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上好课,这些青年教师“主播”们拼了!

因为疫情的影响,新学期开学,安静的校园中,没有了朗朗读书声,师生们只能在网络两端、屏幕内外相见,开展线上学习,教师们纷纷化身网课“主播”。书房当教室,网络变课堂,为让学生们学习更轻松,收获更丰硕,教师们用自己的行动坚守教育初心,彰显师德大爱。

北京语言大学教师黄伟这学期按计划开设《计量语言学导论》课程。为了把课上好,一开始他打算通过建立微信群的方式为学生们发放课件材料和开展指导答疑。临近开学的几天,看到有校内外的同行通过直播方式开课,于是他也开始尝试。经过一番努力学习尝试,他更新了上课方式。在第一天开课时,黄伟按照课表时间分两节课开了直播。除了选科的同学外,旁听群同步观看直播的还有56人。黄老师的课也受到大家的点赞。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通信学院物联网工程系的程星老师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武汉人。此次疫情正值春节期间,他回武汉老家探望父母。程星老师每次都是非常乐观豁达地向大家报平安,并在自己的朋友圈中分享抗击疫情的内容,传递正能量。在这种情况下,程星老师始终不忘本职工作,克服困难,在老家认真备课,撰写基金申请书及科研论文。

北京科技大学能环学院热能系教师任玲在“工程流体力学”课堂布置学生课下“自制Water bell”动手小实验。学生们脑洞大开,选择家中的化妆品瓶、瓶盖、汤勺、电池、擀面杖等各种物体制作出不同形状的“Water bell”。通过这样一个动手小实验,学生们怀揣一颗“科研好奇心”开启了本课程的学习之旅。

“老师,这个题目我会。”“老师,这个问题我来答!”这是北京建筑大学文法学院袁力老师的一节线上课。在课上,她开启“抢答模式”,从容地与同学们课堂互动。而这线上课的从容,是她课下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准备的成果。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高校教师们一边全力抗疫防疫,一边逐步有序地开展教育教学,他们纷纷克服各种困难,凝心聚力,为讲好每一堂课而精心准备,不断追求更好的课堂效果,为打赢抗疫“阻击战”贡献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