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黃河故道太平鎮的由來

【15/3】1、去尋找四、五十年前最好的原陽大米

原陽縣屬河南新鄉市,地處豫北平原,南臨黃河,北面是餘河通道,地勢西南偏高,東北偏低,地貌屬黃河沖積平原,其四鄰,東接封丘,西鄰武陟、獲嘉,背靠新鄉、延津,南於中牟和鄭州郊區隔河相望,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物華天寶,人傑地靈。

原陽古稱博浪沙,因張良刺秦於此而聞名於世。自秦漢至元代,先後出過13位官抵宰相之職的著名歷史人物。有張良刺秦古遺址,有保存完好、具有民族風格的明末清初民宅夏家院,以及陳平祠、張蒼墓、毛遂墓、玲瓏塔等名勝古蹟。

【15/3】2、很大氣的原陽高速公路休息區

原陽服務區位於京港澳高速公路K636處,鄭州黃河公路二橋北端。

原陽服務區佔地面積18萬平方米,廣場面積1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6萬平方平,綠化面積6.8萬平方米。08年初投入試營業,服務區現有員工580人。服務區功能齊全,設有加油、停車場、餐廳、客房、超市、汽修、洗衣、代繳罰款、電子商務、車輛降溫加水等多項服務功能,是京港澳高速上功能全,規模較大的花園式溫泉服務區。廣場能夠同時容納800多輛大中型車輛停車。日接待車輛2000餘輛,司乘人員6000多人次,是京港澳高速公路上建設規模最大、服務項目最齊全、配套設施最完善的現代花園式生態服務區。

【15/3】3、下高違見到第一座漂亮建築物是原陽公安局辦公大樓

貫徹落實國家公安工作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制定全省公安工作的有關規定,部署、指導、監督、檢查全省公安工作。

【15/3】4、地處黃河故道的原陽縣葛埠口鄉

位於黃河北岸平原地帶,地處新鄉地區原陽縣新城區,東鄰城關鄉、靳堂鄉,南鄰官廠鄉,西同原武鎮、師寨鎮接壤,北與福寧集鄉、新鄉縣七里營鄉交界,葛埠口鄉境內交通四通八達,有京珠高速公路、107國道、310省道三條主幹線從境內通過,為該鄉經濟插上騰飛的翅膀。

黑洋山鄉位於原陽縣西北部,地處黃河故道。

【15/3】5、地處黃河故道的原陽縣葛埠口鄉黑洋山村的南海大寺

原陽縣地處黃河故道,黃河灘區面積佔全省總面積的31%,黃河溼地面積全省最大,水域廣闊,無汙染,樹林覆蓋率居全省平原地區首位。黑洋山鄉位於原陽縣西北部,地處黃河故道,距縣城10千米。1973年建黑洋山公社,1983年改鄉。

【15/3】6、原陽小麥也不少

農業以小麥、水稻兩大作物為主。原陽為國家確定的優質強筋小麥生產基地縣,原陽縣優質小麥種植面積50萬畝,2004年通過河南省農業標準示範縣驗收。優質水稻種植面積50萬畝,引用黃河水澆灌的享譽“中國第一米”的原陽大米,被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定位綠色食品,2002年獲得河南省首枚原糧類證明商標,並被授予 “河南名牌農產品”稱號。

【15/3】7、黃河古渡口的八柳樹村的村名由來

黃河古渡口,原來就在新鄉市新鄉縣七里營鎮的八柳樹村。很早之前,河水就南下了。可河水引出的村名由來還在傳承:

遠在宋朝的時候,有一天,金兵在河南作戰吃了敗仗,便向河北逃竄。到了黃河邊,強迫打魚的漁民用船送他們渡河。渡過河後,他們恩將仇報,兇狠地點火燒燬船隻,並將送他們渡河的漁民全部殺死。一時間,漁民殷紅的鮮血染紅了黃河水。

金兵剛渡過河,一杆“嶽”字大旗在南岸迎風飄揚。岳飛率領的“岳家軍”追至南岸後,只見洶湧澎湃的黃河水,卻見不到一隻渡船。軍急不等人,岳飛就命兵士砍去岸邊的柳樹做木筏。木複紮成後,“岳家軍”不顧風高浪急,勇敢地乘筏渡河。渡過黃河,便勇猛地追殺金兵。又經過一場激烈的鏖戰,這股罪惡累累的金兵被一舉全殲,替兩岸百姓報了血海深仇。

