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始人上阵直播带货成潮流:做“张庭”还是做“李佳琦”?

创始人上阵直播带货成潮流:做“张庭”还是做“李佳琦”?

作者:旧叔,ID:jiushujiuwen

创始人上阵直播带货成潮流:做“张庭”还是做“李佳琦”?

1.

企业创始人或CEO们为了卖货都“拼了”,这是疫情之下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众生相。

这段时间以来,大家朋友圈里或多或少都出现了一些略显“油腻”的场景:

大量过去一直处在幕后的企业创始人们走到了台前,多数已人到中年的他们在镜头前不厌其烦地推销着自己公司的产品,虽然相对于光鲜亮丽的职业主播们略显蹩脚,但也因其创始人光环、个人特色和直接的产品优惠吸引了不少粉丝。

这是直播带货大环境的发展所致,更是企业创始人们寄托于低成本试错的无奈之举。

这段时间以来,对线下人流有着强依赖的行业领域遭受重大打击,客户丧失与销售无力的背景之下,关店潮、裁员潮不时发生。

怎么办?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线下商业遭受不可抗力时,拥抱线上经济才是出路。“非典”时期凸显了电商和快递物流的价值,这一次的持续时间更长、影响更大的新冠疫情大有把“直播带货”推到台前的趋势。

区别是,非典时期的电商与快递物流飞跃是“由点及面”,诸如淘宝、顺丰、海底捞之类的企业以引领行业的嗅觉开启了电商、O2O经济的腾飞;这次疫情期间的“直播带货”潮流却是“由面及点”,淘宝直播、短视频直播平台及网红主播们已经把直播带货的流量池与框架搭建的差不多了,众多企业们快速接入就好。

也正是因为这种参与壁垒较低的特性,才让坊间有了一种“百万CEO进直播间”的感觉。一时间,不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主,他们纷纷选择把创始人或CEO拱到台前,意图以直播带货形式打造全新的线上销售通路。

于是,护肤品品牌“林清轩”成了创始人入场直播带货的典型,山东省惠民县县委书记殷梅英成了政商带货典范。

还有七匹狼CEO李淑君、上海苏宁易购总经理徐海澜、上海海尔智家总经理李计坤、梦天家居集团营销副总裁屈凡军、红蜻蜓董事长钱金波、梦洁集团CEO李菁、一汽-大众销售公司副总经理马振山、上汽乘用车副总经理俞经民、东风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颜宏斌、宜家中国区CEO“云签约”入驻天猫、长安汽车总裁亲自上车直播体验L3级自动驾驶系统......

风格迥异、行业不一的企业创始人、CEO或组织领头人们纷纷变身KOL,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以特殊的身边出现在大众面前。

2.

当直播带货经济的火爆与特殊时期企业对于线上流量转化的需求形成碰撞,创始人上阵直播这件事并没有太多的槽点。虽然从传统观念上来说,不少人会认为这种行为是临时、“丢人”、创始人与品牌形象绑定存隐患、自卖自夸难以长期延续等。

毕竟,“活下来”与“活得好”是企业唯一的方向,带货直播给企业特别是过去依赖线下的企业提供了一种低壁垒对接线上流量、客户、渠道的机会。即便是带货效果、创始人个人形象包装存争议,它至少也可以是品牌在这段低潮期刷出强烈存在感、获得品宣与曝光的好机会。

基于此,与其说创始人上阵直播是潮流,不如说这是一场人人都可参与的线上营销“实验”。历经了“风口论”与“红利论”的中国企业们从不吝啬于抓住行业新趋势的机会,这次疫情的影响程度加速了企业创始人们的决策过程而已。

但需要指出的是,既然是一场看似风光无限实际收获却参差不齐的低成本“实验”,它就是一把“双刃剑”,创始人们在决定进场之前,就需要考虑清楚其中利弊,切忌为了直播而直播。

暂且不考虑部分创始人直播带货只是为了短期跟风与试水,创始人直播带货能不能成为一件拥有长线价值的事?

