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帶福氣?江西這道地方名菜不僅好吃還象徵著闔家團聚

江西菜歷史悠久,是在繼承歷代"文人菜"基礎上發展而成的鄉土味極濃的"家鄉菜",菜品色重油濃,口感肥厚,喜好辣椒。南昌菜餚講究配色、造型。山區講究火功,菜餚豐滿樸實、注重原味,尤以當地土產製饌最博口碑。

在贛州寧都,就有一道家喻戶曉的名菜"寧都肉丸",除了味道鮮美、入口十分滑膩以外,它還相當於擁有了滿滿的福氣,"寧都肉丸"是福氣的象徵,正因為這樣它也能給吃貨們帶來福氣吧!它象徵著對太平盛世的期盼,同時也象徵著對闔家團聚的嚮往。

自帶福氣?江西這道地方名菜不僅好吃還象徵著闔家團聚

這些象徵還有著一些淵源呢:在當時,贛州寧都是一個聚集著各處遷徙而來的客家人的縣城,這些客家人都飽受遷徙途中流離失所、旅途奔波之苦,為的就是能夠逃避中原當時的戰亂,當時的客家人在經受過這些苦楚以後,心裡對和平的嚮往與渴望又更加深了,同時對家人和朋友一起團聚的心又更加迫切了一點,想要一直生活在太平盛世,安居樂業,過著男耕女織的幸福生活,於是客家人特地製作了一款地方特色十分鮮明的美食,同時這款美食還兼具有濃濃的喜慶色彩和獨到的風味,也就是現在我們十分喜歡的——寧多肉丸。吃了這份"寧都肉丸",你同時也就擁有了一份滿滿的福氣,寓意著你一家人團團圓圓、幸福美滿。

自帶福氣?江西這道地方名菜不僅好吃還象徵著闔家團聚

別看"寧都肉丸"只有小小的一顆,但是做肉丸還是很講究的,多少肉放多少紅薯粉,都得用稱稱好,放多了做出來的肉丸韌度不夠,放少了肉末的粘結性不好,容易散開不成型。一般是一斤肉放三兩紅薯粉。豬肉一般取豬的前臀肉,因為前臀肉更細弱。加工工序也很講究。肉要新鮮,將肉放置在用石鑿成的墩窩(有點象北方人用來做年糕的工具)裡,人們手持大大的木捶,輪流著直到把肉墩成肉末,墩好後,按先前稱好肉的重量,按比例配好紅薯粉,調水倒入墩窩中,與肉一起攪均。最後舀起盛在大盆內,放置一半小時左右。這時可以開灶生火燒水,待鍋內水沸騰,一手將肉丸漿從手心擠出一個個丸子,一手拿調羹將丸子放下水中煮。為防止調羹粘上丸子,可用碗盛一碗清水,每次接丸子前沾一下水。待丸子都浮上水面,寧都肉丸才能算製作完成。

自帶福氣?江西這道地方名菜不僅好吃還象徵著闔家團聚


除了"寧都肉丸",在江西還有像三杯雞,粉蒸肉,蓮花血鴨等等帶有濃厚地域特色的美食,疫情結束後,大家來到江西遊玩,千萬不要忘記嘗一嘗這些極具江西特色的"鄉土菜"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