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說杜甫作詩韓愈作文,無一字無來歷,到底有沒有道理呢?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每次古詩的意象都這麼有含義,作者們當時真的是能想到這麼多嘛?


前言

先回答這個問題:我以為,可以用”莫須有“來解答。

我記得網上有一個段子,某位作家的文章被選入語文閱讀題,這位作者看了答案說,我自己也答不對,一時成為笑談。

可笑嗎?

在古詩詞的賞析上,我們是不是也可以懷疑詩詞鑑賞者們,也經常牽強附會呢?

和老街一起,把下面這幾種情況分開探討一下,您看看這種事到底應該怎麼判斷呢?

一、讀者的牽強附會 王國維說張惠言深文羅織

晚唐著名花間詞人溫庭筠有一首《菩薩蠻》: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清朝大學者兼詩人張惠言在《詞選》卷一解讀時,看出了其中有屈原”初服“之意:

此感士不遇之作也。篇法彷彿《長門賦》,而用節節逆敘。此章從夢曉後領起“懶起”二字,含後文情事。“照花”四句,《離騷》初服之意...

於是王國維就笑話其“深文羅織”:

“固哉,皋文之為詞也。飛卿(溫庭筠)《菩薩蠻》 、永叔(歐陽修) 《蝶戀花》 、子瞻(蘇軾)《卜算子》 ,皆興到之作,有何命意?皆被皋文深文羅織。“《人間詞 話》

另外兩首,分別是歐陽修《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黃庭堅說杜甫作詩韓愈作文,無一字無來歷,到底有沒有道理呢?

​蘇東坡的《卜算子》: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初服之意,來自於屈原《離騷》:

進不入以離尤兮,退將復脩吾初服。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屈原說,既然我進取不成,反而獲罪,那麼我就回來重修休整的服裝,把荷葉作為我的上衣,把荷花作為下裳。

初服,指修身潔行。

張惠言的意思是,男女之情的作品,有時候常常隱含著作者的賢人君子之志。因為他認為這幾首詞有意託興,都有作者藉此”言志“ 的意思。

王國維當然知道這個道理,但是他並不認為張惠言舉例的這幾首詞有這種意思。王國維認為這幾首都是”興到之詞“,沒有那麼多深意,張惠言想多了。

後面王國維自己舉例,說李璟《浣溪沙》“菡萏香消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二句,“大有眾芳蕪穢,美人遲暮之感”。

張惠言想多了嗎?

也許真想多了,也許沒有想多。我們往下看。

黃庭堅說杜甫作詩韓愈作文,無一字無來歷,到底有沒有道理呢?

二、無一字無來歷-作者有意嗎

黃庭堅評價杜甫韓愈時,有過一段很有名的話:

"老杜作詩,退之作文,無一字無來處.後人讀書少,故謂韓、杜自作此語耳。古人能為文章,真能陶冶萬物,雖取古人陳言..........《答洪駒父書》

讀過這段話,首先想到的就是,溫庭筠的《菩薩蠻》品不出有”初服“之意,是因為我們讀書少,或者讀書不精。

因此,即使作者有深意,但是我們看不出來。

這種現象其實真得很常見。在閱讀古人作品的時候,不僅我們有時看不出作者用意,即使古代的學者也未必能處處都能看出來。

很多詩詞喜歡用典,有明典有暗典。不瞭解其用典,就不一定能理解其背後的含義。

南宋詞人周紫芝在《竹坡詩話》說到:

東坡性喜嗜豬,在黃岡時,嘗戲作《食豬肉詩》雲:“黃州好豬肉,價賤等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他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盌,飽得自家君莫管。”

此是東坡以文滑稽耳。後讀《雲仙散錄》,載黃升日食鹿肉二斤,自晨煮至日影下西門,則曰“火候足”。乃知此老雖煮肉亦有故事,他可知矣。

周紫芝初讀蘇軾《食豬肉詩》的時候,並不知道蘇軾用典。古人尚且如此,可見現代人理解古詩詞的難度。

黃庭堅說杜甫作詩韓愈作文,無一字無來歷,到底有沒有道理呢?

