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醫精誠 報國為民——江蘇“時代楷模”邱海波

  荔枝特報專稿 記者/周詩婕

  3月15日,江蘇南京舉行了一場特殊的“時代楷模”發佈會。仍然奮戰在武漢抗“疫”一線的主人公邱海波遠程接受了這一榮譽表彰。


  那一年,為了爭分奪秒地搶救病人。邱海波放棄了去病區外幾公里的虹橋賓館入住,選擇留守病區。那一年,邱海波擔任南京非典病區治療專家組組長,帶領醫護人員創造了非典病人零死亡、醫護人員零感染的驕人記錄。

  五年後的2008年汶川地震,邱海波再一次走上戰場。他和同事在帳篷裡奮戰十天十夜,230多個小時,爭分奪秒和死神賽跑,成功搶救300多人次。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危難之時足見大醫擔當。這份責任,是有著35年黨齡的邱海波刻進骨子裡的信仰。

  大醫精誠 他是學科的帶頭人和推動者

大醫精誠 報國為民——江蘇“時代楷模”邱海波

  重症醫學科文化牆上展示著團隊榮譽及在國內重大公共事件中屢次出征的照片

  這份責任,也是邱海波傳承給整個團隊的文化。

  此次疫情,邱海波團隊已先後派出8批醫護前往湖北抗“疫”一線。談及團隊出征,邱海波弟子、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楊毅頗為觸動,“大年三十,我在科室裡做動員,‘疫情面前沒有旁觀者,重症醫學責無旁貸’,當我發出這樣的號召時,科室裡80後、90後的小朋友幾乎齊刷刷地響應,這讓我非常感動。我們從來不覺得出徵就是英雄,只是作為一個重症醫學醫生的責任所在。這份責任感,是邱海波傳承給整個團隊的靈魂。我們常常開玩笑,‘邱教授是雞血王,他帶著一群雞血在戰鬥’”。

  因為各個硬核,熟稔各種有創、無創通氣設備,擔綱著湖北前線醫療組的中堅力量,邱海波團隊又被稱作“重症天團”。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院長滕皋軍直言,這離不開邱海波數十年如一日對團隊的“魔鬼訓練”。

  “他在工作中是個‘嫉惡如仇’的人。每週例會,(團隊)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他絕對不會容忍,一定會講出來。他們(團隊)還會做質量控制查房,只要一個細節沒到位,就會當眾出醜”。滕皋軍感嘆,“能夠留下來的學生,基本上都是延續他那種雷厲風行的風格。有其師必有其徒,他的女弟子黃英姿和楊毅身上,可以很明顯地看到他的風格”。

  不過,就連風格和邱海波相似的楊毅,在談到導師時,也會開玩笑道,“他是我們的‘凶神’。他對我們是真兇,比爹媽還兇,像家長一樣,覺得你可以要求自己做得更好。不過我們說他兇,更多的是一種敬佩”。楊毅尤其提到曾有一次去“探望”導師反而被“罵”的經歷,“有一次他生病住院了,我去看他,他特別生氣地跟我說,‘你不要來看我,趕緊去把你自己的事情做好’”。

  夫人趙健曾經“旁敲側擊”地為學生“求情”,“你對他們會不會要求太高了?”邱海波冷峻回覆,“如果不對他們高要求,他們怎麼能做一個好醫生呢?”

  數十年如一日,邱海波用嚴格敲打著團隊,也用自己的行動感染著團隊。作為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重症醫學科的“元老級”護士長,朱豔萍和邱海波並肩作戰多年。邱海波的作風,她太瞭解了,“他每次出差或出國回來,如果是白天,從來都不回家,提著行李箱就直奔病房。我們都覺得出國回來要倒時差,但他最先想到的是病人”。2015年5月,邱海波突發急性胰腺炎,輸著液,他心裡惦記的還是病人。“病人在他心裡是第一位的。他超級熱愛這份職業,甚至熱愛都不足以表達,這是他的命”,楊毅如是形容。

