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房价是否会下跌回到16年的水平?

quwulc


肯定不会啊,16年前一碗面4块,现在要16.

还有人工工资,物料成本。

最重要的是地价,除非gj放水地皮价格





混迹在大西安


这个是不可能的,就目前来说,很多像我们这种在城市里打拼的农村孩子都想在城市里扎根,所以房子就成了必需品。每年从农村涌入钢筋水泥建造的城市的农村有为青年多不胜数,他们一到在城市里打拼久了都不想回农村的,我就是最好的列子。

有需求就能推动一个地方的房产建设,只要还有人有这方面的需求放价就不会轻易往下跌。再说就算疫情有影响,我相信几个月的疫情甚至更久都不会对房产造成多大的冲击。如果房价真的回到16年的水平的话,估计绝大部分房地产公司都会倒闭,因为房地产公司购买地皮的价格是不会下降的,这其中关系到的事情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楚的。如果你贷款五十万买的房,疫情过去你五十万购买的房子只值三十万,难道你久了的二十万银行退给你? 别想了,老实还房贷吧! 虽说现在放价确实挺高的,但是房价的定价也是根据人均收入来定的,在我们这边首付一套房子十多万, 我相信只要努力买一套房是没问题的。我相信大家都可以!一起加油吧!!!!



奔跑吧吕哥


以我房地产行业相关从业者的经验和所在的城市(山东省一全国百强县)来看,房价不会降!首先声明,我不是专家,所以对宏观上的数据和分析咱不懂,我也没能力对全国范围内的房价走做出预测,我仅以身处之地做个举例分析,各位看客也可与自己所在城市做个对比。

房价不降原因如下:

其一,当地政府商品房土地出让价格越来越高已是个不争的事实,开发商建房土地成本逐年增加;

其二,受环保政策影响,近年来房屋建材成本持续增高,建筑市场人工费也越来越高,现在受疫情影响,人员复工并未完全到位,人工成本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其三,疫情期间,各地政府为恢复生产提振经济都不同程度出台了对房地产行业的利好政策,这对于提高行业信心有很好的支撑作用。

以上这些作用的叠加反应到房价来说,房价不涨已是万幸了!套用某位地产行业专家的话来说,疫情过后,目前阶段这只是房价的一个缓坡期,对于有购房需求的人来说是个难得的出手机会,不要再指望房价下跌的时候再来买了。楼市不是股市,没有抄底一说,都这么多年了,就不要再抱有任何幻想了。





金玉结盟


这一轮去库存过后,各个城市的房价都发生了很大的涨幅,尤其是二三四线城市,房子的价格几乎翻了一倍。

但是从2018年开始,房地产的市场情绪似乎都不高,大家都期待房价下跌。

而今年受疫情影响,大家看跌房地产的情绪越来越严重-有的朋友似乎在猜想,疫情过后,房价是否会下跌回到16年的水平?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疫情到底给房地产行业带来了哪些影响?疫情过后,房价是否会回到16年的水平?

一,疫情到底给房地产带来了哪些影响?

2020年注定是异常不平凡的一年,疫情的突然出现,打乱了各个行业的节奏,也打乱了房地产行业的节奏,更打乱了购房人的节奏。

在这期间,各个行业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各个行业遭受的经济损失也十分严重,甚至我们个人的收入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那么,疫情到底给房地产行业带来了哪些影响呢?我们简单归纳一下,一起来看看。

第一,疫情对开发商的影响。

在疫情期间,各个城市的新房售楼处不得线下开店营业,都处于闭店歇业状态。

本该异常热闹的2020年楼市“小阳春”被彻底冰封,新房成交量暴跌,并且前期很长时间都处于零成交状态。

要知道2019年,房地产销售额突破16万亿。与今年相比,开发商的房子卖不出去,成交量暴跌,带来的经济损失特别严重。

虽然,后面各个城市的开发商实行了网上卖房,但是房子毕竟是大额的商品,大部分家庭买房周期特别长,并不会在网上看几眼,了解一下就下单买房。

所以,网上卖房的效果也并不是太明显,成交量虽然有所回升,但是比起2019年依然非常的低落。

第二,疫情对二手房业主的影响。

疫情对二手房业主的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尤其是那些本打算在2020年楼市“小阳春”卖出房子的业主。

