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的3大難題:安全性問題、恐怖谷和威脅論

機器人的3大難題:安全性問題、恐怖谷和威脅論

科學家瓦妮薩·艾夫斯曾這樣描述我們這個時代的機器人:它們為我們打掃居所,為我們駕駛車輛、拆除炸彈,還為我們安裝假肢、輔助外科手術、製造供我們消遣的產品、教我們東西、給我們驚喜。就像智能手機和社交媒體使人們之間的聯繫超出我們想象一樣,機器人也開始具備物理能力和人工智能,其認知本領超乎我們的想象。

自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機器誕生以來,關於機器所帶來的社會問題的討論不絕於耳,而隨著全新技術革命背景下的人工智能機器人以迅猛的速度發展,各種社會問題的累積引發了人類社會更為深層次的隱憂。本文通過對機器人的安全性、恐怖谷理論和威脅論三個問題進行簡要分析介紹,為如何正確看待機器人的發展、正確理解機器人與人類的關係,提供一些思路。

機器人的3大難題:安全性問題、恐怖谷和威脅論


安全性問題

機器人作為一個設備為人類工作服務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安全。在工業機器人領域已經有了相對完善、成熟的安全標準體系,而在服務機器人領域各國都缺乏相應的安全標準,國際標準化組織於 2014年 2 月正式發佈了 ISO13482 安全標準,這是服務機器人領域的第一個國際安全標準,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ISO 13482 安全標準包含移動僕從機器人、載人機器人、身體輔助機器人三大類服務機器人的基本安全要求。

服務機器人的安全不僅包括傳統的硬件安全(如電氣安全等),還包括軟件安全,機器人的軟件安全與人們熟悉的計算機軟件安全不同,雖然計算機軟件失控或遭受攻擊後也會導致嚴重的損失,但它僅存在於虛擬空間,不會直接對物理世界產生作用。但機器人系統的軟件安全則不同,機器人的軟件系統可以控制其硬件系統做出各種動作,會對真實物理空間產生直接影響,一旦自身失控或遭受攻擊被人控制,可能就會對使用者造成直接的人身傷害。目前,針對機器人軟件安全的研究還比較少,也沒有機器人專用的安全防護軟件或方案,這可能會導致極大的安全隱患,應引起人們的重視。

恐怖谷理論

1970 年,日本機器人專家森正弘( Masahiro Mori)提出機器人領域一個著名的理論—恐怖谷理論( the uncanny valley),“恐怖谷”一詞最早由恩斯特· 詹池( Ernst Jentsch)於 1906 年在其論文《恐怖谷心理學》中提出,後又於 1919 年被弗洛伊德在論文《恐怖谷》中闡述,成為心理學領域一個著名的理論。

機器人的3大難題:安全性問題、恐怖谷和威脅論

恐怖谷理論

森正弘的恐怖谷理論是一個關於人類對機器人和非人類物體感覺的假設。森正弘的假設指出,隨著機器人在外表、動作上與人類越來越像,人類會對機器人產生正面的情感;但若到了某一特定程度,人類對機器人的反應會變得極為負面。哪怕僅僅是很小的一點差別,都會使人覺得非常刺眼,甚至使整個機器人顯得非常僵硬恐怖,使人有面對行屍走肉的感覺。但是,當機器人與人類的相似度繼續上升時,直至達到普通人之間的相似度時,人類對機器人的情感反應會再度回到正面。“恐怖谷”一詞用以形容人類對與他們相似到特定程度的機器人的排斥反應。而“谷”就是指在“好感度對相似度”的關係圖中,在相似度臨近 100% 時,好感度突然墜至反感水平,回升至好感前的那段範圍。

機器人威脅論

“機器人威脅論”伴隨著機器人發展的始終,其歷史甚至比現代機器人還要長。早在 1921 年,卡雷爾· 恰佩克(Karel Capek)提出“機器人”( robot)一詞的那部劇本的結局就是機器人反抗並消滅了人類。後來,“機器人威脅論”更成為科幻小說或科幻電影永恆的題材之一。

機器人的3大難題:安全性問題、恐怖谷和威脅論

電影《殺戮指令》

最近幾年,科技領域的很多領軍人物紛紛警告機器人或人工智能將會帶來的威脅,著名企業家艾隆· 馬斯克認為人工智能的危險性甚至大於核武器。物理學家霍金則警告說,人工智能可能會招致人類末日。就連鼎鼎大名的比爾· 蓋茨也建議要小心管理數碼形態的“超級智能”。但現實是,目前的機器人技術距離真正的“智慧”還差得很遠,已有的所謂“智能機器人”幾乎都是表面性的,主要還是以科研或娛樂為主。

目前大規模產業化的基本只有工廠裡的機械臂和家裡爬行的吸塵器。如果把機器人智能水平分成四個等級:功能、智能、智力、智慧,那麼,目前的機器人大部分都處在功能階段,有少部分實驗室產品可能達到智能層次。終結者們還只不過是好萊塢電影裡面的角色而已。

現在,無論是小說還是電影中,科幻世界還是我們所在的物理世界,機器人都越來越聰明瞭,越來越有“人性”了,在一些方面逐漸接近人類,在另一些方面則逐漸超越人類。於是,人們越來越擔心科幻電影中的世界有一天會變成事實,但拋去所有的幻想與浮躁,真實的情況到底是怎樣的?

縱觀歷史,每次新技術的出現都會引起人們的恐慌與反對,但我們不是每次都安然度過並開始享受這些技術帶來的便利了嗎?從遠古的刀、箭到現在的汽車、飛機、核能,這些都是工具,其本身並沒有善惡屬性,真正能決定其用途或善惡的,是背後的使用者。一項新的技術,如果對人們的幫助遠大於危害,那我們就應該正面、積極地對待它,防範可能的不當使用,然後繼續向前進。


本文編輯、改寫自劉偉《追問人工智能:從劍橋到北京》一書的部分章節,學術討論請以原書為準。配圖源於網絡,如有侵權還請聯繫刪除。

機器人的3大難題:安全性問題、恐怖谷和威脅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