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优质工程巡礼!烟台港西港区一期工程

烟台港西港区一期工程位于烟台开发区大季家镇东北侧海域,由一航院和一航局共同参与实施,包括建设1个30万吨级专业化矿石接卸泊位(结构按40万吨设计)和1个15万吨级专业化煤炭接卸泊位(结构按20万吨级设计),设计年通过能力1900万吨。工程内容包括码头主体、泊位港池疏浚、道路堆场、生产与辅助建筑物、环保工程、装卸工艺、装卸机械及供电照明系统等配套工程。其中,码头主体为重力式沉箱结构,突堤形式,2个泊位连续布置,泊位总长756米。

项目是烟台地区首个设计预留40万吨的矿石码头,采用了当时工程界一次性实施尺度最大、沉箱仓格最多、总体实施数量最多的超大型重力式沉箱结构。

国家优质工程巡礼!烟台港西港区一期工程

深水基床整平采用公司自有实用新型专利深水整平船工艺进行施工,克服了水深流急、喂料困难、验收精度低等缺陷,从根本上保证基床整平的密实程度与平整度,该工艺获得全国交通运输企业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

采用公司自有实用新型专利胶囊台车,配合万吨级半潜驳船,解决了超大型沉箱的整体预制和出运难题。4列胶囊台车顶升运移沉箱、万吨级新建“半潜驳”等均达到了国内半潜驳出运沉箱的领先水平,此工艺获得水运工程一级工法。

国家优质工程巡礼!烟台港西港区一期工程

国内首个万吨级沉箱出运


为提升整平船的施工效率,基床整平QC小组经对比分析找出产生无效作业时间的关键因素,采取对大规格基床抛石进行破碎、降低二片石含泥量等措施,将无效作业时间降低了约50%,提高了整平效率,加快了施工进度,《缩短基床整平无效作业时间》获全国建设工程优秀QC成果一等奖。

项目先后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水运交通优秀设计奖二等奖、工程建设项目绿色建造设计水平评价三等成果;研究成果“万吨级特大沉箱施工关键技术及设备研发”获中国水运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离岸深水基床抛石整平关键技术研究”获全国交通运输企业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散货码头自动化卸船与自动化堆料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获中国港口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烟台港高压动态无功补偿技术应用”获中国港口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专业化矿石码头堆场无人化作业系统研究与应用”获中国港口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关键技术获水运工程一级工法1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

国家优质工程巡礼!烟台港西港区一期工程

项目的建成,扩大了烟台港的杂货吞吐能力和物流业务范围,置换了烟台市区内的铁矿石和煤炭接卸任务,为发展煤炭、金属矿石等大宗散货运输创造了良好条件。

来源:安全质量环保(QSHE)监督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