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齊國獨富東方、軍事穩固,為何逐步衰落?

歷史小懷錶


悅讀文史,我是子彧。

齊國的衰落時從巔峰瞬間跌落,一步踏空,再難翻身。從根本上來說,齊國衰落的原因,和魏國犯的錯一樣,強大以後四處討伐,四面樹敵,在很短的時間裡被諸侯合力打趴下了。

一、敏感的戰國

能夠從滿地都是國的春秋時代脫穎而出,能熬的過幾百年血雨腥風,戰國七雄都不是沒有幾把刷子。

因此,在秦國獨霸以前,七大戰國幾乎有著這樣一個共識:誰強大了,大家一起把他壓下去;誰弱小了,大家都去把它瓜分了。

我們且看戰國時期那些著名的軍事行動:

初期魏國強大,四面出擊,鑑於三晉聯盟,大家都不敢動,一旦三晉聯盟鬆動,秦國從西邊、楚國從南邊、齊國從東邊,幾個回合就把強大的魏國打的銳氣全無。

幾乎與此同時,趙國弱小,趙肅侯死,趙雍即位,魏楚秦燕齊五國以奔喪為名,想要瓜分趙國,幸好趙雍嚴陣以待,才化解了此次危機。

在齊國被群毆以前,還有一個國家被群毆過,那就是秦國。秦惠文王時,大有東出的勢頭,立馬就被其他諸侯察覺了,於是五國攻秦,秦被迫暫時縮回了函谷關內。幸好有函谷關,不然秦國變法的成果,說不定被消耗殆盡。實際上由於秦國強大,被圍毆的次數最多,而秦國屢屢連橫,根本上來說,就是找個盟友,防止被圍毆。

因此,戰國中前期,七雄都努力變法,富國強兵,根本上來說,就是防止落後於大部隊,被瓜分;而強大的諸侯,就是儘量低調發展實力表面不冒頭,防止被圍毆。

二、從巔峰跌落的齊國

既然是說齊國為何衰落,為啥扯這麼遠呢?

因為齊國的衰落是從齊湣王開始的,而原因就是大家覺得齊國太強大。

在秦國變法的同時,齊威王在東方內以鄒忌理政,廣開言路;外以孫臏、田忌為將帥,把魏國拉下了馬。繼位的齊宣王雖然不及乃父,但也算是英明之主,齊國國力繼續穩步上升,與秦國並稱東西二強。

此時,強大起來的齊國迎來了新的國君齊湣王。

齊湣王即位後,先在垂沙之戰破楚,再西進破秦,而後大破燕國,幾乎把燕國滅國。看這一系列的動作,是不是有點熟悉?

是的,跟魏國的第三代君主魏惠王初年的情形十分的相似,有趣的是,正好齊威王和齊宣王也分別與魏文侯和魏武侯有著類似的作為和缺陷。

當然,齊湣王即位之初就這樣判斷,似乎有些為時過早。

接下來,齊國和秦國共同稱帝,相約為東帝和西帝。齊湣王其後不久取消帝號,並率聯軍攻打秦國。這也並不算什麼。

瘋狂的是,齊湣王在蘇秦的鼓動下,單獨吞併了宋國。本來滅個國,也不算什麼,但齊湣王此舉卻是招致了大禍。

其一,宋國雖然是小國,但卻地處各國之中,人口殷實,貿易發達,經濟富庶。而現在,齊國竟然獨吞了宋國,那麼一個強大的齊國加上一個富饒的宋國,與其餘諸侯的實力一下子被拉開了巨大的差距,這不能不令各國感到畏懼。

其二,宋國的鄰國有趙國、魏國、齊國和楚國。宋國本來就在趙魏齊的爭奪之下,而趙國和魏國是齊國西進的盟友之國,之前齊湣王的數次軍事行動都有他們的身影。而現在齊國不僅得罪了各國,更是因此丟掉了盟友之國。

其三,剛剛提到,此時的戰國誰強就聯合打誰,誰弱就聯合瓜分誰。而宋國就是那個聯合瓜分的對象。而宋國的特殊性在於他的富庶,正因為如此,各國才更不敢單獨吞掉宋國。巨大之利必有巨大的風險,齊國獨吞送過引起的不僅僅是趙魏的不滿,楚韓燕同樣不滿,齊國幾乎是把六國都得罪了。

這樣的情況下,齊國就滿足了強大、沒有盟友、引起眾怒這三個條件,成為被圍毆的對象。

其後,五國伐齊,楚國趁火打劫,本來實力躍居七國之首的齊國,瞬間就只剩下莒、即墨兩城,齊湣王也死於楚將淖齒之手。齊湣王為自己的瘋狂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不僅自己身死,還讓齊國再難翻身。

雖然後來田單復國,率領區區5000齊軍一路收復了齊國原來的土地,但是從巔峰跌落的齊國一片狼藉,百廢待興,再也不可能傲視群雄了。

三、為什麼是齊國?

雖然宋國的滅亡是齊國衰落的直接原因,但是齊國的衰落根本原因卻不在宋國。換句話說,齊國、秦國、楚國都曾遭到各國聯合討伐,特別是秦國,遭受了列國多次圍毆。為何秦國沒有倒下,而齊國卻一戰就倒下了?

  1. 齊國沒有地理優勢,容易被長驅直入。這是齊國和秦國最大的差距。秦國每次可以憑藉函谷關的地理天險,將列國聯軍擋在關外,不至於國家腹地受到影響。但是齊國幾乎是四面平地,南是淮北溼地,輕鬆就能越過;西部的泰山幾乎不能為齊國帶來什麼戰略屏障;北部的濟水本來也算一道地理險阻,然而五國之役中卻被齊湣王輕易放過。因此,齊國的腹地幾乎就是被濟水保護著,雖然固國不在山河之險,但是沒有山河之險的國家,卻沒有喘息之機,在長達數百年的爭雄之中,哪個國家能保證不打個盹呢?

