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熔斷,股債金都在跌,普通人該怎麼辦?

張紫煒zz


前言

全球金融市場的暴跌起源是石油市場,但3月9日開始,受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引起的市場恐慌,美股、黃金都出現了恐慌性的下跌。隨著各種防控措施的升級以及感染人數的激增,恐慌情緒進一步蔓延,促使金融市場進一步動盪。截止3月16日,美國三大股指及歐洲主要股市的跌幅均超過了30%,歐美股市明顯進入了技術性的熊市。

面對歐美股市這樣百年難得一遇的恐慌性下跌,中國股市表現相對抗跌。在3月9日-16日,A股僅僅下跌了8.08%,但是如果新冠疫情進一步發酵,可能會引發全球經濟的衰退,中國肯定也難以獨善其身。面對這種金融市場的普跌,普通投資者應該怎麼樣應對?

要做好應對,普通投資者首先要對引起本次金融市場動盪的因素進行分析,並預計這些因素對後續市場走勢的影響;其次,如果全球金融市場持續動盪,判斷對於投資者金融資產所在區域的具體影響;最後,對於投資者持倉情況進行分析,結合持倉的資產和倉位制定應對方案。

新冠疫情對全球及中國金融市場的影響

1、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

始於中國的新冠疫情,不知不覺從東南亞蔓延至了歐美,波及全球絕大多數的國家。截至北京時間3月16日9點33分,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已達16.79萬例,感染了超過150個國家和地區,死亡案例超過6500起。

新冠病毒的傳染性使得疫情在防控措施較弱的國家迅速傳播,這是感染人數激增的根本原因。疫情形勢的嚴峻性,使得各國緊急出臺各種防控措施。3月10日,意大利政府宣佈在全國範圍內實施封城;3月1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美國進入全國緊急狀態;3月13日,瑞士宣佈停課;3月14日,西班牙政府宣佈,將於3月16日起進行全國範圍內的封鎖。這一系列的因素,勢必會進一步影響全球經濟。

首先,短期看,疫情直接對全球的旅遊、交通運輸等行業造成衝擊;其次,從長期看,疫情將會使得美國和歐盟這兩個龐然大物陷入需求銳減的危機,從而極大的影響對於各種商品的進口需求,這將極大的影響了中國的出口。最後,疫情對於醫療水平落後的發展中國家的衝擊同樣不可小覷,若防控不力導致疫情升級,將極大的影響其自身經濟的增長,進而影響其進口的需求。

從目前市場的整體預計看,本次疫情的衝擊可能不亞於2008年的金融危機,甚至超出金融危機的影響深度和廣度。

從領先指標PMI看,在新冠疫情並未全球擴散的情況下,2月份全球PMI已經創出了近10年來的新低。按照3月份疫情的情況預計,未來幾個月,全球PMI指標以及全球經濟的增速將會進一步的下滑。

經合組織在3月2日發佈了《全球經濟評估報告》中將2020年全球經濟增速預期從此前的2.9%下調至2.4%。報告還指出,如果疫情持續時間更長、強度更大,2020年的全球經濟增長率可能會跌至1.5%,這一數值是近10年來的新低。

回到對於中國的影響上看,中國雖然在2月下旬控制了新冠疫情的蔓延,目前疫情的防控已經得到了控制,2月底和3月初,國內開始有秩序的組織恢復生產,除湖北以外,目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已達95%以上。從1-2月的各項數據來看,影響相對有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3.5%,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下降13.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20.5%,相信進入3月初,各項經濟數據將會進一步的提升。

中國供應全球的製造能力將會逐步恢復,但是國外疫情的情況,反而會影響各大經濟體對於中國產品的需求,這一點,將會對中國出口的復甦帶來衝擊。

從目前防控情況來看,新冠疫情並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病毒依然在全球肆虐。而疫情的持續升級將回衝擊全球各經濟體的供應和需求,特別是對全球經濟體的需求的衝擊,將會直接影響其他出口國家的經濟增長情況,這一點也會直接影響到中國這個全球最大出口國的經濟增長。因此,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中國也不可能獨善其身。如果疫情繼續蔓延得不到有效控制,全球經濟的衰退將不可避免。

2、新冠疫情對於金融市場的影響

新冠疫情引爆了全球投資者的空幻情緒,歐美股市出現了壯觀的斷崖式下跌。無論是美國股市、原油還是黃金都同步出現了下跌。8天內,美股出現了3次熔斷這一歷史性的壯舉。全球的資金都跑到美國國債裡面避險,這使得美國10年國債的收益率跌破了1%。上週日美聯儲美聯儲週日將利率降至近零時,週一美國國債收益率進一步下滑至了0.76%。這樣的情景是否似曾相識?

