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刻,国家给了刚需一颗“定心丸”

疫情笼罩之下的中国房地产市场自2019年年底以来一直萎靡不振。新寡病毒的蔓延更使这种情况雪上加霜。为使情况不再恶化,我们看到从2月份开始,全国各大城市都陆续发布新政,加快拯救房地产的步伐。短短一个半月全国累计有60多个城市出手营救开发商。另一方面,各大开发商自己也加大促销力度,比如恒大,打出75折卖房的广告刺激消费者。到3月初房地产市场明显回暖,甚至个别地区又出现戴口罩抢房的现象。很多还没上车的人无法淡定了:按照这个发展趋势,楼市岂不是要“死灰复燃”,房价岂不是又要迎来新一轮“暴涨”?

关键时刻,国家给了刚需一颗“定心丸”


显然,房地产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与之关联的产业达到53个,直接影响九千多万人的就业。这艘经济航母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巨大,因此必须稳住。地方上出台救市新政完全可以理解。但是中国的房价已经高到了普通人难以企及的程度,很多刚需家庭就算掏空“六个口袋”,也还要当一辈子房奴。现今高房价的危害已经逐步显现出来,资料显示,中国社会人口增长率连年下降,生不起孩子已经是广大人民的心头之痛。很多年轻人无奈只能“望房心叹”。

好在,关键时刻,国家一锤定音,连续约谈较早出台救市新政的地方政府,撤回广州,驻马店,宝鸡三地违背“房住不炒原则”的新政。一个月内党媒,央媒,央行等多个部门连续发出数篇重磅评论文章稳定军心:5提“坚持房主不炒”,3提“不降房地产作为刺激经济的手段”,重申房地产金融政策保持不变,调控不会因为任何情况而放松。这无异于给尚未购房的刚需们吃了一颗“定心丸”。毕竟,经过数次暴涨,现在刚需购房者们已经成了“惊弓之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