  2. 齊威王留下的人治方案,不能為國家強大建立制度保證。如果說沒有山河之險是硬傷的話,那麼齊國的制度是另一個缺陷。齊威王雖然通過馬陵、桂陵兩戰、廣開言路、整頓吏治等一系列措施使得齊國強大起來,但是齊威王留下的是人治,沒有制度保障。也就是說,齊國的強大完全是靠著齊威王本人的能力和威望,一旦君王能力不夠出眾,那麼齊國的強大缺乏制度上的保證。齊湣王雖然對齊國的衰落要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田文之專權、蘇秦之詐謀是超出了齊湣王的能力範圍,而齊湣王身邊卻沒有人可以勸諫提醒他,也沒有制度限制齊湣王的胡作非為和田文蘇秦的快速崛起。

  3. 齊國在齊湣王時期對外政策太過張揚。函谷關雖然是天險,但也不是絕對的,戰國時期大約有2-3次,聯軍都是攻入了函谷關的,但是秦國還是沒有遭到齊國那麼重的打擊。這是因為秦國一直努力的採取著,拉一個、打兩個的策略,保證自身儘量不被孤立。而齊國在齊湣王時期的外交政策卻沒有注重這個方面,罔顧七國爭雄的事實,以為僅僅依靠自身的強大就可以碾壓群雄。在攻宋之前,齊國就已經得罪了楚國、秦國、燕國,四面樹敵的齊國,能夠攻下宋國,已經是奇蹟了,列國又怎麼會再允許齊國實力進一步強大?

這三個方面的原因,才是齊國從巔峰跌落的根本原因。雖然它獨霸東方,雖然它軍力強大,但列國爭雄的戰國時代,內政、外交、制度一樣不可或缺。

四、尾聲

雖然說齊湣王導致了齊國的第一次衰落,但是為了不讓燕國獨大,列國都不再對沒有威脅的齊國落井下石,冷眼旁觀燕軍的胡來和齊軍的積蓄力量。五年之後,田單復國。雖然齊國土地並沒有減少太多,但是齊國的土地上狼煙遍地,數百年來積累的財富和人口,幾乎被打劫一空。


此時,希望雖然渺茫,但齊國並不是沒有東山再起的可能。但接下來的兩任君王齊襄王和齊王建卻不是中興之主,齊襄王猜忌心甚重,對臣下並不信任,復國功臣田單不久就遠走趙國;齊王建是個庸主,不僅對內毫無建樹,也認不清當時的國際形勢,面對列國被秦國一一剪滅,卻冷眼旁觀。

在齊湣王之後的齊國,彷彿春秋時期的燕國一樣,好像消失於血流成河的戰國時代,直到成為最後一個被滅亡的戰國諸侯。

悅讀文史,我是子彧,期待你的關注!


一品鏟史官


齊國是由姜太公呂尚受封建立的諸侯國,也一直是周代最重要的諸侯國,西周初年就被授予征伐諸侯的權力。進入春秋戰國時期,齊桓公任用管仲改革,成為春秋五霸之首。雖然進入戰國時期國君由姜姓呂氏變為媯姓田氏,但底蘊深厚的齊國一直國力強盛、經濟發達,戰國中期在齊威王祖孫三人的統治下一度實力最強。但後來卻逐步衰落,最終成為秦國統一天下的陪襯。擁有諸多先發優勢的齊國為何最終逐步衰落呢?

從君主角度看齊愍王祖孫三人一手好牌打的稀爛

自齊桓公稱霸以來,齊國的衰落主要有兩次。第一次是齊桓公死後,五子爭位導致實力衰退,但其影響還不至於讓齊國一蹶不振。憑藉齊桓公打下的底子,齊國仍然不失為一個強國。但是進入戰國時期,帶領齊國走向最巔峰的齊愍王卻讓齊國經歷了一次滅國一般的衰退,從此齊國再無能力抗衡秦國。

  • 驕狂傲慢的齊愍王:齊愍王是戰國時期帶領齊國崛起的齊威王之孫。在他祖父齊威王和父親齊宣王的治理下,齊國國力蒸蒸日上,不僅將魏國拉下了霸主寶座,而且在各國都紛紛變法圖強的競爭中脫穎而出,一躍成為最強諸侯國。齊愍王繼位後,一度延續齊國的強勢,不僅吞併宋國和險些吞併燕國,而且還向西攻佔三晉諸侯的地盤,向南奪取楚國的領土。最可怕的是他還產生了吞併二週,直接坐天子的想法。這種四面出擊的負面效應就是齊國成為“國際公敵”,其他諸侯國在燕國的聯絡下組成聯軍,一舉擊敗窮兵黷武的齊國,最終齊國僅剩兩座城邑。

  • 毫無作為的齊襄王:齊愍王在五國伐齊時期被殺,他的兒子齊襄王躲到莒城太史敫家中做傭人。後來齊人尋找齊愍王的後人準備擁立為君時,齊襄王很久都不敢表露身份,足見其毫無勇氣和擔當。此後齊將田單復國成功,國力大損的齊襄王毫無作為,史書中留下的都是被趙國和秦國頻頻擊敗的記載。

  • 昏庸無能的齊王建:作為齊國的末代君主,齊王建在位四十多年,既不能利用相對和平的環境發展自身,也不能爭取盟友對抗強秦,反而一味苟且偷安,坐看其他諸侯紛紛被秦國吞併,當了一輩子吃瓜群眾的齊王建最終被活活餓死在松柏之間。

從君主人治的角度來看,一度號稱最強的齊國從齊愍王執政後期的窮兵黷武和四面樹敵開始,慘遭圍毆險些亡國。此後實力大損的齊國接連遇到兩位能力堪憂的國君,最終一蹶不振被秦國吞併。

失敗的外交戰略

戰國中期群雄逐鹿,誰有沒有吞併六國的實力,而且戰國七雄紛紛採取變法圖強的措施,各國之間的國力競爭非常激烈,因此高明的外交戰略就成為非常重要的一環。運用符合國情和實際的外交戰略就能在這場殘酷的角逐中求得生存和獲取發展,典型如秦惠文王的任用張儀制定的一系列外交戰略。而齊國卻不幸成為反面教材。

  • 四面樹敵:經過齊威王和齊宣王兩代國君的努力,齊愍王繼承的是一個國力強盛的齊國。但還遠不如秦國統一六國時的強大,而且齊國地緣戰略環境不如秦國有利,獨佔山東半島的齊國想要擴張就必然要向西進入中原腹地。如果採取和秦國一樣的遠交近攻策略或許最終可以形成秦、齊爭霸的格局,但是自恃強大的齊愍王卻選擇了四面樹敵,他先是利用燕國的子之之亂一口氣吞併燕國,後來在其他諸侯的壓力下又退出燕國。本來得罪了燕國就一心謀劃如何征服燕國也不是不行,但是齊愍王轉頭又瞄上了地處中原的宋國。雖然齊愍王最終憑藉強大的國力獨吞了宋國,但是也得罪了對宋國垂涎不已的趙國、魏國和楚國。當然齊愍王的輝煌戰績還遠不止於此,他在位期間多次合縱攻秦,甚至攻破函谷關迫使秦國割地求和。其餘楚國、韓國、魏國都曾經被齊國打過,但最終帶來的反噬就是五國伐齊(而且楚國也乘火打劫)。


