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助推MaaS,地铁行业谁将C位出道?


随着“新基建”提速,经济转型升级正在注入“数字动力”。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近日召开会议提出,加快城轨交通、5G网络、数据中心等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下称“新基建”)进度。

这是20天内高层第4次提到相关内容。此前的1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支持政策。2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指出打造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2月2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加快发展5G网络、工业互联网等。

“新基建”本质上是信息数字化基础设施,加大投资,就是为传统产业转型增添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内涵。“千人计划”专家、吉林大学管理学院兼职教授杨宏旭认为,“新基建”突破了以“铁公机”和房地产为代表的传统基建模式,体现当今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发展趋势与内在需求。

而从各省市(自治区)政府发布的2020年重点投资项目看,轨交行业投资和全年通车里程均有望超出年初规划,智慧出行领域的潜力将在“新基建”的保障下得到更加充分的释放。

从红海到蓝海,轨道交通驶入快车道

中国内地目前累计有40个城市开通城轨交通,作为城市交通的骨干线,轨道交通的里程正在快速增加。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数据显示,2011年-2015年时,全国城轨年均新增里程约为400公里,2019年时新增里程已达到968.77公里,大幅超过近十年的年增量,创下历史新高。全国城轨的总运营里程也达到了6730.27公里,远超世界上其他国家。

大量修建城轨的背后,是城市人群真实的出行需求。诸如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地铁日均客流量已超过千万,全国地铁日均客流超百万的城市也有十多个。交通部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轨道交通完成客运量212.77亿人,同比增长幅度达到15.4%,预计2019年仍会保持大幅增长。

据了解,2019年国家铁路共发送旅客35.7亿人次,这是一个旅行时间更长、消费值更高的场景。国铁集团预计2020年,这一数字会增长到38.5亿。

开通地铁的城市中,基本上都在火车站设有地铁站点,空间上实现了城市轨道和铁路轨道的连接。但由于城轨和铁路仍分属不同系统,运营和服务上依然是分离的。

被称为“铁公机”的铁路、公路、机场、码头等只是交通基础设施的一部分,面对巨大的轨道交通客流量与城轨、铁道的差异度,发展轨道交通新基建成为必然。


“新基建”助推MaaS,地铁行业谁将C位出道?


巨头围猎地铁场景,商业模式亟待创新

各路资本大鳄正在加紧抢夺公共出行市场的新入口。

例如,阿里系的小码联城、数梦工厂、通卡联城、佳都数据等企业,投资金额均为亿元级。腾讯更倾向于和各地政府、出行机构合作,争夺小额高频的移动支付场景。万达则是通过100%控股由住建部IC卡应用服务中心开发的亿速码,意图打造城市一卡通互联互通平台。

值得关注的是,由中国中车和中国银联合资设立的八维通科技有限公司,一方面具有中车深耕轨交领域的基因,同时得益于银联的支付清分能力,在相对封闭的轨交+移动支付领域有着天然优势。

截至目前,八维通完成了天津、重庆等18个城市地铁扫码支付项目,以及上海嘉定、镇江等100余个城市的公交扫码支付项目,用户量突破3000万,2019年交易笔数高达3.58亿。

海量的用户数据为八维通发力地铁“新基建”提供了强大支撑。基于新型互联网架构和算法能力,以及丰富的轨道交通行业实战经验,八维通致力于推动公共出行App面向乘客、行业、政府开创重要窗口,SaaS化提供轨道交通实时查询、定制公交、信息交互等高频应用;高效承担千万级用户的实时在线,敏捷应对高峰客流高并发需求。

以行业侧SaaS为基础,八维通现已覆盖高铁、民航、高速公路、出租车、停车场、加油站、景区等场景,并在多个城市搭建MaaS平台,初步实现了多模的跨场景互联互通。未来,将整合出行场景的媒体、文娱、零售、金融等资源,连接和打通城市出行链。


八维通有关人士表示,将积极响应交通强国战略,持续发力地铁“新基建”,立足轨道交通行业,逐步形成SaaS行业服务、MaaS出行服务、平台商业服务三位一体的智慧出行开放式生态系统,创造绿色、便捷、共享、增值出行的新体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