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潜艇上弹射起飞!二战夭折的“潜水航母”,至今值得深思

日军偷袭珍珠港后的1942年9月9日凌晨,一架零式小型水上侦察机,由藤田信雄兵曹长操纵来到美国俄勒冈州沿海,他对森林投下两发燃烧弹(共计155公斤)引发大火,但火灾很快被当地居民扑灭。

从潜艇上弹射起飞!二战夭折的“潜水航母”,至今值得深思

日本飞机这次投放的炸弹相比两年后美军重型轰炸机B-29对日本本土猛烈的空袭,简直不值一提,但这毕竟是史上日军首次“敌机空袭美国本土”,无疑给美国人造成心理上的冲击不容忽视。

要知道整个惨烈的二战时期,除了这架旧日本海军的零式小型水上侦察机以外,再无一架军用机空袭过美国本土,那么这架日本飞机怎么成功跑到美国本土的呢?

要知道,美军的沿海防御防空可不是摆设,日本军事基地和美国本土相距甚远,日本压根没有那么久续航力的战机,就算日本航母出动,美国本土防御网也不会轻易让其靠近美国本土的。

从潜艇上弹射起飞!二战夭折的“潜水航母”,至今值得深思

后来答案终于揭晓,原来是日本人的“黑科技”:潜艇上放飞机。其实早在二战爆发前,世界各国还在想着如何将战列舰发展为航母时,日本已经想着如何利用潜艇携带战机进行作战了。

但因为潜艇内的空间本来就狭窄,里面的机库就更小,因此搭载的只能是折叠式的小型飞机。虽然也有一些国家和日本一样,对此投入了精力进行研究,然而由于技术难度高且成果小,最后都纷纷放弃。

然而,作战海域在宽阔太平洋的日本海军却没有放弃,继续固执的研制。在这个想法的推动下,日本研发出了世界上的第一艘潜水航母,这种设计即使是放在如今来看,也是十分超前的。


从潜艇上弹射起飞!二战夭折的“潜水航母”,至今值得深思

1933年,日本海军完成了能够搭载一架水上侦察机的“伊-5”试验潜水航母,使用弹射器发射,最大的特点是不受天气的影响。经测试,日本海军判断潜水航母可投入实战,于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开始采用载机潜艇。

文章开头提到的那次偷袭美国本土,日本海军使用的就是伊-25号乙型载机潜艇,艇上搭载的E14Y1水上侦察机向美国本土森林投掷了燃烧弹,这次伊-25号潜艇放飞机的成功给予了日本海军极大的信心。

随后更为著名的伊-400型潜艇横空出世,日本海军计划建造18艘,但是实际开工只有4艘。首舰伊400号于1943年1月18日在吴海军工厂开始建造。建成后的伊400号长达122米,水上排水量为3500吨,水下排水量达到了惊人的6500吨,是二战中排水量最大的潜艇。

从潜艇上弹射起飞!二战夭折的“潜水航母”,至今值得深思

得益于庞大的尺寸,在14节水面航速的情况下伊400号的航程为37500海里,完全达到了对美国本土袭击的要求。值得一提的是,因为空间比较拥挤,所以在设计之初,日本在伊-400级潜艇上装置了弹射器,使战机可以迅速起飞,返航后再由可折叠的起重机将战机吊回舰上。

因为伊-400级潜艇携带战机的作战方式十分独特,因此这款潜艇一度被人们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潜水航母”。伊-400级能够搭载3架“晴岚”,收入机库时,“晴岚”的主翼旋转90度向后方折叠,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也向下折叠。

但收放“晴岚”比较耗时,这也是潜水航母的一大弱点,收放舰载机时正是其最容易遭到攻击的时刻。

从潜艇上弹射起飞!二战夭折的“潜水航母”,至今值得深思



当时从巡潜型放出零式小型水上侦察机的整个过程,包括浮出水面的时间,最快只用10分钟。而伊四百型放出舰载机的时间则非常长,据说在训练初期,发出3架“晴岚”需要整整一天的时间。

于是日本人想尽一切办法,他们利用“晴岚”水冷式引擎的特征,通过事前注入加热的机油或冷水以节约发动机“热身”时间,潜航时就将事前工作做好,再加以高强度训练,最后放出3架“晴岚”的时间成功缩短到20分钟以内。

而“晴岚”攻击机性能远远强于零式小型水上侦察机,在遭到战斗机追击等紧急情况下,可投弃浮桶提高飞行速度,迅速摆脱追击。平常搭载250公斤炸弹,如果不安装浮桶,最大可装备800公斤炸弹或航空鱼雷,但这样就无法返航降落。

从潜艇上弹射起飞!二战夭折的“潜水航母”,至今值得深思

但伊-400型潜水航母整个二战并没什么存在感,到了战争后期,面对美军的步步紧逼,日军也企图用它来挽回失败颓势。1945年7月23日,伊-400型的400号和401号潜水航母从青森县的大凑港出发,预定8月17日向美军舰艇聚集的乌利西环礁发动攻击。

当时,这两艘潜水航母搭载的“晴岚”战机为银色涂装,并喷上了美军的白星徽章。日本海军知道,乌利西环礁守备森严,但为了能提高一点奇袭的成功率,他们不惜违反战时国际法,涂上美军标志以求浑水摸鱼。

这两艘潜水航母共搭载6艘“晴岚”战机,不过日本人自知此次攻击凶多吉少,出发前便取下“晴岚”的浮桶,换装最大装载量的炸弹,毫无疑问这是一次自杀式特攻。

从潜艇上弹射起飞!二战夭折的“潜水航母”,至今值得深思

但在攻击发起前的8月15日,日本就宣布投降,乌利西环礁攻击作战也被取消。作战中止后,日本人为防止自己违法国际法的事情败露,于是将“晴岚”的浮桶敲破,折起机翼,然后用弹射器将之射入海中沉没。

虽然二战时期的日本潜水航母毫无作为,但由伊-400型所带来的"潜水航母"这一设计概念,至今依然值得深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