  • 不結盟政策:齊愍王四面樹敵的教訓固然慘痛,但是此後齊國的不結盟政策也頗為不智。復國之後的齊襄王、齊王建都不約而同的採取不結盟政策,對於爭取盟友共抗強秦似乎毫無興趣。尤其是齊王建,在秦始皇嬴政已經露出獠牙將其他諸侯國一個一個吃掉的時候,齊國仍然作壁上觀,既不出兵救援,也不整軍備戰,等到最後面對已經吞併其他五國的秦國時,勢單力孤的齊國只能投降。

不合時宜的黃老之學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黃老之學就是在戰國時期興起的,而這一學派的興起就是因為田氏齊國的大力扶持和提倡,著名的稷下學宮更是戰國最著名的學術中心。這一學派的興起曾經對齊國的強盛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但從本質上來說並不適應戰國的亂世爭霸。

  • 黃老之學在戰國初期興起之時,的確起到了為田氏代齊奠定文化理論基礎的作用。此後稷下學宮的良好氛圍為齊國輸送了大批政務人才。這些人是齊威王、齊宣王時期齊國崛起的人才基礎。此後也一直是齊國國策制定的主要智囊團。

  • 但是黃老之學的核心理念並不適應戰國亂世的爭霸。強調"貴清靜而民自定",主張君主治國"無為而治"。這些理念根本不適應弱肉強食的爭霸時代,戰國時期最適宜的學術理念毫無疑問是強調“集權法制、獎勵耕戰、復國強兵”的法家學派。而齊國的黃老之學真正興盛起來就是漢朝初年。西漢時期的蕭何、曹參、陳平等人都不約而同的推行這一執政理念,換來了西漢初年的文景之治。

由此可知齊國推崇的黃老之學不能為齊國建立一個適應戰國爭霸需要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理論。只能依靠有作為的國君和一批政務人才來促進國家富強,最終“無為而治”的理念導致五國伐齊之後的齊國失去競爭意識,加上此後的國君能力平庸,最終導致齊國逐步退出爭霸舞臺。

圍爐品茗人


齊國作為最早被周王朝賜封的諸候國之一,也曾有過幾個輝煌時期。

1.周代功臣姜尚封到齊國,期初定都營丘(濰坊昌樂一帶),當時一方面齊國境內多為鹽鹼地,不宜農業生產,另一方面還不斷遭到原土著東夷人的抵抗。姜太公因地制宜,大利發展魚鹽副業、紡織業,國力不斷增強以後,開始向周圍擴張。

2.公無前685年,齊桓公即位,任用管仲為相,開啟了春秋五霸之業。管仲在齊國前人基礎上又進一步發展經濟,大力發展農業、畜牧業、桑麻業、林業的同時,也提高了商業和手工業地位,並設立市場、開放邊關、減輕賦稅。這一系列政策並沒有因為統治者上下更替、田代姜齊而受大的影響到戰國時期,齊國已發展成為兵精糧足的東方大國。

3.五國伐齊以後,齊國迅速走出衰落。公元前315年,燕國因噲王禪讓事件引起內亂,齊國藉機伐燕,與燕國結下世仇,後來派蘇秦作為死間進入齊國為相。蘇秦唆使齊王滅掉了宋國,一方面軍事力量大受損傷,另一方面引起各國強烈不滿,燕國乘機發動秦、趙、魏、韓組織五國聯軍伐齊。經過濟西之戰後,聯軍勢如破竹,直接攻下齊都臨淄。齊閔王逃到莒地以後被楚將所殺。燕軍在樂毅指揮下攻破70多城,只有莒地和即墨未下。

即墨守將田單經過五年努力,衝破即墨城,一路將燕軍逐出齊國,從莒地迎回齊閔王之子繼位,是為齊襄王。

5.經過五國伐齊以後,齊國國力嚴重削弱,再也回不到原來的強盛局面了。重要的是齊襄王能力太差,自信心不足,任用9個奸佞之臣排擠田單,舉國上下一片消沉。

6.襄王之後齊王田建繼位,更是一位啥事也過問的主兒。也多虧敫太后比較有主見,維持著一片和平局面。這個時期正是秦國大力擴張時期,魏國、韓國已經早就被秦國打服了,經過若干年大戰,趙國雖苦苦支撐,但最終無力抵抗。這時齊國本應與三晉、楚國合力抗秦,但昏庸的田建受秦國遠交近攻和離間策略影響,不僅不向別國伸出援手,而且國內也軍備廢馳,根本不做防備。

7.公元前221年,秦軍自燕國境內突然攻入,毫不受阻地包圍臨淄。田建投降後被放逐到一片松林中無食餓死,齊國徹底滅亡。

齊國本來經濟實力相當雄厚,又地處東部,有很好的發展條件。但最後三代君王不是好高騖遠,就是昏庸無能,是走向衰落和滅亡的主要原因。


泰山下的準老頭


戰國時期的齊國,東臨大海,西臨中原,田野肥沃,物產豐富,國富民安,齊國鹽業非常發達,海洋捕撈業也非常發達,鹽和海產品在當時是高暴利,齊國當時把這兩個行業收為國用,稅收頗豐,齊國的手工業也非常先進,經濟非常發達,國都臨淄與大城市即墨人口眾多,異常繁榮,富甲天下

經歷了700餘年富強不衰的齊國,在國力達到頂峰之時為什麼,會逐步衰落呢

主要原因有五個

第一個原因是齊國的衰落,與其落後保守的制度互為因果

只不過是賢人的政治而已,這種政治最大的特點就是國以人強,軍以人心,而人亡政息國衰軍敗。戰國時期的趙魏韓秦國的國力朝氣蓬勃,銳意進取,代表了新興制度而齊國自西周以來,沒落腐朽的貴族制度,導致了衰落