  在工作中,邱海波常常說三句話:“臨床醫生,就是要身臨病床”、“沒有突然發生的病情變化,只有突然被你發現的病情變化”、“ICU不相信眼淚”。作為臨床醫生,他始終恪守著臨床的堅持。最長的一次,他整夜不睡,守護病人30多個小時,密切觀測指徵變化,調整救治策略,最後病人轉危為安。

  他不僅竭盡所能地挽救病人的生命,也在努力提升著病人的救治體驗。“只要是對病人有好處的事情,他一定會優先考慮。在重症監護室,在執行拔管等操作時,很多醫院都會把病人約束起來。但是邱書記一直強調讓我們降低約束率”,朱豔萍說,“他‘病人至上’的理念一直在推著團隊往前走。他鼓勵病人多活動,他常常跟病人說,‘你使勁抓我的手,抓疼了我不怪你’。‘你使勁蹬我們的床板,蹬壞了,也不要你賠’。他還儘量讓病人睡好覺。夜間10點以後,如果我們還有很多幹預治療,邱書記一定會讓我們調整工作節奏。讓病人休息,促進恢復,在他看來是頂重要的事”。

  邱海波的理念也感染著團隊。如今的重症醫學科,朱豔萍可以有底氣地說,“我們應該算得上是全國最‘安靜’的重症病房了。病人一有需求,我們一定會秒速響應。電影裡ICU驚心動魄的警報聲,在我們這裡聽不到”。 

  臨床是救治一個病人,科研是救治更多的病人。俠之大者、為國為民,臨床醫生邱海波心裡裝著更大的世界。為了醫療不發達地區的患者接受和發達地區同等水平的治療,邱海波帶領團隊構建重症醫學科專科聯盟,每週通過遠程信息系統開設重症V課堂,分享最新理念與技術,目前已開課170餘期。他們還依託國家級重症醫學質量控制中心建立“遠程ICU”,與國內部分醫院實行同步在線運營。

  在重大醫學重症醫學科的走廊牆壁上,掛著3幅中國地圖,上面插了上百面小紅旗,幾乎覆蓋全國所有省份。這是他和團隊向全國輸出的重症力量,這是他和團隊向全國輸出的生的希望。

  “20多年前,重症醫學在國內還不是一個獨立的學科。作為國內第一位重症醫學博士,邱海波率先參與創建並發展了‘重症醫學’這個學科。多年努力,邱海波建設的學科團隊,已經是國內最頂端的學科之一,成為中大醫院一張閃亮的名片。他是團隊的靈魂人物,這當之無愧”。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院長滕皋軍評價。

  醫者仁心 他是身邊人的超級“暖男”

  “重症醫學”,又被稱作“刀尖上的醫者”。在這個離死神最近的戰場,醫生和患者都是過命的交情。一句“我們能救你”,就是最動人的話語和最溫暖的承諾。邱海波,也是患者心中的超級“暖男”。

  南京最後一位出院的非典患者王小芳至今記得邱海波17年前跟她說的一字一句,“他跟我說,‘小芳,你要加油,我們能救你。一個病程是14天,等14天,你能好’。我真的很相信他,每天都憑著一股信念在倒數日子,14天以後,真的好了”。闖過來以後,王小芳懷著對醫務人員的感恩,也開始熱心從事健康公益活動。她始終記得邱海波在電話裡的鼓勵,“當時大家對SARS很恐懼的時候,大家都會想到死,但這時候我相信,你更多地會想到生”。

大醫精誠 報國為民——江蘇“時代楷模”邱海波

  出院後 周建、王小芳夫婦與邱海波合影

大醫精誠 報國為民——江蘇“時代楷模”邱海波

  周建在2003年5月11日的日記中寫道:“邱主任、趙院長、楊主任來看我、會診,給我極大安慰”。

  “活著真好”,這是很多闖過ICU的病人發自內心的感慨。很多次,患者在其他醫院求治無門,邱海波團隊的一句“我們能救你”,總令人倍感溫暖。

  2019年,無錫籍商人李某在越南心跳呼吸驟停,出現一系列危急症狀。越南胡志明市最好的醫院束手無策、宣告不治。患者家屬輾轉找到邱海波求助。由於病情太重,帶著ECMO進行跨國轉運,國內尚無先例,路上風險難以預測。“有一線希望,我們也不能放棄”,邱海波積極安排將患者跨國空運,帶上急救設備到機場對接,最終將患者安全轉到了中大醫院重症醫學科。和死神扳手腕,這一次,他們又贏了。