這些現象出現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但是不同階段,不同資產的表現有所不一樣。

危機蔓延的第一階段,標誌性事件就是貝爾斯登申請破產,這時候次貸危機還沒有蔓延到其他金融機構,但是已經開始顯山露水的,這段時間股市曾經出現過一波反彈,但很快又開始掉頭往下。期間,原有和黃金也開始回落。

危機爆發的第二階段,美國政府向房利美和房地美各自注資1000億美元,將其收歸國有。這引發了金融市場的擠兌,雷曼兄弟、美林和AIG都是這一階段跨掉的,這使得全球市場陷入恐慌。全球股市崩盤、原油暴跌、黃金小幅上漲後再次遭到拋售(前期有避險功能,但後期不行),全球的金融資產,除了美國國債以外都遭到了資金的拋棄。

危機處理的第三階段,美國和歐盟推出了一系列的量化寬鬆政策,使得市場看淡美元和歐元,這促使黃金出現了一波反彈的行情,與此同時,在一系列刺激政策的作用下,美國和歐洲股市也開始觸底回升。

回顧本次新冠疫情對全球金融市場的影響,最大的一個不同就是中國股市的獨立表現,這完全是得益於前期對新冠疫情的有效控制。相比國外股指動則30%以上的跌幅,國內的跌幅不到10%。雖然短期衝擊不大,但如果全球經濟陷入衰退,對於中國出口的影響將會進一步加大。即使國內已經為穩增長推出了一系列的產業政策和貨幣政策,但是想要完全抵消這種衝擊應該也是很困難的。

總的來看,全球金融市場明顯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出現了恐慌性的下跌,雖然美國已經緊急降息,但是效果微弱,歐美金融市場仍然可能受到進一步的衝擊。而中國雖然在現階段受到的牽連較小,但若疫情進一步擴散,相信中國股市亦將受到波及。

結合投資者的資產結構和持倉制定應對方案

瞭解了全球金融市場動盪的根本原因以及可能帶來的持續影響以後,接下來就是普通投資者要怎麼應對的問題了。在制定應對方案之前,我們首先要明白一個原則,那就是面對這種影響巨大,難以評估的危機時,現金為王。其次,我們才需要對資產結構和持倉情況進行分析。


1、現金為王——狙擊的子彈

這種使得各類主要金融資產都同步下跌的情形必然是一場波及全球的事件,而這種事件一旦爆發,一時半會是止不住的,不然也不會爆發。這意味著,金融市場的動盪也許現在還只是開始,各國政府對於疫情的防控,以及疫情最終得到控制的時間是無法預計的,這裡面可能帶來多深遠的影響,我們無從得知。

可能疫情得到控制以後,影響很快就會消退,但也可能疫情遲遲得不到有效控制繼續蔓延,引發全球經濟衰退。一旦出現了後者這種廣度和深度都無法預計的全球危機事件,各國的各類資產都將不可避免的大幅下跌。從對2008年金融危機各類資產不同階段的表現回顧,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除了國債和現金,沒有任何一類資產是安全的。

當危機得到控制,市場開始逐步恢復的時候,各類資產就會開始復甦,如果這個時候我們手上沒有現金,面對這些便宜的獵物,我們也有沒有可以狙擊的子彈,這就是現金為王的重要性。因此,應對這種危機,想要制定應對方案,要明白什麼武器才是最有力的,那就是現金。

2、資產的結構分析

在瞭解了應對危機最重要的原則後,我們就可以針對自身的資產結構和倉位進行詳細的分析,通過一系列的資產調整或者轉換來降低資產的系統性風險。

先看資產結構。

先說實物資產。根據《中國家庭財富調查報告2019》顯示,中國城鎮居民家庭房產淨值佔家庭人均財富的71.35%,農村居民家庭房產淨值的佔比為52.28%。93.03%的居民家庭擁有1套住房。從這個角度看,房產是我們主要的資產佔比。但房子這類實物資產作為我們的剛性需求,我們是不需要處理的,而且短期交易成本也很高,沒必要做處理,除非你想把二套房子處理掉,拿著現金,這就另當別論了。