第三個原因,齊國瀕臨東海,物產豐富,人口也眾多,可以迅速徵集百萬大軍禦敵,自從孫臏去世以後,齊國的軍隊作戰理念保守且落後,沒有任何的創新,在當時戰亂的戰國時期,一個國家沒有一支強大的軍隊後盾,他的富強是不會長久的,如果沒有真正的做到強兵強經濟強軍,只是一條腿走路,這種狀態早晚是要崩潰的

第三個原因,齊國注重外交,並拉攏五國合縱抗秦,戰略運用上是正確的,但齊國如果成為眾失之國,五國合縱伐齊,對齊國家說,無疑是生死攸關的滅頂之災

第四個原因,齊國在面臨五國聯軍優勢兵力的進攻下,齊國想集中所有的主力與聯軍決戰,這是最愚蠢的軍事作戰方法,齊國的戰略戰術運用不當,戰爭動員和組織也不是很好

第五個原因,五國聯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插齊都臨淄,聯軍的主要戰略方向,不難判斷,但齊國沒有做持久戰的想法,沒有保存實力,以弱勢軍事力量對抗強勢的軍事力量,其失敗是必然的





歷史榴芒教授


齊衰落之因

要看待這個問題,還要從四個方面來考慮: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

在戰國初期,魏國國君魏文候起用法家李理率先變法,國力因此強大,國家走在了諸國的前列。後起用吳起為上將軍,東征西討。 大戰七十二,全勝六十四。在對秦戰爭中,大敗秦國五十萬大軍,奪取河西,並將秦人鎖死在函谷關以西地區,使其不能東出半步。後在靈丘擊敗齊軍,成為天下霸主。齊國霸主地位受到嚴重削弱。於是到了齊威王,齊宣王時代,便效仿魏國李哩變法,秦國商鞅變法進行改革,雖然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並沒有像秦國商鞅變法一樣徹底,整個國家依然殘留著大量舊制,因此齊國在政治制度上已經開始落後相比較而言的秦。而齊國到戰國時代已經建立了六百餘年,國家的腐敗也深入骨髓。

其次是經濟。齊國位於現在的山東地區,是一個典型的海濱大國。由於戰國時代兵禍連連,陸上貿易的進行就極為艱難,所以齊國經濟上側重於捕魚業和海上貿易。齊國經濟發達,實力雄厚,人口眾多,這也是齊國即使戰爭失敗也能快速恢復國力的原因。但到了齊閔王時代,情況卻發生變化。公元前304年,燕國內亂。齊國國君齊閔王乘機進攻燕國,殺燕王噲,又在燕國大肆殺戮,使燕齊結為世仇。所以到了公元前284年,燕昭王集五國大軍進攻齊國,意圖復仇。聯軍攻破齊國七十多座城池,並將無數珍寶運回燕國,此戰齊國損失六十多萬大軍,無數壯丁慘死戰場。後來齊國將軍田單復國,由於人口大減,齊國沒有充足的勞動力,因此經濟無法恢復,一直到滅亡國家都疲軟無力。

然後是軍事。在戰國初期,魏國最強,凌駕於諸國之上,並多次擊敗齊國軍隊。齊威王登基後,認為想要在戰國這個紛亂的時代存活下來,必須要有一支強大的軍隊。於是便命令宗室大臣田忌為齊國上將軍,後來在田忌的幫助下又收了兵法大家孫斌,來訓練軍隊。公元前354年,魏國出兵進攻趙國,趙國打不過魏國,便像齊國求救。齊國是當時僅次於魏國的軍事大國。齊王同意了趙國的請求,任命田忌為帥,孫斌為軍師,在趙國快亡國的時候發兵救趙。孫斌不同意救趙,他認為魏軍主力在趙國作戰,國內防守空虛,便要求進攻魏國本土。齊軍深入魏國,直逼大梁。魏王急令龐涓回師,守衛國都。孫斌,田忌在桂陵設伏。魏軍來回奔波精疲力盡,根本沒有提防,慘遭伏擊,十二萬大軍全軍覆沒,此戰震驚天下。此後齊魏兩國平起平坐,這場戰爭是齊國軍事上的一大勝利。隨後又在公元前242年爆發了馬陵之戰,十三萬魏軍全軍覆沒,齊國徹底的奠定了軍事霸主的地位。從公元前242年——公元前284年,齊國軍事實力達到鼎峰,只有秦國和後來經歷胡服變法的趙國能與其平起平坐。公元前284年,五國聯軍攻齊,齊被燕滅了七年之久,齊國復國後軍事實力更不勝從前,徹底衰落下去。

在外交上,齊國在威王,宣王時代大體上發展方向還是不差的。齊宣王時期,蘇秦發動合縱抗秦,齊國也是積極參加。但到了齊閔王時代,形勢就發生了逆轉。齊閔王好大喜攻,愛好征伐,不講信義。在聯軍攻秦時偷偷撤軍,回師滅了宋國,使聯軍遭到慘敗。私吞宋國使諸侯大為惱怒,但都敢怒不敢言。齊閔王為了統一天下便擴軍三十萬,使全國軍隊達到六十萬,隨後四處進攻各國,挑起事端。全國的賦稅上調三成,以增大稅收。百姓負擔沉重,苦不堪言。到了齊閔王后期,有大量百姓逃離齊國,躲避賦稅。經濟受到嚴重創傷。而北方的燕國在燕昭王的統治下越來越強大,為了報昔日齊國滅燕之仇。公元前284年,燕昭王聯合各國軍隊四十五萬人以樂毅為統帥討伐齊國。在陽晉擊敗了齊國主力,隨後滅亡齊國。齊國至此一蹶不振,後來雖然復國卻也快速衰落下去,直到滅亡。

所以,燕國伐齊是齊國由盛轉衰的關鍵點,在加上齊國雖然之後復國,但國力大損,而且歷代齊王都是碌碌無為之輩,所以齊國也再也沒有翻身的機會,直到被秦國滅亡。




快樂談史


總的來說,齊國的崛起和管仲改革時的治國策略有關,但齊國的衰落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在管仲佐政時期,齊國成為了春秋首霸,在當時無人能敵。到了戰國中期,和秦國形成了“齊秦並強”的局面,但最終秦國一統天下,而齊國卻一蹶不振。

在管仲改革時期,實施了嚴刑峻法,眾所周知,法律是為統治者而服務的,這雖然使齊國迅速強大起來,但也形成了很多問題,比如說在執法、立法、過程中對於貴族的袒護,這導致當時的人民對於齊國而缺乏信心。

