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书法一定要写出风格?

北望书斋


您好,关于“书法为什么一定要写出风格?”这个问题,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问题本身斟酌起来似乎有些模糊,是没有写出风格的不是书法,还是写书法时一定要有风格?

风格是一个艺术概念,是指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的有代表性的面貌风格。就书法作品本身来说有自己的风格;就一个书家来说有个人的风格;就一个流派、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书法来说,又有流派风格、时代风格和民族风格。

从这个定义上来讲,风格的内涵是很广泛的。我们这里只限在书法领域谈论。

那什么是书法呢?

从表面字义理解,书法指书写的法度。生活中,书法一词另具备以下含义:第一,某幅书写作品的代称或者所有书写作品的统称;第二,一种艺术类别,一般指书写汉字的艺术。

由此可见,我们讨论的问题应该就是

“书法作品的风格是怎么形成的?”

书法风格的形成比较复杂,除了与其师承、家学、名家影响,及继承传统技巧有关外,又与作者个性、气质、胆识、艺术素养、审美情趣,以至人品等各方面均有密切关系。但是继承传统经典则是各位书家的必由之路。古代书家及其作品均是在前人基础上,大胆创新,独辟蹊径,创出不同风格的。

褚遂良博览右军书法,遂渐形成自己不同于欧、虞的风格,引领了初唐妍媚多姿、刚柔相济的新书风,从而改变了书坛以欧阳询瘦硬为主的书法格局。

米芾少时苦学颜、柳、欧、褚等唐楷,打下了厚实的基本功。后听苏轼指点学魏晋书风。他的书法作品,有着沉着痛快,淋漓惊艳,欹纵莫测,雄强醒目的特点。

再如颜真卿之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创“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唐伯虎之书俊逸挺秀,妩媚多姿,行笔圆熟而洒脱。刘墉之书初看圆软滑,若团团棉花;细审则骨骼分明,内含刚劲。郑板桥之书用隶体掺入行楷,自称“六分半书”,人称“板桥体”……他们无不是集众家所长,勤学苦练,才写出令人称道的书法。

这个方法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讲同样适用,舒同是中国书法事业的继承者和开拓者,他自幼喜爱书法,5岁学书,曾系统地临过古代碑帖,师法颜真卿、柳公权、何绍基等名家,但师古而不泥古,尊法而求新变,并注意取其精华,大胆尝试,逐渐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创立了著名的“舒体”。他的书法,宽博端庄,圆劲婉通,用笔老重,藏头护尾,点划润厚通畅,别具风格,是现代书法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

所以,我们要想写出具有自己风格的作品,只要按照传统意义上的规范去练习,摹帖、临帖、读帖、背帖,在专注一家之长后再博采众家所长,习之,思之,创之,从入帖到出帖,我想我们不一定都成大家,但形成属于自己的风格也应水到渠成了吧!反之,不加思索,随心所欲的练习也只能是写字而不能称之为书法,更与“风格”二字不沾边了。

以上观点若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师友批评指正🙏🙏🙏


冉冉升起wxs


并非一定要有个人风格。我认为有功底的字即可被称为书法,而不是有风格的字。

如果你能写出完美的打印体,那也是功底,也叫书法。虽然在装模作样的艺术家面前显得比较low,但是你真实,专一而执着,你能日复一日写着如此无聊的字体,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其实也会有很多人佩服你,是有市场的。

如果你能和田英章诸多弟子一样,写得和田英章差不多,那也是写得一手“田体”,也算是田体书法,参加国展虽然无望,办个班至少不愁被学生以及学生家长质疑水平。

所以没有个人风格的字并没有什么关系,关键是看与你个人追求合不合。如果你希望成为艺术家,你一定得写出个人风格,但是社会并不需要如此多艺术家。尤其是在如今高校批量生产艺术家的大环境下,成为一名工匠虽然看着不高端,但至少穷不死。

我个人只是喜欢单纯的写字,并不希望成为一名工匠,也不希望被打上艺术家的标签。因此风格对于我来说并不重要。



王小司书法课


书法的风格形成是一种创新。学习书法一定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的创新,这样形成的个人风格才是真正的艺术,而不是所谓的随意涂鸦的丑书就是个人风格。丑书不是书法。

书法是经过几千年的传承才形成了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书体。各种书体经过书法家的研究创新又形成了具有各种风格特点的书法字体。比如草书代表人物的张芝,怀素,张旭。楷书代表人物的钟繇,王羲之,王献之,欧阳询,褚遂良,柳公权,颜真卿,赵孟頫。行书里的苏黄米蔡等。当代的启功,沈鹏,欧阳中石等都有自己的书法风格特点。











陈伟1


当代艺术名人榜

刚刚

众所周知,书法是瞬间的艺术,却需要一生的功夫。其次书法是不可复制的艺术,即使是王羲之,也不能重写《兰亭序》。书法还是充满遗憾的艺术,往往会有败笔,往往会有写不好的字。

优秀的书法作品,字里行间透露出娴熟的笔法、漂亮的结构和完美的章法,以及深远的意境。将这些美的组合足以使书法爱好者所痴迷,甚至以终身相许。因此,要使书法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是很难的,其难主要解决以下六个难点:用笔,结体,墨法,章法,意境,统一。能否突破这六个难点,是写好书法的关键。


当代艺术名人榜


我们常用“写出了个人风格和特色”这么一句话,来评价某个书法家的作品有极高的艺术性。

确实,历数各时代书法大家,像王羲之“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比如颜鲁公“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比如李北海“初学王右军行法,即得奇妙,乃复摆脱旧习,笔力一新”。这样的范例比比皆是。

书法的大成就在于创新,这句极简单的话却迷惑了很多人,甚至有人会问写字成为书法艺术,要有个人的独特性,那为什么还要临帖师古呢?