草聖張旭《山中留客》詩寫到:

山光物態弄春暉,莫為輕陰便擬歸。縱使晴明無雨色,入雲深處亦沾衣。

“沾衣”二字出於陶潛《歸園田居》:“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知道典故的出處, 聯想到“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就明白張旭《山中留客》不單描寫了山中景色, 還有世道汙濁、山水怡情, 勸人歸隱的含義。

杜甫有一首著名的七律《閣夜》:

歲暮 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野哭 幾家聞戰伐,夷歌數處起漁樵。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周紫芝《竹坡詩話》解讀到:

凡詩人作語,要令事在語中而人不知。餘讀太史公《天官書》:“天一、槍、棓、矛、盾動搖,角大,兵起。”杜少陵詩云:“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蓋暗用遷語,而語中乃有用兵之意。

周紫芝說“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暗用司馬遷《史記·天官書》 ,其中有”動搖,角大,兵起“等詞語, 有用兵之意。

可以看出杜甫作詩,一字一詞,都非常講究,只是我們不瞭解而已。

黃庭堅說杜甫作詩韓愈作文,無一字無來歷,到底有沒有道理呢?

三、無一字無來歷-作者無意嗎

上面說到杜甫韓愈這類作者,其詩文無一字無來歷。但是結合張惠言與王國維的不同看法,我們會發現,還有一種可能。

就是,雖然”無一字無來歷“,但是作者真得可能”無意“為之。

也就是說,溫庭筠的《菩薩蠻》可能真得沒有用典,也沒有其他的什麼言外之意。

但是因為溫庭筠熟讀《離騷》,這種”初服“之意深深印在他的腦子裡。因此做詩詞的時候,無意之間就帶了出來。

就像很多人有口頭禪一樣,出口帶髒字卻渾然不覺,不由自主做到了”無一字無來歷“。

《唐宋詩醇》中,就認為杜甫未必每首詩都有意如此:

少陵所以獨立千古者,不在有所本也。讀書破萬卷,偶拈來即是耳。詩三百篇豈必有所本哉。《唐宋詩醇》

陸游又有不同的認識:

今人解杜詩,但尋出處,不知少陵之意,初不如是。..........且今人作詩,亦未嘗無出處。渠自不知,若為之箋註,亦字字有出處,但不妨......《老學庵筆記》

《唐宋詩醇》說,杜甫讀書太多,下筆就有出處,不經意之間就露出了學問。

《老學庵筆記》說,杜甫作詩其實未必想過有什麼出處。好比作者自己不知道偶合某出處,但是賞詩者非要給人家作箋註,瞎解釋,當然也算字字有出處......

這大概就是王國維與張惠言有不同看法的解釋了。

黃庭堅說杜甫作詩韓愈作文,無一字無來歷,到底有沒有道理呢?

四、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讀者之用心何必不然

那麼張惠言錯了嗎?

清朝學者譚獻的一段話:

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讀者之用心何必不然。《〈復堂詞錄〉序》)

意思是說,作者未必有這個用心,但是讀者未必讀不出這個意思。

好比我給趙本山畫了一幅畫,可是在我哥們的眼裡,我畫的是馬雲。還有一部分人說我畫的是宋小寶。

作品一旦寫成以後,還需要讀者的認識,才成為一個完整的作品。當然了,有時候並不一定是作者希望的結果。

用大家常見的話來說就是:

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據說在清朝雍正年間,翰林院庶吉士徐駿以“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之句被殺, 您說他冤枉嗎?

可以說他冤枉,也可以說不冤枉。自己不注意作詩的多重含義,難怪人家要多想了。

蘇軾的烏臺詩案不也是這種情況嗎?多虧了有王安石等人給他說情、解釋,好歹九死一生恢復了自由。

黃庭堅說杜甫作詩韓愈作文,無一字無來歷,到底有沒有道理呢?

結束語

回到題主的問題:

每次古詩的意象都這麼有含義,作者們當時真的是能想到這麼多嘛?

古詩的意象,有很多具有多種含義,無論作者是不是真得想那麼多,不妨礙讀者多角度理解。

另外不同的創作背景和不同的時代,也會造成不同的理解。例如葉紹翁的“一枝紅杏出牆來”,到了明朝小說裡,“紅杏出牆”就有不守婦道的意思了。

再回到前言中的那個段子, 這位作者說,我的文章做考題,但是我自己都答不對,其實也沒有什麼可笑的。

詩文中隱藏的含義,也許是作者有意為之;也有作者不是有意為之,但是不經意間偶合典故;也許作者未必有意,但是其中字句很容易令讀者產生聯想;還有當時無此意,後來條件變了,於是衍生出其他的含義。

套用譚獻的話說:讀者之用心何必不然?

@老街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