樣不入我的法眼,而且各種的死記硬背的教書方式,也讓當時的自己非常不屑,每當講到各種不平等條約的時候老師強調的考試重點,我都感到非常的羞恥和氣憤。

也正是這些原因,導致自己的歷史成績一直都沒有及格過,甚至於剛發下來的歷史書本我都能把它撕個粉碎,細想當年,自己確實不是一個學習的料。

但是事情也往往在不經意間有所轉機,那就是學校分的文理班,當知道可以選擇文理之後,我則是義無反顧的選擇了理科,這也許是為了躲避自己最討厭的歷史所作出的理智決定吧。

故事:網上上課,這事你咋看

其實,歷史真的是這麼枯燥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歷史很精彩,只是講述歷史的人沒有講好而已。

後來踏入社會閒來讀一些歷史文獻,反而發現了另一個層面的精彩歷史,故事的生動、人物的活靈活現都深深的吸引著自己。


《明朝那些事兒》這本書雖然是小說,但是裡邊的歷史故事到是真的,用了另外一種形式描述著那段精彩的往事。

所以同樣的事情,你產生的不同認識和情緒,都跟你第一次接觸這個事情時候的周圍環境、周邊的人都密切的關係,也許採用了一個恰當的授課方式或話術表達就能在無意間改變受眾群體以後的認知和人生的道路。

故事:網上上課,這事你咋看

知識是固定的,但是人是活的,方法是多樣的,生搬硬套、死記硬背的方式或許已經落伍,更應該採用循序漸進、督促引導的方式。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回憶,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玩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