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三次大放水也沒用“錢荒”問題美聯儲沒轍了?

“流動性”問題可謂近期出鏡率最高的三個字,無論是美股熔斷,還是金銀崩盤,或是美元反彈,究其原因,分析師無一不把矛頭指向流動性緊縮問題。

當然,美聯儲也意識到這個問題。

週一凌晨,美聯儲宣佈緊急降息100個基點,同時宣佈7000億美元的量化寬鬆計劃。有人可能疑惑,距離計劃中的決議僅3天時間,雖然疫情確實影響到經濟前景,但不至於連3天都等不了吧?

我們不妨在美聯儲的決議聲明中找線索。在決議聲明中,美聯儲明確指出,“準備動用其全方位工具來支持信貸流向家庭和企業”。此外美聯儲將與加拿大央行、英國央行、日本央行、歐洲央行、瑞士央行採取行動,通過現有的美元互換安排加強全球美元流動性。

答案呼之欲出:解決流動性問題。美聯儲這麼著急行事,無非是因為,貨幣市場等不了了。

【“錢荒”危機捲土重來】

“錢荒”的情況有多嚴峻?

①關鍵的風險指標——FRA-OIS利差一度飆升至2008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注:FRA-OIS利差飆升通常基於3個原因:美國貨幣政策不確定性的風險溢價、銀行信用違約交換(CDS)利差上升、為應對市場壓力而準備的資金需求增加,但無論基於何種原因,都意味著美元資金面臨短缺。)

②紐約聯儲回購操作連續遭超額認購。其中2週期回購獲得1.9倍超額認購,1個月期獲得1.7倍超額認購。

當然,貨幣市場流動性問題已經不是近期才有的現象。

早在美聯儲上一次緊急降息(3月3日)前,流動性危機已經相當嚴峻。截至3月8日當週,紐約聯儲期限回購操作超額認購金額達1035億美元。

然而,正如金十此前報道指出,美聯儲上一次的緊急降息根本解決不了流動性問題。在3月3日緊急降息的後一天,隔夜交易商提交了創紀錄的1086億美元的隔夜回購需求,整體流動性短缺達到將近1800億美元,是自回購危機爆發以來的最高水平。

【美聯儲做了哪些努力?】

事實上,自流動性問題顯現以來,美聯儲已經做了不少努力。就在上週,紐約聯儲一週內三次宣佈大幅增加回購支持:

①3月9日紐約聯儲在每日回購操作中接納了1129.23億美元的證券,為自去年9月起開始操作以來最大的競標。

②3月10日,紐約聯儲在隔夜回購操作中接納了1236.25億美元的競標,並買入30.01億美元國庫券。

③3月11日,紐約聯儲隔夜回購操作中接納了1323.75億美元的證券。

④3月12日,紐約聯儲提高隔夜回購操作上限至1750億美元,此前上限為1000億,直至4月中期。計劃進行三次一個月期固定期限回購操作,固定期限回購操作上限設在500億美元。

⑤3月13日,紐約聯儲將於當日進行規模5000億美元的3個月期回購操作,將購債範圍擴大至國庫券之外。還將在週五進行5000億美元的1個月期和3個月期回購操作,這一操作將每週固定進行。

昨天緊急決議上,美聯儲除了宣佈降息和重啟QE,還宣佈幾個月內回購至少5000億美元國債,以及增持至少2000億美元規模的抵押擔保證券。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貨幣市場確實買賬,FRA/OIS息差一度短暫收窄,當天回購交易的接納規模也大大減少,大概在150億美元至200億美元左右。

遺憾的是,這只是片刻的歡愉。

零對沖分析師直言,這次之後,流動性問題已經從資金短缺(即各種OIS掉期)轉移到回購市場的准入和可用性上。美聯儲擁有數萬億美元的流動性,但其利率在(美東時間)週一早盤交易中飆升了200個基點以上,一般抵押品隔夜回購利率(GC Repo)曾短暫飆升至2.50%,高於2%有效聯邦基金利率,隨後才適度回落。

於是,毫不意外,隔夜紐約聯儲不得不再次出動。據市場消息,紐約聯儲計劃於週二通過六次操作購買約40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

【是“藥效”未完全顯現,還是用錯藥?】

BMO Capital Markets的策略師Jon Hill表示,關鍵貨幣市場利率在週一“波動非常大”,不過,從貨幣市場短暫平復的跡象來看,紐約聯儲的操作可能有助於一些主要交易商清理頭寸的資金,這是一個樂觀的信號。

Curvature Securities固定收益和回購業務執行副總裁Scott Skyrm認為,回購市場的壓力最終是短暫的。昨日貨幣市場利率的突然飆升,可能的解釋是“回購市場出現恐慌”:

“當壓力很高,而現金不能立即流入市場時,交易就會感到恐慌,這導致利率上升。”

為保持充足的流動性,上週末,美國最大銀行摩根大通宣佈將暫停股票回購,隨後紐約梅隆銀行、花旗集團、高盛、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道富銀行和富國銀行七大銀行都宣佈停止股票回購。直到至少第二季度末。

不過,由於同樣的做法去年9月在回購市場突現亂局時美聯儲都用過,有分析師擔憂擴大回購操作的有效性。華爾街曰報Michael S. Derby指出:

“儘管一般抵押品隔夜回購利率未來一定會穩定,但我們預計新的危機徵兆將會出現。因為美聯儲的流動性現在不再有幫助,反而損害了市場,該市場正充斥著過多的流動性,因此無法適當地使用任何流動性。”

本文源自金十數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