再看金融資產。雖然實物資產也會受到危機事件的衝擊,但是金融資產才是受到危機事件影響的最主要的資產。考慮到金融資產的流動性和風險性,我們需要重點需要關注。

首先根據金融資產的風險進行基本的分類,權益類資產(股票等)、債券類資產(國債、企業債等)、金融衍生品(黃金、原油、期權、指數期貨等),統計出這三類資產在自身資產結構中的佔比,分析出整體的資產組合風險。

其次,根據風險的不同對三種資產進行處理。因為這三種資產在危機事件中的表現是完全不同的,高風險的資產會出現暴跌,包括金融衍生品和權益資產,而債券類資產,特別是高等級的債券則會因此獲益,取得正收益。比如2008年,上證指數的跌幅是65.16%,但當年中證全債獲取了15.66%的收益。

也就是說,在危機時間出現時,高等級的債券資產,通常是國債會受到避險資金的青睞。就像2008年,金融危機其實主要影響的是國內的出口業務,對國內市場的需求其實沒有實質性的衝擊,因此國內企業的經營業務大部分沒有影響,因此其債券並沒有因為金融危機出現違約。

但今時不同往日,中國現在已經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企業已經充分的參與了全球化中,因此企業的經營如果在這次危機事件中受到牽連,其債券也是可能出現違約的,因此相對高等級的債券會更加安全。

3、資產的處理

這時候,我們就可以對上述的資產進行處理。這些高風險的資產,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在國外,建議都一律減倉,最少要減倉70%-80%。因為我們無法預計危機事件的持續影響時間,如果危機持續發酵,全球的金融市場都不可能倖免,中國的股市受到波及也只是時間問題。這個時候,高風險的資產就是一顆定時炸彈。所以,儘可能的降低高風險資產的比例,是我們保護本金安全的第一步。

但是很多的投資者已經說了,現在我可能已經虧損了10%-20%,現在減倉,那我不是虧了?萬一市場反彈呢?依筆者的經驗看,沒有那麼多萬一,市場在這種情況下是很不理智的。如果現在不處理高風險的資產,當你虧損40%的時候,你就更加難回本了。當然,如果投資者本來金融資產的佔比就並不高,即使全部虧損也依然可以承受,這時候投資者完全是可以在承受能力範圍內賭一把的。

第二步,就是可以將處理高風險資產後的現金買入高等級的債券,最好是國債。因為企業債會受到其自身的經營情況的影響,普通投資者無法進行專業的分析。或者投資者完全可以拿著現金,等待市場出現的機會。這樣處理有兩個好處,一個是我們可以降低資產中高風險資產的比例,避免危機事件持續發酵對於資產的大幅侵蝕。二個是可以儘早的回籠現金,備好子彈,等待市場出現的機會。

綜上所述,危機事件的不確定性是影響金融市場的重要因素,而這種不確定性有可能會使得全球金融市場出現大幅的波動,這個過程中,投資者的金融資產,特別是高風險的金融資產很有可能會出現大幅的下滑。一旦跌幅超過50%,投資者則需要100%的收益才能回本,這是非常困難的。因此,投資者應該根據自身的資產結構情況,提前降低高風險資產的比例,持有安全性更高的高等級債券或者現金,然後等待市場出現的機會。

以上就是個人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A亞特斯


1.其實每一次下跌,雖然存在危機,但也是投資的絕佳機會,比如巴菲特總是在高處套現,在低處買入。很多人以為投資賺跌是由賣出決定的。其實不管什麼投資,他的賺錢不在於它賣的有多高,而是它買的時候有多低。當年08年經濟危機的時候,深圳房價均價才一萬多,可是到了15年的時候已經到了5萬多了的均價。如果你在08年買入了房產,到15年賣出你的資產已經升值5倍。但是如果你是在15年買入,外界樓市看似繁榮,不排除有進一步上漲的空間,但是你所承擔的風險也是巨大的,一旦樓市下跌,你很可能銀行貸款都還不起。

2.那這麼說,是不是就可以現在低價買入呢?

