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吸入,你有认真了解过吗?

“今天28床有bid的雾化吸入,标签已经打好了。你们待会儿别忘了去做。”

“好嘞~”

于是拿上雾化用药,走到患者床边,老爷子刚刚吃完药,护士等老爷子漱了漱口,做完核对工作以后,就开始要给患者加药,准备开始做雾化了。

阿呆忽然出现~

“雾化吸入这个操作其实有很多细节小点,是你没有注意到的,所以给患者执行雾化吸入这个操作之前,我们先来思考一下,执行雾化吸入这个操作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首先,什么是雾化吸入呢?

“就是用高流量的氧气,将药液通过气体作用转化成雾气,然后进入呼吸道,起到一个湿化呼吸道并且控制感染的作用。”

说的很好,但是呢不够全面,还有需要补充的地方呢:

雾化吸入是利用高速氧气流通过毛细管口并在管口产生负压,将药液由相邻的管口吸出,吸出的药液又被毛细管口高速的氧气流撞击成细小的雾滴,呈气雾状喷出,随患者呼吸进入呼吸道而达到治疗的作用,是临床上常用的操作技术。

它能起到湿化气道、控制感染、改善通气和祛痰镇咳的作用。

“你知道为什么刚刚不让你给老爷子做雾化吗?”

“为啥呀?体位没有问题,氧流量也没有问题,人也没问题 ,药也没有错啊。”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老爷子他刚刚吃完药,而且那个时间点通常情况下是老人家刚刚吃完饭不久,一般饭后15到30分钟吃药。我们一般情况下,最好选择在餐前或餐后1h,以免雾化微粒刺激咽喉部,引发恶心、呕吐等不适。

“原来是这个样子呀~平时没有去细想,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关键点。快告诉我,快告诉我,还有什么知识点是之前没有想到的嘛?”忽然兴奋,求知欲爆棚。

“体位和氧流量大小你应该都知道,这个我们也就不细谈,用什么样的药物,咱们可以去了解一下各种药物的作用,看看有没有什么不良反应,这样有利于我们去做好对患者的宣教。至于具体使用什么药物,一般情况下是有医生决定的。”

你知道雾化吸入一般会持续多长时间吗?

“不是没雾了就结束吗?还有具体时长?”

“对哒,是有时长的哦。 一般情况下我们推荐儿童5-10min,成人10-15min。你可不要小瞧这雾化时长,过度雾化,会造成的影响是我们想都不敢想的——黏膜水肿、气道狭窄,气道阻力增加,甚至支气管痉挛,还可导致体内水潴留,加重心脏负荷。所以千万不要小瞧这个“小家伙”——雾化。”

“忽然开始恐慌,之前都没有注意过嘞!还有什么注意事项吗!快说快说!”

那就让阿呆再给大家找找资料,科普一下吧~

其它

1.吸入药液的浓度不能过大,吸入速度由慢到快,雾化量由小到大,这样才能使患者逐渐适应。

2.心肾功能不全及年老体弱者更要注意,控制雾化时长,防止发生肺水肿。

3. 雾化治疗前,要注重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及食物残渣,雾化治疗后,也要及时漱口。

4.有痰的话,尽量先清除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会更有利于雾化治疗目标的达成。

5.加药前后也要注意手卫生哦~

6.雾化后痰液稀释可刺激患者咳嗽,应及时翻身拍背,协助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关于雾化还有很多细节,不过阿呆最好奇的是雾化面罩的使用及清洁。各位老师,一般情况下向病人宣教的时候你们会说雾化面罩可以使用多久呢?如果雾化面罩是重复使用的话,你们又是怎么指导他们对重复使用的雾化面罩进行清洁的呢?

阿呆在临床工作的过程中发现,如果单纯的使用流动水清洗雾化面罩的话,可能会有水珠残留在管壁内,这种情况不知道你们有没有遇到过呢?都是怎么处理的呢?

希望有了解这方面情况老师可以给一些答案哦~欢迎在下方留言。

雾化吸入,你有认真了解过吗?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