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扛責任,無限大

這是個城郊社區,1465人中三分之一居住在封閉小區,三分之二獨門獨戶散居。武漢返鄉人員68人,其他省市返鄉人員45人,卻是響噹噹的無疫社區——孝感高新區孝天辦事處中興社區。

所有工作提前做

社區支部書記周成說:“社區工作沒有訣竅,就是所有工作提前做。”作為一名社區書記,對所有事應有正確預判,上級只能通盤部署,各社區情況都不同,這就要社區書記來結合本社區實際佈置防控工作。

1月21日,孝天辦事處召開新冠肺炎防控緊急會議,中興社區“兩委”成員和網格員參會,迅速成立防控專班。

1月25日,社區兩委及群眾意識到疫情發展嚴重,在各居民小組長的帶領下,社區居民自發對各個灣間的進出口進行封堵,比10號令提前了兩天。當天晚上,各個小組長“上崗”,對各個進出口進行值守。此後,社區對封堵點前後進行了4次加固。

當天,周成還跑出去“搶購了”6000多個口罩,給社區居民每人發3個。加上之後的愛心人士捐贈,2萬多個口罩,足夠保障居民需要。

1月27日,周成意識到防控並非兩三日能結束,立即租用5個集裝箱對重點出入口進行加固封閉。3月11日,記者在卡點看到,集裝箱搭建的值守點非常“高大上”,裡面高低床、取暖器一應俱全。未雨綢繆,讓他們避免了2月15日的那場風雪肆虐。

封閉管理的當天,中興社區全面開啟“代購”模式。他們確定了附近的兩家超市和一個蔬菜店作為物資供應點。“一開始,他們供應不上,打了一個星期的亂仗,好在那時家家戶戶準備了點年貨”。

這一天,社區要求所有參加防控的黨員必須佩戴黨徽。周成解釋道:“這是戰時狀態,我們必須表明身份,做到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

落實落細不空談

工作提前做,就一定能得“高分”嗎?“還要做實、做細,”周成說,一個社區的情況,社區書記、社區主任最熟悉,知道如何把防控措施做實、做細。市司法局、老幹局、市場監督管理局三家單位共5人下沉到社區後,更為他們添了一臂之力。

諸趙小區屬多社區融合地,管控環境複雜。工作隊、社區商議,片區居民同意後,中興社區對所屬5棟樓每個單元門上鎖管理,每棟樓選出一位居民樓棟長,主要負責樓棟的鎖門和開門以及收取單元居民的物資購買清單,極大的管控了人流量。

陳家榨和毛家巷子兩個居民點成立以市直工作隊為領頭人的志願巡查隊不間斷巡查,勸說居民不聚集,不串門,不打牌。周成開玩笑地說:“大家一看是市裡的幹部,都比較配合。”

但是這兩個片區居民向來散習慣了,為了有效阻隔,社區對轄區內小商店、小超市、棋牌室進行摸排,查封6家棋牌室23臺麻將桌,暫時沒收麻將桌電源線,每副牌收繳5顆麻將子。

目前,社區配置5臺車8人為居民購買物資。他們又開始為居民盤算:如何省錢?經過對比城區的幾個大超市、社區超市和沙溝蔬菜批發市場,“代購員”們發現,同樣的蔬菜,後者會便宜一塊錢左右。

為了節省開支,代購必須“貨比三家”。社區蔬菜店老闆熊偉偉向記者證實,最高峰時一天要銷售3000多斤蔬菜,現在只有800斤左右。周成解釋道,一是愛心蔬菜多起來了,再就是“代購員”選擇去沙溝買菜。

重點人群放心間

中興社區共有五保戶9戶10人,特困3戶3人,低保22戶42人。包灣幹部每天巡查一次,主要了解他們的身體狀況,缺不缺物資等。社區的愛心物資優先保障他們,截至目前,社區為他們送了兩次米麵油、3000斤蔬菜等。

78歲的毛春甫是位孤老,又患有尿毒症、心臟病等。2月25日,老人因普通肺炎引起發燒,送到市一醫院後馬上被隔離,後來經過檢查,排除了新冠肺炎的可能。

3月6日,老人被轉到市一醫院東城院區。但老人情緒很大,不配合治療。護士來打針,他一腳把護士踹開。得知情況後,周成趕緊過去。“我當時就告訴他一句話:如果沒人管你,社區管你,社區沒能力管你,我個人管你,到時我開車來接你回家。”聽到這句話,老人淚流滿面。這幾天,老人已經開始打針,情況漸漸好轉,周成有空就去送飯,沒空去就拜託護士長給老人買飯。

老人並不知道,去年9月,他們的社區書記剛做完甲狀腺惡性腫瘤手術。醫生叮囑他不能勞累,但50多天來,他沒有一天在零點前睡過覺。最忙的那段時間,他一站起來就頭暈,整張臉浮腫。同事看著害怕,勸他休息一下,他說:“不行,我們雖然權力無限小,責任卻是無限大。”

周成說:“作為一個社區領頭人,帶領自己的居民安全度過這次疫情,是我的責任,也離不開全體居民的通力配合,我們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孝感日報記者秦榮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