我認為這涉及到你的財務規劃,你的資產值,並且評估風險。比方說你現在有十萬塊錢,你就得這十萬塊錢你最多承受多少損失。還有就是你投入進去的錢,你能夠在裡面堅持多久。雖然我們從股票基金的長時期來看的話,總體上是波動向上的,但是你能不能堅持到那一天,你有多少錢能堅持到那一天上漲,這很重要。

3.再一個什麼時候到最低點,我想我們大部分人都無法回答這個問題,連股神巴菲特都說,美股前幾天的股市是它活了89歲從未見到過的。但是還有一個辦法是分階段買入,在每次狠跌後分多次買入,並且存有大量現金,以便後面補倉。這裡,分享我一個故事,去年不知道是幾月份,那時候黃金價格較低,大概在280左右徘徊,當時以我長期的分析來看,不管經濟形勢怎樣,黃金在280以下買入,長期來看,跌的可能性小,但賺錢效應很好我當時就設定了一個目標,如果黃金價格到了270我就買入3萬塊。後來黃金從280一路跌到了274,然後就一路飆升到355,你知道的,到了後來肯定是越不敢買了,就錯過了一次好的投資。後來仔細回想,自己還是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既然知道280以下,賺錢效應良好,當時為什麼不在280以下分批次買入呢,而是等到270的時候才一次性買入呢。對應到股票也是,在我們買賣股票時不要老想著賺最大的收益,這很難的,最低點買入,最高點賣出很多時候,只是我們一廂情願。能做到中線以上買入賣出已經很不容易。

4.不過投資這個事情還是要靠自己去熟悉,去總結,別人的經驗很多時候並不適用,因為每個人對待股票的情緒是不一樣,有些人把賺錢當遊戲,融入其中,有些人患得患失,充滿賺錢的貪婪和失敗的恐懼,你的結合自己的情況,形成自己的脾性,不斷去總結提高,熊市沒什麼大不了了,從歷史長河來看,比現在困難或艱辛的時刻,比比皆是,只有保持樂觀,保持理性的人才能度過艱難,走向成功。





公子漲三豐


受疫情影響,中國的實體經濟遭受重創。資本市場不能再有閃失,再有閃失就會形成惡性的連鎖反應。這就是為什麼近期市場下跌比較少的重要原因。

政府託市的手段很多,例如降準、降息、取消印花稅、國家平準基金、限制賣空……

你能做的就是選擇你看好的股票和基金逢低逐漸進入。如果沒有資金了,就暫時不關注炒股賬戶。安心工作、多讀書以積蓄力量。隨著時間的推移,好股票和基金仍會漲起來的。



大黑熊老師


美國打一個噴嚏,全世界都會感冒。目前美國股市的暴跌根本上是受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全球的資本市場都在下跌,中國也難以獨善其身。

但是中國對疫情積極的防控措施大大降低了投資者對未來預期的恐慌,間接消除了投資者對A股的恐慌情緒。國家也出臺了一系列的對中小微企業的有針對性的扶持,可以看到國家經濟的基本面依然向好,資本市場的短時波動難改長期大勢的向好發展。

世界萬事萬物的發展都是矛盾統一的,從另一個方面來講,只有美股的持續暴跌,世界的資金才能全面流向中國這個窪地,這才是中國股市最大的希望!

A股熊了好多年了,也該牛一回了!可以預料疫情過後,幾十萬億經濟刺激計劃的出臺,A股必定百分之百創新高!

所以,對我們普通老百姓來說,減少恐慌不必在意資本市場短期的擾動,A股未來必上一萬點!



劉洪新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刀頭舔血不如現金為王。

潮水退去,黃金耀眼。

今天忙了一天還虧了[流淚][流淚]



生死有多遠


投資環境不好的時侯,第一時間撒退,持幣為主。

美股這兩次熔斷,已經開始進入熊市,原因多方面,但最重要的一個就是新型冠狀病毒疫情。

美國自從1988年熔斷制度設置以來,僅在1997年10月27日真正觸發熔斷一次。

最近連續兩次熔斷,道指在短短21日內狂洩近萬點,正式結束其長達11年牛市。

泰國、菲律賓、韓國、巴基斯坦、印尼、加拿大、美國、巴西、墨西哥等九國股市發生熔斷。

所以這一次下跌是全球性的,操作不好,就可能吃大虧。還不如等企穩以後再玩。

我僅僅是指普通人,持幣就好。另有高人就多保重。


K線奇俠


[酷拽]現在的行情,有一部分由於投資者緊張地等待特朗普政府對冠狀病毒的經濟反應的更多細節,市場開始出現虧損—儘管很明顯,一個大規模的刺激計劃不太可能很快推出。

[玫瑰]現在的市場是賣家比買家多,不幸的是,從流動性的角度來看,這往往會給(股票)價格帶來巨大的下行壓力。而這一壓力就是資金的出逃,沒有資金的市場是不可能企穩的,但看目前的形式來看,覺得部分機構應該有所行動吧,密切關注抄底,個人投資者根據自己持有的票,品種,倉位進行控制,如果空倉就觀望,滿倉就減倉。

