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妇体质的根源:你心里没有自己

周末经常会在朋友圈上po一些烘焙美食和家常饭菜,饭菜很多时候是婆婆做好的半成品,我只需要简单的乱炖一通或者烤箱烤几分钟就搞定一顿饭。本来是上演美食节目,结果有粉丝留言,和婆婆相处这么好,有什么秘诀吗?我仔细想了想,如果一定要说有,那就是一开始就不要装,明确边界。

有条朋友圈,有位粉丝留言:“以后结婚了要想老师学习,做一个好妻子,好妈妈,好媳妇。。。”。我一看觉得不妙,不能误导粉丝,赶紧回复:“亲爱哒,比做一个好妻子、好妈妈、好媳妇更重要的是,做好你自己,永远不要忘了你自己,你不是任何人的附属品!”

虽然我周末会给家人做饭,但我是开开心心在做这件事,整个过程无比享受,并不是为了维持家庭正常运转而不得不做。

自己烤面包,本身就是一项好玩的亲子活动,还可以加进去很多的创意,比外面卖的更是要健康很多,多有意义的事情。我甚至相信那些记忆一定会永远留在可心的脑海里。

我说这些是什么意思?我们做所有的事情,不要去为了某个人设的需要,即使不情愿也逼着自己硬着头皮去做,这样你可能会获得一种牺牲自我的、道德上的优越感,但是你不快乐,或者说不是真正的快乐!

长久处在这种角色,长久被亏欠,你其实会对别人有期望,甚至比较高的期望,但更多时候,你为别人的付出和“牺牲”,别人要么已经习以为常,要么当成生命中不可承受的负担。

所以当怨妇哭诉男人和孩子没有良心时,别人只说一句:“也没有人要你这样啊”,就足以让你崩溃。

甚至有很多人减肥都是为了男朋友或者老公,抱着这样的减肥动机来提问,我一般是不会搭理的。老娘胖也要胖的理直气壮,看不惯你走啊!你一味的妥协和忍让,换不来尊重和爱情,有的只是嫌弃和得寸进尺,没办法,人性就是这样丑陋。

不只是网络中,我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女人,她们习惯付出和奉献,同时渴望别人满足自己,爱自己。

前几天有个学妹打掉话给我,抱怨和老公感情淡了,师妹老公是个刚提拔的小领导,每天加班到很晚才回家,应酬多很少能在家吃晚饭。可是师妹固执地做好晚饭等他回家吃,每次都失望,然后生气发火。她老公也很生气,每天工作上的事情够累了,还要为吃饭这种事情莫名其妙地闹别扭。

这个事我不但没有安慰师妹,还狠狠地骂了她:干嘛非得等他一起吃饭?你一个人吃,难道会消化不良,还是会吃到鼻子里去?!没男朋友、没结婚前,你都是好好的,也没见这么矫情啊?!

结婚后还有自己独处的时间,多么宝贵啊,你可以一个人吃好饭,然后去做任何你喜欢的事情,不是非得像我做一只公号狗这么辛苦,你可以追追剧、敷敷面膜、学点插花烘焙绘画。。。

总之任何能让自己开心的事情。这样你心情美美哒,对于老公什么时候忙完回家,自然就不会当回事了。

虽然多往自己身上花钱,也是一种取悦自己的方式,但是多花些时间和精力去关注自己的心灵,用最舒适的方式疼爱自己,也许是更重要的事情。

毕竟,物质这种东西,见多了也就那么回事,边际效应递减太厉害。而你的精神世界,外延可以比宇宙还大,绝对值得你去好好探索。

不知道在哪里看过一个孙红雷讲自己的母亲的故事。小时候家里经济比较拮据,母亲下班后,要捡2小时破烂贴补家用。孙红雷之前不愿意和妈妈一起出门捡垃圾,后来改变了想法,陪着妈妈一起去。

母子俩坐在河堤边的石头上休息时,母亲竟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橙子,剥开,反复挤压几下,然后掏出一面小镜子,对着它把那些橙汁一点点细致地涂在脸上。

看着儿子诧异的眼神,她一边涂一边笑道:橙汁可以美容呢。人家看不起我们不要紧,自己要看得起自己,要爱自己,要让自己快乐。” 那一刻孙红雷很震惊,他目不转睛地看着母亲,无比敬佩。

孙妈妈简直太酷了,无论生活如何忙碌和艰难,都没有忘记去爱自己。无论你处在怎样的关系里,其实都很难去满足你所有的需要,一个人的幸福其实更多的来自自我满足。

波伏娃所说:“男人的极大幸运在于,他不论在成年还是在小时候,必须踏上一条极为艰苦的道路,不过这是一条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则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她不被要求奋发向上,只被鼓励滑下去到达极乐。当她发觉自己被海市蜃楼愚弄时,已经为时太晚,她的力量在失败的冒险中已被耗尽。”

千万不要把自己陷在某个人设里,止步不前。我们身处如此幸运的时代,和男人一样接受高等教育,为什么就不能和男人一样勇敢去追逐自己的梦想,承认自己有野心,不愿意一辈子围着客厅和厨房转,这没有问题啊!

如果你因为结了婚,就不再花费精力和金钱打扮自己;如果因为生了娃,就再也不舍得为自己添置像样的新衣;如果你因为贤妻良母的人设,就没有勇气偶尔做一回妖艳贱货,那真的是对自己最大的不负责任,任劳任怨已经不是我们这代人的美德。

心里装着家人,时刻想着照顾好家人,这本身没有错,但是,请你在照顾好别人之前,先照顾好自己,身体和心灵都要好好哒、美美哒!

当一个营养健康类账号出现这些文字,真的违和感太强,但有时候有了想法不写出来,真的会憋坏,各位见谅了 !么么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