因为在“小阳春”市场会相对好一些,卖出的价格也相对可观一些,可是受疫情影响,成交量暴跌,看跌的情绪特别严重。

即便是挂到市场上卖,也卖不出理想的价格,更何况中介门店都没有开店,营业二手房基本上都是零成交。

那么,对那些持有力特别弱,买房之后,本身都捉襟见肘的家庭,就非常的难熬了。

第三,疫情对土拍市场的影响。

每一年各个城市都会有拍地的现象,尤其在这一轮去库存之后,2019年土办市场特别的火热,拍地情况特别可观,不仅溢价率高,楼面价也较之前翻了一倍。

但是,2020年受疫情影响,各个城市的土拍市场也被冻结了,不断地向后推迟。

而在推迟的过程当中,土拍的价格也相对越来越低,毕竟开发商成交量暴跌,经济受损特别严重,没有太多的钱拿地。

而且我们看到各个城市,在这段期间偶尔出来的一两块地块,存在流拍的现象,没有多少开发商竞争拍地了。

第四,疫情对买房人的影响。

疫情对买房人的影响也是特别大的,尤其是在心理预期这一块儿。

很多朋友开始对房子的居住环境有了要求,受疫情的影响,可能之后买房更倾向于买居住环境好,小区密度较小的房子。

而且,会更倾向于那种物业管理水平较高的小区,安保设施相对齐全,相对完善的小区。

总之,大家对住房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受一些影响之后,都希望自己能够尽可能的,买一些环境较好的小区。

……

的确如此,今年受疫情影响,给房地产行业也带来了特别大的考验。

对开发商也好,对土拍市场也好,对二手房业主也好,对买房人也好,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尤其是对开发商,成交量暴跌就意味着经济严重受损,毕竟搞房地产开发,需要特别大的周转资金。

二,疫情过后,房价是否会下跌回到16年的水平?

在第一大点,我们分别简单的归纳了一下,疫情给房地产行业带来的影响。非常明确,疫情给开发商带来的影响是最为严重的,尤其是经济收入这一块。

当然,也对一些急于卖出房子的二手房业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对购房人的心理预期带来了变化。

因此,很多朋友开始猜想,疫情过后,房价是否会下降回到16年的水平。

实际上,我告诉你,疫情的影响毕竟是短暂的,房地产市场会很快的就回暖,疫情结束之后房价并不会下跌回到16年前的水平。

甚至下跌的空间都不会太大,未来的房价,仍然有上涨空间,仍然有增值潜力,价格也会越来越贵。

原因非常的简单,我们归纳一下,一起来看一看。

第1个原因,城市化进程还没有结束。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目标是达到70%,而目前只处于50%~60%的状态。

目前的城市化只处在中期的水平,这个水平也是各个城市基建,城市面貌,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同时也伴随着房价快速的上涨。

