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wuhu快報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就在最近,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推出了用120幀技術重現的中國彩色動畫長片《大鬧天宮》的經典片段。這一段2分鐘的動畫於3月13日在OPPO手機中“上映”。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從發佈的預告中可見,120幀版本與1964年版《大鬧天宮》畫面有著明顯不同,不僅可以看到色彩更細膩豐富的美景,也可以更流暢地看清孫悟空與哪吒對打的一招一式。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2分鐘相當於20分鐘的工作量

“傳統動畫理論上是1幀12張畫面,現在要擴充到120張。”上海美術電影廠副廠長王華強介紹,《大鬧天宮》120幀短片雖然只有2分鐘,但相當於普通動畫20分鐘的量。該項目從策劃到製作完成歷經半年時間,人物造型、配件裝飾、背景環境、過場特效等動畫多達40000張。

變成120幀,不只是做加法,有時需要抽掉張數加強表現力、力度感,有時又要補充張數達到畫面清晰、細膩,這些都需要原畫師、導演、動畫師們對動畫之間的關係進行把控。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我們試驗過使用電腦自動生成動畫,發現行不通。因為這兩分鐘的短片全部都是動作畫面,軟件無法在不斷的動態中自動生成畫面。整個項目相當吃人力、吃工夫,難度是逐步遞增的。我們經歷了無數次來回修改,才將這部片子打磨出來。”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為了這短短2分鐘,上海美影廠先對1964年版、修復版《大鬧天宮》進行了非常細緻的回顧與研究,在保留老元素藝術精髓的基礎上加以創作。120幀的動畫幀數變多,帶來的創作空間也變大,畫面更清晰,細節更豐富,動作更流暢,畫面更具感染力。

除了畫面外,作品對配樂也重新編排,保留經典的同時又有一定變化,帶來一些新感覺。“120幀的《大鬧天宮》並不是把影片簡單重複做,動作、表情的表現相比原來都有提升,這些提升又是跟對動畫理念的新理解聯繫在一起,並建立在尊重原作品的基礎上。”王華強說。

為了符合120幀的格式,上海美影廠還專門去買了能夠適配的播放器,在不斷製作和調整的來回過程中打磨作品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現在製作動畫已經用到了無紙動畫軟件

隨著技術升級,是否將有一大波“120幀化”的老電影在路上?

葛穎認為,由於膠片壽命有限,許多老電影的數字化修復不只是提高清晰度,也有保存的意義。不過,數字化後與原作仍然會存在差異。“我們對技術升級永遠歡迎態度,24幀升級為120幀也許只是時間和金錢成本的問題,但對某部具體影片尤其是經典電影來說,還是要持審慎態度。

正如黑白電影並不是變成彩色一定更好,黑白有黑白的魅力。我們修復老電影,要像對待老建築一樣修舊如舊。”

120幀會是動畫未來嗎?

120幀電影會成為未來的主流嗎?

在網絡投票中

超過70%觀眾選擇了“會”。

有人認為,新技術只要找到適合的表達方式,勢必帶來革命;也有不少人提出,長時間觀看120幀容易導致眼睛疲勞,“《雙子殺手》看得人很累”;還有人擔心製作120幀的動畫長片“要畫到天荒地老,海枯石爛”。

對真人電影而言,120幀模式還在探索階段。在欣賞《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時,不少觀眾反映,由於清晰度太高,反而讓畫面有點假。葛穎介紹,這是數字畫面和模擬畫面的區別。“我們感受世界的方式是模擬信號式,信號間的邊界是不清晰的,比如我們看到的顏色、明暗會有很舒服的過渡,但數字信號邊界清晰,沒有自然的漸變,因此畫面越清晰,人眼的感覺越硬。

這也是為何今天很多電影製作者仍舊迷戀膠片,因為膠片顯影是一種化學方式生成的模擬信號,接近人眼的觀看感受。目前的24幀模式也是拿膠片作為數字信號的標準。”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在120幀模式裡,清晰度成倍增加,信息間過渡的不自然感也成倍增加,讓畫面產生一種“塑料感”。不過,他同時認為,高規格數字技術肯定是未來電影發展趨勢。“如何讓它不遠離人體體驗,是需要不斷做技術修正的地方。”

“120幀只是一個商業賣點,不是動畫未來。”上海紅鯉文化傳播有限公司CEO戈弋認為,120幀不是動畫電影的傳統盈利模式。“120幀動畫意味著成本比24幀動畫上升至少一倍。目前中國動畫國內市場回收比,只有20%的影片能做到1:1以上回報。

市場回報沒有提升,成本提升一倍以上,這不符合經濟規律。無論技術和觀感如何提升,觀眾現在還不會為此買單。”他認為,至少在120幀成為回報關鍵之前,動畫攝製不會以此作為未來。