在政治上過於嚴苛的法律也讓官員們產生了恐懼心理,無法維持政治機器的正常運轉。加上統治者暮年垂危,又沒有培養出得力的繼任者,最終導致了奸臣當道,國力衰微。

一、齊國衰落的主觀因素

(1)過於嚴苛的法令:

管仲的著作《管子》,自始至終都在強調著法令的重要性,法律是統治者,管理國家的最重要工具。

可以說,法律關乎一個國家的政局是否安定,但是當時的法律卻存在一定的弊端。在古代社會法律往往是國家統治者統治人民的工具,這也就意味著法律除了維護國家治安以外,最重要的作用是維護著君主的統治,因此國君的素質對於法律質量的影響極大,國君一人的能力、知識、好惡都會影響到國家安危。

齊桓公作為春秋五霸之首,自然是一位有著雄才大略的君主,可是他的繼位者卻資質平平,最終在爭奪權力的過程中將齊國的國力一點點磨耗光。法律也變成了一紙空文,對於這些貴族沒有一點約束力,管仲苦苦經營幾十年的法令制度,逐漸崩塌。

另外,嚴苛的法令對於官員也有極其不利的影響,《管子》中有記載“百官論之,非惠也,刑罰必也”雖然這促進了法律的普遍性,但嚴刑峻法下,必然壓抑了官員的個性。

在這種情況下,只要法律稍微鬆懈,那麼人們的手法精神也會漸漸鬆懈,對於嚴苛的政治產生厭惡,不信任的關係在官員之間、君臣之間蔓延開來,產生了隔閡,官員在做事時只求不違法,不會用正常的倫理道德關係去看待事物,在這種缺乏人性的關懷下,情況下即使人們不敢觸犯法律,但在心中也是不信任法律的合理性的。

(2)統治者的個人原因:

在封建社會中統治者的喜好可以決定一個國家的命運,國君是整個國家運行機構的服務對象,國君個人素質制是整個國家發展的基礎。在世襲統治下,國君素質常常會導致政治危機,要麼是國君暮年行蹤神秘,在朝堂中極易引起官員們的懷疑,導致陰謀風行,最終國力大衰,要麼是國君年少,致使強臣崛起,最終逼宮滅國。

很顯然,齊桓公就屬於後者,齊桓公在前期十分信任管仲,對於管仲的建議,他全部都採納,但在管仲死後,齊桓公卻不顧管仲最後的叮囑,遠離奸佞,最終落了個無人收屍的下場。

而他之後的子嗣也是如此,齊威王時期,國內的兩個大臣鄒忌和田忌二人矛盾頗深,這兩個人,一個主持變法,一個掌管軍事,如果二人能夠團結,齊國的前途將不可限量,可是二人卻在齊威王的挑撥下矛盾重重。

在齊宣王主政時期,本來齊國的狀況漸漸好轉,但他卻在燕太子求救時,暴露了自己內心中的無恥本色,進入燕國一路燒殺搶掠,最終在其他國家的干涉下撤出了燕國,但也為自己樹立了一個敵人。

齊國的亡國之君齊閔王更是狂妄自大,不可一世。他當政時期,完全不顧周天子的顏面,對其百般侮辱,之後更是妄想獨自吞滅富饒的宋國,引發了秦國和趙國的厭惡,最終在燕國的號召下被秦國、趙國、魏國、韓國所滅。

(3)國家內部缺乏對統治者的約束:

管仲對於法律的認知側重於法律的執行過程,雖然提出了一些對於君王行為的約束政策,但卻沒有規定具體的懲治措施,這就意味著君主所受的限制極其有限。到了齊桓公晚年,更是沒有人能夠去阻止其還工接近小人。

在中國古代,統治階級往往將立法權、司法權和執法權統歸於國君一人所有,這導致即使已經有了明確的法律制度,但是統治者的態度對於司法過程有極其重要的影響。

這就意味著執法過程中會存在很多不符合法律的判決,這讓法律變得十分脆弱,法律可以被帝王所決定,但是帝王卻沒有人去約束,這也是齊國漸漸衰落的根源。

二、齊國衰落的客觀因素

(1)其他各國的敵視:

戰國中期的齊國可以說是當時除秦國以外最強大的國家,公元286年,齊王在蘇秦的挑唆下吞滅了宋國,這一舉措引起了其他六國的不滿,大家都擔心齊國一家獨大之後會打破戰國時期各國勢均力敵的形勢最終,導致自己滅亡,於是燕、楚、韓、趙、魏,五個國家聯合秦國,共同攻打齊國。

公元前314年,燕國發生了“子之之亂”,燕太子向齊宣王求救,齊宣王卻聯合中山王一同攻入燕國境內,還誅殺了燕太子,從此燕國和齊國的良子便結下了,之後,燕昭王利用樂毅,蘇秦等一眾有志之士,謀求為國報仇,蘇秦進入齊國本來就懷揣著“弱齊”的目的,在他的謀劃下,齊國最終陷入了腹背受敵的狀態。

(2)多次戰爭導致國力衰微:

從公元前286年齊國滅宋國開始,齊國就把自己推入到了戰爭的泥潭當中,公元前284年,燕國派樂毅伐齊,之後5年,齊國境內七十餘座城池,甚至是臨淄王宮都處於燕國的管制下,國內大量的財富,青壯勞動力被擄掠走。

公元前279年,田單富國,雖然齊國重新被複興,但是多次戰爭早已把齊桓公時期所積累的財富,給折騰得一乾二淨,齊國從此也被迫走向了保守的外交政策,到了六國統一抗秦時期,也無法發揮出自己過去的實力。

(3)秦國勢力的壯大:

民國在經歷商鞅變法之後日漸強大,和管仲一樣,商鞅也側重於法治,可是齊國的“法”最終還是歸屬於統治者管理,歸根結底還是“人治”,但是秦國不同秦國是徹徹底底的“法治”天子犯法,當與庶民同罪。在商鞅變法時期,秦律融入到了每個秦國子民的心中。

在政治上,秦國實施軍功爵制度,廢除了傳統的世卿世祿制,改革了戶籍制度,讓普通的百姓有了出頭之日,有了改變自己階級的機會,對他們來說秦國的前途就是自己的前途,因此與齊國大大相反,此時的秦國上下一片統一。

