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记忆&旁观者之重读

最近疫情已蔓延成世界性事件,欧洲也成了重灾区,疫情成了全世界需要联手来对抗的问题。各个国家,各个被照见的寻常人都有层出不穷吸引人眼球的表现和言论。

不禁让我想到之前如饥似渴地读完的2本传记作品:茨威格的“昨日的世界”和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的“旁观者”。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记忆&旁观者之重读

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记忆&旁观者之重读

旁观者

这两位作者和两本书有相似之处,都描述了2位享有世界声誉的作家在大时代中的经历变迁和应对,些许能给到我们一些启示。

1,出生

碰巧两位都是在奥地利维也纳出身长大的,茨威格是犹太人,彼得德鲁克不是,但都是名门望族,都是在维也纳的文化及名流圈中长大。比如他们都和弗洛伊德有紧密的联系。两本书我先看了1/4的昨日的世界,而后一口气读完了“旁观者”,以至于中间对他们两人的记忆有点恍惚分不清。

两个人都亲历了一战和二战,不过德鲁克1909年生,茨威格1881年生比德鲁克大28岁。

所以两次战争正逢茨威格壮年和暮年,对他的冲击和引起的思考更多,两次战争也彻底粉碎了茨威格的欧洲统一梦,加上排犹,昔日好友一个个经历悲惨,所以他在1942年二战期间,也是他61岁流亡在巴西时自杀(也是他写完昨日的世界的2年后)。

而德鲁克高寿到2005年96岁时去世,战争给他带来的冲击伤害远比茨威格小。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记忆&旁观者之重读

茨威格

2, 旧时欧洲

从茨威格的书里,你能理解为什么犹太人里除了有很多商业大亨,还有很多学界名流。因为犹太人都希望自己的后代里有人拿到博士学位,在文化界学界有一席之地,他们极力想摆脱世人眼里的犹太人汲汲经商,市井的形象。

你还能看到一战前欧洲的生活,特别是奥地利的生活多么繁荣,安宁,太平,没人相信会爆发战争,并且还是接连两次世界大战。

茨威格是世界主义者,青年时游历欧洲在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等等都有很多好友,深深觉得异国也是家乡,国界线只不过是一条线而已,当时游历并不需要护照,签证,表格等手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浑然天成。

这点德鲁克的旁观者书中第一篇“奶奶”中也有提及。德鲁克的奶奶是那个时代生成的,睿智的人,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奶奶都是清醒的,有穿透时代的洞察力,不管外界如何变,奶奶心中的价值观不变。奶奶关心她身边的认识的每一个人,年迈的腿脚不灵便的她风雨无阻地拖着购物袋在维也纳到处走,去遥远的地方看望一个老仆人,去给妓女送药,在公交车上教训纳粹青年,跟通货膨胀期间的小贩讲价,甚至在马路上意外死亡前一刻还在以她的方式为司机着想...

奶奶是一个让人从心底里生出暖哄哄的暖意,甚至暖的催生出泪意的形象。这跟茨威格描述的维也纳市民是一脉相承,一个源头底色的,这就是战前的维也纳市民,安宁,富足,善良,欢乐。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记忆&旁观者之重读

3,历史巨变中的秉持

茨威格详细描述了自己从青少年到暮年的经历,以及对两次大战的感受,创伤。

德鲁克则是描述生命历程中他所遇到的闪亮的人物,这些人物都是年长于他的,都经历了战争,有犹太人,有非犹太人,有想在战争前后力挽狂澜的人。

茨威格是文学家,德鲁克是商业及管理学家,我猜测德鲁克有更强健耐受的神经。

两人也都描述了所见的一些平庸的想借时代浪潮翻身的人,最后都误入歧途,爬的越高摔得越惨。

这两位有相似有不同,但都在人生经历中秉持了自己,拒绝了外界的很多诱惑。

德鲁克拒绝了不少次各种外界递来的超高薪的机会;茨威格在几乎所有民众与绝大部分朋友都迷失于战争的激情时,他保持了冷静,坚持了自己,并为反战宣传持续做努力。

两人最后也都成就了自己。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记忆&旁观者之重读

4,启示

战争都是相似的,战后的重建,肃清,投机倒把,通货膨胀也都是相似的。

不禁让人感到冲突大部分是由贪欲引起的,从个人的贪欲,到组织的贪欲,到国家的贪欲。

世界的资源是有限的,我们除了运用技术把有限的资源发挥到最大的效用,还需要在人这一层上达成共识:通过教育祛掉愚昧无知和被人操纵,通过交流促进各国各族的互相理解和连接,通过精准扶贫缩小贫富差距的冲突,通过活跃的社会组织缓解各种社会问题。

如果人人都有特蕾莎修女的情怀,这个世界就太平了吧,国与国之间不需要国防,军备竞赛,各国互相帮扶,励精图治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下一代的培育中充满关心世界,关心他人的情怀,国家关心民众,社区的幸福。在我们地球上人文教育和经济技术发展都不可或缺,甚至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一点都不亚于科技,技术掌握在人手中,人怎么做至关重要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记忆&旁观者之重读

特蕾莎嬷嬷

5,写在最后

大自然已经给了我们很多,我们也该学习知足。

这是我从这两本书中获得的感悟,类似的文学作品还有老舍的茶馆

我想我们生而为人该对我们的过往有所了解,对我们所处的时代时间轴有所认知,不枉来一趟,而不是只做一个历史中的低头走路的匆匆过客。

这也是在这个时代我想推崇深度阅读的原因,不只是这个时代,代代都该如此。


当前全球疫情之下,你秉持了内心朴素的价值观行事了吗?疫情终将过去,我们的每一步作为却会伴随影响我们一生。

也致敬此次疫情中大国风范的我们的祖国,中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