[震驚北向資金淨流出147.27億元 再創單日淨流出歷史新高]北向資金淨流出147.27億元 再創單日淨流出歷史新高,我們作為散戶不去和市場博弈,安心等待企穩,中國股市,成為本次全球股災中,唯一扛住的市場,成為全球最強的股市,沒有之一。就連股神巴菲特都說,自己活了89年都沒有見到過這樣的市場大恐慌。



每日新哲學


您好,很高興來回答您這個問題,關於近期美股熔斷,股市、債券、黃金都在下跌,作為普通人應該怎麼辦呢?我來先來告訴您答案:如果您沒有證券等投資經驗,這個時期可以考慮持幣為主,適當參與貨幣基金等穩健投資;如果您有參與投資證券,要適當控制和降低倉位,近期外圍市場波動大,對A股投資者情緒影響比較大,操作難度比較大,投資風險偏高。具體原因,我來分析一下:

1、美股熔斷:本週已經發生2次熔斷了,主要是美國疫情影響比較大,美國當局處理不力,影響了投資開發信心,刺破了美股11年大牛市的泡沫,導致股市連續大跌超過20%,恐怕下跌第一目標支撐位在20000點左右,才會有所緩和,然後反覆震盪。

2、現貨黃金下跌:金價日內一度跌至一個多月新低,逼近1550關口,因黃金近期避險屬性降溫,全球股市的下跌引致的流動性緊縮令投資者賣出黃金,大宗商品的下行也拖累黃金,但隨著更多央行的寬鬆行動,日內風險偏好情緒回暖,各類風險資產企穩反彈,也帶動了黃金走高。

3、債券下跌:石油價格暴跌給全球金融市場帶來了衝擊波。投資者紛紛湧入避險資產,推動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下跌逾0.25個百分點,至0.4949%,創下歷史新低。

美國疫情還在發展,股市尚不穩定,對中國證券市場影響還會繼續,但是我們國家政策穩定,目前處於刺激經濟政策密集出臺的階段,股市不會走大風險,經濟不會有大風險,作為普通人可以不用過去擔心,美國股市、債券、黃金等波動,對我們沒有長期的影響。

今年如果要參與實業投資,建議關注5G產業鏈、芯片產業鏈、大數據、雲計算、雲視頻、遠程辦公等行業,由於政府支持,會有更多發展機會。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幫助,謝謝!


北極狼財經


下跌總是難受的,歸結為原因是人心裡的厭惡情緒,其實每個人都一樣,人畢竟都是人,而不是神!

市場狠狠的給這一批的新韭菜們上課一個!在股市賺錢真的沒有這麼容易!!!

那現在成精的老韭菜們在幹什麼呢!!!嘿嘿,要不就是輕倉看戲,要不就是準備磨刀霍霍,拿走帶血的籌碼了!



阿誠灬買基


熔斷,熔斷,熔斷,重要的事情說三遍。美股開盤暴跌周內二次觸發熔斷,全球股市恐慌性下跌。

3月12日,全球市場進入暴跌模式。美國股市遭遇“黑色星期四”,開盤僅6分鐘左右,標普500指數就下跌超5%,史上第三次觸發熔斷。蘋果、亞馬遜、谷歌、Facebook、微軟五家科技巨頭市值一夜之間縮水了4166.3億美元。據不完全統計,除美股外,至少有巴西、加拿大、泰國、菲律賓、巴基斯坦、韓國、印尼、墨西哥、哥倫比亞、斯里蘭卡等10個國家的股市發生“熔斷”。

更進一步,非但股市,全世界多地的資產、金融市場(除了美債)都在瀑布式下跌,比特幣腰斬,甚至黃金都在下跌。我一個美國朋友這兩天想賣掉一套高級公寓,幾年前200多萬美元買入,現在開價180萬美元,沒有買家……