另外在廢除井田制,採取重農抑商,獎勵耕戰,統一度量衡的基礎上,秦朝這個本來貧乏的國家,經濟得到大大發展這為之後的戰爭提供了充足的物質保障。

總結:

齊國這個原本富足的強大的國家,一步一步衰落的原因有很多。

君主的暮年危機,五公子爭奪皇位,各國的聯合對抗,最終使這個國家毀於一旦,其實這個結果早在管仲改革時期就埋下了伏筆,嚴苛的律法讓國內的人民厭惡法律,即使君主統治得以加強,但還是造成了無法挽回的結果,這告訴我們,法律的強制性不應該存在空白。


舊時樓臺月


我字多,我來答!從管鮑之交,看齊國稱霸由盛轉衰

前言:齊國是春秋五霸中最早稱霸的一個,同時也是五霸之首,齊國的首任國君是姜太公,在他的管理下國家井井有條的發展,實力雄厚,到了齊桓公的時候,任用管仲變法,讓齊國更加強大,但是到了後期卻逐漸衰落再也沒有了稱霸之勢,這是為何?

齊國前身

不同於韓、趙、魏三國是分了晉國才成為一方諸侯,齊國在周朝的時期就是一個諸侯國並且實力強盛,齊國的疆域位於如今的山東,第一任國君是家喻戶曉的姜太公,姜太公在伐商之中是立了大功勞的,而周武王把齊國這塊土地封給姜太公可見齊國地理上就先佔優勢,再加上有姜太公這位國君管理,齊國的發展始終不曾落後。

齊桓公繼位之爭

齊國的發展到了齊桓公這裡是一個轉折點,讓齊國從一個普通強國變成了一個超級強國稱霸中原,但是在齊桓公繼位之始還發生過皇位之爭,分別是公子小白和公子糾;

這件事的起因是齊國內的兩個大臣殺死了當時的國君接著讓自己的堂弟繼位,在暴亂前夕齊國兩個大夫管仲帶著公子糾,鮑叔牙帶著公子小白為避免禍亂連夜離開了齊國,在次年之後齊國大臣殺死了篡位的國軍和兩個大夫,一時間國內無君,公子小白和公子糾看到這個繼位的時機後爭相想要回到齊國繼位,在路途中管仲伏擊公子小白,公子小白裝死逃過一劫因此早公子糾一步回到齊國成功繼位,公子小白也就是後來的春秋齊國霸主齊桓公。

由管鮑之交引發的管仲變法

因為公子糾以為公子小白已死所以並沒有著急回去,在齊桓公繼位之後首先攻打公子糾所在的魯國,幾番大戰之後魯國一直戰敗,鮑叔牙向魯莊公提議,把公子糾殺了,把管仲和另一位大夫送到齊國,不然就派兵攻打魯國,魯莊公害怕只好照辦,其中公子糾的老師召忽畏罪自殺,最終只有管仲被帶了回去。

齊桓公自然是想要殺了管仲報自己當初被刺的那一箭,鮑叔牙跟管仲是非常好的朋友,深知管仲的能力,所以就勸齊桓公不殺管仲才能成就霸業,齊桓公相信鮑叔牙的話見了管仲,發現這個人確實是個賢臣就決定重用,這件事如果不是鮑叔牙的阻止那麼齊國肯定不會率先稱霸,後世也將管仲和鮑叔牙之間的交情稱之為“管鮑之交”用來形容兩個人之間如知己一般的交情,也可以說齊國的稱霸之路正是從“管鮑之交”開始的。

管仲變法內容

在到了齊桓公這一代的時候齊國就已經出現衰落的跡象,可能齊桓公就是因為聽到鮑叔牙說管仲可以讓他成就霸業才留他一命,不過這只是個人猜測;根據當時齊國的情況,管仲分別從三個方面對齊國進行了大力的改革,讓齊國率先稱霸並佔據霸主首位。

經濟上

土地的賦稅在哪一個朝代都是一個讓君王頭疼的話題,收的重了國家富有但是百姓怨言,收的輕了,百姓不願從事生產,國力自然衰弱,管仲根據這一個情況做出了“相地而衰”這個政策,意思就是根據你土地的不同就要交不同的稅,土地成分好的就要多交點,少的就少交點,在這樣合理的稅收政策下,百姓就願意從事農產,國家的經濟也得到了恢復。

《史記·十二諸侯年表》:“齊、晉、秦、楚 其在成周微甚,封或百里或五十里。晉阻三河 ,齊負東海,楚介江淮,秦因雍州之固,四海迭興,更為伯主, 文武所襃大封,皆威而服焉。”

對於一個國家來說農業雖然是重點但卻不是全部經濟來源,齊國的位置連接著大海,所以管仲接連對齊國的漁業和鹽業進行了大舉的鼓勵,充分的利用了地理上所帶來的優勢,再加上鼓勵跟境外貿易,這一系列改革讓齊國的經濟終於開始繁榮起來。

軍事上

軍事上管仲對於其改革甚至做到了變態的地步,命令百姓之間不可以隨意搬遷,相互之間團結居住,這樣一來就會形成這樣的局面,在白天中,能輕易的分辨出敵我雙方的容貌從而進行攻擊,在夜晚,只要有聲音就知道有人來襲,從而進行作戰。

軍隊雖然團結了那麼戰鬥力怎麼辦?管仲命軍隊在每年的春天和秋天進行狩獵,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訓練軍隊的強度,為了彌補裝備上的不足,管仲提出可以用盔甲和武器來進行贖罪,不同大小的罪狀就需要繳納不同數量的裝備,這樣就大大彌補了軍隊中裝備的不足,而這些犯罪之人去哪獲取裝備呢?自然是從敵人那裡搶過來了。

政治上

相比于軍事和經濟來說,政治的改革要更加的重要一些,由於齊桓公未上位之時國家動亂,所以各地都作為一個各題,管仲在政治上更傾向於把國家給形成統一,在國都外,每幾人形成一個階級再從中選出一位有能力更進一級,就好比現在的村鄉鎮制度一樣,最終層層篩選出五個大夫,這五個大夫每年都需要向齊桓公稟告自己所管理的情況,至於過度內,則是有齊桓公親自坐鎮,就這樣齊國實在了封地內的統一。

