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主科老師說一些副科不是很重要,但其實一些副科在中考的時候也會產生出很大的拉分?

獨狼


在大部分老師,家長,學生的概念裡,主科就是語數英,副科也被稱作小科,就是政史地也被叫做文科副科,還有另外一個序列物化生也被叫做理科副科。

主科老師說副科不重要的原因,有如下幾個。

1主科在課節數上以強烈的優勢壓倒副科,國家明文規定,語數英每週的課時量是在七節左右,副科在2到4節之間,其中默認的規則是理科副科要比文科副科的課時安排多。

2主科在單科分值上要比副科單科多,就意味著主科的學習潛力上升空間,以及拉開差距的可能性,要比副科大得多。

3 主科在知識難度上要比大部分副科難度係數高,客觀上使得學生在主科的學習上需要投入的更多。

4 從重要性上講,主科是必選學科,而副科是可以六選三的,或者在高年級段才會增設的,有的甚至並不參與到中考整個序列中去,這階段性學習一些是滿足學分要求,而主科不僅是滿足學分,還要滿足中考的成績要求。

5 從教師執行力上說,由於受到學校考評政策等實際問題的影響,主科尤其在主科老師的潛移默化甚至班主任的引導下,學生也會對主科慢慢變的重心傾斜,如果學校的類型再屬於偏文科或者偏理科,那麼相對於那一類不受重視的副科都不會被重視。

6 從教師資源配置上來說,主科的任課教師往往在安排授課的過程中得到充分考慮,家長和學生選擇班級也主要看主科語數英老師的實力。

但是有部分學生確實因為副科拉開了成績差距,畢竟副科也是佔有一定分值的,而且在某個年級是必修的學科,隨著國家考試製度的改革以及對素質教育質量要求的提高,要教育,希望學生全面發展,全學科齊頭並進,因此不要因為主科老師的建議而估量不到自己實際的學習情況。所有學科都要齊頭並進,弱勢學科減少短板效應優勢,學科加強帶頭力量


種子英語


【學校中,主科和副科的區別主要在這裡:】

實際上,他們的區別很多人只回答了一點,主要應該從兩方面來解釋:

第一,就是大家都說的它們的分數比重和課程量的設置不同。

主科分值在考試中往往很重,往往是120分或150分,而且每週上課次數每天平均1.5至2節。而副科分值比重少,即便是100分,算入總分也會被換算成60%左右的成績記入總分。副科周大約兩三節課。

這就是大家通常說的主科和副科的區別,但是這只是一點。

第二,我認為這是更重要的一點,就是難易程度的區別。

主科通常學習難度非常大,而副科難度相對來說小多了。物理化學雖然中考佔分合起來才120,但是卻被說成是主科。而英語在小學雖然只是考察學科,但是仍然還被稱作主科。高中的政史地生雖然分值比重也很多,但是很多人還是習慣稱呼它們為“副科”,而物理化學卻一直掛著“主科”的頭銜。原因就是因為主科難學,副科容易學。

語數英理化這些科目如果基礎沒有打好,以後就很難再學會,尤其是數學和英語,可以說是主科中的主科。理化不好,高中可以不選,但是數學和英語屬於必考學科,且學習難度非常大。

而像政治,歷史,地理,生物等這些副科,即便沒有基礎,只要想學,隨時就能很容易學會,學懂。而主科不行,初中基礎差,到了高中學會的利率幾乎為零!

所以,為什麼有的科目被稱為主科有的科目被稱為副科,為什麼有的科目分值比重大課程量多,實際還都是根據科目難易程度設置的!

當然,現在一般都不用副科稱呼政史地生了,學校中通常稱呼它們為“常識科”。


父與孖


首先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我覺得原因主要有兩點,第一,主科老師為了讓學生更加重視他的這門學科而故意這樣說的,學生的學習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所以爭取多一點的時間投入這個學科,成績自然會有所提高;第二,所謂主科副科是按照分數來的,分值比較低即使投入太多的時間對於提高總成績來說效果不是特別顯著,而分值高相對而言就更加高效一點了,比如數學總分150分,你成績不太好,每次考試考個五六十分,如果投入時間精力,一下子能考到120分,提升大約60分,而化學,總分才60分,就算投入時間精力再多,提升分值也是有限的。另外,其實對於孩子綜合素質培養,每一門學科都很重要,時間要均衡分配到每一科上面,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最大化地提升成績和相應的能力是最好的,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幫助到你!




