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與努力那個重要


選擇與努力那個重要

一、

選對行業,才能發大財,並非你不努力。

最好符合以下幾點:

1、不掙有價的錢,舉例:金價350一克,你賣351,就是貴了,價格太透明,沒有隱藏的利潤。

啥叫沒價的錢?比如名牌包,同樣的皮料、做工,甚至超過前者,前者賣幾萬,後者賣800都難。

二、

大客單價、高利潤回報

年賺百萬,單筆利潤3000元,一年賣334筆即可。

每天有2740元的收入即可,每天搞一百個流量,1%的轉化率難嗎?不難,針對的是高端社交。

低端社交只能賺小錢,年賺十幾萬沒問題。

如果分五年完成,每年67個客戶即可。

心理諮詢、法律諮詢、教育行業(不支持講價你懂得)都是此類產品。

個別醫生名氣大,下班了自己開門診,主業加晚上門診收入,年入五十萬以上不難。

如果是做營銷,先把價值談到位,能給別人提供什麼,前端講清楚,後端維護好,比如你做情感項目,能幫助別人解決情感問題,足夠專業,釋放部分乾貨,對方看完覺得有用,信任你以後,單筆收費幾千幾萬沒壓力。

三、

認知差距

如何判斷一個人的認知?就拿我以前沒充分了解過專業性的房產知識,不懂房子為什麼漲,一二線城市為何漲得如此厲害?

當時認為那裡的房子本來就貴,現在覺得自己就是XX……

如果沒了解過房產知識,同樣一百萬在我手裡的收益就不同了,我可能會去三四線城市,把老房子拆了,建個四層樓房,再收點房租,但學習這些知識後,會優先購買能夠增值的房子,買房最主要還要先定位好自己的需求,以後給孩子還是誰住?

孩子上學怎麼辦等等,我認為如果既想適合自己又考慮增值,首選學區房、地段,居住人口,人均收入,新生兒有無增長?

比如你17年在西安買的商品房,每平方2780元,134平方,買入是372520,算37萬,已經漲了3倍,當初三套111萬,買入三年,現在最少333萬,純賺222萬,你說,認知重要嗎?

相當於賺了兩套房子,如果買在三四線城市,三年能漲多少。

再舉兩個例子,分別為:富二代、社會精英,其實富二代努力的非常多,以前我也仇富,現在不會了,接觸有錢人確實能加大你翻身的概率,最好結交幾個稍微有錢並且關係不錯的,說不定你有好項目他會投資給你,實現共贏。

想起前段時間跟個身價千萬的實體店老闆聊天,他說結交人,要對著別人的愛好入手,比如對方喜歡古玩,就花錢送古玩,研究他喜歡什麼,對著胃口來,關係如果搞得好,就說借錢,如果身邊的人都沒錢,就算項目前景再好也確實能賺錢,就別想了,身邊的人都沒搞定生存水平。

對比人生躺贏的富二代,精英對賺錢有自己的認知,同時更看重產出,投入這些能得到什麼回報?富二代可能就是單純想炫耀,在產出方面較少,通常只能貶值。

大夥也不用想太多,富二代虧個幾百萬的實力還是有的,大家照顧好自己即可,更注重回報的人越有錢,不注重的人會慢慢財富縮水。

就拿奢飾品來講,個別富二代買百萬的跑車,覺得非常潮流、炫耀,但對精英來講,一百萬即使最差放銀行,每年有幾萬的利息,買跑車是不斷貶值的,不管開不開,每年要保養、油錢、停車費、年檢等 ,不如打車省錢。

但考慮到經常外出做生意,好車是可以提高身份的,總而言之,

有這車後,生意單子會更多,回報可觀,就買了

畢竟,很多行業,形象要在能力前面。

四、

主題是怎麼快速賺錢,具體目標也沒講,五年實現賺百萬,我倒覺得適合普通人,啥時候都有人賺錢,就像很多搞服裝的天天說生意不好做,跟得上時代的老闆都主打淘寶、短視頻直播賣貨了。

如果生意好做,誰都是老闆,就是因為難,而且創業前期一直付出,可能一天工作個十幾小時,回報幾乎看不見,很多大佬前期搞互聯網也一樣,不只有你一個人。

通常都是持續幾年的付出,看不見希望,幹著幹著,結果轉個彎發現希望,包括草根做項目、流量也是如此,前期獲取流量、積累原始資金多數就是省出來的,苦逼地積累。

假如你有資源,其實也不用看我講的,如果是三無人士,就多看幾個行業,多挑多選,有些行業就是賺不到錢的。

五、

既然嘮嗑到這裡了,再講一個我知道的項目,非常不道德,很多團隊在操作,忽悠水份高,重要的是完全合法。

X度有很多所謂的培訓機構,完全合法合規,你知道的,不知道的他們都有,上教某寶開店、下教編程,告訴你免學費,結果到了後,告知培訓學費一萬多,眾多農村子弟無力支付,老師親切說可以申請所謂學校扶持貸款,就是跟貸款公司進行合作,但又不告訴你,這就是在貸款。

只告知前三個月不用還錢,後面分期還款加利息,因為近年來大學生貸款事件鬧得很大。

還保證學會以後包安排工作,學不會,就不包了,屬個人問題,有個別學會了,找幾個HR給你包裝一下。

他們能賺多少錢就不說了,每年廣告費最少上千萬,上當受騙的人不計其數。

不推薦大家操作,僅為揭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