齊桓公稱霸

公元前681年距離齊桓公繼位的685年已經過了五年的時間,在這五年的時間中管仲的變法給齊國帶來了突飛猛進的變化,讓齊國無論是在經濟上還是在軍事上都是毫無疑問的霸主,同年,齊國聯合四個國家平定宋國的叛亂,在參加的的五個國家中齊國處於一個盟主的地位,在平定宋國的叛亂之後宋國違背盟約,齊桓公再一次聯合了幾個國家的諸侯攻打宋國讓宋國投降。

當時中原各國正遭受戎狄部落的攻擊,齊桓公看時機已到,就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去中原幫助其他國家,在這其中雖然幫助了中原各國抵禦戎狄,但是齊桓公獲得的利益也並不再少數,換句話說,齊桓公很有可能是為了這利益而去“尊王攘夷”,至此,齊國原本就有霸主的基業再加上週天子的賞賜,齊國的中原霸主之位實至名歸。

齊國最終走向沒落

五子爭王

誰也沒有想到齊桓公的霸業沒有毀在外敵的手上,而是毀在了自己的兒子們手中,在齊桓公晚年的時候因為管仲、鮑叔牙這些臣子的相繼去世,沒有了指導的齊桓公開始走向昏庸,重用奸臣易牙等人,雖然早期跟管仲商量立公子昭為太子,但是隨著齊桓公的病重他的五個兒子之間就先打了起來,打到什麼程度呢?就是齊桓公在宮內餓死都無人知曉,直到五個兒子中公子無虧勝出才將齊桓公埋葬。

這位置原本是公子昭的現在被公子無虧佔有自然不服,於是就跑到了宋國聯合曹國、衛國等國家攻打齊國,原本眾大臣已經做大了迎接公子昭回來繼位的準備了,並且還殺死了曾經的奸臣豎刁和國君公子無虧,但是奈何收到其他三位公子的抗爭,公子昭再一次逃回了宋國,兩個月之後再次攻打齊國,最終公子昭成功坐上王位,但是與此同時,因為兩次征戰讓齊國實力大損,所以齊國的霸業宣佈結束。

蘇秦滅齊

在戰國的時候,因為齊威王的勵精圖治,重用田忌、孫臏等良將讓齊國的國力再度強盛起來,但是在蘇秦的出現後齊國再度出現了沒落,並且是一蹶不振最終被秦國吞併,

這是因為蘇秦早期受到過燕國的恩惠,也就是蘇秦在遊說天下的時候只有燕王招待了他,其他國家對他都是愛搭不理,一般人才都會非常重視自己的知遇之恩,蘇秦就為了報答自己的知遇之恩,就選擇去報復齊國,因為齊國曾一度欺壓身邊的鄰國燕國。

蘇秦遊說齊王去攻佔宋國,當時的宋國位於中原並且商業發達十分富有,如果在齊國的基礎上再吞併一個宋國那麼就會更加強大,但是由於宋國國力不強,所以當時很多人都在惦記這塊“肥肉”,最終齊國還是在蘇秦的遊說下動心了。

在前往攻打宋國的路上還同時擊敗了魏國和趙國,雖然最終滅掉宋國,但是此時的齊國已經兵少將寡,燕國派出大將樂毅聯合其他五個國家進行伐齊,總計攻佔七十多座城池,齊國至此以後一蹶不振,再無翻身之可能,最終的命運就是被秦國吞併。

結語:齊國跟趙國是何其相似,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改革,齊桓公管仲改革,都讓國家的實力空前的強大並且可以直接抗衡秦國,但是這兩位雄主最終的結局竟然是一樣的,因為兒子爭奪王位自相殘殺,最終他們被活活餓死,可見歷史的偶然性,並且還都是在稱霸之後從此就一蹶不振,最終被秦國吞併,其實在春秋戰國時期,很多國家都有抗衡秦國的能力,但是為何秦國最終卻統一了六國呢?我認為是比其他國家的人要團結一些,不知道你任何是如何?

感謝閱讀,如果覺得不錯,關注、點贊,這些你的隨手之舉就是對文青最大的鼓勵和支持,謝謝。


文青聊史


一個國家的發展是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方面綜合發展的結果,經濟、軍事更是重中之重。就齊國來說,自立國以來,依靠海上豐富的資源,煮鹽墾田,富甲一方。靠著強大的經濟支持,歷史上齊國也多次稱王稱霸。

公元前680年前後,齊桓公任管仲為相,推行改革,實行軍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齊國逐漸強盛,併成為春秋五霸之首。

齊桓公圖片

公元前334年前後,齊威王任用鄒忌為相改革政治,任用田忌、孫臏為將,齊國遂變得強大。前353年,齊國大敗魏國於桂陵(今山東菏澤境內)。前341年,齊又大敗魏軍於馬陵。前334年,威王與魏惠王“會徐州相王”,正式稱王。

公元前301年前後,齊國先是聯合韓、魏國攻楚,大敗楚國。後,齊國又聯合韓、魏連年攻秦,攻入函谷關,迫使強大的秦國求和。因燕國趁齊國空虛之機偷襲,齊軍班師回國後,又大破燕國。可以說,齊國走上了歷史的巔峰。

但很可惜,齊湣王沒有趁勢取得更大的發展。齊湣王想借大破燕國之機,滅了燕國,但燕國派出間諜蘇秦欺騙齊湣王,勸齊國轉而伐宋。宋國雖然富裕,但是齊國滅宋,會直接威脅趙魏楚三個大國的邊界,齊國本身是四戰之地,周邊沒有拓展的空間,容易招來趙魏楚三國及世仇燕國的群毆。

但齊湣王在蘇秦的忽悠下,連續三次攻宋,雖然吞併了宋國,但同時也得罪了魏國、趙國、楚國。最終,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以樂毅為上將軍,聯合秦、韓、趙、魏,五國攻齊,攻入臨淄,連下七十三城,齊國只剩下莒和即墨。湣王逃入莒,被淖齒殺死。齊國差點亡國。

雖然後來,以田單為將組織反攻,以“火牛陣”大敗燕軍,收復了失地。但,齊國已經元氣大傷,國力衰退,再也無力與秦抗衡了。

後期,雖然齊國經濟、軍事得到了一定的恢復,又因為其偏居東方,地理上距離秦國較遠,得到了休養生息的機會,但齊國在秦國遠交近攻策略的影響下,目光短視,坐井觀天,對其餘五國合縱攻秦袖手旁觀,也不加強戰備。