“120幀未必會成為未來主流的趨勢,但科技帶來更寬廣的表現力和更清晰的畫面,為動畫創作帶來了更多可能。

當然,對動畫本身的要求也會更高。” 王華強認為,120幀《大鬧天宮》作為一個突破性嘗試意義非凡,除了畫面外,包括聲效、音效、音樂等也有一些相應嘗試。“也許通過這麼一個小小的實驗性作品,以後我們可以在更多作品,甚至是大電影方面進行進一步嘗試。科技和藝術創作有動態推進的關係,這次的合作是我們的一次嘗試,如果反饋的效果是正向的,我們也樂於擁抱科技,進一步探索。”

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當年

《大鬧天宮》的創作幕後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大鬧天宮》分鏡頭腳本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給張光宇的

《大鬧天宮》人物及場景設定手稿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1959年,張光宇筆記本里有關大鬧天宮的草圖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孫悟空造型一組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哪吒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龍王

1960年1月 李克弱(編劇)萬籟鳴(導演),到北京芳嘉園張光宇家訪問,就“大鬧天宮”設計拍攝工作進行長談,並邀其赴“上美廠”參觀指導。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1960年1月

萬籟鳴、李克弱在張光宇北京芳嘉園家中

討論《大鬧天宮》的美術設計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1960年1月

《大鬧天宮》導演萬籟鳴與張光宇討論人物設定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二郎神(一)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二郎真君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太白金星(李長庚)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巨靈神(一)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王母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李天王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太上老君(李老君)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玉帝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土地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猴王飲酒圖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巨靈神(二)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摩利青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摩利紅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花果山水簾洞外景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花果山水簾洞內景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部分草稿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動物草圖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猴兵草圖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小猴御馬仙官馬伕力士草圖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蝦兵武曲星火神草圖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摩利海摩利舍草圖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宮女草圖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馬天君草圖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擊鼓神兵蟹將草圖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雷神草圖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天將草圖

為了拍好這部片子,六十歲的萬籟鳴四處走訪,瞭解孩子們的興趣愛好;訪問民間藝人和演猴戲的京劇演員求教;研究猴子的脾性、神起、動作。平時伏案畫稿,旁邊也放著跟長棍,不時擺弄一番。一次他在擺造型時沒站穩,撲通一下掉進身後的水池中,渾身都溼透了,他還樂呵呵地叮囑旁人不要告訴老伴。通過萬籟鳴的精心創作和大膽創新精神,他終於把孫悟空“人、神、猴”三者合一的特點表現得淋漓盡致。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彩色動畫片《大鬧天宮》1962年獲得捷克斯洛伐克第十三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短片“特別獎”;1963年獲得中國第二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動畫電影獎;1978年獲得倫敦電影節“最佳影片獎”;1980年獲得第二次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評獎委員會一等獎;1982年獲得厄瓜多爾第五屆基多國際兒童電影節三等獎。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當時動畫組參加創作的原畫、動畫人員總共只有二十來人,雖然同是手繪,但與如今的日本吉卜力工作室動輒一百多人的團隊是無法比擬的。當時在中國創作動畫的條件非常艱苦。沒有資金、沒有技術支持。

那個時候的動畫不像現在,畫個形象在電腦裡面就完成了。一個10秒的鏡頭需要兩百多張畫稿。如果再分層次,就是幾個“兩百張”

這部114分鐘的《大鬧天宮》,光是畫稿就有7萬多張,用了兩年多時間才全部完成。當年創作《大鬧天宮》正值三年困難時期,沒有資金,每個人每個月只有能領一點工資勉強維持生計。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嚴定憲(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前廠長、國家一級導演、中國動畫學會副會長、上海電影家協會理事、國際動畫協會(ASIFA)會員。動畫片《大鬧天宮》首席動畫設計)

《大鬧天宮》這部動畫影片融合了木刻、年畫、剪紙、雄刻等中國傳統藝術, 是對電影藝術的創新和發展, 它不僅是萬籟鳴藝術成就的高峰, 也成為中國動畫史上的一座豐碑。

萬籟鳴先生說過他最喜歡的動物是猴子,他的《鐵扇公主》《大鬧天宮》都是以猴子為主角。他曾經說“世界上第一個上天的中國人是誰呢?——孫悟空”。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萬籟鳴

正是這樣一位有著對“孫悟空”有著如此純真喜愛之情的前輩,以真摯的熱情才做出了一部部經典的動畫作品!


(點擊封面觀看《萬籟鳴》紀錄片)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奮鬥正當時

吾輩共勉之!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什麼黑科技!?二次元女友你都可以擁有了!!!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韓國又把喪屍片玩出新高度!《王國》系列為什麼這麼火?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風雲突變!又撤檔!全球電影都快撤光了...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看電影怎麼拉片?這樣拉片才有用!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太強了!!!這位21歲「定格動畫」天才少年又出了新作!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驚!!!開創歷史的日本奧運會的運動圖標原來是這麼做的呀!還有製作文件解析!?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二季先行預告發布!!!真的要來了嗎!?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超級熱血的分享會!!「我是創作人」大咖直播分享會來啦!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哇!原來120幀《大鬧天宮》是這麼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