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路上测量的5次体温都不一样,准么?

重庆疫情情况持续向好,很多企业都陆续复工复产了,上班的心情像小时候参加春游,然而担心也避免不了:办公室、公共交通、园区都是人流聚集区,疫情当前,安全是否有保障?上班路上被测量的5次体温都不一样,准么?上班期间,该怎么保证开会、吃饭安全?……一系列的问题还不赶紧来看看。


上班路上被测量的5次体温都不一样,准么?

在理解这个问题之前,必须认识到:人体各个部位的温度是不一样的,我们通常说的体温是指“核心体温”——心脏血温,是金标准。事实上,直接获得“核心体温”的方法通常是侵入式测量,比如肺动脉导管、经食道测温等。精确非侵入式直接测量组织深部的温度计,是通过“零”热通量原理,经颅骨对脑组织直接测量,但价格昂贵并不适合广泛筛查。


上班路上测量的5次体温都不一样,准么?

现在常用的非侵入式测量属于皮肤表面温度,常用部位为前额、腋窝,这将低于核心体温0.5—2°C,体温受多方面的影响,比如外界环境、情绪、腋窝是否潮湿有汗、饮食,以及一天中不同的时间都会有些变化,测量出来的体温都会出现有波动,但波动的范围会比较小,而且都会属于正常的范围,只要测量出来的体温范围在36~37.2摄氏度就可以放心。


上班途中如何防护?

佩戴口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全程佩戴口罩,可选择戴手套。

保持距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尽量保持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与人交谈如何防护?

佩戴口罩,保持1米以外的距离。


上班路上测量的5次体温都不一样,准么?


室内工作如何防护?

进入办公楼前自觉接受体温监测,体温正常才可入楼工作,勤洗手,避免带病工作。


乘坐电梯如何防护?

电梯内交叉感染的风险较大。按键时可以用面巾纸或消毒纸巾隔开,不直接碰触。如果不小心碰触,做好手卫生即可。


办公区域如何防护?

工作人员要自行健康监测,不要带病工作。

主动擦拭和消毒办公用品。

保持办公场所内空气流通,加强开窗通风换气。

保持环境卫生清洁,及时清理垃圾。

遵守各单位相关规定。


办公室内如何通风?

场所内应当加强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首选自然通风,尽可能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每天至少2次,每次通风时间30分钟以上,可选择阳光充足的时段进行,保持房间内空气清新。使用机械通风时,做好定期维护。房间应每日至少进行1次湿式清扫,去除污垢灰尘。清水或清洗剂擦拭桌面、扶手、门把手、 电话、电脑键盘、打印机等手易摸易触的物品。


办公用品如何消毒?

应当保持环境整洁卫生,每天定期消毒。对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如电梯间按钮、扶手、门把手等), 可用含有效氯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也可采用消毒湿巾进行擦拭。而对于一般物体表面,根据消毒剂的使用剂量与使用方法进行,如75%的酒精清洁。


上班路上测量的5次体温都不一样,准么?


参加会议/公务来往如何防护?

尽可能采用远程会议的形式。进入会议室前洗手。开会时所有人员需戴口罩。减少会议时长,如果时间过长,注意开窗通风。开会人员间隔1米以上。会议结束后洗手消毒。


食堂进餐如何防护?

建议分餐制,分时段就餐或配送到办公室就餐,避免人员聚集。排队打饭时戴口罩,吃饭时再脱口罩。尽量避免面对面就餐。避免就餐说话。避免扎堆就餐。营养搭配,合理饮食。


下班途中如何防护?

佩戴口罩,到家后摘掉口罩并洗手。个人随身物品使用消毒湿巾或75%的酒精清洁。


外套如何放置?

办公人员外套可统一放置于远离办公区域通风良好并有阳光的地方。脱挂外套后应及时洗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