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毛姆 第一本《人性的枷鎖》(二)從普通到平凡 中 人物篇

今天從自卑說起。

自卑其實是個大話題。我們每個人都會有或多或少的自卑,這自卑當然來源於經歷。在少不更事的時候它被我們當做上天賦予的、不可逾越的缺陷,有時叫人無地自容,有時又暗自竊喜著當做獨特之處顧影自憐。

而成長,永遠都是一個不斷和自己和解,和家人和解,和有幸打過交道的故人和解,和過去的一切經歷和解的過程。

當我們懂得這一切後,才能在自卑與自負之間達成平和的自信,主動謀求心理的平衡,再也不靠鼓足勇氣,而是波瀾不驚地走下去。

那時,我們才終於知道,曾經視若鴻溝的怯懦並非無法逾越,那只是我們自己永遠也無法甩脫的一部分,有它在,我們聽不進去勸告,也能夠完全無視自己的出格之處——錯都在別人,我們有的只是無辜。

那時,我們才意識到當年的可笑,發現為之付出那麼多心血去遮掩其實毫無必要,比我們聰明的人不會在意,而沒我們聰明卻自作聰明著愚弄我們的人也只是在關注他們自身的同時匯入與我們漸行漸遠或日漸親密的人流之中。

那時,我們才明白,既然無法甩脫,能做的也只是走在路上攜其同行,從容是最好的伴侶,釋然是最好的答案。

讀毛姆 第一本《人性的枷鎖》(二)從普通到平凡 中 人物篇

菲哥的自卑裡有毛姆的自卑,同樣,也有我們每個人的。

這自卑無可厚非,卻也並非完全無罪,無需開脫,更無需為之懺悔,因為那樣的話,前前後後的經歷都已被或將被浪費。

這自卑讓菲哥離群索居,也讓他輕視友誼。

在收穫珍貴的友誼之後,他會耍小心思故意疏遠朋友,令其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當朋友試圖和解,他又會因為自卑而無法握手言和、冷漠到底,只能任其遠去。

我想,換作馬爾克斯,一定會精煉地說:菲哥的這種舉動並非出於自卑,而是善良的天性中低於熱情的羞澀最終被源自孤獨的恐懼戰勝的結果。毛姆的風格不是這樣,他用接下來的細節反覆地刻畫著菲哥的自卑和出離自卑。

這自卑讓一貫逆來順受的菲哥敢於拿“誰也沒有資格決定我應該如何支配我父親的遺產”與姨夫抗爭,儘管他也不知拋棄當下憑感覺自選的未來會是怎樣;

讓他無限崇拜侃侃而談的英國紳士和美國青年,心甘情願地做他們的小跟班,也讓他在掌握了繪畫的入門技巧之後,帶著滿懷的報復欲毫不留情地打斷曾經的朋友對畫作的評論、批駁他們的觀點並開始自己長篇大論的侃侃而談,然後對友人的側目心滿意足;

讓他接受了姨媽的私房錢後暗暗發誓不成為一流畫家誓不還,也讓他在兩年之後意識到自己只能成為籍籍無名的畫家時黯然歸家,不帶多少悔意地參加姨媽的葬禮;

讓他為了米姐自降身份,在憤怒和妒忌中咬緊牙關乞求和解,也讓他獻上經費為米姐和他人鬼混鋪平道路;

讓他專心從醫,卻仍抱有環遊世界之空泛夢想,也讓他在潦倒之際不去通過奮鬥謀一個出人頭地,轉而越發熱切地祈禱姨夫早點過世好繼承遺產以便繼續醫術學習,哪怕早一天也能幫助自己脫離苦海……

你不能說菲哥吊兒郎當、遊手好閒、不務正業,儘管他確實皮皮踏踏、無所用心、荒廢流年。

從我二十一世紀中國的經歷出發,本應做出這樣負責的評價:

慢說他拋棄四平八穩進入牛津深造的機會跑去德國學語言,三個月就轉向會計事務所,早知幹不長久,何必拖他一年。至此尚有惋惜和寬容的理解,可發誓投身繪畫,為何不潛心向學,幹一番名堂出來?哪怕是二流畫家,賺些黃白之物亦可維持體面。飽食終日,蹉跎二載,卻換來抽刀斷水、如此決絕?除了懂得光影明暗和透視比例,於休慼與共的至親家族何益?老大不小棄文從醫,本當知恥後勇、心無旁騖、蓄勢聚力、重振昔暉,奈何自甘墮落,貪戀美色,幾乎自毀前程?青春悸動也便罷了,尋訪門當戶對之閨秀佳人亦為良配,先成家亦有益於而後立業,我堂堂至誠君子何必自戕於酒吧招待石榴裙下?待知其不可為而回頭,浪子心性盡褪,大丈夫能屈能伸,功名利祿本應一步一個腳印踏實尋來,暢玩股票,矇蔽雄心,豪擲千金至身無分文無家可歸又為那般?嗟夫,心若不繫之舟的孺子不可教也!

讀毛姆 第一本《人性的枷鎖》(二)從普通到平凡 中 人物篇

可我們還是不能那樣評價他!

真實的菲哥因其自卑而善良敦厚、溫柔可親,因其敏感而有同理心、善解人意。

他欣賞新派的校長,努力學習教會的知識只為更向他靠近;

他同情教自己法文的老教授,在其抱恙之際即使不去上課仍堅持付學費;

他理解沒有繪畫天分的無鹽,不像其他朋友一樣大肆嘲弄,並在其自殺後努力為死亡證明奔波;

他憐憫為藝術獻身的邋遢老詩人,在其虛弱之際悉心照料,並在其去世後出於無人在意的責任感妥善安排葬禮;

他顧惜米姐,徹底斷交後仍義務為其診治;

他也認可了平庸的姨夫,在其彌留之際軟語安慰、日夜陪護,助他平靜地走完最後一程……

你可以看到,對於菲哥,朋友欠他的賬從不追討,而他在受人恩惠後一旦有了經濟基礎必會第一時間主動償還。

你還應該注意到,與你我不同,菲哥從小失去了父愛母愛,失去了美滿家庭的陪伴,沒有人給予他心靈的溝通和全方位的引導,他只能通過自己的突發奇想去渾渾噩噩地摸索著前進,儘管那看上去往往幼稚得可笑,但看起來愚痴無比的牽絆最終還是都化為了塑造他人生的骨、血與肉——從少年時代起就自我管理的他並沒有哪怕一次不顧一切的揮霍,成為窮光蛋也只是源於輕信和判斷失誤。

與我圈內的一批同齡朋友一樣,菲哥懂得未雨綢繆,不過分追求極致的享樂,所不同的是在沒有人盡心地為其開源節流的前提下,他做了自己想做的事,在轉型之間完成了獨立,獨立外出、獨立租房、獨立購置必需品、獨立摸爬滾打,也在無頭蒼蠅一樣的摸爬滾打中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在經歷了求學失敗、精算不成、繪畫受挫、學醫中斷、艱難謀食後,他還是成為了一名合格的、受普通漁民喜愛的醫生;

在經歷了糟糕的初戀,體驗了一塌糊塗、夾纏不清、藕斷絲連的單戀,錯失了溫婉賢惠的備胎後,他還是憑感覺找到了沉默寡言卻體貼投緣的平淡愛情。

我不禁要調侃一句:僅限於手懶,毛姆並沒有為這愛情繪上從一而終、白頭偕老的結局。可我還是要抄錄,這是全書的最後一句:

“馬車和公共汽車穿梭般的來來往往,行人川流不息地趕向四面八方,太陽照耀著”,足以讓人在結束了漫長的閱讀體驗之後悠然會心一笑……

在去年由中國搖滾群星演唱的那首《禮物》中,有一句歌詞是“我們站在大路上,仰望著天空,看見太陽照耀著,就會快樂”。

異曲同工,莫過於斯!

未完待續……


(感謝熱愛閱讀的你,感謝善良的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