所以,我们才看到这些年,各个城市的房价越来越贵,价格涨幅特别快,特别大。

稍微犹豫不买房,就会沦为全款变首付,首付变厕所,地段越买越偏,房子面积越买越小的局面。

换句话说,城市化进程没有结束之前,我国的房价仍然有上涨的空间,仍然具备增值的潜力。

第2个原因,成本在增加,楼面价在翻倍。

还是那句话,疫情的影响始终是短暂的,很快它将被歼灭,各个行业,包括房地产市场会回归正常的轨迹。

房子虽然金额特别大,但是它也是可以交易的商品。是商品,它的价格在某种程度上就由它的成本决定。

从我国1998年成立商品房以来,楼面价已经从原来的均价2000元突破现在的均价1万元。

而细分到各个城市,楼面价已经翻倍,尤其是在这一轮去库存前后。

比如重庆这座城市,去库存之前楼面均价只有3000~4000元,去库存过后楼面均价翻了一倍,达到了7000~8000元。

要知道,去库存之前重庆的房子均价也才8000元左右,而且是套内均价。现在楼面价比房子的价格还要贵,未来的房价自然也会越来越贵。

更何况一些优质的板块,一些核心的板块,以及热点的板块,楼面价早就突破1万元大关。

比如摊子口板块楼面价达到1.3W+,弹子石板块楼面价达到1W+,回兴板块楼面价达到1.2W+,中央公园板块楼面价更是屡屡破万。

再加上开发商的融资成本,人工成本,材料成本,设计成本,以及其他方方面面的成本,都在逐年的递增。

不管是楼面价的翻倍,还是开发商的一切成本递增,都会反映到未来的房价上,未来的房价自然也会越来越贵。

第3个原因,疫情并没有消灭购房需求。

大家以为房价会下跌到16年前,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受疫情的影响。但是你必须明白,疫情很快就会被歼灭,房地产市场会恢复正常的运营轨迹。

而且疫情并没有消灭购房需求,它只是将这样的购房需求延后了,集中在疫情结束之后,同一时间释放出来,甚至市场还会热闹一些。

同时,疫情让购房需求升级了,大家对住房环境,对小区的低密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小区的环境越好,密度越低,价格自然会越贵。

关于这个问题,大家可以结合自己所在的城市,去对比一下好环境的小区和差环境的小区,价格就非常明白了。

第4个原因,人民币在贬值。

人民币在不断的贬值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它会让我们手里的钱,手里的存款购买力随着时间向后推移越来越弱。

人民币贬值有一个特别的称号,就是我们常说的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率也由以前的2.7%,上涨到了现在的6.8%,未来将继续上涨。

换句话说,100万的存款存到银行,哪怕一分不动,第2年它的购买率也只有93万,足足贬值了7万。

最好的解释就是,同样的钱在10年前,5年前,今天,未来。能够买到的东西是越来越少,我们手里的钱变毛了,手里的钱变得越来越不值钱了。

而相反,从我国1998年成立商品房以来,房子的价格却是一路高涨,到今天为止已经上涨20倍有余。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在人民币贬值的情况下,房子成为我们抵御通货膨胀最有利的武器,也是普通家庭最稳健最安全重要资产的原因。

第5个原因,“三稳”政策。

这一轮去库存过后,各个城市都出了一些楼市的相关政策。

一是防止优质城市过快的上涨,二是防止某些人口净流出的城市价格下跌。

而2019年提的最多的,就是楼市里面的“三稳”政策,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

目的就是让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在短期内回归健康平稳的发展。

让房地产市场平稳的发展,又怎么可能让它下跌,回到16年的水平呢,毕竟各个城市的房价都上涨了一倍。

……

的确如此,疫情结束之后,房价并不会下跌,回到16年的水平。

在城市化进程没有结束之前,我国未来的房价仍然会继续上涨,价格会越来越贵,怎么可能回到16年前的水平呢?

更何况,疫情并没有改变大家的购房需求,仅仅是把这样的购房需求延后了,升级了,仅此而已。

三,小结

总的来说,疫情结束之后,房价并不会下跌,回到16年的水平。

确实有购房需求的朋友,不妨借这个机会做足充分的准备,等疫情结束之后,多看房,多比较,择机买入自己喜欢的房子。

最后,要特别提醒广大的购房朋友,看待我国房价的涨跌,一定要从本质的逻辑上去认识它,不要受市场情绪影响,这样会导致你判断失误。

房子仍然绑定着我们的个人,户口,婚姻,子女教育,甚至是个人在城市的发展空间。

房子也在我们生活当中,充当着抵御通货膨胀的重要角色,是我们老百姓最稳健最安全的重要资产。

房子对我们每一个人,每个家庭都特别的重要,甚至对我国的经济,对各个行业,对从业人员都特别的重要,请千万不要看衰它。

我是 重庆楼市老司机,十余年房产投资经验,熟悉重庆各区房产价值,板块轮动,购房贷款政策,购房知识,时常还要分享重庆楼市一线动态,我们一起交流,一起成长吧!