公元前221年,秦王在滅亡韓、趙、魏、楚、燕之後,以齊拒絕秦使者訪齊為由,命王賁率領秦軍伐齊,齊王建令齊軍主力40萬慌忙集結於西部,秦軍避開了齊軍西部主力,由原來的燕國南部南下直奔齊都臨淄。齊軍面對秦軍突然從北面來攻,措手不及,土崩瓦解。齊王建出城投降,齊國滅亡。

從齊國最終滅國的過程可以看出,雖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在關鍵時期國策的失誤,最終沒有抓住有利時機取得更在的發展,導致滅國的悲慘命運。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上,若有侵權聯繫刪除)


雲端白楊


首先,對於秦國,魏趙韓這三個國家都抱有與生俱來的敵意。如果齊國可以從中斡旋一番,說不定能有效削弱秦國的實力。不過,自從田氏代齊之後,尤其是齊宣王時期,居然沒有認識到山東六國結盟抗秦的重要意義。最終,其餘五個國家都失敗了,而秦國卻與日俱增的強大。換而言之,戰略眼光的缺失,決定了齊國實力的走向。

其次,齊國不能寬容犯了錯的楚懷王,導致齊楚同盟完全破裂。而結果自然是齊國和楚國之間的鷸蚌相爭,隔岸觀火的秦國則坐收漁翁之利。

再者,就是齊湣王短視和好大喜功葬送了齊國的國運。雖然齊宣王有嚴重的戰略失誤,但是他至少還是賢王,稷下宮學的優良傳統仍在,齊國的國運依然昌盛。但是齊湣王對內無法採納諫言,導致眾多人才出走齊國,對外在對楚、對六國攻秦問題上處理不當,前者喪失了重要盟友楚國,後者放過了重要對手秦國。尤其是最後的滅宋,成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宋國雖然不大,但是是戰國最為富庶國家之一,幾座大城市和商業中心都在宋國,齊滅宋之後,秦昭王一下子感覺到如“泰山壓頂”,而其他諸侯則第一次有“齊如豺豹秦如親”的感覺,秦昭王一號召,有世仇的燕國頭一個站出來,三晉接著響應,浩浩蕩蕩的五國聯軍攻進貌似強大的齊國,而所謂的盟友楚國打著援軍的旗號也在最後乘亂分了一杯羹。至於後來齊國的滅亡,僅僅是因為第一他遠,第二他親秦,所以才是最後滅亡的。

最後,齊國衰落本質上是地理位置的問題,無險可守,而秦國的地形超級優越,有四塞之固,因為地形問題,一次五國伐齊就差點毀了齊國。而秦國呢,依靠超級地形優勢躲過了數次五國的群毆,雖然被打敗,但是不至於像齊國受到那麼大的損失。


跪射俑


齊國的衰落,和其他國家的衰落不太一樣,一般來說,國家的發展,用函數曲線來表示的話,大部分是拋物線,有些是波浪線,而齊國的發展,有些奇怪,我可以做個比方,齊國的發展,像是蹦極。和常說的逐步衰落或者屢次中興的常見模式,很不相同。

齊國的開局,就是以王者身份出現的。姜太公被封到齊這個地方,是所有諸侯國裡領土面積最大,地理位置最優越的國家。齊國東邊是大海,在航海技術不發達的當時,全無後顧之憂,北方是召公的燕國,自家人,南邊是周公旦的魯國,同樣是自己人,而西邊,一堆的小國,全都不是齊國的對手。

兩次蹦極式衰落

除了優越的外部環境,齊國土地肥沃,更重要的是,齊國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海鹽。這讓齊國迅速成為第一強國。在齊桓公時期,更是成為第一個稱霸中原的霸主。

第一次稱霸持續時間很短,齊桓公病死之後,齊國陷入內亂,國力斷崖式下跌。從此內亂不止,不但失去了霸主地位,甚至軍事實力不如吳國。最終被大家族田氏所取代。姜齊從此滅亡。

齊國的第二次巔峰,是齊威王時期,這時候的齊國已經是田氏的齊國,齊威王名字叫田嬰齊。在齊威王的帶領下,齊國打破了斷崖式的衰落,強盛一直持續到了齊緡王。這時候的齊國,擁有常規軍隊六十萬。軍隊規模和西方的秦國相當,也成為戰國中期的雙雄。直到此時,齊國才達到了巔峰狀態。

只可惜,強大的齊國再次蹦極,如果上次蹦極只是造成了國內混亂,失去了霸主的地位,這次蹦極,讓齊國差點亡國。

而這一切,都源於齊緡王的作死行為。千不該,萬不該,齊緡王不該滅宋。其實,滅宋屬於一種合理性行為,畢竟當時宋國的名氣並不好。但問題是,齊國想要獨立滅宋,而且獨吞宋國的土地。這就完全打破了一種平衡。因為當時的宋國實力,完全可以排到第七位,已經超過奄奄一息的韓國。而當齊國吞併宋國,這就意味著齊國實力完全超過秦國。成為中原第一大患。

其實,齊緡王應該可以想到,當秦國強大的時候,六國開始齊心協力對抗秦國,而自己強大到足以威脅其他幾個國家之後,其他國家怎麼能不齊心協力擊敗齊國呢?而從地理位置上來說,擊敗齊國要比擊敗秦國更容易。因為秦國有隴右的廣闊縱深,而齊國卻沒有。因此,當中原各國發現,齊國比秦國威脅更大,而且更容易擊敗。必然會調轉槍頭。

優良的地理位置導致作壁上觀的國家意識出現。

齊國為什麼會出現蹦極式的衰落,我想,和齊國的地理位置有著很大的關係。齊國的地理位置,讓齊國可以獨立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不會受到各國的影響,也不會依靠各國發展,而在齊國外界,缺乏可以和齊國相提並論的強國,這種情況下,哪怕齊國衰落,也可以憑藉自己的自身優勢而迅速恢復。

優良的地理位置以及強大的恢復能力,讓齊國的憂患意識並不強,這種不強也直接導致了齊國更願意作壁上觀,而不是參與進來。如果沒有樂毅的出現,齊國頂多會漸漸衰落,但不會形成斷崖式衰落。但樂毅太過兇猛,徹底讓齊國無法恢復元氣。而經過這一敗,讓齊國對其他國家充滿敵意。因此,更加堅定了中立偏安的想法。也希望通過自己恢復能力再次達到巔峰。

只是秦國的統一速度,遠超過齊國的恢復速度,當齊國還沒有完全恢復,秦國已兵臨城下。於是,強大的齊國就此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