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豫連發3例!白挨泉:非洲豬瘟已出現非典型臨床病理變化

農業農村部消息,3月12日,四川確診1例非洲豬瘟疫情,111頭生豬中死亡7頭;

3月13日,四川再次確診1例非洲豬瘟疫情,120頭仔豬中死亡12頭;

3月13日,河南確診1例非洲豬瘟疫情,364頭生豬中死亡252頭。

非洲豬瘟疫情3連發,可見當前國內非瘟防控壓力依然不小。近日,新牧網舉辦的防非擴產技術直播課堂邀請佛山科學技術學院白挨泉教授直播開課,為養殖戶介紹當前養豬主要的流行疾病情況,分享非洲豬瘟的科學防控及復產技術方案,以及免疫抑制疾病對ASF防控的影響等相關內容。

豬場提高生物安全級別

可有效防控非洲豬瘟

豬群感染非洲豬瘟病毒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高可達100%。自2018年8月3日農業農村部通報我國首例非洲豬瘟疫情,隨後病毒很快傳播到全國大部分地區,使養豬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隨著國內豬場對非瘟的防控措施逐漸成熟,養殖戶對非瘟的認識也從惶恐走向了理性對待。

在經過了1年多的摸索和實戰後,目前已有很多養豬公司在控制非洲豬瘟上取得了成功的經驗。非洲豬瘟病毒的生存能力雖然很強,但豬場可以通過生物安全措施有效切斷、殺滅病毒。

川、豫连发3例!白挨泉:非洲猪瘟已出现非典型临床病理变化

白挨泉教授指出,非洲豬瘟病毒作為雙囊膜的大分子病毒,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很強,在殺滅非洲豬瘟病毒的過程中,要根據消毒的環境,選用物理的、化學的以及生物學的方法,組成消毒的組合,必須保證消毒後的消毒效果。

非洲豬瘟是高度接觸性傳播的傳染病,白挨泉教授分析,從俄羅斯的非瘟傳播過程,以及從我國感染本病的豬場現場觀察,非洲豬瘟的傳播速度並不是很快,只要養豬場提高生物安全級別,阻斷內部交叉汙染,利用本病傳播特點,豬場便可以有效地防控好非洲豬瘟。

非瘟感染臨床出現新變化

豬場切忌帶毒生產

據早期公佈的病例來看,非洲豬瘟發病場主要表現為懷孕母豬厭食、嘔吐、便血;病理變化表現為脾腫大3-10倍,典型敗血症,發病急、死亡率高。白挨泉提醒,經過一年多的流行,非瘟的臨床症狀和病理變化已有變化,使得發病豬的症狀和病理變化不典型。

川、豫连发3例!白挨泉:非洲猪瘟已出现非典型临床病理变化

非洲豬瘟感染豬隻出現不典型的臨床病理特徵

根據非洲豬瘟的流行病學特點,早發現,早定點清除,消滅傳染源是行之有效的辦法。然而非典型性的非瘟症狀出現,導致在一線工作的防疫人員在早期發現和確診本病的難度加大,因此實驗室診斷在防控非洲豬瘟中就顯得特別重要。

白挨泉教授認為,只有通過實驗室檢測,爭取帶毒豬剛剛開始向外排毒的時候,就發現傳染源,及時劃出疫點,做好定點清除。建議豬場每日必須對採食減少的、食慾廢絕的以及其它表現異常的豬及時採樣,儘早檢測,做出準確的診斷,及時消滅傳染源。

同時,白挨泉教授特別提醒,在沒有疫苗和其它保護易感動物有效手段的前提下,帶毒生產是不可能實現的,必須保證豬場是非洲豬瘟陰性場才能保證豬場生產的順利進行。

豬場在防非復產的同時

必須重視免疫抑制性疾病淨化工作

當前正值生豬穩產保供的關鍵時期,很多地區主管部門也在鼓勵養殖戶重新復養。在新牧雲課堂直播間,很多養殖戶特別希望能得到具體的復養技術方案指導。白挨泉教授建議,豬場復養前需對環境消毒徹底保證場地陰性,同時加強生物安全阻止病毒再次入侵,要加強管理,做到早發現、早處置。他還給出了具體的復養技術方案和豬場復養前相關準備工作的操作方法,建議在豬場清空的前提下必須經過如下的操作流程:

1)全場徹底系統的清潔、消毒:經過強酸、強鹼等浸泡下,選用敏感消毒劑如氯製劑、醛製劑、複合酚、複合鹽等消毒藥,進行全面徹底的消毒後的高壓水槍的清洗。

2)火焰消毒、甲醛燻蒸24小時後噴灑殺蟲劑。

3)清除周圍雜草,減少蚊蟲滋生,做好外環境的消毒殺蟲;

4)復養前必需掌握周邊疫情流行情況再決策;

5)全面系統的生物安全硬件的升級改造:

A.完善各類圍牆、門鎖,劃分外來車輛和物品停放清洗消毒區、豬隻銷售區、場內生活區,飼養生產區實行人、車、物料、的分類管理。

B.調整設計,劃分淨、汙通道;改造為獨立小單元飼養,單個的給料飲水系統,飲用水投放泡騰消毒片,保證飲水安全;

6)經反覆的操作,進行環境病毒檢測,確定無病毒方可試養。復養投放哨兵豬飼養40天。經PCR檢測,呈陰性方可擴群進行全面復養。

當前豬場對非瘟的重視程度蓋過了其餘的疾病,但這並不意味著豬藍耳、圓環等疾病就可以不做防控。白挨泉教授指出,豬的圓環、藍耳、偽狂等病原的靶細胞是巨噬細胞,當這些病原感染豬群后,可誘導機體抵抗力下降,從而導致豬群對非洲豬瘟的易感性增加,可能低劑量的非瘟病毒就能使豬群感染。

由於機體內有這些病毒的存在,可使ASFV感染後的傳播速度加快,發病率和死亡率加高。

白挨泉教授提醒豬場在防控非洲豬瘟的同時,要做好這些免疫抑制疾病的防控及淨化工作,豬瘟和豬偽狂犬病必須淨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