这中间其实忽略了一个关键的因素,书法的“法度”。

书法的法度是什么呢?是确保你是书法的一种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书法也不例外。

书法的法,包括笔法、墨法、字法、章法。

规矩和艺术看起来好像有点矛盾,打个比方或许就明白了。

比方做衣服吧,你一定要按衣服的特性、做衣服的尺寸计算方法——也就是规矩来做,才可以称得上衣服。至于它受不受人喜欢,前提还是衣服。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大概也就这么个意思。

书法也是这样,首先要是书法,才可能评论优劣。

书法的法都是无数代先贤各自穷尽一生,探索、研究、积累而来。就像一位多能的巨人,只要你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他都会把你高高地托在肩上。不学古师古,自己闭门造车,别说一辈子,两辈子也不一定有所建树。


逸雲斋书画


风格必须在你练到一定程度上再去考虑的,盲目求风格容易就是“江湖体”,必须学到能判断是否真的自己审美足够发挥自己的风格级别才谈风格才是正确的。

稳定性别无它法,多看,提升审美,多练提升控笔,眼高于手是好事,说明你能看到不足,认识自我不足才能有前进道路,反复对错误的改正练习是提高稳定性最好的办法。



风雅堂


书学即人学,自古就有书为心画之说。书法是为了表露心际,展现胸怀。书法艺术不仅仅是一门造型艺术,也是一门表现艺术。他不同于绘画对客观世界的描摹—注重现实的再现。而是以及其简练的线条抽象概论世界,表达对世界的认识和态度。如看到欧阳询的楷书,就会感受到他面争庭折,骨鲠特立的风采。看到虞世南的楷书就会感受到他温润如玉,恭俭谦让的儒风。

正是书法这种表现人的对世界的构想、哲思。书法才应写出自己的风格。书如其人,书法的高低正是看书法家的创见高低,他赋予了书法以什么样的意义。看他独特的艺术视角。通过他的视角得到对世界的新的认识。秦人赋予了小篆以工稳,正如其统一的法度。汉人赋予了隶书以雄浑,正如其北击匈奴的气概。晋人赋予了行书以飘美,正如其名士气质、雅好风流。

纵观中国书法史,被后人推崇的大家们无不别立面目。为后人提供着优秀而不同范式。正如黄庭坚所说的“学人作计終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也正是书法这种表现人格的独一性,使得当今一些艺术家不惜声名,大胆夸张,追求本性的表露,遵循灵魂的放逸。不慕风雅,唯求不同。


无非是书法


我好,我倒不觉得是一定要写出风格,而是无论你怎么写,书法最终都会呈现一种风格出来。

风格的形成其实在最开始练字的时候就有了,向欧颜柳赵学习,向字帖碑刻学习,只是借鉴别人已经成熟的风格为我所用,到最后虽然会偏向某一家的风格,但肯定不会一模一样,这就是书法的神奇之处,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风格。

另外从书体上也分为不同的风格,楷书的风格是端庄,行书的风格是流畅,草书的风格是多姿……。

每个人理解的风格也是不同的,诸如丑书,有些人认为那也是一种特别棒的书法,每个人评书的风格,看法千差万别,有人看结构,有人看笔法,有人看章法,有人看笔力。但最终雅俗能够共赏的书法风格,我认为方为上品,比如王羲之的行书,欧阳询的楷书,都是书法中最巅峰的风格。


设计师清华vlog


首先非常感谢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并非一定要有个人风格。我认为有功底的字即可被称为书法,而不是有风格的字。

如果你能写出完美的打印体,那也是功底,也叫书法。虽然在装模作样的艺术家面前显得比较low,但是你真实,专一而执着,你能日复一日写着如此无聊的字体,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其实也会有很多人佩服你,是有市场的

所以,学书要形成风格是对有深厚功底,对传统书法有了系统而全面的了解的书者而言。

没有任何一位书家是脱离传统书法而存在的,ta的风格也是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之上。而且风格还要区别于习气,如果一个书者因为个人的陋习而形成风格,这样的风格是不足道的。创新是书画艺术的生命与价值所在,但书法的创新必须建立在传统基础之上,传统好比高楼大厦之地基,地基不牢,高楼注定会垮塌。只有长时间的积累,遍习名家,顺应自然,不经意中会形成并表现自我的书法个性气质,若仅是为变而变,为变而强变,则气韵不通畅,终究难免要落入丑书的行例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leonardo龙


我们常用“写出了个人风格和特色”这么一句话,来评价某个书法家的作品有极高的艺术性。

确实,历数合时代书法大家,像王羲之“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比如颜鲁公“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比如李北海“初学王右军行法,即得奇妙,乃复摆脱旧习,笔力一新”。这样的范例比比皆是。

书法的大成就在于创新,这句极简单的话却迷惑了很多人,甚至有人会问写字成为书法艺术,要有个人的独特性,那为什么还要临帖师古呢?

这中间其实忽略了一个关键的因素,书法的“法度”。

书法的法度是什么呢?是确保你是书法的一种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书法也不例外。

书法的法,包括笔法、墨法、字法、章法。

规矩和艺术看起来好像有点矛盾,打个比方或许就明白了。

比方做衣服吧,你一定要按衣服的特性、做衣服的尺寸计算方法——也就是规矩来做,才可以称得上衣服。至于它受不受人喜欢,前提还是衣服。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大概也就这么个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