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耻”与宋联合金灭掉辽有关吗?辽的存在,金敢大举攻宋吗?

大马哈鱼12


个人觉得“靖康耻”与联金灭辽的战略并没有关系。

宋、辽与金三国如果以自身实力来看金国的军力最强,而北宋的军力是最弱的。

宋徽宗等一帮子昏君佞臣已经将王安石变法积攒下来的家底已经挥霍的差不多了,国内爆发了方腊与宋江起义,只不过这两次起义没有大规模的蔓延,没有对北宋朝廷的统治造成致命的打击。

辽国可以说是和北宋是一对难兄难弟,天祚帝的昏庸统治导致了女真人的反叛,辽军在与金军的对阵中也是连连败北。由此可见,与新兴的金国相比,宋辽两国相当于两弱对一强。北宋看到了辽国的虚弱,但是却对自己的外强中干视而不见。徽宗君臣妄图效仿秦灭六国时的“远交近攻”战略,但是却忘记了在自身实力不足时与新兴的强国结盟时实属不智。

宋军在攻打燕京时,被耶律大石率领的辽国残军打得大败亏输,这就让金国彻底看清了北宋的底细。如果当盟友觉得你与我实力相当,那么在完成共同的目标之后,能够达到利益的再分配。但是一方觉得自己能够吞并全部的利益之后,那么盟友就会立刻变成自己的敌人。

现在做一个假设,如果北宋不是联金灭辽,而是全力支持辽国,出兵帮助辽国扑灭女真人的叛乱,那会怎样呢?以宋辽两国当时的国力有能力实现这一个目标吗?我觉得可能性很小。“女真不满万,满万无敌于天下!”作为一个刚刚从部落转变为国家的新兴势力,其对外扩张的欲望是宋辽两国孱弱的实力无法阻挡的。就算当辽金鏖战时北宋在那里坐山观虎斗,当金国灭掉辽国之后,金国早晚也会将北宋作为自己下一个掠夺的目标。


游在路上的鱼


网络上有一个著名的笑话,“阿斗在长坂坡七进七出”,用来形容所谓的宋金联合灭辽最合适不过了。


让我们来看金是怎么灭辽的。


当然,最开始还不叫金,而叫女真。


1113年,完颜阿骨打开始统领女真各部,当时被辽国天祚帝轻视,让他在宴席上跳舞,视若戏子,阿骨打忍辱负重。


1114年,阿骨打起兵反辽,宁江州之战,出河店之战,女真一方都不过数千人,消灭的辽国铁骑数以万计。


1115年,金国成立,阿骨打称帝。同一年,辽国派遣27万大军前来镇压,阿骨打带着万余人,杀的辽国尸横遍野。


之后就是著名的护步达冈之战,阿骨打带着两万军队身先士卒,大破辽军七十万。当时人惊呼: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虽说其中有辽国轻敌和用计的成分,但也都是实打实的硬仗。


再来看看宋是怎么灭金的。


宋金两国结成海上之盟后,分两路,金攻中京,宋燕京。


金兵如入无人之境,一路烧杀抢掠。而宋廷遣童贯二十万军队北伐燕京,却被内忧外患的辽国大败而归。童贯为了自己的封爵着想,祈求金兵攻占燕京,然后用百万贯铜钱赎买。


金国答应了,宋朝打不下的燕京轻易被攻克,金兵入燕京后先是屠城放火,然后迁走了所有百姓,留了一座空城给他。


辽将张觉先投降金国,宋朝把他收买了过来,结果金国稍微一威逼,宋朝就把张觉杀了。


如此软弱,又怎能不丧尽人心?


可以说,整个宋金联合过程中,宋朝唯一的作用不过是呐喊助威罢了。


连能被两万大败七十万的辽国军队,都能轻易击败宋人。


当国力弱到一定程度,无论是用什么策略都是贻笑大方。


一饕餮客


靖康之变完全是北宋自己的骚操作造成的。

在宋金合谋之初,阿骨打对北宋还是非常看重的,而且自身也没有跃马中原的野心,他想的就是迅速的灭辽就好了。

虽然辽灭后宋金必有一战,但北宋如果能以干净利落的手段拿下燕京,一方面向金国示威,另一方面可以全盘接收辽国的残余势力,双方以燕京大同一线为界,这样对北宋来说,军事压力少了很多,其是大好局面。

但真实的历史中,北宋与金结盟,却迟迟不能出兵,让金国怀疑北宋的诚意,出兵后又惨败已经苟延残喘的辽国余部,让金国看到真实实力,最后又试图通过赎买的方式买地买城,除了更让金人耻笑,更是钱财外露,在这种情况下,不灭亡真是没天理了。


甲申十七年


历史上的"靖康之耻",发生在宋、金联合灭辽之后。辽国的灭亡,宋金对峙,宋呈"唇亡齿寒"之势,加速了自已灭亡的时间。


一醉陶然


‘’靖康耻‘’与宋联金抗辽根夲无关,就象汉奸汪靖卫‘’曲线救国‘’一样,最终都没有好下塲。


手机135598242


辽在,则宋安。辽亡,则宋迁。


喜洋洋11188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