慧慧老師講物理


從學習內容本身來說,不能按照科目分主次。國家教育方針指導下的課程標準規定學習的知識都重要,各個學科的人才社會都需要。從個人來說,每個同學也需要各個學科的知識綜合全面地培養,才能達到綜合素養高水平,不可偏廢。至於現實人為地將這些學科,根據中考高考成績所佔比分,分成三流九等,是教育功利化的產物,不可取。要遵從全面發展德才謙備的人才觀。中考高考,是看總分,中考時我們這考的地理生物50分,體育50分,政治歷史100分,物理化學150,佔分350,語文數學英語450分,誰也丟不起這所謂的副科350分。高考時,政治歷史地理佔300分,物理化學生物也是300分,不管你怎麼選課目,語文數學英語雖然有450分,但同樣誰也丟不起所謂的副科300分啊,再說人的發展是要看全面綜合素養的,不好好學習,會是你今後發展的瓶頸,障礙,攔路石。所以,初中同學也好,高中同學也好,要認真學習好每個學科,中考高考才可能成功。你今後的發展之路才更寬廣。從你自己的主觀上就不能有什麼主科副科之分。要高度重視,全面發展才好。


風雨—從容


我的想法是現在已經沒有主科副科之分,不論哪科的分同樣重要。現在很少有老師會發表這樣的主副科說法,如果有那我們也應該去正確理解老師說的話。

老師說“一些副科不重要”,老師的意思不是說這些科目本身不重要或者這些科目的分不重要。而是說這些科目在中高考中分值佔的比例低。

首先任何科目都有自己的教育意義,從這個角度說,沒有科目不重要,任何科目都同等重要。其次,語文的1分和歷史的1分也同等重要。中高考差一分也不能上理想的學校,而這一分不論是主科的還是副科的,導致的結果是一樣的。

當然我們也要正確理解主科老師的這種說法。老師其實是說“主科佔比高,副科佔比低。希望同學們能夠合理規劃自己的學習時間,使我們整體的學習收益最大化”。這也是實際情況。聰明的學生會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各科目的強弱情況,合理地分配每個科目的學習時間,制定相應的學習策略。

同學們不能一味的站在老師的對立面而否定老師的說法。而同樣老師的表述一定要嚴謹準確,防止出現歧異。老師和同學們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配合,為了共同的目標前進吧!


米爸育教


  1. 首先糾正你的一個說法。主副科這個概念更應該換成大分值學科和小分值學科。學科不能以主,副這兩個字來區分重要程度,事實上所有納入中高考的學科都重要,只是因為學習內容的多少決定了分值的不同。
  2. 你所說的主科老師認為副科不是很重要,換而言之,主科老師認為主科更重要。其實我認為這些老師所要表達的僅僅是你需要在主科上花更多的時間,並沒有讓你放棄副科。
  3. 主科也就是大分值學科在宏觀上確實是更拉分的,因為分值在那裡,當然我說的是宏觀,就是數據量足夠大。比如一千個人參加考試,這一千個人總體比較,相互之間當然是主科更拉分,但你要具體到某個人,就比如A和B比較,你有可能就會發現A的某一門副科比B好太多,但這不能代表宏觀上的說法。這其實就是普遍和特殊的一般適用性。
  4. 不論主副科,人都會他擅長的,不擅長的,也就會出現某位同學某科特別出色。
  5. 最後我想說,任何一門學科都是很重要的,我們所要培養的就是全面發展的,具有創造能力的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修羅真君


現在的課程裡有所謂的主科和副科之分,其實就是學習任務輕重和學習分值佔比不同而已,重點突出語數外的比重,可能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主科。不過學習是個系統性的活動,既要突出重點,又要個性發展。學校給我們開設的所有學科都要紮紮實實地學,穩穩當當地學好每一門學科。同時注重培養個性發展,為將來的發展打下紮實的基礎。


萬有引力abc


那是比較的結果。因為主科教師通常一學期排的課上的課數量肯定比副科老師多,還有主科老師承擔的課題啊研究啊任務比較重,學校肯定中心在主科上,不可能在副科上。那麼他們付出的辛勞也是比較多的。另外主科考試佔分比重應該也比副科多,試卷題量就可以看出。別說學校了,學生也把重心放在主科上的。一個學校肯定主科老師多副科老師少,這也可以看出地位。拉分當然有啊,競爭任何科都有,同比競爭,副科就和其他學校副科比較,不要和主科比。就像你問我,為什麼主食能吃飽,吃菜不也能吃飽嗎?兩個搭配好最重要。


我來哇啦哇啦


其實都很重要,主科說其重要,是佔的分值大,副科佔的分值少。從總分看,副科考好了,還是有優勢的,當然必須是主科要考好。同時學校招生時,往往會有兩條線,一是總分線,二是主科線。有的總分線上了,但主科線未上,取不了好學校,有的主科線上了,但總分不夠,難取上。


清水行業


一、中考現在叫學考,初中教育屬於基礎教育所以是沒有主副科之分的。二、現在的學考早已取消總分制而採用等級制,沒有拉低分講法。三、任何學生出現偏科現象將嚴重影響進入優質學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