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法院“支云”庭审系统的创新实践及启示

南通法院“支云”庭审系统的创新实践及启示


南通法院“支云”庭审系统的创新实践及启示

智慧前言

疫情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运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疫情防控的科技支撑作出重要论述,为科学技术在抗击疫情过程中的运用提供了根本遵循。在全民抗“疫”的特殊背景下,“不聚集”“少外出”等疫情防控要求与法院工作尤其是庭审工作的传统运行模式之间存在客观冲突。实现疫情防控与审判执行两手抓、两过硬,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好在线庭审问题是关键。江苏省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根据疫情防控和审判执行工作实际需要,自主研发了“支云”庭审系统,实现了互联网庭审模式的创新,其建设实践留给我们很多思考和启示。


南通法院“支云”庭审系统的创新实践及启示

南通法院“支云”庭审系统的创新实践及启示

南通中院“支云”互联网庭审系统


创新因需求而起。创新始于司法实践。今年2月7日,港闸法院审理了全省首例防疫物资网络诈骗案,央视等60余家媒体全程直播,1400余万网友在线观看。该案系全国首例采用法院、检察院、公安看守所、法律援助中心“四地连线”方式审理的涉疫情案件,在刑事案件远程庭审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受到理论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创新源于实际问题。实际上,“四地连线”庭审方式系基于打击涉疫情犯罪、保障疫情防控秩序的迫切需要,依托于多个系统、多项技术的综合运用,技术成本、时间成本、资源成本都很高,推广使用价值并不强。港闸法院的成功实践并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互联网庭审中的诸多难题,面对这些问题,需要大胆探索、创新实践。创新系于时代呼唤。与疫情发生前运行相对成熟的网上立案、线上调解等工作相比,互联网庭审尽管有一些实践,但总体上仍处于探索阶段。各地法院所采取的各种互联网庭审方式普遍存在无法对接审判业务系统、无法完成复杂案件的举证质证等缺陷。时代呼唤一种可复制、可推广、能够满足庭审各类需求的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庭审系统。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人民法院决不能无动于衷。“支云”庭审系统的研发并非疫情防控背景下的权宜之举,而是顺应互联网庭审方式改革趋势、深化智慧法院建设的长远之策。


南通法院“支云”庭审系统的创新实践及启示

全国首起防疫物资诈骗案


南通法院“支云”庭审系统的创新实践及启示

全国首起防疫物资诈骗案


创新靠攻坚而成。攻坚要有“敢想更敢干”的开创精神。任何创新首先都要解决好理念问题,“敢想”的开拓理念是项目创新的思想基础,是避免沦为“盆景式”项目的前提条件。“支云”庭审系统建设之初,我们就结合庭审特点和需求,大胆提出打通内外网隔墙、在线举证质证、同步庭审直播、网上实景旁听等多个前沿性设想,确保功能全面、设计领先、技术过硬。好的想法更要落实到行动中,“敢干”是创新的保障。“支云”庭审系统的建设过程,就是攻坚克难、开拓实干的过程,也给我们做好其他各项工作带来很多启发。攻坚要有直面挑战、冲锋陷阵的战斗精神。“支云”庭审系统的研发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必须勇于面对挑战、勇于创新实践。南通中院技术团队从今年1月28日(大年初四)开始吹响集结号,顽强拼搏、日夜奋战,发扬不怕吃苦、乐于奉献、无私无畏的精神,攻克了涉及功能实现、技术架构、安全防范等20多个技术难题,于2月10日正式上线“支云”庭审系统,实现“便利与功能”兼顾,真正将庭审多样化需求和各个环节放到线上、“支在云端”。攻坚要有统筹协调、团结配合的协作精神。建设过程中,南通中院对外加大与研发审判业务系统和科技法庭的科技公司深度合作,强化技术攻关,充分运用新技术解决系统建设中的问题。另一方面,除专门技术团队外,统筹政治部、办公室、研究室等部门以及各审判业务部门等内部力量广泛参与、配合协作,形成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支云”庭审系统的研发实践告诉我们,新技术司法应用的前景宽广,但具体实现并非一蹴而就,不仅需要创新思维和实践意识,更需要兼具“忠诚品质、拼抢血性、坚韧意志、团队精神”的“狼性”干部队伍。


南通法院“支云”庭审系统的创新实践及启示

开会讨论技术方案


创新随实践而兴。在实践中检验使用成效。全市9家基层法院(包括34个人民法庭)已部署安装“支云”庭审系统86个,在全省率先实现两级法院网上庭审全覆盖。截止今年3月13日,全市两级法院通过“支云”庭审系统开展庭审活动2640场次,有力确保了疫情防控期间审判执行工作“不停摆”“不打烊”。在实践中完善使用规范。任何创新成果的应用都需要规范引领,“支云”庭审系统作为一项新生的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其系统特征、使用场景的特殊性决定了对规范性的要求更高、更细。南通中院围绕“支云”庭审系统的实际使用,先后制定出台“互联网庭审暂行规定16条”“支云系统庭审规范20条”等文件,有力确保了系统使用合法规范、高效有序。在实践中拓展使用范围。系统首先在民商事、行政案件中使用,并逐步拓展至执行案件和刑事案件。3月3日,“支云”庭审系统首次运用于刑事案件审理;3月5日,首次支撑全媒体直播。通过“支云”庭审系统,我们还审理了当事人在缅甸工作、涉台湾地区当事人等案件,系统应用范围不断深化拓展。在实践中优化使用效果。使用过程中高度重视用户体验,注重收集一线法官、当事人、律师和法律工作者的使用感受和意见建议,有针对性地优化调整。目前,“支云”庭审系统的基础功能已从上线之初的9项增加至12项,很多细节结合庭审实践需求和用户体验意见得到进一步优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好评,央视新闻频道、学习强国平台进行了专题报道。现代科技改变着司法的现实样态,传统司法体系将伴随新兴技术的蓬勃发展而发生深刻变革。面对挑战、把握机遇、深化实践,是智慧法院发展兴旺的必然选择。


互联网庭审暂行规定16条

南通法院“支云”庭审系统的创新实践及启示


南通法院“支云”庭审系统的创新实践及启示

首次支撑全媒体直播


疫情终将过去,但创新永无止境。即使你站在山顶,你的头顶还有天空。着眼于互联网庭审方式的常态化发展,“支云”庭审系统还需进一步打磨优化。我坚信,只要我们大胆创新、勇于实践,“支云”一定能够不断成长成熟,南通智慧法院建设必将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单位:江苏省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