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读外国的文学作品的时候很难去真正进入状态,感觉就是在一种表面上的阅读?

覃云伟


首先,外国的文学著作能流传到中国就说明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艺术水平。尼采说,一切文学,余独爱以血书者。外国文学著作基本都是文学大家的心血,我们看一遍,可能真的只能停留于表面。

再者,由于外国文学的社会历史环境与我们生活的环境相差很大,我们很难理解很多具体的象征和隐喻,就连外国文学里很多人名都都花费很多心思去记清。

我建议的是,有条件得多读几遍,才能品到其中精髓,何况一辈子这么长。第二,需要了解文学创作的背景,再去进行阅读。


振杰文化


我同你一样,全无身临其境的感觉!比如,我最近把《包法利夫人》拿出来看,也是这样。后来我想通了,原来是翻译的原因。也就是说,我们的文学翻译太差了。有些过去的老翻译家,也就稍微好一点。如果你仔细阅读,感觉也不行。就是因为这一原因,我从此再也不买所谓的外国名著了。


寻找青岛记忆


不请自来答一波。

不讲外国文学作品的分类,从时间上、派别上甚至国别上都能分出很多种类,而是笼统的来说,个人认为外国文学难读就在于翻译的匹配程度。

这个匹配不仅是中文与外文的译文内容匹配,即译者与作者的匹配,还有中文自身的匹配,即译者与读者间的匹配。

但这就牵扯到意译的问题,前段时间读了《哥德尔、艾舍儿、巴赫——集异璧之大成》就是一部优秀的翻译作品,书名由原本的GEB翻译为集异璧就很到位,其中内容更是做了很多本土化的翻译。

但是还是没读懂。

当然是因为书原本的内容就太深奥,个人觉得艾舍尔的大作已经惊动了四维空间。


而巴赫、哥德尔也是相当伟大的人物,一开始的音乐部分还能看懂,到涉及到哥德尔不完备之后就迷瞪了。

但是不耽误这本书译制得好。

至于单纯的虚构文学作品,如各种小说(意识流除外),如果是蜻蜓点水的读法,那么翻译反而不太重要,简单记下几个主角的名字,读懂情节就行了。

当然,如果读《百年孤独》,最好还是来个家族谱系表作为辅助。

嗯,还有《冰与火之歌》,我经常因为各种冗长的名字出戏(没看权力的游戏剧的前提下)。

但是一些看似难读,读起来却好读的也有,比如非虚构文学里《二手时间》这种,纪实、复调式写作,使得原本模模糊糊的俄文名字不再那么重要。

扯远了。

为什么进入不了状态?说明兴趣不够大,不够有趣。

有时候人挑书,有时候书也挑人的。


无猜


文学作品本身是文化的一部分。读来感觉难以进入状态,我想可能是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没有清楚地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

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有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每一部作品都不能脱离时代而存在。外国文学作品和中国的文学作品一样,作者往往在创作的过程中,都会深受时代的影响,作品中都会有时代的烙印。无论是赞美,批判还是鞭策启迪,透过作品,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到其中的人`事和物以及内在联系。但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够理解甚至会怀疑,误解某些句子,大意等。这时候我们要做的便是要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了解作品中所描述的历史背景,定位时空,在当时的所处情况下思考问题。

第二:要了解作者,知道作者的生平事迹,性格特点,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作品的风格和思想以及后人对其的褒贬。

我们常说,“文如其人”,一个人的作品往往能够代表作者的思想观点,反映出他对一些事物的理解和认识。作者在创作他的作品的时候,往往是想通过作品的内容向人们传达他的感受,理解,思想和态度。作品往往会流露出作者的主观感情。而作为读者的我们,也只有对他这个人了解,对他的思想情感了解,或许才能够真正明白他的作品的用意。

第三:要想真正读懂外国作品,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高我们自身的学识,经常阅读,积累经验,擅于总结,分析和对比,掌握一些写作的方法。

在这里所说的阅读是精读,而不是泛读。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要知道作品中的人,事,物,以及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大致经过。同时在阅读的时候一定要善于提问题,要想作者为什么要这么说,是想表达什么意思。总之,要结合自己的思考擅于总结,积累等,不断提高自身。

以上便是我的观点 。


曲水流觞醉芳华


文学作品能打动读者,主要是叙述的故事,表达的观点,阐述的思想,传递的情感能让读者找到“共鸣”。

这个共鸣很关键,是作品和读者能联系起来的桥梁。

文学作品只是个触发点,读者会根据书中的一些信息诱导,在自己的意识里确认相应的映射,这也便是常说的“读者的二次创作”。如果书中的信息不足以诱发读者内心的映射,便很难产生共鸣,表现出来的便是很难进入状态,也无法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

优秀的作家便是能广泛地刺激更多人的意识,能更深地吸引读者,更会诱发读者产生共鸣。

国外的文化基础和我们不一样,特别是价值体系

读《三个火枪手》很难想象,火枪手们可以那么明目张胆地寻找情人,而且还通过这些情人不断地往上发展。

读《红与黑》,他们的政治运行方式便很让人费解;决斗的理由也是让人有些莫名其妙;

