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学习,3招让你的孩子恢复正常作息


你家孩子是否出现了这种现象:

晚上不想睡,早上不想起?

居家学习,

调整作息迫在眉睫!


怎么办?


居家学习,3招让你的孩子恢复正常作息


居家学习,3招让你的孩子恢复正常作息


居家学习,3招让你的孩子恢复正常作息


一种叫“不甘心”,比如白天的时间属于学习、工作,晚上到家了,属于家人,只有上床之后,才会有时间真正属于自己。


所以很多时候,这种熬夜是一种补偿心理,想尽量争取多一些属于自己的时间。


居家学习,3招让你的孩子恢复正常作息


还有一种叫“补空心”,就是白天感觉自己没做什么有意义的事情,所以舍不得结束这一天,只好不停地用刷手机、吸取快餐信息的方式,在填补自己一天下来的空心感。


像一个海绵,白天没有吸饱水,睡前必须要狂吸一顿才满足。


这个就比较符合我们疫情宅家期间的感受。


居家学习,3招让你的孩子恢复正常作息


但往往是这种“不甘心”+“空心”,会让你在睡前,形成习惯性的“信息刺激成瘾”。


明明困得要死,眼睛都睁不开了,还是贪恋抖音、微博那些不断刺激大脑的信息,停不下来。


在这里要提醒一句,如果睡眠很规律,比如凌晨3点睡,中午12点醒,醒来还觉得精力充沛,浑身舒坦,而且长时间都是这个作息,那就不要对熬夜这件事产生心理包袱。


因为本身人类就分晨型人和夜型人,心理冲突是二次伤害,既然你习惯熬夜,又能保证睡眠,就不要让心理包袱成为你的二次伤害。


居家学习,3招让你的孩子恢复正常作息


但是,在家上网课学习的孩子们,是必须从宅家自由作息的状态里,恢复成以往上学日的早睡早起规律作息。


那么家长要如何做,

可以帮助孩子快速解除熬夜,

恢复规律作息呢?


居家学习,3招让你的孩子恢复正常作息

居家学习,3招让你的孩子恢复正常作息


人产生行为,有两种动机,一个是需要,一个是期待。


需要是内部动机,内心不平衡就产生需要,比如你宅在家里太久没见过好朋友们了,你就很想找一群人一起视频聊天,甚至发明了云聚会吃火锅。


期待则是外部诱因,比如老师期待你完成作业等等。


如果需要和期待,在白天的时间里,都没有得到满足。人们到了晚上睡前,就会有一种“空心感”了。


所以第一个办法,就是早上醒来时,先把今天一天的期待与需要,列一个list,有一些什么是老师、家人,期待你今天能完成的事情,有哪些是你自己今天特别想做的。争取在白天的时间中,跟着list一件件做完。


你心里那个海绵吸饱了水,睡前,心里就会比较安稳。


居家学习,3招让你的孩子恢复正常作息

居家学习,3招让你的孩子恢复正常作息


居家学习,3招让你的孩子恢复正常作息


什么叫“场”呢,场是包含了大量行为线索的环境,这些行为线索,就会刺激你做出特定的行为。


所以为什么我们想学习时,就会下意识想去自习室,因为自习室有安静的空间、很多跟你一样在埋头学习的人、有白色的不容易使人打瞌睡的灯光、有书和习题册,这些都是让你产生“学习“这个行为的“线索”。


环境中包含的行为线索越多,“场”的能量就越大。


那么想好好睡觉,自然就需要一个有大量符合睡觉这个行为的线索。


哪些线索与睡眠关联性更大呢?温暖柔软的床、橘黄色的灯光、微微发出香味的香薰或蜡烛、信息刺激比较平缓的书,以及,绝对绝对不能出现电子产品!


因为90%的电子设备屏幕散发出的一种特定的短波“蓝光”,这种“蓝光”会被我们的昼夜节律系统感知为是“白天”的光线。


因此当我们对着电子设备屏幕的时候,我们一直在推迟大脑发射出“该睡觉了”的信号。而且电子设备,例如手机,提供的信息,高频、刺激大,更容易让大脑成瘾,不愿意睡觉。


所以,请让孩子把的手机习惯性放在客厅,不要带进卧室!并塑造出独属于睡眠的“场”,坚持一段时间,“睡眠场”能量会越来越大,越来越管用。


居家学习,3招让你的孩子恢复正常作息


居家学习,3招让你的孩子恢复正常作息


宅家期间很多人开始熬夜的原因,就是没有“早起任务”,毕竟不需要通勤,所以容易产生“现在不睡也没关系,明天并没有什么有意义的事在等着我做”的心态。


要怎么办呢?


那就需要认知行为疗法里很有效的一个法子:寻找早起动力


比如加入一个晨读社群,大家一起规定好早上几点起床打卡,共同看一本书,互相在上午某个时间点之前,在群里分享阅读感受。


这样的社群有一个明确的早起任务,又有一群人一起执行这个任务。在这个过程里,早起这个行为,既让你进行了有效的人际交往,又通过阅读感受到了自己知识、见识上的增长,等于收到了很好的正向反馈。


当然,我们说别熬夜别熬夜,一方面是真正要为自己身体着想,一方面是要学会合理利用属于自己的时间,而不要在快餐信息中,荒度了时光。


育儿即育己,以上方法除了可以帮助孩子恢复正常学习生活作息,同时也可以适用到家长们身上,帮助家长更好地适应复工生活,恢复正常的通勤作息。


和孩子们一起恢复规律作息,

迎接开春后的健康生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