河北岸的村民十分感激“岳家軍”,他們把“岳家軍”用過的一隻木筏拆開,正好是八標柳樹的樹幹。為了表達對“岳家軍”的敬意,並使子孫後代率記“岳家軍”的厚意。便把這八棵柳樹的樹幹整整齊齊地栽在黃河岸邊,不久便枝繁葉茂,一片蔥籠。這裡後來住上了百姓,形成村莊,就把村名叫“八柳樹”。

【15/3】8、新鄉市新鄉縣

新鄉縣,隸屬於河南省新鄉市,位於河南省北中部,太行山南麓,衛河上游。東與延津相連,西毗獲嘉,南接原陽,北部與新鄉市區的東、南、西三面相接。新鄉縣自隋開皇六年置縣以來,迄今已有1400多年曆史。

【15/3】9、新鄉市新鄉縣新鄉縣政府對面的鳳鳴湖公園

河南省-新鄉市-新鄉縣-經濟開發區新胡線鳳鳴湖公園,新鄉縣政府大樓對面的大景鳳鳴湖公園,大公園大湖看魚看水看鴨看景看人,拍大景。

【15/3】10、1958年毛主席視察的新鄉市新鄉縣七里營

七里營,作為中國農村改革、發展、建設的排頭兵、紅色試驗田,始終站在時代潮頭,令世人矚目。1928年春,河南省新鄉縣最早的黨的基層組織——七里營夏莊黨支部成立。早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七里營就以糧、棉雙高產、雙貢獻而聞名全國。1958年8月6日,毛澤東主席前來七里營視察,更使七里營名揚四海。改革開放以來,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國際友人前來參觀訪問。

【15/3】11、率先實現小康的七里營鎮劉莊

河南省新鄉劉莊七里營鎮劉莊,地處豫北黃河故道,北依太行,南臨黃河,緊靠107國道,距新鄉市25公里.全村現有355戶,1641畝耕地.如今的劉莊初步實現了農村工業化,農業現代化,經濟市場化,農民知識化,生活城市化,全國農村旅遊示範點和河南省旅遊景點之一.

20世紀80年代劉莊率先實現小康,20世紀90年代開始向現代化逼進,家家有空調、彩電、冰箱、洗衣機、摩托車等全套電器,還享受 住房、上學、醫院等10多項福利,同時還不斷滿足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15/3】12、毛主席曾九次接見的劉莊史來賀

史來賀(1930 - 2003 04.23),河南省新鄉市劉莊村原黨委書記,全國著名勞動模範。20世紀50年代,史來賀的名字就響遍全國。他以共產黨人的奉獻精神與滿腔熱情幫助群眾樹立起戰勝貧困的信心。史來賀帶領群眾向高科技進軍,建起全國最大的生產肌苷的華星藥廠。運用新掌握的領導科學和管理知識,史來賀帶領劉莊形成了以農促工、以工建農、農工商並舉的商品經濟的新格局。

史來賀2003年4月23日在河南新鄉逝世。史來賀多次被授予全國民兵英雄、全國植棉能手、全國特級勞動模範等光榮稱號,曾經9次受到毛澤東主席接見。

【15/3】13、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一一原陽大米

原陽縣人民政府是河南省原陽縣的行政管理機關。政府辦公地址:原陽縣黃河大道。

原陽大米,河南省原陽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原陽大米米質晶瑩透亮,軟筋香甜,香味純正,蛋白質、澱粉以及銅、鐵、鈣等微量元素含量均高。是河南省最早獲得綠色食品認證並出口創匯的原糧之一,多次獲得國際和國家級金獎,被列入全國名優特產名錄、中原特產名片,有“中國第一米”之稱。

【15/3】14、歐式風格的原陽縣樺港城市廣場

原陽縣樺港城市廣場的建築以歐式風格為主體建造。

【15/3】15、原陽大米的故鄉一一黃河故道的太平鎮

太平鎮地處黃河故道,土地肥沃,地勢平緩,水資源充足,黃河水自流入田,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是入選中原經濟區河南100張名片原陽大米的主產區。養殖業發達,全鎮規模養殖場達80多家,併成立了養豬、養雞、養牛專業合作組織12家。工業發展蒸蒸日上,初步形成以汽車零部件加工、糧食深加工、建材經銷三大主導產業,目前機械加工企業9家,糧食深加工企業16家。

【15/3】16、黃河故道太平鎮的由來

古稱“谷倫集”,因明朝一名叫谷倫的人在此開鋪經商,積久成集,鼎盛於時而得名。清代時始稱太平鎮。1956年建太平鄉,1973年改公社,1983年建鎮。

【15/3】16、黃河故道太平鎮的由來


【15/3】16、黃河故道太平鎮的由來


【15/3】16、黃河故道太平鎮的由來


【15/3】16、黃河故道太平鎮的由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