要能进入到他们的故事中去,就需要先弄清楚他们的价值体系,和思考方式。这其实比读书更难。

最烦人的外国名字

我相信外国人的名字是很多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最厌烦的东西。一大串不说,还更容易弄混。

关键那些名字一般都是音译,毫无规律可言,就更难记住了。

很多时候书都读完了,主人公的名字也没有记住。

我一般情况下,直接选择忽略这些名字,只记住故事。

善恶是想通的,思维方式很重要

古今中外,人的善恶观念大都差不多,国外的文学作品里也差不多。

相比国内的作品,国外的很多文学作品相对更纯粹一些,对人物的粉饰会少一些,更接近现实。

我喜欢关注人物的思维方式的描写,这些方面国外的文学作品做的更好一些。

文化差异是现实存在的,无法真正地理解它们,也是正常的。就像国外的人很难透彻理解我们的文学作品是一样的。


疯哥哥l


这就是中外在生活习惯、历史传承和文化差异所表现的不同了,出现此种情况,一来是因为中外书籍在传播时需要进行语言的转换,在翻译过程中可能存在表意上的不同,我曾读过两三个版本的《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也发现了由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而导致的同一篇文章读起来的感情和流畅度的不同。

二来则是中外生活习惯的差别,因为我们自幼生活的环境与外国环境是截然不同的,如若文中出现的城堡、火鸡、面包牛排和派对等是我们不常接触的,那么你读起来时的代入感便不会那么强烈,那就可能导致作者原本是想进行气氛烘托和暗线描写,在我们读起来就变成了简单的场景描写。

三是姓名上的区别,外国人的人名是繁复的,不像中国这般是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简单的姓➕名,因此在读外国名著时易被动辄六七个字的名字所拗口,中断阅读思路,因此便有读完一本书,仍记不得主角姓名和流畅情节的情况。

要改变这种阅读情况,须通过视频图片或者文字了解外国的地域风貌,能够带入到书中的场景描写里,其次就是能够记得书中的人物形象和人物姓名啦!只要多多阅读,那么这种问题终将会被解决的,加油。


木木南洲


这种阅读现象是时有发生的,对于普遍的阅读群体来说,想要达到深阅读的境地,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不然只会陷入到泛泛阅读当中,不能引发读者深入思考。


关于天时地利人和,这里自有一番说辞,给大家挑明厉害了,相信大家就会知道它们的“存在”有多重要。


关于天时

像古代行军打仗一样,不仅要挑好时候,也要如临大敌般,提前进行“恭行天罚”,祭下天。阅读也同样需要,挑一个好的时辰,做好心理准备;不然,直接冲动地拿着书就看,很容易就感觉到枯燥乏味。毕竟有些作品,无论是语言还是思想,都或许有些单调或精深,不似一些趣味性较强的作品那样好读。


关于地利

地利就是关于阅读环境,如果阅读时旁多干扰,也当然会影响阅读体验。阅读环境也是相当重要的,举个例子:你有了天时,做好了心理准备读一本书,跑到图书馆,却看见对面坐着位异性……这个时候便是地利出了差错,怎么能把书读得进去嘛。


关于人和

既然是阅读外国作品,那么作品本身就跟翻译直接挂勾,出于翻译者水平的不同,有些作品翻译过来实在无趣,平述直译,并与原著意境相离甚远,翻译表述不流畅,没有优美感,就直接丧失了阅读体验,这也是难以引导读者进入状态的客观原由。


当然了,有些国外作品本身思想内容就丰富,需要读者拥有极高的耐心和逻辑思考能力,才能让文字或叙述入得了心。


大河与歌


因为疫情宅家一个多月,看了几本外国名著《百年孤独》《茶花女》《复活》《荆棘鸟》其中《复活》是我认为最难读进去的人物名字太长不好分辨,全神贯注的反复看一段,理顺了在继续往下读,又搜了一下名人解析,才自认为懂了个大概。名著能读懂读透会受益匪浅。建议诗友们在唐诗宋词之外,可以看一看世界名著。


温暖的风28


基本两种可能。

一,翻译不行。

有翻译腔,佶屈聱牙,所以你和原著一直不在同一个轨道上。所以要选信达雅的译文。

二,文化代沟。

翻译文笔再好,但你没法领略原著的境界,等同对牛弹琴。所以要提高你的文化修养。

还是要坚持下去,虽然是隔靴搔痒,但能看一些,还是益处多多,并逐渐深入,融会贯通。


莫争Moz


如果你是女孩,可以试试从情感类文学开始,虽然不同时代的世俗观念有所不同,但年少的烦恼、青春的悸动都是相似的。也可以结合影视作品,更直观地感受作品故事。

男孩不如试试从情节特别曲折离奇的小说入手,复仇、悬疑、推理类,思绪更容易跟随紧张情节而动。

结合世界历史也会大有助益,了解各国文化的发展脉络,更能体会作品背后的社会人生。

再来就是如果有机会的话到实地旅行。譬如到巴黎看看雨果笔下那座哥特之城如今是什么模样?渡边淳一的失乐园写私奔和偷情发生在一个叫做“日光县”的小地方,主人公在那赏雪观、冬瀑。身处此地时仿佛心中比别的游客多了一些隐秘的情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