疫情暴發難控,重創市場信心

一些觀點認為,這是市場對新冠疫情的過度反應。當然,疫情是一個不容忽視的觸發點,當下歐洲、中東等地區疫情形勢嚴峻,美國也不容樂觀。市場的避險本能之下,下跌並不意外。再加上最近的油價大跌,已經導致了金融市場出現自2008年以來最動盪的時期。彭博經濟模型認為未來一年出現經濟衰退的可能性為52%。經合組織則將2020年全球經濟增速預期從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前的2.9%下調至2.4%,並警告稱,如果疫情持續時間更長、強度更大,可能會使增長率跌至1.5%。

這種失望和不安,即便是在特朗普發表全國電視講話之後,也未有好轉。正如某投行的投資策略師內拉-理查德森表示:“市場想要看到的是(美國)以非常積極的方式來努力遏制病毒,也就是我們在其他國家看到的方式。如果做不到這一點,而只是做些邊邊角角的事情,比如說做一些事情來為公司或員工提供短期的幫助,這不會有什麼壞處,但這不是中心目標,也不像市場希望看到的那樣具有針對性。”

現在歐美金融市場都在呼籲救市,但是,在西方自由金融市場體系中,任何對於市場行為的干預和操控,都會被市場狠狠地報復和反擊。強行干預市場只會讓市場更加糟糕。

3月12日盤中,紐約聯儲聲明稱,將在週五進行5000億美元的1個月期和3個月期回購操作,這一操作將每週固定進行。三大指數跌幅立即收窄。不過,反彈並沒有持續多久,美股隨後繼續陷入深跌。

摩根大通策略師表示,當基本面顯示出改善跡象時市場才會企穩,目前而言,這意味著冠狀病毒感染率有所下降。該策略師表示:“在當前環境下,根本原因是公共衛生危機,而不是槓桿或盈利能力危機,因此,疫情必須先達到高峰,然後美國和歐洲的COVID-19感染率放緩才行。”

換句話說,要“救市”首先要控制住疫情。

美國十年牛市,“泡沫”堆得太高

但只要控制住疫情,就能“救市”嗎?我看未必。疫情雖然是這波下跌的導火索,但從根本上說,也是市場的正常調整。美國股市經歷了多年的虛假繁榮,是時候擠出泡沫了。

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表面上美股大漲、各類資產狂漲,但是實際上,當時引發金融危機的根源問題並沒有得到真正解決。美國股市這10多年的牛市,大企業回購是首要原因;高科技企業頭部壟斷、利潤大漲是第二大原因;再加上特朗普上臺之後的經濟政策刺激,造成了美股的虛假繁榮。但是月圓月缺、潮漲潮落,超發的貨幣實際上都是積累的債務,總是要還的。

其實,這種回調早在2017年就應該出現,但由於中美貿易戰使得世界格局發生了變化,很多資金湧入美國,進一步推高了股市。道指最高達到將近3萬點,可“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特朗普原本想把“牛市”持續到連任,但天不遂願,“債務違約、新冠疫情、石油大跌”三大黑天鵝同時光顧,泡沫被擠破也不足為奇。不過,即便是跌40%,到一萬八千點,也不過是一種正常的調整而已。換句話說,“本來就不值,自然會蒸發”。

所以,這一次的全球“大跌”表面看是疫情的影響,但實際上也是全球金融市場資產的大洗牌,是正常的金融週期。全球增長放緩和投資疲軟是基本盤,新冠疫情和油價暴跌是“雪上加霜”,共同造就了這一次的全球股市大跌。“Winter is coming”,我們身處未知領域,情況可能會變得更糟,這是所有人都必須面臨的難題。

當然,現在斷言全球性經濟衰退還為時尚早,接下來的發展走勢,也取決於各國在應對新冠疫情挑戰上的成效,能否短時間內重新樹立起市場的信心。不過,股市大概率回不到從前了,想要趁機抄底撈一把的,也要謹慎。我的觀點仍然是,現金為王。宅在家中,多讀書學習,鍛鍊身體,投資自己才是最好的投資。

先點到為止吧,將在回覆《美股當地時間3月13日為什麼暴漲?https://www.wukong.com/answer/6804091419859353863/)》中接著詳談。

你對這個問題有什麼更好的意見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