重庆地产视野


关于房价是否会因疫情原因下跌的问题,我认为可能性不大。具体可从两点来分析,首先就是房价的影响因素,其次是疫情对目前我国经济的影响。

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总体价格保持着健康、快速的发展,中央出台了宏观经济政策来对房地产价格的调节并取得一定效果,影响房价的因素可分为以下几点。首先就是国家和政府的扶持。房地产业对我国的经济以及相关行业都具有积极推动的作用,即使在疫情当前的情况下,政府在积极配合全民抗击疫情的情况下,依然会保持或采取措施保障房地产行业的推动及发展。其次就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环境及住宅面积有了更高的要求,城镇人口数量增加带动了房子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人对房子的需求变成刚需,这就导致了房价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是持续平稳的发展,而不是因为暂时的疫情就退回到16年的水平。

再来说说眼前的新冠肺炎疫情。新年期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直接影响了中国经济的走势 ,但这种影响是暂时的,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局面,在疫情持续的这段时间,旅游、餐饮娱乐等消费基本停止,商品房成交急速跳水,但是目前疫情已基本得到有效控制,相信很快就会全面解禁,疫情就会完全过去,到时候人们生活工作恢复正常,疫情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也逐渐远去,人们对房子的需求还是一样的,并不会因为短暂的疫情就不在买房子,房价也不会出现大幅度的回落。

在用楼上一句话来说,甚至疫情过后更多人想买房,没有房子连隔离的地方都没有。当然这也是一句玩笑话。但是我觉得总体来说房价不会出现回落的想象,应该是正常平稳的发展。





猪宝图图


  • 这次疫情来势汹汹,各行各业停产停工,对于房企来说同样如此,不过在疫情期间我们不能出门,所以线下交易也是不可能有的,此时的房价不是真实的价格,真实的价格还是要等一切恢复后,价格才会正常。

在疫情期间房屋交易基本冻结,但真正想要买房的人还是会时刻关注着,他们会通过线上看房,大致了解房源如何,地理位置如何,有很多新房一般多为期房,就算是在线下看,也看不出大概,所以倒不如等稳定在反复查看。所以,疫情对于房价来说影响还是很小的。

  • 从长期来看,疫情对房价的走势影响方面也不大,我们可以看,在疫情期间,各行各业停产停工,相当于在这段时间内,我们的经济是不动的,是没有上升的。经济基础决定房价基础,经济发展程度决定群众的消费程度,从而决定群众的购买能力。群众有钱了,就会刺激消费,群众们就会想改善生活环境,老房子搬到新房子,旧小区搬到新小区。虽然在疫情期间,经济没有上涨,但影响经济的恶性事件并没有发生,所以疫情对房价走势影响不大,等到一切稳定后,房价之前是怎么走的过后还是怎么走。

KingWu00


一、房价会有所下降,但不是大跌

降价是肯定的。

交易停滞,必然让房企感受到更大的资金压力,特别是转战线上之后,为顺利签约,降价促销是不少企业的选择。

在一季度以及二季度,各大房地产开发商降价促销的预期比较明显,尤其是三四线城市,可能会出现明显的价格战。

从中长期来看,疫情冲击及市场反应和政策对冲,不仅可能会导致房地产市场月度和季度波动幅度增大,而且可能会带来房地产市场年度降温幅度增加,但总体趋稳不会改变。

所以,疫情结束时,刚需族可以趁机上车。

但是抄底心态不可有,在房住不炒的政策引导下,大跌是不可能大跌的。

二、小阳春只会迟到不会缺席

去年底与今年初,无论是从经济政策,还是从楼市信号来说,都存在回暖利好。不少人也断言,2020年将迎来小阳春。

随着疫情的发生,“小阳春夭折”等唱衰的声音却越发蔓延。

但是,疫情总会过去!

短时间成交量会减少,但需求不会。

该买房的还是会买房,甚至可能因为疫情的刺激,增加购房需求。

我身边很多90后朋友本来没有购房想法,这次却发现昆山、扬州、无锡等多地,要求必须带着房本才能进小区。

没房的租客,只能遣返或自行缴费住酒店隔离,有家不能回。

纷纷感叹,“疫情过后,还是买套房子吧!”