  多年從醫,精湛的技術是邱海波的鎧甲,赤誠的良善是他的仁心。很多患者痊癒後都和邱海波成為朋友。邱海波,也尤為牽掛那些特殊的患者。

  2008年汶川地震時,邱海波救治了7位在地震中受重傷的孩子。此後每年春節前,邱海波都會抽出時間,和其他當年一起參與救治的專家們都會前往四川與孩子們一起團聚。

  十多年間,他多次給當時在地震中截肢的高一女孩秀秀匯款,並附言“好好學習”。他記得截肢的7位孩子中每一位的名字,“這7個孩子都是當時傷情最重的。現在看到他們長大成人,有的讀大學,有的參加工作,有的還創業當起老闆。有的孩子開淘寶店賣唇膏和口紅,我還偷偷買過幾十隻,送給科室的同事們”。

  “有人覺得我們醫生比較‘冷’,我們也是人,心裡對這些孩子會有說不出來的感覺,會牽掛他們過得好不好。我們見與不見,都是家人。”邱海波曾對媒體說。

  孩子們沒有忘記這份來自遠方的溫暖。在江蘇時代楷模發佈會上,“地震女孩”魏玲也向她的邱叔叔致以視頻問候,“我現在已經結婚,有了自己的孩子,生活幸福安康。在電視上看到邱叔叔奮戰抗‘疫’一線,希望邱叔叔能夠保護好自己,加油”。

  不僅是患者心中的超級“暖男”,生活中的邱海波也是身邊人的“小太陽”。他對學生是真嚴格,也是真關心。有一年冬天,研究生課題有一項是研究羊體,女生拿不動活的“羊標本”。邱海波一大早便趕到菜市場,買羊、搬羊,一手包辦。還有一個冬天,實驗室太冷,又沒有經費買取暖設備,邱海波便把自家的取暖器拿過來給學生用。邱海波弟子、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重症醫學科博士張曦文透露,“他經常會打電話問我們,學校給你們發多少錢?科室給你們發多少錢?我給你們發多少錢?你的錢夠花嗎?我們去美國開會的時候,他也會專門打電話提醒我們,一定要住在離會場近的地方,不要省錢,要保證自己的安全。他常常跟我們說,‘大家都年輕過,我知道你們的艱辛。只要努力,麵包會有的,愛情也會有的’”。

  邱海波是學生心中的良師益友,也是家庭中的溫暖大樹。“他確實很忙。但是在家的時候,也會做飯、遛狗,帶家人出去玩。他做的燴麵特別好吃。為了‘鼓勵’他運動,我們家養了一隻叫‘淘得’的狗,只要在家,他都會去遛”,邱海波夫人趙健談起丈夫,臉上洋溢著笑容。

  出征兩月,趙健支持著,也牽掛著。邱海波從來都報喜不報憂,極少跟家人提及危險的情況。雖然夫人趙健跟他是同行,但也總是在報道中才看到他的近況。“有一次,我在電視裡看到他挺疲憊的,去問他,他否認,‘沒有的事,那是沒拍好’”。眼下,疫情轉好。報道中的邱海波眼神堅毅而篤定,他的話語鼓舞人心,“武漢的春天一定會到來,實際上,春天已經看到!”

  趙健也打心底裡期盼著春天,“我想等他回來,我們一家一起看看綠草,聞聞花香,感受春天的美好”。

  這是屬於勝利的春天。這群身披鎧甲的白衣戰士,這位俠肝義膽的國之大醫,用忠誠的信仰、無畏的擔當和忘我的奉獻燃亮了春的希望。

  滄海橫流立砥柱,匡時濟世衛人民。無數國人心中的家國情懷,各行業守護的初心責任,就是一個國家生生不息、永遠蓬勃的春之力量。

大醫精誠 報國為民——江蘇“時代楷模”邱海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