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发生的一件事,宝玉明显小瞧了黛玉的气度

如果有人能够依靠,谁还愿意假装坚强?

可惜,长不大的宝玉,永远都成不了黛玉的依靠。宝玉毫无保留地对黛玉好,其实许多时候也是一种困扰,因为他做不了自己的主,却克制不了自己内心的喜欢。

记得看过一句话:喜欢是放肆,而爱是克制。宝玉只是放肆的爱,却没考虑过黛玉的难。

宝玉一直都把黛玉放在心里,虽然最终未能成婚,彼此却是对方最契合的灵魂伴侣,彼此懂得对方。可是,有一件事,宝玉小瞧了黛玉的气度。

《红楼梦》中发生的一件事,宝玉明显小瞧了黛玉的气度

有一回,宝钗过生日,贾母说替她作生日,具体落实的人是凤姐,无非是置酒席,唱小戏。

看戏时,众人都觉得一个小戏子像黛玉,凤姐说别人是看不出来的。其实,大家都看出来了。宝钗心里知道,并不说。宝玉也猜出来了,不敢说。只有史湘云心直口快,说像黛玉。

宝玉给湘云使眼色,湘云就生气了。晚上就打包衣服,嚷嚷着第二天一早就走,说在这里看人家的鼻子眼睛,有什么意思。

宝玉给湘云解释,说湘云错怪他了。因为林妹妹是个多心的人,你这样说出来,她不就恼了吗?我怕你得罪了她,所以才使眼色。

宝玉真的是无事忙,他觉得湘云辜负了他的好意。而他是否意识到,自己辜负了黛玉的信任呢?

湘云并不领情,只是嘲讽,说她是主子小姐,我是奴才丫头,别人都能说,就我不能说。

宝玉急得赌咒发誓,湘云让他说给那些小性儿、行动爱恼、会辖治他的人去。自然说的是黛玉。

颇感无趣的宝玉又去找黛玉,黛玉不理他。宝玉就说自己没拿黛玉比戏子,为什么黛玉要恼自己?

黛玉对他说:“你不比、不笑,比人比了、笑了的还利害呢。”气他给湘云使眼色,湘云不领情恼了,宝玉却又说黛玉小性儿。还担心湘云得罪黛玉,让黛玉恼她。

《红楼梦》中发生的一件事,宝玉明显小瞧了黛玉的气度

黛玉就说了,我恼她,与你何干?她得罪了我,又与你何干?

宝玉的确多事了,自以为是为了别人好,结果两头不落好。

黛玉真如他们所说的那样使小性吗?事实上,黛玉从未恼过湘云,两人相处如常。在我看来,黛玉其实是很大度的,所有的小性儿,也都是恋人间的正常情形。因为亲近,所以任性些;因为在乎,所以敏感些。

但我也欣赏不了这一次湘云的“心直口快”,不看场合随心所欲地说话,那是“口无遮拦”。

袭人和湘云曾多次在背后说黛玉的小话,黛玉从未计较过。还轻描淡写地化解过袭人与晴雯她们之间的纷争。在她眼里,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她之所以怼周瑞家的,那是因为作为下人,她送宫花的随性,冒犯了黛玉的尊严。

黛玉自有她的气度,她聪慧、至诚、有灵气。她本就不是人间俗客,怎会因俗世间俗事,让自己困扰?所以,宝玉只不过是一厢情愿地化解不存在的矛盾而已。

《红楼梦》中发生的一件事,宝玉明显小瞧了黛玉的气度

湘云明怼暗怼黛玉不止一次,公开叫嚣黛玉不如宝钗。宝钗酸宝琴,说自己到底哪里不如宝琴。湘云却说这话别人不当真,但有人就会当真,暗指黛玉。

多次被中伤的黛玉,为什么没有发声呢?我认为,不说别人闲话,这才是大家闺秀应有的规矩,有着钟鼎书香之族该有的气度。她是真性情之人,会感伤于一草一木,却不屑理会鸡毛蒜皮的事。她心思简单,不屑于算计。

这样大度的黛玉,却被阖府传成了心眼小,爱使性儿。我为黛玉不值,她的赤诚在她还是绛珠仙子时就能看到。只因灌溉之恩,她用一生的眼泪回报。这世间,还有谁?能许下这样的承诺!


《红楼梦》中发生的一件事,宝玉明显小瞧了黛玉的气度

妙玉曾说过黛玉是“大俗人”,黛玉恼了吗?没有!能开玩笑的,关系都不错。但妙玉甚至没有黛玉通透,她是修行之人,却没有六根清净。黛玉超凡脱俗,宁肯一死来成全内心的自由,也不愿违心地苟活。

宝玉小瞧了黛玉,轻看了她。君子能容人,小人常忌妒。

黛玉的孤高,与旁人不在一个层面上。她的大度虽没有明着写,却在细节里凸显出来。她的潇湘馆没有等级森严的感觉,紫鹃敢用劝闺蜜的语气劝她,可见平时大家并不太在意繁文缛节,当然,如果宝玉行为出格了,是会有人阻止的。莺儿敢这样与宝钗说话吗?

潇湘馆给人的感觉是永远那么和谐融洽,小丫头来送东西,黛玉也随手抓把钱赏给她。除了宝玉,她不在乎任何外在的事物。只有大气的上司,才能带出不拘谨的下属。

她的伤春悲秋,也多是因为寄人篱下的哀愁,她自有她的魅力。

她的率性才是真率性,没有任何修饰与隐藏,她有一颗澄澈透亮的心。

大度也好,小心眼也罢,黛玉的一生,只为自已的心。最真的她,活在最伪的世家里,依然保有本心,是非常珍贵的。

内心澄澈的人,从不委屈自己的本心。

《红楼梦》中发生的一件事,宝玉明显小瞧了黛玉的气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