当然可以。

不仅可以,在这一领域早已有了“张庭”和“李佳琪”这两位带货大拿铺好了路。

太阳底下无新鲜事,对于创始人上阵直播带货成潮流这件事,其本身也是一个早就存在的“老物种”,佼佼者就是微商领域早已走上造富神坛的宝岛前著名演员张庭女士。对了,还有她经常在朋友圈里搂着其他姑娘们的恩爱丈夫林瑞阳。

排除三观震撼与微商相关的争议之外,张庭可谓是创始人上阵直播带货的商业成功典型。

不同于现在直播带货平台体系的相对成熟,以及大量头部企业带动下,创始人施行个人IP打造与直播带货玩法所面临的宽容环境,张庭的微商之路可谓是持续不断地在群嘲中前进着。

但即便如此,即便张庭们卖的是智商税颇为严重的面膜、化妆品、生物科技产品,即便采取的方式是接地气的透支个人形象(很多时候还很一言难尽)、分销、大会、炫富等等,她们依然赚得盆满钵满。

据悉,张庭夫妇曾公开表示自己一个月“单独工资就要发出去5亿”,其旗下企业单年纳税超过21亿还上过新闻。

张庭式的带货营销模式可以称得上是现在这股创始人直播带货潮流的现实参考样板:创始人不用费心面对自己个人形象或产品形象可能带来的潜在争议,只要鼓足劲头宣扬货好、价格给力、“跟着我能赚大钱”就好。

那么这种被海量微商奉为圭臬的营销样板的本质是什么?很简单,“造梦”。营造个人及品牌完美形象、塑造一种自我成就+温柔美丽+豪宅生活+家庭和美+神仙眷侣式的梦幻生活就可以吸引一大波人买单。

千万别嫌这种模式过时,要知道即便是在今天,抖音上同样存在着大量此类模式的红利收割者,其中典型代表就是拥有近三千万粉丝的“包租婆夫妇”。

新时代的公司创始人们做好了长期直播带货为消费者“造梦”的准备了吗?又或者,他们能否创造出一个更加符合现今直播、短视频环境的新营销样板?这是创始人在长线切入直播带货领域可以参考的一个选择。

选择做新时代的“张庭”之外,还有一个现成的“李佳琦”。

作为直播带货领域目前为止最广为人知的IP,很多创始人进入直播带货领域的初衷就是成为另一个“李佳琦”,或培养更多的“小李佳琦”。

这也是目前行业的主流。毕竟,带货一哥的带货能力已经得到完整验证,多数企业也是从这个IP的身上开始分析直播带货的优势、潜力与未来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李佳琦固然已经成功,但他对于企业创始人们的模板意义却并不大。

因为李佳琦、薇娅这样的带货IP能不能复制还是个未知数,鉴于目前带货流量大多数都集中在几个头部主播身上,不管是对于二线及以下主播还是品牌创始人们来说,他们如何建立自己高影响力的个人IP形象、如何构筑长期吸引力、如何获得流量都是需要长久考量的命题。

对于想要做“李佳琦”或培养更多“小李佳琦”的企业来说,这条路固然火爆,却迷雾重重。

3.

做“张庭”还是做“李佳琦”的长期路线考量之外,还有一点是企业领头人们需要放在心上的命题。

虽然直播带货切入成本低,但持续获取流量与关注的成本却不低,企业们要长线构建起直播带货框架的话,注定还是要面临巨大的投入。

这时,疫中企业直播流量大幅增长的现状能否延续就是重点了,否则一旦继续回到依靠原有商业模式的老路,这场创始人直播带货潮终究还是昙花一现。

从直播用户量级基础和底层SaaS服务能力上看,不论是企业直播还是创始人亲自直播都拥有良好的基础,只有一个问题:全行业整体性的数字化营销、直播营销时代会不会借着这场疫情的机会加速到来。

不可否认的是,企业营销线上化是这些年来的大势所趋,但按照既往预估,这种态势是缓慢持续的,疫情期间的爆发顶多是一次特别的“催化”。

一个最大的顾虑是,当疫情成为过去,民众日常生活重回正轨,“直播带货”这一领域是否会像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等一样恢复到平常的水平线上?

乐观的是,这场疫情是一次良好的用户培养与普及机会,即便是疫情过后,人们也会充分认识到营销线上化的意义和价值,这是企业直播或创始人直播带货常态化、长期化的基础。这与过去非典期间电商、物流的快速发展一脉相称。

不乐观的是,企业直播或创始人直播带货的模式样板还没有长期走通的先例,再加上相关技术与体验、营销链路闭环、流量闭环等还在摸索阶段,这一路径注定还存在较强的不确定性。

倒是被疫情延缓的5G时代可以给到更大的信心:一旦进入全民普及的5G商用时代,基于在线视频的直播带货模式将势必会成为企业与用户离不开的标配,那时可能才是企业及创始人直播带货真正意义上的“春天”。

创始人上阵直播带货成潮流:做“张庭”还是做“李佳琦”?

互联网、科技、商业与传播领域的不明觉厉,都有穿透过去与未来的逻辑相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