所以,今年小阳春只是迟到并不会消失。

三、线上购房成为现实

疫情来了之后,所有售楼处关闭。

求生欲满满的房产销售们被迫营业,成为网红直播卖房。

表面上看,这是特殊时期的特殊手段,但实际上也可能是行业进步的一个小小开端。

疫情打开了线上购房的大门,造就了多个 “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一旦人们有观念上的转变,认可了线上模式并形成传播,未来的市场不可估量。

四、小区的物业服务会更受关注

疫情期间,有的小区反应及时,措施得力。

出入管理非常严格,进出入都要量体温,小区里各个地方都消毒,甚至送口罩送菜上门,还会在电梯里放上抽纸、垃圾袋,以便于住户按按钮……

武汉最牛小区就因此上了热搜,1766位住户无一感染、无一疑似。

有的小区物业,却形同虚设,迟钝到想拿小锅锅敲他们,自然也没办法给人安全感。

疫情结束后,大家在买房的时候,物业管理水平高的小区势必会大受欢迎。

五、酒店式公寓更不受欢迎

这次疫情,让酒店式公寓的另外一个更为致命的缺陷暴露出来——中央空调。

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华山医院教授张文宏曾提到,中央空调有传播疾病的可能,疫情期间停止或减少使用中央空调,必须开空调时,要同时开排风扇,并要定期清洗空调,每天定时开启门窗,进行通风换气。

一旦出现疫情,病毒就能通过中央空调快速传播,很有可能出现“一人生病,全楼感染”。

因此,酒店式公寓,能不买就不要买。

六、房企优胜劣汰加速

疫情对房企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成交的下滑。

因疫情影响,房地产销售仿佛被冰冻了。

市场行情直接影响房企现金流,再加上疫情期间,各地关闭售楼处、房企拿地延迟、工地停工等因素,都对房企资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今年本就是房企偿债压力较大的一年。

这就意味着房企一边要承受还债压力,一边还要面临受疫情影响导致的销售回款延后。

所以这些压力都会加速房企的优胜劣汰。


Hiflying体能训练师


作为购房者,都希望房价可以下跌得越低越好,但你所说得这种情况不可能出现。

  1. 土地成本。我所居住的城市16年房价约5500元左右一平,今年约8500元左右。开发商会做这么大亏本买卖吗?真做,你敢买吗?毕竟在售楼盘基本上都是19年左右拍的土地,当时土地价格已经比4年前高出太多。

  2. 土拍市场。从目前土拍市场来看,价格和成交量并没有受疫情影响,也就是说开发商对未来行情还是比较看好,另一方面也可以讲他们并不像想像中那么缺钱,毕竟前二年市场一直处于上涨状态。

  3. 利好政策的释放。虽说中央经济政策还是“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炒的”,但疫情还没有结束时,一些地方和银行就已沉不住气,陆续出台利好政策。

  4. 从市场行情来看,房价和成交量已有回温。现在售楼处已陆续开放,可能受疫情影响,延期的客户需求正在释放,不管是房价和成交量都在逐步回温。

疫情毕竟是短期的,对某些群体经济上可能是受到影响,但整体不会影响太大,而且现在各行业都已复工走上正轨。老百姓没有更好的投资方式,刚需仍存在,大家对经济前期还是比较乐观的。

人笙百态


不会!反而会刺激消费!一是各大银行和房地产开发商联合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刺激消费群体!在疫情爆发中人们更知道有房子或者不同城市有房子的重要性,还有的是置换房屋的必要,比如我家就是,想把北京的两套小户型卖了换一套大三居方便孩子上学之需!再有,很多人知道了低密度洋房和别墅的重要性,偏远一点都没关系,价格实惠性价比高还有一定的升值潜力!我比较看好距离北京开车2小时内的圈子,希望可以再买一套大户型别墅,如果资金回笼快的话!当然,这也许只是一个梦!如果海南不限购,我真希望在海南可以买套好房子……呵呵😄谢谢,对未来可以幻想一下,不喜勿喷!



海诺大仙


很容易被邀请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房价现在不稳定,属于动荡期,下跌是不可能的,只会越来越高。

目前房价又短暂的浮动太正常,因为受疫情呢影响打乱了很多人的购房计划都在等,所以房价的山下浮动有助于市场正常调节,年中以后会出现平稳的上浮,有刚需的赶紧买不用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